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題。
黃庭堅字魯直,洪州分寧人。幼警悟,讀書數(shù)過輒成誦。舅李常過其家,取架上書問之,無不通,常驚,以為一日千里。熙寧初,舉四京學(xué)官,第文為優(yōu),教授北京國子監(jiān)。蘇軾嘗見其詩文,以為超軼絕塵,獨立萬物之表,世久無此作,由是聲名始震。知太和縣,以平易治。時頒課鹽策,諸縣爭占多數(shù),太和獨否,吏不悅,而民安之。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秾嶄洝烦?,擢起居舍人。丁母艱。庭堅性篤孝,母病彌年,晝夜視顏色,衣不解帶。及亡,廬墓,哀毀得疾幾殆。紹圣初,出知宣州,改鄂州。章悼、蔡卞與其黨論《實錄》多誣,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余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鬩悉有據(jù)依所余才三十二事庭堅書“用鐵龍爪治河,有同兒戲”,至是首問焉。對日:“庭堅時官北都,嘗親見之,真兒戲耳?!狈灿袉枺灾鞭o以對,聞?wù)邏阎?。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庭堅泊然,不以遷謫介意。蜀士慕從之游,講學(xué)不倦,幾經(jīng)指授,下筆皆可觀?;兆诩次唬鸨O(jiān)鄂州稅,簽書寧國軍判官,知舒州,以吏部員外郎召,皆辭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罷,主管玉隆觀。庭堅在河北與趙挺之有微隙,挺之執(zhí)政,轉(zhuǎn)運判官陳舉承風(fēng)旨,上其所作《荊南承天院記》,指為幸災(zāi),復(fù)除名、羈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聞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堅學(xué)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學(xué)甫而不為者。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游蘇軾門,天下稱為四學(xué)士,而庭堅于文章尤長于詩,蜀、江西君子以庭堅配軾,故稱“蘇、黃”。軾為侍從時,舉以自代,其詞有“瑰偉之文,妙絕當(dāng)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語,其重之也如此。
(選自《宋史·黃庭堅傳》)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余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閱/悉有據(jù)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B.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余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閱/悉有據(jù)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余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閱悉有據(jù)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D.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問/摘千余條示之/謂為無驗證/既而院吏考/閱悉有據(jù)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檢討,古代官名,掌修國史。宋時有史館檢討,明時始屬翰林院,與編修同謂之史官。
B.廬墓,古人于父母或師長死后,服喪期間在墓旁搭蓋小屋居住,守護墳?zāi)?,謂之廬墓。
c.徙,與文中“貶涪州別駕、黔州安置”中的“貶”意思相同,都指被貶謫到別地做官。
D.行、草、楷,中國書法三種字體,與篆、隸等同屬于中國書法中各具特色的主要書體。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黃庭堅機警聰明,才華出眾。他幼年時讀書數(shù)遍就能背誦,家中之書無不通曉。蘇軾對他的詩文贊賞有加,曾舉薦他代替自己做侍從官。
B.黃庭堅性格直率,淡泊名利。面對《實錄》內(nèi)容是否真實的盤問,他照實回答,毫無顧忌;被貶涪州、黔州時,他沒把被貶之事放在心上。
