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陳李蘭 李蕊 戴園園
癲癇是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小兒發(fā)病率尤高。長期反復癲癇發(fā)作可導致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障礙,約1/3 癲癇患者合并認知功能障礙[1]。研究發(fā)現(xiàn),癲癇患者的起病年齡與其認知功能損害程度呈負相關,即起病年齡越小對其認知功能的損害就越大,尤其反映在精神運動方面。已有研究證實,神經(jīng)限制性沉默因子(NRSF)與人類的認知功能有相關性,且NRSF 與受其調(diào)控的基因在對人類認知功能的影響上有聯(lián)合作用[2-3]。miR-124 為神經(jīng)元特異性miRNA,與NRSF 相互作用共同調(diào)控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3]。人參皂苷Rg1(ginsenoside Rg1)是人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營養(yǎng)神經(jīng)及神經(jīng)保護作用[4-6]。谷氨酸類似物紅藻氨酸(kainic acid,KA),為制作癲癇模型常用藥[7]。本研究應用KA 制作慢性癲癇模型幼鼠,通過行為學、海馬內(nèi)NRSF 及miR-124 的表達及海馬結構的改變,研究人參皂苷Rg1 對慢性癲癇模型幼鼠的影響及機制。
1.1 動物 50 只健康14d 齡清潔級SD 大鼠,雌雄不限,由徐州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體質量(20.0±3.0)g。在室溫(22±2)℃,濕度50%,12h 光/暗循環(huán)(早上8:00 亮)下,自由獲得食物和水。所有動物實驗均經(jīng)徐州醫(yī)科大學動物倫理和使用委員會審核批準(編號:2015-46,2015-47),動物合格證號:20200910,動物許可證號:SYXK(蘇)2020-0048。
1.2 主要試劑 KA(K0250,美國Sigma 公司);兔抗鼠NRSF 抗體(PAB9358,北京博奧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堿磷酶標記山羊抗兔IgG(ZF0308,北京中杉金橋);Morris 水迷宮(ACT-200A,Coulbourn 公司);人參皂苷Rg1(GR-133-140620,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YBR Green 染料試劑盒(qPCR001,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NRSF 引物、miR-124 引物及β-actin 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1 分組 50 只大鼠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S)、模型組(KA)、人參皂苷Rg1 低劑量組(人參皂苷Rg1 10mg/kg 組)、中劑量組(人參皂苷Rg1 30mg/kg)和高劑量組(人參皂苷Rg1 60mg/kg),每組10 只。
2.2 造模及給藥 模型組和人參皂苷Rg1 組大鼠稱體質量后,給予KA 10mg/kg 腹腔注射。注射KA后1~3mim 開始出現(xiàn)癲癇發(fā)作,按照Lado 幼鼠癲癇發(fā)作分級標準[8]:0 級為無發(fā)作;1 級為機械性咀嚼;2級為連續(xù)性點頭;3 級為單側前肢陣攣;3.5 級為前肢交替陣攣;4 級為雙側前肢陣攣、后退;5 級為雙側前肢陣攣、后退、摔倒;6 級為狂奔嘶叫;7 級為強直發(fā)作(癲癇發(fā)作達5 級以上并出現(xiàn)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status epilepticus,SE)且21d后出現(xiàn)自發(fā)性反復驚厥(spontaneous recurrent seizure,SRS)的癲癇模型大鼠視為造模成功,對照組大鼠腹腔注射相同體積的生理鹽水。治療組于造模成功后行Morris 水迷宮實驗檢測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有無損害,后分別給予人參皂苷Rg1 10、30、60mg/kg,每天1 次,灌胃治療30d。再行Morris 水迷宮實驗檢測大鼠學習、記憶能力有無改善,最后將所有大鼠斷頭取腦并分離雙側海馬,采用RT-qPCR 法檢測NRSF mRNA 及miR-124 的表達。用Western blot 法檢測蛋白的表達,尼氏染色(Nissl 染色)檢測海馬結構的病理改變。
2.3 Morris 水迷宮測定SD 幼鼠學習記憶功能(1)定位航行實驗(place navigation task):歷時6d,每天4 次,將大鼠分別從4 個象限放入水中,記錄90s內(nèi)尋找平臺所需要的時間,找到平臺后休息10s,如果90s 內(nèi)找不到平臺,則逃避潛伏期計為90s,并幫助其找到平臺并在上面休息10s。(2)空間探索實驗(spatial probe test):用于測量大鼠學會尋找平臺后,對平臺空間位置記憶的能力。即在訓練第7d 撤除平臺,將大鼠從距離平臺最遠的象限作為入水點面向池壁放入水中,記錄90s 內(nèi)大鼠的游泳軌跡和目的象限游泳的時間。實驗期間迷宮內(nèi)外參照物保持不變,迷宮上方安裝攝像機,計算機自動記錄游泳軌跡和時間。
