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劍,李春峰,仇鑫耀,徐 強
(1.華東理工大學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7;2.上海心緣環(huán)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 200237)
ABS樹脂是丁二烯、丙烯腈、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1〕,廣泛用于制造業(yè)及生活中。據統(tǒng)計,2019年全球ABS總產能在1 193萬t〔2〕。ABS生產廢水成分復雜,含有磷酸化合物、芳香類化合物、聚合物膠乳及丙烯腈等有毒有害物質,是一種典型的高濃度難降解工業(yè)廢水〔3〕。隨著我國對污水排放標準的提高,傳統(tǒng)單一的水處理技術已無法滿足排放要求。有學者開始探究物化+生化結合方式處理ABS廢水。趙東風等〔4〕采用絮凝-氣浮+好氧法對某石化公司ABS樹脂廢水進行處理,水力停留時間為8 h內ABS樹脂廢水COD由770 mg∕L降至120 mg∕L以下,但不符合現行排放標準要求。劉天祿等〔5〕采用混凝+A∕O生物膜法處理ABS生產廢水,處理后的廢水僅能達到GB 31570—2015《石油煉制工業(yè)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要求。呂晨偉等〔6〕采用絮凝+MBR+活性炭綜合處理ABS生產廢水,處理出水達到GB 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但MBR價格昂貴、易堵塞,存在通量降低、色度去除困難、使用年限短等問題,而活性炭用量大、運行成本高。
針對上述問題,急需研究一種經濟有效的ABS廢水處理方法。筆者采用混凝-沉淀+SBR+Fenton氧化工藝對ABS廢水中的污染物進行降解,以解決ABS廢水出水達標問題,同時有效去除色度。
實驗廢水取自山東某化工廠經酸堿調節(jié)后的ABS樹脂生產廢水,其p H在6~9,COD在1 900~2 200 mg∕L,SS在800~1 200 mg∕L,NH3-N在150~180 mg∕L,TN在250~300 mg∕L,TP在40~70 mg∕L,濁度在300~800 NTU。實驗污泥取自華東理工大學污水處理站,MLSS約為5 g∕L,含有豐富的微生物,有利于馴化研究。
試劑:濃硫酸(純度98%)、硫酸銀、重鉻酸鉀、氫氧化鈉、聚合氯化鋁(PAC)、聚合硫酸鐵(PFS)、聚丙烯酰胺(PAM)、30%雙氧水(H2O2)、七水合硫酸亞鐵(FeSO4·7H20)。
COD采用重鉻酸鹽法測定(HJ 828—2017);NH3-N采用納氏試劑分光光度法測定(HJ 535—2009);TP采用鉬酸銨分光光度法測定(GB∕T 11893—1989);p H采用玻璃電極法測定(GB 6920—1986);濁度采用濁度計法測定(HJ 1075—2019);DO采用LH-DO2M便攜式水質溶解氧測定儀測定(北京連華永興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TN采用堿性過硫酸鉀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HJ 636—2012);MLSS采用稱量法測定。
ABS廢水經混凝-沉淀預處理后進入SBR,經過深度處理后排出,處理工藝如圖1所示。
圖1 混凝-沉淀+SBR+Fenton氧化處理工藝Fig.1 Process of coagulation-sedimentation+SBR+Fenton oxidation
(1)混凝-沉淀預處理。PFS、PAC為混凝劑,PAM為助凝劑。分別取100 mL廢水置于10個燒杯中,分別加入50、100、200、400、600 mg∕L PFS及50、100、200、400、600 mg∕L PAC,充分攪拌至有礬花形成,向各水樣中分別加入10 mg∕L PAM,緩慢攪拌2 min后停止攪拌,沉淀20 min。
(2)SBR生化處理。將2 L預處理后的廢水加至裝有活性污泥的反應器中悶曝2 d,此后每次進出水水量控制在1 L,缺氧、好氧交替運行,運行周期24 h,穩(wěn)定后逐步提高進水濃度到最大容積負荷。按進水10 min、厭氧6 h、曝氣16 h、沉淀100 min、出水10 min的運行模式運行25 d。
