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利用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參與過重特大災害事故救援的一線消防員開展問卷調查,建立重大災害事故消防員SCL-90數(shù)據(jù)庫,并與消防員常模進行比較分析,得到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要差于消防員總群體。
關鍵詞:重大災害事故;消防員;心理健康;SCL-90;因素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現(xiàn)狀
在重大災害事故處置過程中,時常會出現(xiàn)爆炸、人員傷亡等突發(fā)情況,這無形中給消防員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影響了救援的效率和效果。一線消防員的年齡大多集中在17~36歲,他們具有高強度訓練、高機動性、高危險性的工作特點,身心健康因此受到了嚴重影響。據(jù)調查顯示,精神疾病傷害和特殊環(huán)境的暴露造成的健康問題已成為影響消防隊伍戰(zhàn)斗力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見,一線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尤為重要,如何通過量化的方法分析和研究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將有助于增強消防救援隊伍的戰(zhàn)斗力。
我國關于消防員心理方面的研究,早期主要圍繞消防員心理壓力成因分析、心理素質培養(yǎng)、心理訓練方法及心理訓練設施的建設等方面開展研究。2008年汶川地震后,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逐步增加。杜玉敏通過問卷測試,采用中國消防員心理健康量表對全國16個省市的627名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調查,結果表明一線消防員心理健康總體處于中等水平,在人口學變量上存在顯著差異,存在職業(yè)的特殊性特征。張玉賢等人利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對京津冀的388名一線消防員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各項因子得分以及總得分均低于地方心理常模。說明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好。吳豪華等人利用SCL-90癥狀自評量表采取分層取樣的方法,按照消防救援站、企業(yè)專職消防隊、政府專職消防隊等不同類型進行問卷調查,同時考慮地域的不同、氣候的差異、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不同、民族的不同等影響條件,對10個?。ㄊ校┑?93份問卷進行分析,建立了消防員心理常模。
二、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一)研究對象及方法
筆者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采取整體抽樣的方法,對參與過哈爾濱“1·2”火災、漳州“4·6”PX項目爆炸事故、山東日照“7·16”爆炸事故以及天津“8·12”大爆炸事故這四起重特大災害事故的一線消防員開展問卷調查,填寫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將調查問卷所得結果錄入SPSS 21.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累計發(fā)放問卷共計413份,回收問卷413份,其中有效問卷390份,有效率為94.43%。利用SPSS 21.0軟件分析,建議建立重大災害事故消防員SCL-90數(shù)據(jù)庫,并與一線消防員SCL-90心理健康常模進行分析比較,如表1所示。其中SAS與SDS問卷的分析結果可以輔助分析SCL-90,評估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重大災害事故消防員SCL-90數(shù)據(jù)庫的建立
將回收整理的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有效問卷(共計390份),利用SPSS 21.0軟件對精神癥狀量表的總得分以及各分因子的均值、標準差、極小值、極大值進行統(tǒng)計分析,得到表2。從表2可以看出,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的總得分的平均分為(121.45±28.58)分,在總分及各因子得分上,極大值和極小值差異明顯,其中總分極大值高達235分,說明存在不良心理健康狀況的消防員。
同理,根據(jù)上述對量表SCL-90的統(tǒng)計和分析,提取相關數(shù)據(jù)得到由精神癥狀自評量表(SCL-90)構建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SCL-90心理數(shù)據(jù)庫,得到如表3所示的結果。
從表3可以看出,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各項因子中,得分最高的是強迫因子,得分最低的是恐怖因子。具體來說有以下幾點:
(1)從單個的因子來看,強迫因子得分最高,這可能和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參與處置的災害任務類型及艱難程度有很大關系。消防員參與處置的災害事故規(guī)模大、參戰(zhàn)力量強、疏散群眾多,這就要求參與處置的消防員在保持清醒的頭腦,沉著分析,果斷的決策及展開行動。部分消防員難免會出現(xiàn)心理緊張,四肢無力出汗等現(xiàn)象,并且這種情況在戰(zhàn)斗結束后仍然會持續(xù)較長的時間,消防員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xiàn)一些類似于強迫癥的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一些無意識的思想行為或者一般的感知障礙,導致強迫因子得分較高。
(2)得分排在第二位的是人際關系因子,這可能和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結果有關。在調查參與災害救援的消防員中,很多親身經(jīng)歷了身邊戰(zhàn)友的離去,這對他們來說心理沖擊是巨大的。在調查的中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們在經(jīng)歷過這樣的事情之后,對待人際關系的處理比較小心謹慎,不再像以前那樣與他人敞開心扉的交流,因此人際關系因子較高。
