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臣
摘要: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應用互動教學模式,有利于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這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具有重要意義。新課改強調以生為本理念的重要性,在初中科學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互動式教學模式的運用,在教學活動中實現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有效溝通和交流,真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價值,引導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掌握知識,提升能力?;诖耍疚脑敿毞治隽顺踔锌茖W課堂實施互動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策略
引言
師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教師的能力除了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質量,對學生性格的形成也會起到很大的作用,若教師總是強調理論學習,長時間下來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若不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和空間,就難以保證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開放式教學模式則可改變以上的教學弊端,其主要是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思考和分析問題的時間、空間。這樣一來,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自信心,而且能讓學生對知識點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并形成深刻記憶。所以教師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時,要重視對開放式教學的應用,進而促進初中科學的教學效率的提高。
一、營造互動氛圍,提供互動前提
教師以民主的姿態(tài)融入到日常教學中,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科學課堂上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師應該重視營造課堂互動氛圍,真正拉近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關系,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敢說、敢做、敢問、敢想,引導學生針對科學問題提出更多新的觀點,從而提升教學質量。如教師必須要關注學生的課堂反應,尊重、接納、了解學生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并且允許學生犯錯。在班級中總會有一些膽小、內向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倘若被教師提問,總是不敢發(fā)言,這時教師就要主動與他們交流,并且給予他們更多的表揚和鼓勵,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產生表達自己想法的動力,才能夠讓他們在這樣民主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地與教師互動和交流。另外,當學生回答問題不正確或是他的想法與絕大多數學生不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自己的肢體語言、面部表情表達對這位學生的贊許,可為他豎起大拇指,并且給予他信任、贊許的眼神;當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回答時,就可以拍拍他的肩膀,幫他樹立自信心。
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可親可敬,又能夠激勵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良好的互動氛圍中,讓學生大膽表現自己,與教師交流,與同學互動。按照學生的實際狀況控制教學進度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等方面的不同,其學習能力存在明顯的差異。為此,教師要掌握每名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后對教學進度進行針對性控制。在教學期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情況,制訂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案,這樣才可以提高每名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如在講授《電與磁》這節(jié)課時,由于這部分內容大多比較抽象,所以學生很難理解。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能力的差距便明顯體現了出來。為了能夠縮小這種差距,讓學生共同進步,教師要根據實際學情來控制教學進度。如在學習磁體兩級相吸相斥、磁感線、磁場方向等知識點時,不具備較強抽象思維的學生很難全面理解這些內容。所以,教師要了解每一名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然后按照實際情況適當地放緩講課的速度,從而讓所有的學生都跟上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
二、融入熟悉事物,激活探索熱情
在科學課堂上實施互動教學,教師應該立足日常生活,融入更多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這樣既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授課內容的親近,又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以《升華和凝華》的教學為例,教師可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家用的衛(wèi)生球,給每個小組發(fā)放六顆衛(wèi)生球,并引導他們將這些衛(wèi)生球研成粉末狀,裝在燒瓶中,在燒瓶里放上細細的樹枝,并且用橡膠塞將瓶子蓋上。接著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實驗,將燒瓶放在酒精燈的火焰上方加熱,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集體操作觀察,在酒精燈的加熱下,學生會發(fā)現瓶中的衛(wèi)生球雖然沒有熔化,但是也能看見枝條上出現了“樹掛”。這時教師就可指出:衛(wèi)生球由原來的固體直接變成了氣體,這一物理變化過程就是升華,“樹掛”的形成說明衛(wèi)生球氣體沒有直接液化,而是變成了固體,這就是物理現象中的凝華。以學生熟悉的衛(wèi)生球、小燒杯等展開物理小實驗,引導學生在小組中共同操作,共同感受物理實驗的奧秘,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通過生活中的實物輔助科學教學,有利于在課堂上營造互動氛圍。
三、拓展應用,延伸課堂教學
在探索實踐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分析和討論,根據某一科學理論進行實踐,在實踐過程中鼓勵學生交流討論,實現課堂有效延伸的同時,也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思維與意識。初中科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科學學科的特點積極組織和建立第二課堂,鼓勵學生在科學課堂學習以后利用科學知識進行拓展應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堂的教學延伸,實現有效教學目標。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必要的互動條件,在分析過程中不斷拓展應用,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在課下探索與實踐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充分應用,發(fā)揮小組合作、第二課堂的優(yōu)勢實現頭腦風暴,不斷提升初中生的學習能力。
四、利用現代化工具,提升課堂參與度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前教學的重要工具,為在初中科學課堂上實施互動教學,教師應該合理運用多媒體設備,這樣既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又為教學帶來諸多便利,讓科學教學內容更加直觀、生動、形象、具體、有趣,讓抽象的科學事實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地球的自轉》教學為例,教師便可以借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展示地球自轉的動態(tài)視頻。這樣直觀的展示,既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讓課堂不再沉悶,有利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學習科學知識,探索宇宙的奧秘,實現師生互動,打造高效的科學教學課堂。
結束語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科學教師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中,應該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和生生之間的互動。通過有效的互動,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同時也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嘗試、多探討,以互動教學方式為引導,提升日常教學實效,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科學知識,促進學生科學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白福城.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04):86-87.
[2]梁秋飛.淺談初中科學課堂互動教學的實施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