2.4 Western blot 法檢測海馬NRSF 蛋白表達 提取海馬組織總蛋白,BCA 試劑盒進行蛋白定量,SDS-PAGE 電泳,半干法轉膜,封閉,一抗孵育,洗膜,加入堿磷酶標記山羊抗兔IgG 標記的二抗孵育,BCIP/NBT 堿性磷酸酯酶顯色試劑盒顯色反應,拍照,保存圖像。用Image-J 圖像分析軟件測條帶的灰度值,并做統(tǒng)計學分析。
2.5 實時熒光定量PCR 檢測海馬NRSF mRNA 及miR-124 表達 參照Trizol 試劑使用說明的實驗步驟提純大鼠海馬RNA,紫外分光光度計和電泳檢測RNA 濃度、純度和完整性。通過隨機引物體外反轉錄獲取cDNA,RT-qPCR 引物序列如下:NRSF 上游引物5'-AGGTTGGCTTAGTC-3',下游引物:5'-TGGTCCTTGGGTGTCTCTTC-3';miR-124 上游引物:5'-TTAAGGCACGCGGTGAATGCCA-3',下游引物:5'-GCTGTCAACGATACGGCTACGCTAACG-3';5Sr-RNA 上游引物5'-GTCTACGGCCATACCACCCTGAAC,下游引物:5'-GCTGTCAACGATACGCTACGCTAACG-3';β-actin 上游引物:5'-TCATCACCATTGGCAATGAG-3';下游引物:5'-CACTGTGTTGGCGTACAGGT-3’。用SYBR'Green 染料法獲得不同樣本中目的基因的相對表達量。PCR 反應循環(huán)參數(shù):95℃預變性15min;95℃變性10s,58℃退火20s,72℃延伸30s,共40 個循環(huán)。通過2-ΔΔCt算法,計算目的基因mRNA 相對表達量。
2.6 Nissl 染色 10μm 石蠟包埋切片常規(guī)二甲苯脫蠟,梯度酒精浸水,先用0.3%H2O2室溫作用6~8min,接著浸入配制好的檸檬酸/檸檬酸鈉中,95℃水浴15min。PBS 洗后用血清封閉,上一抗置于4℃48~72h。PBS 洗3 遍,以后的操作按VectABC 試劑盒進行,即生物素標記的二抗4℃過夜,PBS 洗3 遍,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生物素卵白素復合物,37℃1h。然后梯度酒精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脂封片,光鏡下觀察。
2.7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 統(tǒng)計軟件完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實驗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齊時采用LSD 法,方差不齊采用Dunnett T3 法,P<0.05 認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各組大鼠定位巡航逃避潛伏期比較 隨著訓練天數(shù)的增加,各組大鼠逃避潛伏期都出現(xiàn)逐漸縮短,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逃避潛伏期顯著延長(P<0.05);與模型組比較,不同劑量的人參皂苷Rg1 組大鼠逃避潛伏期均有縮短,高劑量組在第3 天以后縮短顯著(P<0.05),其余各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大鼠定位巡航逃避潛伏期比較(s,)
表1 各組大鼠定位巡航逃避潛伏期比較(s,)
注:對照組為健康大鼠,給予生理鹽水;模型組大鼠給予10mg/kg 紅藻氨酸建立癲癇模型;人參皂苷Rg1 低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10mg/kg 組;人參皂苷Rg1 中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30mg/kg;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60mg/kg;與對照組比較,aP<0.01;與模型組比較,bP<0.01
3.2 各組大鼠空間探索實驗結果和大鼠海馬組織NRSF 蛋白表達量比較 探索實驗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在目的象限(原平臺象限)游泳時間百分比明顯減少(P<0.01);與模型組比較,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游泳時間百分比明顯增加(P<0.01)。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海馬組織NRSF 蛋白表達明顯增多(P<0.05);不同劑量人參皂苷Rg1干預組較模型組均有減少,以高劑量組最顯著(P<0.05)。見表2,圖1。
表2 各組大鼠目的象限游泳時間百分比和海馬NRSF 與β-actin 灰度比值比較()
表2 各組大鼠目的象限游泳時間百分比和海馬NRSF 與β-actin 灰度比值比較()
注:對照組為健康大鼠,給予生理鹽水;模型大鼠給予10mg/kg 紅藻氨酸(KA)建立癲癇模型;人參皂苷Rg1 低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10mg/kg 組;人參皂苷Rg1 中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30mg/kg;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60mg/kg;與對照組比較,aP<0.01;與模型組比較,bP<0.01