(3)Fenton氧化處理。取7份SBR反應器出水各100 mL置于燒杯中,用硫酸調節(jié)pH至3~4,然后加入硫酸亞鐵和雙氧水(物質的量比1∶7)〔7〕攪拌均勻,靜置。反應完成后用NaOH溶液調節(jié)p H至10去除鐵離子,搖勻后靜置沉淀。
在PAM投加量不變的條件下,考察PFS和PAC投加量對廢水處理效果的影響,如圖2所示。
圖2 PFS、PAC投加量對COD(a)、濁度(b)、TP(c)的去除效果Fig.2 Effect of PFS,PACdosage on removal rates of COD(a),turbidity(b)and TP(c)
由圖2可知,隨著PFS和PAC投加量的增加,COD、濁度和TP的去除率逐漸增大,其中PFS的處理效果要優(yōu)于PAC。PFS投加量為200 mg∕L時,濁度去除率達到最大值94%,出水濁度為28 NTU,COD和TP的去除率分別為35%、68%;此后隨著混凝劑投加量的增加,濁度去除率有所下降。這是由于混凝劑投加量增大,通過壓縮雙電層、吸附架橋和電中和等作用使膠體物質迅速凝結,去除效果增強;投加過量時導致逆電位,去除率下降〔8〕。PFS投加量達到400 mg∕L時,COD和TP的去除率分別為38%、67%,此后投加量繼續(xù)增加,處理效果無明顯變化。
預處理階段產生的物化污泥主要是投加的無機藥劑、沉降的懸浮物以及少部分有機藥劑(可忽略不計)。其中無機藥劑主要為PFS和PAC,有機藥劑為PAM。物化干污泥產量按式(1)計算〔9〕。
式中:Mc——物化干污泥產量,kg∕t;
a——懸浮物的污泥轉化率,可取0.5~0.7 g∕g
(以1 g SS可產生的MLSS計);
Q——處理水量,m3∕d;
[SS]0——進水中的懸浮物質量濃度,kg∕m3;
[SS]e——出水中的懸浮物質量濃度,kg∕m3;
KUi——化學污泥產率系數,kg∕kg;
Ui——無機絮凝劑用量,kg∕d。
經實驗數據計算得到預估的物化干污泥量,如表1所示。
表1 物化干污泥量Table 1 Amount of physicochemical sludge
由表1可見,PFS和PAC的投加量越多,物化干污泥的產量越大,且投加PFS的產泥量高于PAC。投加量為600 mg∕L時,2種混凝劑的物化干污泥產量均較大,預估每噸污水產出干泥量分別為1.47、1.41 kg。在盡量降低混凝劑投加量避免產生更多污泥的同時要保證去除效果,故最佳投加量選擇200 mg∕L。
2.2.1 SBR運行分析
SBR反應器運行前期,COD容積負荷控制在0.71 kg∕(m3·d),運行7 d后發(fā)現有大量菌膠團和固著型纖毛蟲(聚縮蟲、鐘蟲)出現,且COD去除率達到80%左右,說明污泥活性較好〔10〕。此時加大進水量,提高COD容積負荷到設計值1.12 kg∕(m3·d),系統(tǒng)整體運行穩(wěn)定。
2.2.2 COD去除效果
SBR反應器對COD的去除效果見圖3。
由圖3可知,在SBR反應器啟動初期,進水COD從700~750 mg∕L逐漸增加到1 000~1 200 mg∕L,COD去除率不斷提高,系統(tǒng)耐沖擊負荷能力逐漸增強。中后期隨著適應該廢水的優(yōu)勢菌種不斷增多,污泥對廢水的處理能力逐漸增強,第22天時進水COD為1 200 mg∕L,出水COD為71 mg∕L,COD去除率達到最高值94%。穩(wěn)定運行后,平均出水COD在75 mg∕L,整體COD平均去除率為89%。
辨析研究內容與前面從文獻計量角度考察相比,對把握研究進展更有價值,正如魏輔軼先生指出的:“文獻的統(tǒng)計只能在統(tǒng)計學上具有一定意義”[3],結合選讀部分文獻的體悟,大致歸納以下幾個研究要點:
圖3 SBR對COD的去除效果Fig.3 Removal effect of SBR on COD
2.2.3 脫氮效果
SBR反應器對NH3-N和TN的去除效果如圖4所示。
圖4 SBR對NH 3-N(a)、TN(b)的去除效果Fig.4 Removal effect of SBR on NH 3-N(a)and TN(b)
由圖4(a)可知,連續(xù)運行前10天,隨著進水NH3-N逐漸增加,去除率除在啟動初期略有波動,大體穩(wěn)步提高,系統(tǒng)穩(wěn)定運行后NH3-N去除率達到97%并維持穩(wěn)定,出水平均NH3-N在2 mg∕L。整個生化系統(tǒng)對NH3-N的去除效果極佳,整體去除率達到94%。這是由于對NH3-N去除起主導作用的硝化細菌屬于自養(yǎng)型微生物,以CO2、CO32-為碳源,O2為電子受體、N為電子供體實現硝化過程,不易受到有機負荷等外界條件的影響〔11〕。
