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滿珍
為進一步落實初中英語教學常規(guī),優(yōu)化課堂教學,實現(xiàn)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近期“承辦“立足常規(guī)聚焦核心素養(yǎng)”為主題的縣教研活動在我校靈溪四中舉行。
這次教研活動,得到縣教研室、校領導、校教研室和校英語組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此次兩位老師試課由教研員陳老師和四中全體英語老師的全程聽課評課,兩位老師在他們親自指導下,一次次改進教學設計,才有這次活動中呈現(xiàn)最后的成果。
在第一位老師上課之前,首先由四中學生進行英語才藝展示—詩歌朗誦,在活動中同學們展示了精彩的英語才藝和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這離不開孩子們和教師們的共同努力,此項活動也得到得到全縣老師的好評。
然后葉老師呈現(xiàn)了一堂閱讀課《Module 8 Unit2 She often goes to concerts.》。本節(jié)課課堂活動設計聚焦核心素養(yǎng)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滲透。
一、閱讀教學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
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探究主題意義為目的,以語篇為載體,在理解與表達的語言事件中,融合知識學習與技能發(fā)展,通過一系列思維活動,形成結(jié)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塑造文化品格,學會學習,形成正確正確的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主要由語言能力、思維品質(zhì)、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組成。其中,語言能力是基礎要素,是其他能力發(fā)展的核心,文化品格是價值取向,思維品質(zhì)是心智特征,學習能力是發(fā)展條件(王薔,2015)。以上四個方面相互交叉,共同融合發(fā)展。閱讀是培養(yǎng)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設計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體驗、認知過程,情感發(fā)展和學習成效。那么,如何設計出有效的閱讀教學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呢?這要求教師利用好語篇這個載體,做好閱讀文本的理解和分析,合理地確定核心素養(yǎng)的整體培養(yǎng)目標。
二、文本解讀是設計有效教學活動和培養(yǎng)學科素養(yǎng)的前提
當前的英語教學改革強調(diào)“主題、語篇、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知識、學習策略六要素通過一些體驗實踐性、綜合性、探究性和開放性特點的英語學習活動有機整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個連貫的學習單元...”(王薔,2016)。
文本的有效信息包括文本主題背景、文本主旨核心信息、文本內(nèi)涵信息等方面。在課堂上,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的文本特點帶領學生有效開展生生互動,在學生間的互動和參與中,提升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現(xiàn)行教科書上提供的閱讀材料都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可讀性較強。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思考,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較為流暢地理解文本。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指導學生運用閱讀策略,更要引導學生利用預測、分析、推斷、總結(jié)、評判、質(zhì)疑等思維方法,拓展文本內(nèi)涵,提升思維層次。
以本次研討課NSE 7A Module Choosing Birthday Presents Unit2 She often goes to concerts 為例,本模塊第二單元的主題為挑選生日禮物,課文介紹了不同人的不同愛好,非常清楚地說明了選擇禮物的基本原則:根據(jù)對方喜好選擇禮物。本模塊的語法重點是頻度副詞,這些副詞的使用與本模塊的主題緊密相關。教師注意設置語境,設計交際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在閱讀篇章和學生挑選生日禮物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個人喜好、習慣、需求,也同時注意引導學生避免浪費,注意健康。在閱讀分析篇章和為自己家人朋友挑選禮物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品質(zhì),塑造品格,學會學習,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三、在閱讀課中核心素養(yǎng)的落實
1.在閱讀活動如培養(yǎng)學習策略:速讀
2.在閱讀活動如培養(yǎng)學習策略:做出標記,劃出關鍵詞
3.探究合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閱讀中學會合作學習
(1) Work in pairs and check the answer.(兩人一組,核對答案)(2mins)
A: What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for _______?
B: I would like to choose______ for ________, because ____ like(s)_____(and 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 ____).
此外,該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使用目標語言,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2)Work in pairs: Choose Christmas presents for your parents.
兩人一組根據(jù)給出的對話框架進行對話,為父母挑選圣誕禮物,并陳述理由。
A: Hello!...
B: Hello!...
A: What Christmas present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for ...(your father/ your mother)?
B:I'd like to choose…for…
A: Why do you choose it?
B: Because…like(s)... and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always/ never…
A: It is a _____ present. I'm sure he/she will like it.
4.問題導向,引領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
在設計問題與追問中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逐漸內(nèi)化為學生的語言學習策略。
(1)Think.
1). Is it a good idea for Daming to buy a scarf or a silk dress for his mother?
2). Is Daming's mother's shopping habit(習慣) healthy?
3). Why don’t they go to football matches?
4). Which football team do they like better(更喜歡), AC Milan or Manchester United?
此環(huán)節(jié)教師設計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兩層內(nèi)容,學生先要表明自己的關節(jié),在結(jié)合所學內(nèi)容來證明自己的觀點,也就是論證。圍繞這些疑問設計問題,可以使學生的思維更加嚴密。
(2)Discuss(討論): How to choose presents (2mins)
We should choose presents for family or friends according to (根據(jù))_______.
閱讀是一個漸進的理解過程,教師課堂問題設計有層次,遵循前后只是之間的聯(lián)系,學生在獲取文本表層信息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挑選禮物應遵循的原則。
5、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Work in pairs: Choose Christmas presents for your parents.
兩人一組根據(jù)給出的對話框架進行對話,為父母挑選圣誕禮物,并陳述理由。
A: Hello!...
B: Hello!...
A: What Christmas present would you like to choose for …(your father/ your mother)?
B:I'd like to choose…for…
A: Why do you choose it?
B: Because…like(s)... and often/ usually/ sometimes/ always/ never…
A: It is a _____ present. I'm sure he/she will like it.
教師根據(jù)闊提,創(chuàng)設輸出語境,促進學生在語境中主動新學的知識進行表達和交流,拓展思維能力,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四、反思
1.讀前活動是閱讀前的準備階段,活動的設計要為閱讀教學目標服務,其目的是激活背景,引入話題,激發(fā)閱讀興趣,形成閱讀期待,為閱讀環(huán)節(jié)做好充分準備。在最初的設計中,教師讀前環(huán)節(jié)占用較多時間處理詞匯,擠壓學生的閱讀時間,影響讀中和讀后環(huán)節(jié)的開展。
2.本節(jié)為閱讀課,教師要圍繞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確保閱讀環(huán)節(jié)圍繞小目標展開,使學生在實踐運用中提升閱讀技能。
3.現(xiàn)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diào)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是語言,并再次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借助孩子為父母挑選圣誕禮物并陳述理由并給出對對話的評分標準,讓學生融入生活情景,并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參與,為父母挑選合適的生日禮物。
4.思維品質(zhì)是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表征,思維品質(zhì)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提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達到的,需要教師在每節(jié)課中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和提升,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設置,長此以往、堅持不懈,才能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