楊秋菊,謝利民,胡彥軍,翟麗娜
(1.城固縣第二人民醫(yī)院,漢中,723200;2.西安鳳城醫(yī)院護理部,西安,710016)
吸入性肺炎是機體吸入酸性的刺激物質,引起化學性肺炎,病情嚴重者可繼發(fā)呼吸衰竭或急性呼吸窘迫癥合癥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1]。ARDS 是臨床常見的危重急癥,以進行性的低氧血癥為特征,該病的死亡率較高[2]。因此積極發(fā)現、預防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 對及早干預,改善患者的疾病預后至關重要[3]。本文將集束化護理用于吸入性肺炎合并ARDS 患者,探究其價值。
1.1 一般資料 以2016.4~2021.4 收治的60 例吸入性肺炎并發(fā)ARDS 患者為對象。納入標準:確診為吸入性肺炎(存在誤吸史,影像學檢查顯示有新病灶);符合ARDS 診斷標準;意識清除可正常溝通者;入組患者對本研究知情。排除標準: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既往合并血栓性疾病;合并慢阻肺或哮喘者;呼吸衰竭者;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觀察組30 例,年齡38~75(64.29±7.69)歲,男23 例,女7 例。對照組30 例,年齡40~75(65.12±7.58)歲,男21 例,女9 例。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呼吸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集束化護理,(1)早期體位護理,指導患者取半臥位,頭部抬高30~45°;給予患者口腔護理,指導患者每2 h 用漱口水漱口1 次;機械通氣護理,在呼吸機管路上安裝濕化器,保持氣道的濕潤狀態(tài),密切觀測人工氣道氣囊壓力,保持氣囊壓力22~24 mmHg。(2)排痰護理,呼吸機提示患者氣道內部壓力升高,且氣道內有痰鳴音者,及時采用扣背的方法,幫助患者排痰。(3)指導患者進行呼吸功能訓練,包括控制性訓練及漸進性肌肉放松技術,增加有效通氣量、改善通氣功能。(4)早期給予患者大劑量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定時病房消毒,開窗通風。(5)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護理,發(fā)現患者存在恐懼、焦慮、絕望等心理及時開導。
1.3 觀察指標 監(jiān)測動脈血氧分壓(PaO2)、血氧飽和度(SaO2),計算PaO2/FiO2;記錄患者ICU 入住時間、使用呼吸機時間;統計VTE 發(fā)生率及病死率;評估護理滿意度評分及護理質量評分,滿分100 分,分值越高,護理服務質量越高,患者滿意度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分析采用SPSS 21.0。計數資料n(%)用χ2檢驗。計量資料(±s)用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氣指標(表1) 兩組PaO2、SaO2、PaO2/FiO2 水平干預前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干預后PaO2、SaO2、PaO2/FiO2 水平升高,觀察組PaO2、SaO2、PaO2/FiO2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血氣指標水平
2.2 兩組臨床指標(表2) 觀察組入住ICU 時間、使用呼吸機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2.3 并發(fā)癥觀察組VTE、病死率分別為0、10.00%(3/30),低于對照組13.33% (4/30)、36.67% (11/30)P<0.05)。
2.4 護理質量(表3)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表3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集束化護理是基于循證護理的一種形式,護理方案的針對性及目的性較強,可根據患者的實際狀況實施護理干預,提升護理服務的質量[4]。本文結果顯示,集束化護理干預患者PaO2、SaO2 及PaO2、FiO2 水平高于常規(guī)護理患者,提示集束化護理可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觀察組患者入住ICU 及使用呼吸機時間明顯縮短,并且該組患者的并發(fā)癥明顯降低,提示集束化護理有助于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集束化護理通過增強護理人員自身素質及服務意識,給予患者優(yōu)質、專業(yè)的護理服務,可提升患者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