由圖4(b)可知,運行前期隨著進水TN的升高,TN去除率出現一定范圍的波動。一方面是由于反硝化菌處于快速生長繁殖對數增長期,另一方面,SBR反應器中TN的去除主要是在缺氧條件下由異養(yǎng)型微生物反硝化菌將廢水中的無機含氮化合物轉化為N2,該過程易受碳源的影響;而前期進水COD較低,導致系統(tǒng)內碳源不足,影響反硝化過程。當進水COD提高并穩(wěn)定后,特別是運行13 d后,出水TN平均在9 mg∕L。整個運行過程中SBR對TN的平均去除率為81%。
2.2.4 TP去除效果
SBR反應器對TP的去除效果如圖5所示。
圖5 SBR對TP的去除效果Fig.5 Removal effect of SBR on TP
由圖5可見,運行初期進水TP在13~15 mg∕L,系統(tǒng)對TP的去除率在50%左右,且波動較大。這是由于啟動初期聚磷微生物含量少且活性較差,加上進水TP偏高、波動大,導致前期TP去除效果較差〔12〕。運行至第9天時,反應器對TP的去除率明顯增加,達到89%。此后出水TP平均為1.2 mg∕L,TP去除率平均在84%。
取SBR處理后的廢水(COD為74 mg∕L,TP為1.2 mg∕L),添加硫酸亞鐵和雙氧水進行Fenton反應。保持硫酸亞鐵與雙氧水的物質的量比不變,按質量比同步成倍增加(FeSO4·7H2O投加量分別為50、100、150、200、250、300、350 mg∕L,對應的雙氧水投加 量 分 別 為0.125、0.25、0.375、0.5、0.625、0.75、0.875 mL∕L),考察COD及TP的去除率變化,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投加量增加倍數對COD(a)、TP(b)去除效果的影響Fig.6 Effect of multiple of dosage on removal rates of COD(a)and TP(b)
由圖6(b)可見,隨著投加量的增加,出水TP逐漸降低且維持<0.5 mg∕L的水平,去除率也逐漸增加。當投加量增至3倍時,TP去除率可達80%以上;投加量增至5倍時出水TP最低,為0.1 mg∕L,平均質量濃度在0.3 mg∕L。廢水中的磷酸根與鐵離子生成難溶的磷酸鐵,并與廢水中其他難溶物質(如氫氧化鐵等)一起絮凝沉淀并被分離。因此,投加硫酸亞鐵和雙氧水時需充分考慮廢水中的TP含量。
按實驗最優(yōu)值估算ABS廢水處理過程的藥劑量,其中混凝沉淀階段的PAM、PFS用量分別為10、200 mg∕L;Fenton氧化階段H2O2和FeSO4·7H2O用量分別為0.5 mL∕L、200 mg∕L;用于調節(jié)pH的硫酸及NaOH用量分別為2.7×10-3mL∕L、8 mg∕L。
按每噸廢水藥劑量估算,PAM、PFS、NaOH、濃硫酸、H2O2和FeSO4·7H2O的費用分別為0.1、0.24、0.02、0.04、0.77、0.04元,藥劑費用合計1.21元,如表2所示。與何向杰等〔13〕所用氣浮沉淀+多級AO+活性炭吸附工藝(藥劑費用達4.2元∕t)相比,成本較低。該工藝若投入實際應用,每天處理1 000 t ABS生產廢水,預估所需藥劑費用為1 210元。
表2 藥劑費用Table 2 Chemicals cost
(1)PAM用量為10 mg∕L,采用混凝-沉淀法對ABS廢水進行預處理時,PFS的處理效果優(yōu)于PAC,PFS對廢水中COD、濁度及TP的去除率最高為38%、94%、68%;考慮到成本及避免產泥量過多造成二次污染,PFS最佳投加量控制在200 mg∕L。Fenton氧化深度處理階段,硫酸亞鐵和雙氧水(30%)的最佳用量為200 mg∕L、0.5 mL∕L。
(2)運行周期保持在24 h,SBR生化處理階段對COD、NH3-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別為89%、94%、81%、84%。
(3)混凝-沉淀+SBR+Fenton氧化工藝能有效處理ABS生 產 廢 水,處 理 后 出 水COD<50 mg∕L、NH3-N<5 mg∕L、TN<15 mg∕L、TP<0.5 mg∕L,達 到GB 18918—2002一級A排放標準。藥劑費用預估為1.21元∕t,成本較低,對于ABS廢水處理實際工程應用具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