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龍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遷,我國的綜合經(jīng)濟水平和文化素質得到了更高的發(fā)展。21世紀是知識經(jīng)濟發(fā)展的時代。因此,迫切需要高層次、高能力的復合型人才。教育致力于為社會培養(yǎng)和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培養(yǎng)方向也要適應社會的需要,才能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這種情況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轉變顯得尤為重要。小組教學的有效運用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初中物理分組實驗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初中物理;分組實驗;主要問題;對策
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是指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給學生進行物理測試,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實驗。但是,學生在分組實驗中存在一些問題,只有及時解決問題,分組實驗教學的效果才會更加顯著。
一、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在我國現(xiàn)階段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分組實驗還存在許多問題,限制了初中生對物理實驗的理解。具體表現(xiàn)為:一是實驗教學準備不充分。在這個階段,教育改革經(jīng)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大多數(shù)學校和教師都能認識到物理分組實驗的重要性,但許多教師對物理實驗教學重視不夠,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方法。學生通過觀察教師所做的物理實驗來了解實驗內容和效果,在這種教學方法中,學生不能直觀地觀察實驗結果及其原因。
其次,教師不能合理安排實驗內容和時間。在分組實驗過程中,實驗時間往往不足,使得實驗教學效率相對較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接受。
最后,課堂教學氣氛不佳。在這一階段的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通常先介紹相關物理知識,講解實驗操作步驟,然后讓學生進行自主實驗操作。然而,初中生的自我約束能力不強,在物理分組實驗中,獨立實驗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嘈雜的氣氛。同時,教師不重視課堂紀律,嚴重影響了學生對初中物理實驗知識的掌握和對實驗現(xiàn)象的觀察,降低了物理分組實驗的教學效率。
二、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改進策略探討
(一)靈活分組
對于學習小組,教師可以進行定期調整,而無需遵守固定的分組模式。在物理分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嘗試以分數(shù)作為實驗組的劃分標準,將成績最好、中、弱的學生分成相應的實驗組,并根據(jù)學生情況適時調整小組成員。實驗和研究。在同一組參與者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實驗的試點,提高學生的工作能力和觀察能力。
例如,以“物態(tài)及其轉化”的實驗內容為例。實驗時需要將燒杯放在酒精燈上,在燒杯中加冰,用酒精燈加熱,觀察冰的變化,總結實驗結論。對于學習能力不足的學生而言,需要團隊成員齊心協(xié)力、細分工,才能順利完成小組任務,并且學生還需要動腦思考實驗事件,總結實驗結論。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能力不足的學生有明確的參與意識,也可以很好地發(fā)揮他們的合作意識、觀察力和處理能力,樹立學習物理的信心。
(二)重視分組實驗的操作
學生們分組進行實驗,主要是測量、驗證和實用性實驗。為了實現(xiàn)分組實驗的教學目標,學生應以實驗為目的,對相關實驗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并在實驗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靈活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如:物理教材電源連接基本方式的教學中,可以采用“讓學習引導思維”的教學策略,從原來的驗證性演示實驗到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探索相關知識,而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為學生設置相關話題,讓學生進行更有針對性的驗證和探索,第一步是設置問題,如何使用實驗設備連接到一個通道,讓兩個小燈泡都能點亮,引導學生在學生完成實驗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嘗試,并進一步找到多種方式形成渠道。第二步是,教師可以在學生的實際結果中找到串聯(lián)類型,讓學生觀察,找出特性,然后找到串聯(lián)電路的基本特性。在此基礎上,提問:“如果取下一個小燈泡會發(fā)生什么情況”,讓學生繼續(xù)實驗。學生們發(fā)現(xiàn),當取下任何小燈泡時,剩余的小燈泡將不再發(fā)光,然后得出結論,如果串聯(lián)電路的一部分斷開,則電路處于開路狀態(tài)。第三步是找出并聯(lián)電路,讓學生進行下面的實驗,讓學生取下一個小燈泡并觀察它。通過再次實驗,學生們發(fā)現(xiàn)取下任何一個小燈泡后,剩余的燈泡仍能發(fā)光,因此學生們會有很大的疑問,與之前的串聯(lián)電路相比,發(fā)現(xiàn)兩個電路的連接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此時,學生可以進行討論,找出并聯(lián)電路和串聯(lián)電路之間的差異,并獲得并聯(lián)電路的概念。第四步:學生完成實驗后,讓他們分組討論,得出并聯(lián)電路和串聯(lián)電路的特性,給學生提供一些并聯(lián)和串聯(lián)電路圖,讓學生熟練地練習和掌握知識,最后給學生留作業(yè),觀察生活中的一些電器,如電燈、開關,冰箱是什么樣的電路連接,這樣可以將物理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充分聯(lián)系起來。
(三)優(yōu)化課堂教學氣氛
在實際的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模式中,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為了實現(xiàn)教學氣氛的優(yōu)化,教師應充分結合課堂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和影響課堂教學的因素,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生動有趣的物理實驗教學環(huán)境。在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的過程中,要注意課堂紀律的控制。教師可以借助當前較為先進的多媒體和網(wǎng)絡技術,豐富課堂內容,營造教學氛圍,組織學生積極參與物理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探索凸面鏡成像”實驗活動課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前準備活動中根據(jù)教材內容做出相應的教學安排,首先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頻。視頻內容可以包含生活中存在的凸鏡成像現(xiàn)象,從而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幫助學生分組,提出分組實驗中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讓學生仔細檢查凸透鏡成像,通過實際觀察充分了解凸透鏡成像的特點。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實時觀察各組的實際情況,以保持課堂的良好學習氛圍,使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動手實驗的過程中,防止學生走神,討論與課堂無關的話題,破壞課堂學習氛圍。
(四)注意實驗結論的總結
物理組實驗的關鍵是通過事件總結結論,實驗結論是一系列實驗活動的重點。因此,教師要仔細聆聽每個小組的提綱,尊重他們的想法和意見,引導他們找出局限。例如,針對每個小組總結的不完善之處,教師可以從側面引導他們,讓小組意識到他們的錯誤,并改進他們的結論。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真實需求逐漸成為教育的目標。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分組實驗的出現(xiàn)明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克服文化教育差距、實施更加自主的學生計劃的目的。但是,就目前初中物理組實驗教學的現(xiàn)狀而言,仍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改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可以充分發(fā)揮分組實驗教學環(huán)境對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剛.淺談初中物理實驗的教材處理和實驗分組方法[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5):2.
[2]付婉英.淺談初中物理實驗分組教學實施策略[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000(044):94-94.
[3]張彥玲.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探究[J].科教導刊,2017(12Z):2.
[4]楊冬冬.初中物理分組實驗教學模式探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