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秋華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但實際上有很多小學生對寫作存在畏難甚至抵觸情緒,不能高質(zhì)高效地完成寫作練習。而新課程改革對各學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不斷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模式,以滿足新課改對小學寫作教學的要求。本文主要對小學寫作教學的有效策略展開了探究。
一、培養(yǎng)閱讀能力,提高作文水平
縱觀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閱讀能力深深影響了他們的作文水平。教師應該從課外閱讀入手,指導學生把閱讀當作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寫作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是一項較難的學習任務,因為他們的閱讀積累有限,接觸的表達練習也較少,所以在寫作時往往沒有素材。在情感表達方面,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歷和情感體驗都較少,也難在寫作時流露真情。面對這些情況,教師要改變學生的學習策略,告訴他們?nèi)绾卧陂喿x時積累寫作素材,并有效地將其運用到作文中。
例如,《爬山虎的腳》有這樣的句子:“一陣風拂過,一墻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逼渲械摹胺鬟^”和“漾起”表現(xiàn)了風力的大小和爬山虎的靈動。如果把“拂過”改成“吹過”,就難以呈現(xiàn)出上述效果,把“漾起”改成“搖蕩”就不夠準確了??梢砸源藶槔龁l(fā)學生,讓學生注意詞語的使用,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教師可以布置課外閱讀任務,讓學生自行摘錄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并嘗試使用這些詞語造句或者寫作小段落,以便活學活用,為以后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開展仿寫練習活動,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學生剛開始寫作時,如果不知如何下筆,或者寫出的文章質(zhì)量不高,教師可嘗試運用仿寫練習啟發(fā)學生,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仿寫能夠讓學生熟練記憶某種寫作技巧,就像練字一樣,在臨摹的基礎上展開。久而久之,學生也能夠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套新的寫作模式。教師首先要提供一些比較好的句段或文章,讓學生模仿作者使用的寫作手法,完成寫作任務。
例如,在以“推薦一個好地方”為主題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課文完成寫作任務,不局限于某篇課文,可以選擇課文中用得好的詞句或某種表現(xiàn)手法等。這一單元主要學習的是寫景類文章,學生在領略亮麗風景的同時,也學到了一些描寫景物的方法。如果能將這些所得靈活運用到寫作中,那么學習效果定會翻倍。首先,教師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觀賞過的美景、自己的旅游經(jīng)歷等;然后聯(lián)系課文中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仿寫。這樣既能降低寫作任務的難度,也能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會得事半功倍的寫作教學效果。
三、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元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小學階段,教師一定要注意選用趣味性較高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工作,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那么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會受到影響。小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只有開展趣味性教學,才能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教師要選擇一些學生比較熟悉的事物或者比較感興趣的話題,消除他們對寫作的畏難情緒。
例如,在《我的動物朋友》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用學生喜歡的小動物做話題切入點,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F(xiàn)在不少家庭都會養(yǎng)小寵物,教師可以設置問題,如“你家中是否養(yǎng)了寵物?是什么小動物呢?它是你的好朋友嗎”等來引發(fā)學生的交流和討論,并由此引導他們分析小動物的主要特點以及回憶自己和它之間的故事。這樣的交流過程能打開學生的寫作思路,幫助他們明確寫作方向和寫作內(nèi)容,能有效地緩解學生的寫作焦慮,讓他們感覺到寫作其實沒有那么難。
四、利用生活場景,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活與學習密切相關。課堂雖然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但絕對不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唯一場所。除了在課堂上努力學習,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到生活中獲取知識和增長見識,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生活化情境,幫助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生活化教學的實施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尤其是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學習內(nèi)容已經(jīng)逐漸偏離了他們的生活軌道。因此,教師應該利用生活場景,拓寬學習途徑和渠道,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生活化寫作素材。
例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時,教師可以以“春節(jié)”為主題讓學生寫作,但要創(chuàng)設出相關生活場景,為學生提供寫作靈感。首先,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大家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和家人都會做哪些事情”等,引發(fā)學生思考、交流和討論。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一些代表“春節(jié)”的事物,如“燈籠”“春聯(lián)”“鞭炮”“團圓飯”“壓歲錢”“新衣服”等等,讓班級中的“年味”更濃。這樣一來,學生就能順利回憶起自己過春節(jié)時的熱鬧場景,快速完成寫作任務,并能寫出高質(zhì)量的文章。
五、拓展課外閱讀,豐富寫作素材
課外閱讀和課內(nèi)閱讀是相輔相成的,都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教師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鼓勵學生進行豐富的課外閱讀,以便為寫作積累更多素材。小學生的學習壓力相對較小,課外時間相對充裕,那么究竟應該如何更合理地安排時間呢?需要對學生進行合適的引導,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和實踐探索,而不是把時間白白浪費在娛樂上??梢酝扑]合適的課外讀物,幫助學生制訂閱讀計劃,改變學生對語文學習,特別是作文學習的錯誤看法,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時,就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其他寓言故事。每一則寓言故事都蘊含著一個或多個深刻的哲理,學生在閱讀時不僅能積累寫作素材,還能明白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為了保證學生的閱讀有效果,教師應該定期對他們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指導和檢查,既可以讓學生寫作讀書心得,也可以讓學生制作手抄報展示自己的閱讀收獲。這樣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持之以恒地為自己的寫作素材庫添磚加瓦。
