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益豪 , 鄧樹榮 , 丁 懿 , 魏子昂 , 劉思程 , 杜孟澤 , 常建宇
(1. 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 , 北京 海淀 100193 ; 2.北京農(nóng)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 , 北京 昌平 100096)
現(xiàn)代國內(nèi)動物醫(yī)學教學對標本的要求高,很多時候面臨標本質(zhì)量不高,部分標本損壞不能使用,學校自制標本不足的狀況。動物醫(yī)學專業(yè)的教學標本類型主要有浸制標本、模型標本和塑化標本等。較為新型的技術主要為塑化標本。塑化標本是20世紀70年代在德國出現(xiàn)的一種標本制作方法,是將高分子塑化材料與真空負壓物理學與生物學研究相結合,用于處理、保存生物標本的一種技術[1],制作完成的標本無異味、無毒、有彈性,是良好的教學標本。20 世紀 90 年代生物塑化技術傳入我國并應用到生物學領域[2]。但是塑化標本在應用過程中存在學院自主制作困難,成本高昂,技術復雜,標本脫色,試劑獲取困難等缺點,限制了其在教學中的應用[3]。有些學校會采用凍干標本。凍干標本能夠真實、直觀的反映動物各組織器官的形態(tài)、結構、分布和解剖位置,而且還具有保持標本外觀大小、形狀、顏色不變,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不變性的優(yōu)點[4],對直觀教學具有良好的效果[5]。但是凍干標本疏松多孔、復水快[6],需要不斷移入冷庫保持干燥狀態(tài)。本試驗介紹一種將凍干技術和塑化技術結合的方法,通過凍干技術將標本內(nèi)水分脫出,使塑化劑能在常溫高壓的狀態(tài)下滲入標本組織,完成塑化,探索改進現(xiàn)階段教學標本的制作技術,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本文以雞胸肉為例探究凍干塑化技術制作標本的變形程度,介紹凍干塑化標本的制作方法。
1.1 主要材料 雞胸肉,樹脂,固化劑。
1.2 主要儀器 冰箱;真空泵,普發(fā)公司產(chǎn)品;空氣壓縮機,奧突斯公司產(chǎn)品;冷凍干燥機,CHRIST公司產(chǎn)品;刻度尺;電子秤;解剖器械。
1.3 試驗方法
1.3.1 標本處理 本試驗使用未經(jīng)固定的新鮮組織,將新鮮的雞胸肉取下,盡量切成大小規(guī)整的小塊,標號,記錄雞胸肉的形狀。放至冰箱預凍備用,雞肉的共晶點在-20 ℃左右,預凍溫度需低于物料共晶溫度10 ℃左右[7]。制作標本時應根據(jù)實際使用需要對標本進行一定的解剖處理。
1.3.2 凍干 啟動凍干機,預冷至-74.9 ℃。將冷凍的標本取出,記錄雞胸肉的形狀,稱取重量,將雞胸肉放于凍干機內(nèi),扣上玻璃罩,逐漸減壓抽真空。凍干的時間根據(jù)制作標本的大小和厚度決定,如果與塑化時間相隔較遠可以凍干后放入冰箱冷凍保存,防止在室溫下復水。取凍干后的標本,記錄形狀,稱取重量,放入冰箱冷凍保存。
1.3.3 塑化 按比例加入塑化劑和固化劑混勻,將凍干的標本放入混合好的塑化劑中,浸沒標本表面,使用真空泵將塑化劑和標本的空氣抽出,再使用加壓泵加壓5 min。取出標本放于支撐物上固化。固化好的標本取下,將標本表面多余的樹脂除去,整形,標本即制作完成。