圖1 各組大鼠海馬NRSF 蛋白表達比較
3.3 各組大鼠海馬組織miR-124、NRSFmRNA 表達量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海馬組織miR-124 表達明顯增多(P<0.05);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較模型組明顯增多(P<0.05)。與對照組比較,模型組大鼠海馬組織NRSF 表達明顯增多(P<0.05);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較模型組明顯減少(P<0.05)。見表3。
表3 大鼠海馬組織miR-124 和NRSF mRNA 表達量比較()
表3 大鼠海馬組織miR-124 和NRSF mRNA 表達量比較()
注:對照組為健康大鼠,給予生理鹽水;模型大鼠給予10mg/kg 紅藻氨酸(KA)建立癲癇模型;人參皂苷Rg1 低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10mg/kg 組;人參皂苷Rg1 中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30mg/kg;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大鼠給予人參皂苷Rg1 60mg/kg;與對照組比較,aP<0.05;與模型組比較,bP<0.05
3.4 大鼠海馬CA3 區(qū)組織Nissl 染色結果 Nissl 染色結果顯示,對照組大鼠海馬CA3 區(qū)錐體細胞排列整齊、緊密,細胞結構完整,神經(jīng)元內(nèi)布滿深藍色顆粒狀的尼氏小體;模型組大鼠海馬CA3 區(qū)錐體細胞排列疏松,部分神經(jīng)元胞體皺縮、碎裂,核固縮,胞質內(nèi)尼氏小體大量脫失;不同劑量人參皂苷Rg1 組大鼠海馬CA3 區(qū)神經(jīng)元皺縮、碎裂、尼氏小體減少、脫失較模型組減輕,以高劑量組減輕明顯,見圖2。
圖2 大鼠海馬組織CA3 區(qū)Nissl 染色結果(×400)
癲癇是兒童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且癲癇患兒更容易合并認知功能障礙[9]。研究發(fā)現(xiàn),有多種藥物能夠改善成年人的認知記憶能力,包括腦循環(huán)改善藥物、膽堿酯酶抑制劑等,但這些藥物對于兒童癲癇患者來說缺少臨床應用的證據(jù)[10-11]。本研究結果顯示,人參皂苷Rg1 可以改善SD 大鼠幼鼠癲癇所致的認知功能障礙,而且可能與減少NRSF 的表達量及增加miR-124 的表達量有關,且高劑量組改善更明顯。
NRSF 參與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發(fā)育,維持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的平衡,與多種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異常及相關疾病的發(fā)生密切相關[12]。癲癇發(fā)作后,海馬內(nèi)NRSF 表達上調(diào),可以抑制神經(jīng)細胞過度增殖、分化[3]。近年研究發(fā)現(xiàn),NRSF 可通過調(diào)控miR-124 表達,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中起到關鍵的作用,其相互作用為負反饋調(diào)控[12-13]。miR-124 已被證明參與腦神經(jīng)發(fā)育與認知功能的調(diào)節(jié),在癲癇發(fā)作時,多種神經(jīng)元特異性miRNA與靶基因間相互調(diào)控,在神經(jīng)和非神經(jīng)系統(tǒng)中起重要作用,被認為可作為癲癇臨床生物標志物[9,12]。有研究證實,在癲癇發(fā)作后海馬內(nèi)miR-124 表達上調(diào),從而促進內(nèi)源性神經(jīng)干細胞的增殖與分化[14-15]。
Morris 水迷宮是研究學習記憶最常用的實驗方法[16]。本研究通過KA 構建發(fā)育期慢性癲癇模型模型,利用Morris 水迷宮觀察人參皂苷Rg1 對慢性癲癇模型大鼠的學習記憶功能的影響。檢測各組實驗大鼠海馬內(nèi)NRSF 蛋白和miR-124 的表達情況。我們發(fā)現(xiàn),模型組大鼠逃避潛伏期較對照組延長,空間探索縮短,間接說明其伴有認知功能障礙;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較模型組的逃避潛伏期明顯縮短,空間探索延長,表明人參皂苷Rg1 可以改善癲癇所致的學習記憶損害,且呈劑量依賴性。模型組海馬內(nèi)NRSF、miR-124 較對照組明顯增加,這也證實癲癇發(fā)作后NRSF、miR-124 表達量是增加的,人參皂苷Rg1 高劑量組海馬內(nèi)NRSF 表達量較癲癇模型組減少,而miR-124 的表達量增加,提示人參皂苷Rg1可以通過減少NRSF 的表達量及增加miR-124 表達量,改善癲癇所致的認知功能障礙。Nissl 染色結果也顯示,人參皂苷Rg1 可以減輕發(fā)育期癲癇大鼠海馬結構的病理改變。
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顯示,人參皂苷Rg1 可以改善發(fā)育期大鼠癲癇所致的認知功能障礙,這可能與減少NRSF 的表達量及增加miR-124 的表達量有關,且呈劑量依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