六、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讓作文課堂動起來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是非常有效的營造教學氛圍的途徑,能使教學節(jié)奏更加順暢。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不難發(fā)現(xiàn),如果在課堂中使用了多媒體,那么課堂氛圍會更加活躍。小學生正值活潑好動的年紀,對新鮮事物充滿了興趣,自然樂于接受多媒體教學形式。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生動靈活的教學情境,打破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努力讓作文課堂靈動起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時,可以播放《三國演義》中“草船借箭”的片段,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所學的課文,都是他們寫作的有效素材,尤其是一些歷史故事,學生還可以從中獲得一定的經(jīng)驗和道理。在播放視頻之前,教師要維持好班級的紀律,讓學生靜下心來認真觀看。視頻播放完成后,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并分析其中人物的主要特點。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動有趣的,才能讓學生發(fā)現(xiàn)語文學習和寫作的樂趣。
七、小組交流討論,促進課堂互動
小組交流討論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讓課堂氣氛更活躍。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小組交流環(huán)節(jié),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由于寫作教學的特殊性,以往教師很少會在課堂上利用合作學習這種形式,學生總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寫作。實際上同一作文題目,學生會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和思路,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分享和交流。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更有利于寫作過程的順利展開,適當?shù)芈犎e人的想法,更有利于發(fā)散寫作思維和拓寬寫作思路。
例如,在教學《地震中的父子》時,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父母之愛”這一主題。課文通過對地震以后父親的大量文字描寫,以無聲的形式表達了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也表現(xiàn)出父子二人偉大的人格。教師可以由此引發(fā)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回憶自己與父母之間發(fā)生的難忘的故事,讓學生意識到父母之愛的偉大。在學生討論時,教師還要適時引導,增強課堂的互動性。
八、改變評價模式,增加評價主體
在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中,教師使用的評價方式比較單一,主要是給作文評分或者評級。但學生從一個分數(shù)或者等級中獲得的信息有限,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作文水平,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問題,更不知道如何改進。教師仍然是評價主體,學生很少有機會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其實讓學生參與評價,更有助于他們了解自己的寫作情況,提高作文水平。因此,可以改變作文評價模式,讓學生或家長參與到評價過程中,增加評價主體。
例如,在《我的自畫像》的寫作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梢园炎魑碾S機發(fā)放下去,讓學生認真對自己拿到的作文進行評價,可以勾畫出精彩之處,也可以指出不足之處,還可以提出修改意見。這樣學生也能從他們的作文中看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學習他人的長處。
九、組織寫作練習,提高寫作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可以定期開展寫作練習,讓學生能夠合理安排寫作時間,在考試時能夠自信從容,不再畏懼寫作。否則,如果平時接觸的寫作練習較少,到了考場上學生面對作文題目可能會非常慌亂。
例如,在《我的故鄉(xiāng)》的寫作練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寫作任務。寫作流程主要有讀題、審題、構(gòu)思、寫作、檢查等重要環(huán)節(jié),如果在日常練習中注意到這些,正式考試時學生心里就會很有底氣。之后,教師也要認真評改學生的作文,看看文章是否切題,是否抒發(fā)出了對故鄉(xiāng)的真實情感。有評價和反饋的寫作練習,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十、記錄點滴感悟,培養(yǎng)寫作習慣
除了布置寫作任務外,最重要的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能夠正確對待寫作這一學習形式。久而久之,當閱讀一本書、經(jīng)歷一件事、看到一些風景時,學生就會不自覺地想記錄下來。教師可以通過寫日記或周記的形式,引導學生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讓學生愛上寫作。
例如,在研讀《紅樓夢》后,教師可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下對《紅樓夢》中人物的評價,分析其中的人物個性。有時腦海中閃現(xiàn)的一些想法可能很快就忘了,寫出來卻能夠延長記憶時間,而且隨著日常記錄的磨煉,學生的文字功夫也會逐漸有所長進,寫作的熱情會越來越高漲。
綜上所述,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的教學策略多種多樣:可以從閱讀出發(fā),引導學生積累可用素材,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益的知識;可以運用仿寫練習方式,讓學生有針對性地練習某種寫作方法或技巧,調(diào)動其寫作的積極性;可以在教學中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元素,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可以利用生活情景,激活學生的情感體驗,為學生增添生活化的寫作素材;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豐富寫作素材;可以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讓作文課堂靈動起來,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有效增強課堂的互動;還要注意改變作文評價模式,增加評價主體,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引導學生逐漸愛上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