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丹 尹璇 劉忠
公安縣委書記嚴廣超
充分借助基層黨組織的號召力、組織力,以農村改革為突破口,重構農村生產關系,解放農村生產力,促進要素市場化。
堅持把農戶和耕地面積覆蓋率達75%以上,作為創(chuàng)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前提條件,村集體以“三資”入股,與社員結成經濟發(fā)展共同體,將沉睡的土地資源整合起來,變“一盤散沙”為“積沙成塔”。
以“三社”為紐帶,讓市場主體無需直面千家萬戶,變“一對多”為“一對一”,解決了“落戶等地”的難題。
一批有技術、有資金、有市場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進駐,帶動形成企業(yè)家管田、職業(yè)農民生產、村集體服務的方式變革,將更多農村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結合“三金”模式,讓農民享受土地租金、勞務薪金、分紅股金,能夠安心進城務工,“候鳥式”農民成為新常態(tài)。
秋冬之交,記者走在公安縣章莊鋪鎮(zhèn)鑫盛農貿欣榮基地,田邊的金桔果掛上枝頭由綠轉黃,大棚里的火龍果和草莓為之后的上市積蓄甜份,稻米加工車間里機器運轉、米香四溢,位于江漢平原的這片土地上彌漫著收獲的味道。
近年來,公安縣為了破解農村空心化、土地碎片化、組織低效化的難題,積極探索由村黨支部領辦土地、勞務、資產“三個合作社”,推進土地入股、勞力入社、資產入市,重構農村生產關系,有效激活農村土地、人力、資產“三要素”,把黨的政治優(yōu)勢、組織優(yōu)勢轉化為發(fā)展效能。該實踐獲評全國改革開放40年地方改革創(chuàng)新入圍案例。
化零為整? 小田變大田
村集體經濟收入從1.2萬元增長到90萬元需要多長時間?章莊鋪鎮(zhèn)欣榮村給出的答案是:3年。
2017年,欣榮村積極探索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新模式,成立七彩陽光土地股份合作社、鑫盛勞務合作社、農業(yè)機械專業(yè)合作社,走出一條村社共建、社企合作的新路徑。
欣榮村黨支部書記、七彩陽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長周平介紹,土地合作社成立后,村“兩委”成員逐戶上門宣講農村產業(yè)化、規(guī)?;l(fā)展的市場前景。最終,全村787戶的10530畝土地全部集并流轉到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按每年每畝534元保底分紅。
“沉睡”的“小田”被整合為“大田”,“一盤散沙”化零為整,建成高標準農田。欣榮村連片規(guī)模利用的土地吸引了市場主體鑫盛農貿有限公司的注意,鑫盛農貿欣榮基地在此落地。
該公司負責人董黎明告訴記者,公司接手后陸續(xù)對該基地投入了六七千萬元進行改造,目前該基地有水稻種植面積8500畝、果蔬面積1000畝、大棚200畝,生產的大米、葡萄、蔬菜等農產品直銷縣農貿市場。其中,“鄂香2號”大米可以賣到每斤5元。
為了滿足用工需求,欣榮村于2017年10月底成立鑫盛勞務合作社,接管土地上的生產勞務,吸納150名固定勞動力和80余名季節(jié)性勞動力入社,并成立10個專班小組,對勞動力開展技術培訓和支持工作。
此外,通過農業(yè)機械專業(yè)合作社,村集體出資和入社農戶集資購買收割機等農用機械,開展村內村外的農機勞務,農戶可通過農機出租直接獲得分紅收益。
正如其名,欣榮村通過成立“三個合作社”,走上了一條欣欣向榮的路子。農民流轉土地掙租金、外出務工賺薪金、入股分紅得股金、參與勞務拿現金,人平均年收入增長至3.2萬元。2020年欣榮村集體經濟收入達90萬元,預計2021年將突破100萬元。
“‘三個合作社盤活了資源,解決了誰來種田、誰來投入的問題,農業(yè)得到有序發(fā)展,村民收入和村集體經濟收入得到充分增加?!敝芷秸f。
截至目前,公安縣工商登記注冊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248個、勞務合作社139個、資產合作社5個,共有80萬畝耕地入股、8萬農戶入社,土地入股入社率40%以上。
支部領辦? 村社合一
堅持由黨組織領辦,實行村黨組織領導下的理事會負責制,是公安縣“三個合作社”最突出的特點。村集體占有股份、村黨支部書記兼任合作社理事長、村“兩委”班子成員與合作社理事“交叉任職”,成為“三個合作社”的“標配”。
記者了解到,村黨支部幫助合作社制訂具體章程,理清股民、理事會、監(jiān)事會的權利和義務,明確股民大會、股民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jiān)事會職責,為合作社的規(guī)范運行、民主管理提供組織保障。
公安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明確新增土地使用方式、農民入社、股權改造、效益分配等重大事項由鎮(zhèn)村黨組織把關定向,可以兼顧多方利益,防止集體資源“一包了之、一分了之”。
記者在黃山頭鎮(zhèn)馬鞍山村看到,不少村民正忙著給景觀樹苗澆水、修枝。多年來,該村培育苗木花卉、優(yōu)質水果、水產養(yǎng)殖三大特色產業(yè),其中以花卉苗木產業(yè)最為突出。
2006年,馬鞍山村就以村集體名義成立了曙光苗木花卉合作社,隨著產業(yè)發(fā)展和土地流轉,目前該村苗木花卉類合作社發(fā)展至11個,吸引480戶農戶參與種植。
“我們村里的這11個合作社是競爭的關系。為了保證入社農戶的利益不受影響,村‘兩委在‘進口關嚴選苗木花卉品種,在‘出口關協(xié)調統(tǒng)一銷售價格。我們還每年組織村干部和農戶去外地考察,把新的種苗帶回村里?!瘪R鞍山村黨支部書記邱服忠說。
