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茜
摘要:美術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育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可以擴大學生的視野。但在現(xiàn)在的小學美術教育中,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存在很多問題,小學美術教育中的很多教育制度不完善,教學教學方式使用單一枯燥,這種教育模式嚴重限制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想切實提高小學美術課程教學質量,美術教師應該從學生的實際情境出發(fā),讓學生在學習中提高興趣,提高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美術;高效課堂;教學探析
美術學科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通過美術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修養(yǎng),還可以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小學美術教師在新課程的指導下,應積極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活動設計和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認識美術,融入美術課程學習。本文圍繞如何開展高效率小學美術課堂教學這一主題,深入探討創(chuàng)建高效率美術課堂的具體措施,推動小學美術課堂的發(fā)展。
一、新時代加強小學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
教育是人類社會的重要活動,承擔著生產經驗和社會實踐經驗的繼承,是培養(yǎng)現(xiàn)代和未來社會綜合性人才的重要途徑。在新的歷史時期,課程改革在不斷深化發(fā)展,素質教育理念也逐漸普及展現(xiàn),中小學美術教育承擔著校園美術教育的重任,它對培養(yǎng)學生情操、健全學生人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起著重要作用。目前,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進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于當前學生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學習需求,小學美術課程教育也在逐漸的摒棄傳統(tǒng)單調無聊的掛圖和純理論講解的教育模式,教師在創(chuàng)建知識情境的前提下,積極探究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式,以多樣的教學手段運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這是適應時代發(fā)展的主流教學模式,也是促進學生知識與能力綜合全面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二、進行小學美術高效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美術教育與其他課程不同,美術教師應展示大量優(yōu)秀作品,讓學生欣賞畫和優(yōu)秀設計,了解相關內容。但是在傳統(tǒng)的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常常只是簡單的展示教材圖片,來給學生進行教學,學生只需要認真的跟著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去看教材內容,教師一邊說一邊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完全的引導學生,學生在下面可能會出現(xiàn)開小差,不知道說到哪里的情況,教學效率會大大降低。因此,為了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課程教學所涉及內容的圖片,以圖片、視頻的展示,讓學生可以全面認識和了解作品,并搭配以適時的語言講解和引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可以在綜合性的教學過程中,得到知識與能力的綜合發(fā)展。
例如,在教學《藝術作品中的動物》這一課程內容時,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不足、注意力容易被新鮮事物所吸引的特點,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進行課程教學時,學生很容易出現(xiàn)開小差,注意力分散的情況。因此,為了避免教學問題的出現(xiàn),提高課程教學效果,教師就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學,事先制作教學PPT或是課件,內容中設置不同的動物圖片,每張圖片上展現(xiàn)一到二只動物,旁邊有動物介紹和動物的聲音。在實際教育中,教師首先可以先問學生:你知道這是什么動物嗎?你知道它叫什么嗎?你能模仿它叫的聲音嗎?隨機挑選學生回答。當學生提及課件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立即將這一頁PPT放到桌面上,點擊圖片播放動物語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的注意力被集中后,教師就可以順勢導入豐富的課程內容教學,讓學生由原本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轉變?yōu)橹鲃訉W習,這樣的課程學習中,學生參與度更高,教學效率也能獲得大大提高。
(二)精心設置思考問題,激活學生美術思維
在教學中,課堂問題是激發(fā)學生思維、深化學生思考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認識。教師認真研究教材,深入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結合教學內容,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能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教學知識。而要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課堂問題設置必須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善于引題,為學生提供討論的話題,圍繞題目做題,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增強問題設置的開放性,讓學生緊貼課堂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創(chuàng)新思考。
例如,在教學《精彩的戲曲》這一課程內容時,其教學要求要讓學生理解京劇臉譜圖案和顏色的象征意義,在畫畫時,要理解中國京劇臉譜美術的基本特征,研究京劇臉譜同時培養(yǎng)學生欣賞京劇臉譜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情。在進行教學活動設計時,教師可以先放一段京劇,提問學生:戲劇人物的臉和現(xiàn)實生活中人物的臉有什么區(qū)別?由此引起學生討論京劇臉譜圖案的特征。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看幾張京劇角色的照片,讓學生猜猜照片中的角色是哪一個?總結其臉譜有什么特點?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臉譜的不同面部特征。最后,在向學生說明臉譜的基本步驟后,積極鼓勵學生自由創(chuàng)作。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精心布局,以此來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激發(fā)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美術能力的發(fā)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構建小學美術高效率課堂,可以有效提高小學美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提高學生的美術能力和審美水平,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應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小學美術高效課程建設,促進每個學生未來的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菊艷.小學美術課程建設方向及課堂模式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6(05):122.
[2]周琪.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J].新課程(小學),2016(0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