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鐸印
前不久,哈爾濱廣播電視臺《冰城問政》民生節(jié)目因居民供暖問題引發(fā)關注,并登上熱搜。在節(jié)目現(xiàn)場,觀察嘉賓追問相關責任單位:“我們欄目十幾年的時間,年年這個時候做供暖問題專場。屢教不改,屢教屢犯,問題一大堆,投訴一大堆。”
電視問政公開承諾,不能只是一句空話。近年來,各地政府創(chuàng)新監(jiān)督手段,依托媒介將相關職責有失的政府部門、領導曝光在媒體、群眾面前,以提升政務工作的公開透明度。但目前來看,有些地方的電視問政儼然成了一些官員“作秀的舞臺”,淪為了“形式主義”。冬季供暖,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十多年了,居民供暖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反而問題一大堆,投訴一大堆,承諾而不辦理、不解決問題的現(xiàn)象依舊存在,明面上“照單全收,認真整改”,背地里卻依舊是我行我素、尸位素餐。結果,電視問政成了“肥皂劇”,一些官員承諾而不踐諾,問題不但沒有改進,反而更加嚴重。
區(qū)區(qū)一個供暖問題淪為“打不死的小強”,問政過后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供暖的根本問題依然得不到解決,久而久之,疥癬之疾最終釀成“重病”。民意的期盼是有時限的,當信心與耐心被消磨殆盡的那一天,剩下的便只有群眾“寒心”了。電視問政十多年,冬季供暖存在的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甚至有工作人員拿著自己動了手腳的溫度計去糊弄群眾,這暴露出相關部門干部的作風問題,值得引起當?shù)攸h委政府的高度重視。
電視問政,問了不能白問。解決民生問題不能做表面文章,下“嘴皮子”功夫,相關部門要聞過即改、付諸行動,要件件有回音,事事有交代,如果問題得不到解決,口號喊得再響、聲勢搞得再大,群眾也不會滿意,最終損害的是黨和政府的公信力。針對“十幾年屢教不改”可能存在的懶政怠政、失職瀆職等問題,有關方面必須啟動問責監(jiān)督機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讓承諾真正落實到位,切莫再讓相關職能部門登上電視問政一問了之。要將“電視問政”整改的問題、落實過程置于有效的監(jiān)督問責之下,特別是真正解決現(xiàn)實中影響群眾切身利益久拖不決的老大難問題,要讓剛性落實“電視問政”的整改承諾成為工作常態(tài)。各級部門和領導干部臺上承諾更須臺下踐諾,立說立行,切實把群眾的民生實事辦好辦實,用實際行動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