(3)得分最低的是恐怖因子。恐怖因子主要是了解被試者在空曠環(huán)境、人群眾多的區(qū)域以及社交等情況下所產(chǎn)生的恐懼。消防員長期生活的環(huán)境是“集體式的營區(qū)”,大家在同樣環(huán)境下生活和工作,因此很少會發(fā)生上述條件下的恐懼心理,故恐怖因子得分最低。
同理,將被試對象問卷中的總分大于160分、陽性項目數(shù)大于或等于43項以及任一因子得分大于2分的問卷利用篩選的方法匯總,結果如表4所示。
從表4可以看出,在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中,對于可能存在心理問題的三個衡量指標,總分大于160分的占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總人數(shù)的6.92%,陽性項目數(shù)大于等于43項的占總人數(shù)的8.21%,任一因子得分大于2分的占總人數(shù)的7.95%。
(三)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利用t檢驗法,將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與消防員常模進行比較,結果如表5所示。
從表5統(tǒng)計結果可以得出,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在軀體化、強迫、抑郁、焦慮、偏執(zhí)因子上與消防員常模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敵對因子存在極其顯著性差異(p<0.01)。說明重大災害事故救援對消防員產(chǎn)生了較大的心理影響,他們可能面臨著更大的心理壓力,因此需要更加注重對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心理關注。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任務更為艱巨與險重。在被調查的對象中,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通常連續(xù)奮戰(zhàn)幾天幾夜未休息,在經(jīng)歷諸如爆炸、流血等場面的同時還要保證精神上的高度緊張,時刻接受命令投入戰(zhàn)斗,因此任務更為艱巨和險重。
(2)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心理應激反應較強。由于重大災害事故的艱巨性、慘烈性,會對參戰(zhàn)消防員造成巨大的心理影響。以“天津8·12爆炸”為例,該事故共致99名消防人員犧牲,5名消防人員失蹤。曾經(jīng)共同奮斗的戰(zhàn)友一夜之間陰陽兩隔,這對參戰(zhàn)的消防員的心理影響是巨大的,會產(chǎn)生較強的心理應激反應,并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處于情緒低落期,影響各項工作開展。
(3)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日常戰(zhàn)備執(zhí)勤頻繁。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平時也要參與日常戰(zhàn)備執(zhí)勤和業(yè)務訓練,根據(jù)調研顯示,這些消防員平時自身的戰(zhàn)備執(zhí)勤任務較重,不僅要負責本轄區(qū)的滅火救援工作,還要參與勤務安保等任務,因此容易出現(xiàn)一些強迫和偏執(zhí)的癥狀,如無法擺脫的無意義的思想、沖動、行為等,這些同樣也會對消防員的心理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四)輔助分析
1.SAS統(tǒng)計結果及輔助分析
從表6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群體的焦慮癥狀總體上良好,其中標準分50分以上(存在焦慮癥狀的被試者)有32人,占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總數(shù)的8.21%。其中5.64%患有輕度焦慮,1.53%患有中度焦慮,1.03%患有重度焦慮,說明在患有焦慮癥狀的消防員人群中,以患輕度焦慮的人群為主。這一測試結果與SCL-90的測試結果是一致的。
2.SDS統(tǒng)計結果及輔助分析
從表7的統(tǒng)計結果來看,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的消防員群體的抑郁癥狀總體上良好,其中標準分53分以上(存在抑郁癥狀的被試者)有27人,占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總數(shù)的6.93%。其中5.38%患有輕度抑郁,1.02%患有中度抑郁,0.51%患有重度抑郁,說明在患有抑郁癥狀的消防員人群中,以患輕度抑郁的人群為主。這一測試結果與SCL-90的測試結果是一致的。
三、結論及展望
本文通過心理問卷調查研究的方法,對我國一線消防員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消防員的心理健康進行了評估,分析得到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消防員的整體心理健康狀況要差于消防員總群體。下一步,可拓展被試對象的范圍,對災害救援人員開展連續(xù)跟蹤式的長期心理測試,從心理訓練、心理疏導、心理危機干預等方面對消防員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進行跟蹤分析,得出更為有效的應對措施及建議。
參考文獻:
[1]高懷信,秦鑫,張曉燕.基層職業(yè)消防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4(10):1265-1266.
[2]馬春鵬,劉德全,馮躍民.消防員火場心理危機及其干預[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01):89-92.
[3]杜玉敏,趙國棟.中國消防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研究[J].武警學院學報,2011(02):72-74.
[4]張玉賢,閆家偉,邱培芳,等.京津地區(qū)消防隊員心理健康狀況調查[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7(05):571-573.
[5]吳豪華.參與重大災害事故救援對消防員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D].廊坊: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學院,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