c.黃庭堅性情篤孝,悉心侍母。母親病了一年,他白天黑夜都細心看護、照料,睡覺時衣服都不脫;母親去世后,他哀傷成疾幾乎喪命。
D.黃庭堅仕途多舛,結(jié)局悲慘。他因編寫《實錄》遭人嫉妒而被貶;因與趙挺之有隔閡,遭人指責(zé)而被削職為民并受拘禁,至死也未得赦免。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蜀士慕從之游,講學(xué)不倦,凡經(jīng)指授,下筆皆可觀。(4分)
(2)瑰偉之文,妙絕當(dāng)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4分)
5.黃庭堅在“學(xué)問文章”方面有哪些成就?請簡要概括。(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太祖高皇帝,諱元璋,字國瑞,姓朱氏。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及產(chǎn)紅光滿室比長,姿貌雄杰,奇骨貫頇,志意廓然,人莫能測。至正四年,旱蝗,大饑疫。太祖時年十七,父母兄相繼歿,貧不克葬。里人劉繼祖與之地,乃克葬。十二年春二月,定遠人郭子興與其黨孫德崖等起兵濠州。太祖時年二十四,謀避兵,卜于神,去留皆不吉。乃日:“得毋當(dāng)舉大事乎?”卜之吉,大喜,遂以閆三月甲戌朔入濠見子興。子興奇其狀貌,留為親兵。戰(zhàn)輒勝,遂妻以所撫馬公女。十五年春三月,郭子興卒。時劉福通迎立韓山童子林兒于亳,國號宋,建元龍鳳。檄子興子天敘為都元帥,張?zhí)斓v、太祖為左右副元帥。太祖慨然日:“大丈夫?qū)幠苁苤朴谌艘??”遂不受。然念林兒勢盛,可倚藉,乃用其年號以令軍中。襲采石,乘勝拔太平??偣芙x赴水死,太祖日:“義士也!”禮葬之。揭榜禁剽掠,有卒違令,斬以徇,軍中肅然。置太平興國翼元帥府,自領(lǐng)元帥事。十六年春二月丙子,大破海牙于采石。三月癸未,進攻集慶,擒兆先,降其眾三萬六千人,皆疑懼不自保。太祖擇驍健者五百人入衛(wèi),解甲酣寢達旦,眾心始安。庚寅,再敗元兵于蔣山。元御史大夫福壽,力戰(zhàn)死之,蠻子海牙遁歸張士誠,康茂才降。太祖入城,悉召官吏父老諭之曰:“元政瀆擾,干戈蜂起,我來為民除亂耳,其各安堵如故。賢士吾禮用之,舊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貪暴殃吾民?!泵衲舜笙策^望。改集慶路為應(yīng)天府,辟夏煜、孫炎、楊憲等十余人,葬御史大夫福壽,以旌其忠。
(節(jié)選自《明史·太祖本紀(jì)》)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及產(chǎn)/紅光滿室/
B.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及產(chǎn)/紅光滿室/
c.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及產(chǎn)/紅光滿室/
D.母陳氏/方娠夢神授/藥一丸/置掌中/有光吞之寤/口余香氣/及產(chǎn)/紅光滿室/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季,本義為幼小禾苗,引申為兄弟中最小的、一個朝代或季節(jié)的末期等義。
B.閏三月,農(nóng)歷每逢閏年所加的一個月叫閏月,文中的“閏三月”指后三月。
c.建元,指每年紀(jì)歷的開始或者是開國后第一次建立年號,文中指前者。
D.路,宋元時代行政區(qū)域名,始于宋代。文中的“路”相當(dāng)于明清時期的府。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朱元璋年輕時家境貧寒,父母兄長相繼去世,他無錢辦理喪事,在同鄉(xiāng)人的幫助下,才得以將其安葬。
B.郭子興起兵時,朱元璋通過占卜的方式,確定了人生選擇,后來投奔起義軍,得到首領(lǐng)賞識,開始嶄露頭角。
c.朱元璋不甘居人下,對劉福通的一系列人事安排,極為憤慨,辭不就職,毅然走上了與他們徹底決裂的道路。
D.對于忠臣義士,朱元璋特別敬重。即使是敵人,像太平總管靳義,兵敗后投水盡忠,朱元璋也大加贊嘆并以禮安葬。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子興奇其狀貌,留為親兵。戰(zhàn)輒勝,遂妻以所撫馬公女。(4分)
(2)揭榜禁剽掠,有卒違令,斬以徇,軍中肅然。(4分)
10.簡要概括朱元璋在攻陷集慶以及蔣山敗敵后,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來安定軍民。(3分)5949F033-9D18-4481-9537-19CDDAF935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