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慧玲
“把一個人的特點寫具體”是部編教材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寫作練習,很多學生的作文讀后不能分辨出描寫的人物是誰。產生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人物特征不明顯,寫作者沒有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因此,應該重點突出人物特征。那么,應該如何描寫人物特征呢?
寫作指導
一、抓住具體特征,應用直觀描寫
寫作前,應該先關注描寫對象最直觀的特征,并從不同的方面描寫,讓特征更加突出。如:
記得有一年,我家院墻內側的葡萄快要成熟了,順著和煦的風不時飄來一縷縷淡淡的,夾雜著一些酸味與甘甜的氣息,晶瑩剔透的葡萄粒在陽光的映襯下更加吸引人了。我望著那一串串將枝干都壓彎了的葡萄,終于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爬上圍墻,用一只手扶著墻沿,另一只手向葡萄伸去。就在我快要成功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了一聲蒼老的咳嗽,肚子里的小饞蟲似乎也被咳嗽嚇得無影無蹤了?!捌咸堰€沒熟呢,這時候吃了肚子疼?!睜敔斦f。真是壞爺爺,不早說,害我爬得這么高。我只得不情愿地爬了下來,耐心等待葡萄成熟。
那次期末考試我的成績好極了,還得了獎狀。我的心里裝滿了快樂,激動的心臟似乎隨時都會從嘴里飛走去?;丶业穆飞?,我盡情地唱著,跳著,一邊喊著爺爺,一邊舉著獎狀開心地揮舞。爺爺一見我的樣子,發(fā)出了震天動地的哈哈笑聲,看起來比我還開心呢!
——《老頑童爺爺》
在這兩段描寫中,讀者能明確地感受爺爺的性格特征——老頑童。尤其在第二段中重點突出了爺爺大笑的聲音,這不僅讓爺爺的性格更加鮮明,也讓整個段落的重點得以體現。
二、結合神態(tài)變化,表現人物性格
不僅可以直接描寫人物的特征,也可以通過神態(tài)、語言以及情感等的變化,展現人物的特征。人物的情感與思想不能直觀展示出來,需要運用側面描寫。如:
記得一年冬天,天冷得出奇,爸爸媽媽急著要上班,奶奶送我去學校,卻忘了戴手套,粗心的我也沒有想起來,幸虧媽媽發(fā)現了,把自己的手套給了奶奶,不然奶奶手就凍壞了。奶奶接我放學,我老遠就看到奶奶又沒有戴手套,急忙問奶奶:“奶奶,媽媽之前給您的手套呢?怎么又忘了帶??!”“什么手套?”奶奶一臉疑惑,不明所以地問我。我一下就急了:“就是媽媽早上給您戴的,您忘了?”奶奶這才想起來,恍然大悟道:“哦,我記得,不過我忘記放哪兒了。”唉,奶奶的記性真是越來越差了。
——《健忘的奶奶》
作者先交代了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和背景,也是為了突出手套在冬天的重要性,然后通過對話的方式突出奶奶記憶力不好的特征,增強了描寫的效果。
三、結合他人反映,表現人物特征
還可以適當借助其他因素描寫,比如說可以加入在場的第三人或路人的表現,通過第三人稱的視角更好地表現人物特征。如:
我的姐姐是個不折不扣的書蟲,她吃飯的時候不忘看書,上廁所的時候也要看書,睡覺之前更是書不離手。不管干什么,一會兒摸不到書就渾身難受,好像天塌下來都不能放下書。雖然愛讀書是好事,但姐姐也因此付出了代價——300多度的近視,于是爸爸媽媽限制了她每天看書的時間。
但是這依然阻擋不了她看書的熱情,姐姐在客廳、臥室、廁所、我的房間,幾乎她經常呆的地方都藏一兩本書。有時候姐姐還會借著上廁所的名義在廁所里偷偷看,眼睛在厚厚的眼鏡后面緊緊地盯著文字,生怕錯過每個細節(jié)。有時姐姐因為看書忘了時間,總是爸爸媽媽充滿懷疑地叫她,她才肯從廁所里出來。記得有一次,姐姐剛從我房間里拿出書,悄悄地塞在衣服里前往廁所。細心的爸爸發(fā)現姐姐一天上廁所好多次,心想,難不成吃壞了肚子?于是攔住了姐姐要搜查。不搜還好,這一搜直接從身上翻出了厚厚的兩本書,結果想都不用想,肯定又被沒收了。
在那之后,每次姐姐上廁所前都會被爸爸要求跳兩下,這樣姐姐的書就會從身上掉下來。雖然我勸她不要繼續(xù)和爸爸媽媽斗下去,但是她說一定會堅持到底的,我也期待著后面會有更加有趣的故事發(fā)生。
——《書蟲姐姐》
姐姐的主要特點就是愛看書,作者通過爸爸媽媽限制看書時間和爸爸突擊檢查表現姐姐對讀書的癡迷程度。第一段,作者先簡介姐姐的性格特征;第二段,介紹姐姐如何應對爸爸媽媽的管控;第三段,寫姐姐的偷看書行為被發(fā)現,與父母斗智斗勇的細節(jié)很有趣;最后以姐姐的不屈服結尾,吸引人閱讀。
佳作展示
饞貓老爸
貪吃是小朋友的天性,但是在我家,我卻不是最貪吃的那個,而是老爸。從他的體型,就知道他有多貪吃了,180不僅是身高,還是體重。雖然爸爸的身材嚴重走樣,但他還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嘴。
記得一次,我和爸爸奉命去超市買米,就在我被玩具吸引了目光的時候,爸爸已經把購物車裝得滿滿的,瓜子、薯片、柚子、獼猴桃、餅干,亂七八糟地堆滿了購物車,最后又買了一大瓶汽水。拎著這么多東西回家,估計是爸爸最大的運動量了。到家后,爸爸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一屁股坐在沙發(fā)上開始大吃大喝。不一會兒,爸爸吃飽喝足,一片狼藉的桌子上還擺著啃了一半的梨。這還不算完呢,晚上我正準備睡覺,突然聽到廚房那邊傳來了“咔哧咔哧”的聲音。我躡手躡腳地靠近,悄悄地在冰箱后面探出頭,原來是老爸半夜不睡覺在偷吃薯片。雖然爸爸給我比了個保密的手勢,但是身為正義使者的我還是將這件事告訴了老媽。
老爸還因為貪吃差點遇險。那天媽媽買了一些零食回來,說是給我寫完作業(yè)的獎勵。老爸作為資深饞貓,自然是忍不住的,于是偷偷拿出了一把曲奇餅,趁老媽沒注意趕緊塞到嘴里。他還沒來得及開心,整張臉就漲紅了起來,表情十分痛苦,吐不出來又咽不下去。我和媽媽又喂水又拍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讓爸爸脫離了危險。但爸爸脫離危險后的第一句話居然是夸餅干好吃,把我和媽媽都氣笑了。
點? 評
作者用多個事例表現爸爸貪吃的特征,生動又有趣,語言流暢,用詞精準,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