為探究凍干塑化標本的變形程度,本試驗使用4塊雞胸肉(分別編號1、2、3、4)作為試驗材料,記錄凍干前后、塑化前后的形狀、質(zhì)量變化。結果如表1和圖1所示,凍干塑化前后標本收縮較小,形變不明顯。凍干后質(zhì)量損失大是由于凍干過程中標本中的水大量升華,塑化后質(zhì)量比冷凍后的質(zhì)量高也符合塑化劑密度大于水,將水置換后標本質(zhì)量升高的預期。相比于冷凍,凍干后的4號標本長、寬都出現(xiàn)了明顯的收縮,其他3個標本收縮不明顯。與凍干后相比,塑化后2號標本的長、寬出現(xiàn)了膨脹,說明凍干塑化會引起標本的輕微形變,但是凍干塑化標本長和寬的收縮率均低于10%,說明凍干塑化標本的變形率較低,能夠真實的反映組織結構形態(tài)。此外,塑化后的標本透光度好,表面光亮,適合教學使用。
表1 冷凍、凍干、塑化處理后標本各參數(shù)Table 1 Specimen parameters after frozen,freeze-dried and plasticized treatment
圖1 標本變化Fig.1 Specimen changesA:新鮮的肌肉組織; B:冷凍的肌肉組織; C:凍干的肌肉組織; D:塑化的肌肉組織A:Fresh muscle tissue; B:Frozen muscle tissue; C:Freeze-dried muscle tissue; D:Plasticized muscle tissue
當前動物醫(yī)學教學中,學習知識繁雜,很多課程都需要標本來幫助學生加強記憶、提高認識,尤其是解剖學課程,保證學生擁有足夠的標本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目前解剖學課程中存在教學標本老化,標本種類單一等問題,很多標本還以馬、牛為主,犬、貓、豬等動物的標本較少,不適應當前教學的要求,因此尋求一種簡單、快捷、變形程度低的標本制作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凍干塑化技術為教學標本的制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凍干塑化標本的原理主要為凍干機將標本的水分凍干,使用塑化劑填充其中毛細空隙,以達到保存標本的目的。制作完成的標本主要優(yōu)點為變形程度小,有一定的透光性,較耐磨,可長久保存。相比于常規(guī)的塑化標本,凍干塑化標本所用試劑便宜易得,長久使用不會滲出硅橡膠,且制作時間短。相比于使用聚乙二醇塑化的標本[8],凍干塑化標本在常溫中不會吸水,可直接保存,無需封存。但本項技術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樹脂遮光度不同、分子大小不同導致其效果也不盡相同;在處理較大體積的標本時對器材的要求更加嚴格,可能會產(chǎn)生額外的成本。塑化標本使用聚合后柔韌度較高的高分子硅膠作為塑化劑[9],塑化后標本質(zhì)地柔軟,但成本較高;凍干塑化技術中使用更加常見的樹脂作為塑化劑,雖然塑化后的標本堅硬沒有彈性,但是成本更低,試劑更易得。
在凍干塑化標本的制作過程中,我們也總結了部分需要關注的細節(jié)。首先是由于標本制作是在低溫條件下完成,且制作過程中不能隨意改變姿勢和形狀,因此應該在標本冷凍前將標本的解剖工作和姿勢完成,制作浸制標本需要浸泡復水除去多余的甲醛。其次是真空泵抽真空時需要先緩慢抽空氣,確定不漏氣后再完全打開氣道,通氣時也應先輕微打開通氣孔,不能使玻璃罩內(nèi)氣壓突然上升。凍干后的標本密度低,在塑化時需要保證標本被塑化劑完全浸沒。塑化劑抽真空時應該控制抽氣量,如果氣壓降低過快,會導致塑化劑爆沸,影響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
總之,凍干塑化標本具有無毒、無異味,制作簡單、制作周期短,制作的標本變形程度小等優(yōu)點。相比于傳統(tǒng)塑化技術使用價格較高的塑化劑,直接使用樹脂即可取得較好的效果,對于當前豐富動物醫(yī)學標本教學有一定的幫助,是一種良好的標本制作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