2019年,獅子口鎮(zhèn)景陽崗村實施2357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并全部流轉到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2020年,合作社將2357畝蝦稻連作高產田發(fā)包給35個承包大戶,承包金額為每畝1180元。
為了保障村民權益,景陽崗村黨支部還請來法律顧問,對每份承包合同進行審查,通過法律服務為村民和村集體權益保駕護航。
在創(chuàng)辦土地股份合作社時,盤活閑置的土地、河湖是最基礎的一步,而清理“問題合同”,必然會觸碰利益、動人奶酪。
2020年7月,公安縣發(fā)起“百日攻堅”行動,處置“問題合同”。這一過程中,各村黨支部牽頭,對合同到期未重新發(fā)包、合同年限長價格低、產權到期未收回、只收費未規(guī)范合同等九大類問題進行集中研判、分類施策,下猛藥“收復失地”。全縣共處置“問題合同”1222份,收回集體資產資源4085畝,追繳資金1531萬元,每年可為村集體穩(wěn)定增收1800萬元。
藕池鎮(zhèn)幸福村也曾債權不清、債務不明,村集體土地每畝年承包費約200元,主要承包項目為養(yǎng)殖魚池,集體經濟年收入僅4萬元。村民看不到致富希望,紛紛外出打工,“幸福”徒有虛名。
2020年底,幸福村清理完“問題合同”后,多次開會商議,決定將村集體魚池到期后進行發(fā)包,首期發(fā)包329.3畝魚池,承包期8年。
“600”“650”“700”……2021年2月4日上午,在公安縣農經服務中心交易大廳,幸福村村民、在外成功人士王軍以每年每畝1010元的價格競得329.3畝魚池承包經營權。他計劃2022年在池內種蓮藕、養(yǎng)鱸魚,岸上養(yǎng)牛、種植蔬菜,預計年產值約400萬元,可帶動20名村民就業(yè)。
幸福村黨支部書記楊克耀說,公開招標后,王軍每年支付承包金及管理費共計35萬元,加上林地溝渠等其它收益,村集體年收入達到40萬元。
關系重構? 鄉(xiāng)村活了
激活一域經濟,促進多方共贏。
公安縣委書記嚴廣超說,通過“三個合作社”,一批有技術、有資金、有市場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進駐,帶動形成企業(yè)家管田、職業(yè)農民生產、村集體服務的方式變革。
——“三個合作社”搭建起市民下鄉(xiāng)、能人回鄉(xiāng)、企業(yè)興鄉(xiāng)的橋梁,培育做強了特色產業(yè)。
荊州市丹宇米業(yè)有限公司與閘口鎮(zhèn)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組成聯(lián)合體,3年發(fā)展優(yōu)質訂單面積20多萬畝,帶動農民增收3000萬元;金秋農業(yè)對接3個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將葡萄種植面積發(fā)展至3000畝,年產值過億元……
目前,公安縣“二品一標”達到63個,閘口小龍蝦、公安葡萄等6個產品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獲評首批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中國產業(yè)互聯(lián)網農業(yè)品牌示范縣。
——“三個合作社”通過盤活要素資源,發(fā)展壯大集體經濟,持續(xù)增加農民收入,穩(wěn)定企業(yè)投資預期。
公安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發(fā)展吊瓜產業(yè)從最初拿地200畝都很難,到現在一個村一次性拿地4000畝,帶動全縣發(fā)展到1.3萬畝,形成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與盤活土地的良性循環(huán)。
“一開始我們還擔心沒什么收入,現在產量越來越高,大家都嘗到了甜頭。”景陽崗村承包戶鄭成軍告訴記者,在加入合作社前,他通過種地年純收入為5萬元左右;近兩年加入合作社承包了31.3畝地,通過種田加養(yǎng)殖小龍蝦,年純收入達10萬元。
“規(guī)模化生產經營變分散為集中,化低產為高產,比農戶單獨生產的產品品質更好、價格更高,我們可以按照市場需求以銷促產、以產促銷。”董黎明說。
——“三個合作社”既依靠黨組織來盤活土地,又通過盤活土地,重構新型農村生產關系,改善鄉(xiāng)村治理結構,提升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力。
支部領辦、村社合一的“三個合作社”組織構架,牢牢把握了黨對其他經濟組織的主動權。通過推行村干部在合作社中交叉任職、合理取酬,組織農民入社合作、股權改造、務工取酬、按股分紅等,實現組織群眾、發(fā)動群眾的方式再造?;鶎狱h組織在服務市場主體、集并零散土地中,提升了經濟實力和服務能力,對群眾呼聲“有求必應”,黨組織也實現了“一呼百應”。
不少村民告訴記者,土地資源盤活了,村集體有了錢,村民們增加了收入,精神面貌大為振作。一些村里建了文化園,村民早晚逛公園散步,也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干部待遇提高了,大家干事更帶勁了,服務效果顯著提高,還吸引了年輕人留在村里任職。
景陽崗村原黨支部書記白展平(現為獅子口鎮(zhèn)橫提子村黨支部書記)高興地說,不僅如此,隨著村級集體收入的增加,村里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物力用于弱勢群體幫扶、農村人居環(huán)境改善、鄉(xiāng)村文化建設,促進了鄉(xiāng)村和諧,涵養(yǎng)了鄉(xiāng)風文明,提升了治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