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巧
內容摘要:整本書閱讀的和深度深度學習都是當下研究的熱點,用深度學習的模式進行單元教學,大家做做得相對比較成熟;但是用深度學習的方式進行名著的閱讀,研究的相對較少,本文就嘗試從深度學習的角度下,進行真本書的閱讀策略研究。
關鍵詞:深度學習;整本書閱讀;策略
一、概念界定
(一)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一詞一開始是在計算機領域出現(xiàn)的,它使機器學習更接近人工智能。近幾年,這一概念逐漸應用到教育學中,作為一種高效的學習模式,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得到了廣泛的關注。近幾年在海淀區(qū)全面推進,由最開始的個別深度學習實驗校發(fā)展到現(xiàn)在全體學校參加,各校都在進行深度學習的探索和實踐,
深度學習策略包括學習主題的確定、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活動的設計、持續(xù)性評價的設計。首先,學習主題的確定是結合課標、學標、核心素養(yǎng)、文本,進行多角度研究、深度思考,梳理學科知識結構、辨析學科核心知識的結果。其次,深度學習目標的設定是以課程標準和課程的學年總體目標為依據(jù),圍繞學習主題,體現(xiàn)學科本質或學科思想方法,期望學生通過循序漸進的深度學習活動,達成深度學習目標。再次,深度學習活動的設計要依據(jù)學習主題、深度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設計基于解決關鍵問題的體驗性學習活動,引導并幫助學生體驗、經歷、發(fā)現(xiàn)知識的形成過程,促使學生在活動中展示出他們對事物的新認識,呈現(xiàn)他們的思維特點。最后,持續(xù)性評價的設計是依據(jù)深度學習目標,設計發(fā)生在深度學習全程的持續(xù)性評價,即設計評價學生學習活動的評價標準、評價方式、信息反饋手段。評價的主體可以是多樣的,評價的形式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二)整本書閱讀
整本書閱讀是相對于單篇閱讀和節(jié)選文閱讀提出的,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結構完整的書為閱讀對象的閱讀行為。整本書閱讀的載體是優(yōu)秀語言書面作品,其主要特征是閱讀材料的完整性和讀者對閱讀內容把握的系統(tǒng)性。與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及的觀點一致,整本書閱讀旨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整本書,拓展閱讀視野,建構閱讀整本書的經驗,形成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提升閱讀鑒賞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深入學習和思考,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策略研究
本文基于深度學習理念下的整本書閱讀具體策略主要有“導讀”“真讀”和“深讀”策略?!皩ёx”即為“引導閱讀”“指導閱讀”,“導”的主體是教師,“讀”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定的閱讀方法、重點的閱讀內容,引導學生閱讀,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對名著的內容理解和價值感悟。“導讀”是一種真正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的閱讀策略。“真讀”與“偽讀”相對,是指學生身處書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將閱讀材料從頭到尾通讀一遍,完成對作品淺層次的理解。比如,讀小說要完成梳理人物關系、人物形象等任務,讀散文要品味語言的美感等?!吧钭x”是與“淺讀”相對的,一方面要使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刻的解讀,從而準確把握文本中心思想;另一方面要有自己個性化的解讀,實現(xiàn)作品和學生生命體驗的對話。
教師在文本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給學生提供閱讀前的學習支架,帶領學生完成“導讀”工作。學生依據(jù)教師提供的策略和自己已有的閱讀經驗進行“真讀”。在“真讀”的過程中,教師再選擇書中的部分章節(jié)片段,選擇性地給學生提供導讀鏈接材料或其他相關閱讀策略,學生聯(lián)系教師所提供的內容和“真讀”階段對文本的理解,進入“深讀”階段,形成個性化解讀。
(一)導讀策略
1.跨媒介導讀:視頻、音頻、連環(huán)畫導讀。
連環(huán)畫導入:用古白話寫的名著對很多同學來說難度較大,文字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鏡花緣》等。
2. 經典評價和知人論世導讀。
經典名著一定是得到廣泛的認可和關注,是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是超越了國界和時代本身而得以流傳下來的,所以,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評價?!独ハx記》的導讀,展示名家評價:“無與倫比的觀察家” ——生物學家達爾文;“昆蟲學的荷馬”——著名文學家雨果。這個人就是法布爾。他創(chuàng)造了三大奇跡:一個人耗費一生的光陰來觀察、研究“蟲子”;這個人一生專為“蟲子”寫出十卷大部頭的書;而這些寫“蟲子”的書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譯成50多種文字,直到百年之后還會在讀書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轟動。這部書就是《昆蟲記》,“現(xiàn)在中國十分需要像法布爾的《昆蟲記》那樣的作品。”——中國著名作家茅盾。有人說,《昆蟲記》是科學與詩的完美結合,那我們從今天開始,一起閱讀這部書,感受這部書的科學性和文學性。
3.經典情節(jié)導讀。
經典的情節(jié)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尤其是經典的情節(jié)中學生沒有關注到的點,如《西游記》中孫悟空被唐僧趕走幾次?為什么趕走的?結果如何?等。
4.經典寫法導讀。
偉大的作品,一般都會有一個偉大的結構,都會有經典的好的寫法,《西游記》中有很多情節(jié)都和“三”有關,你能找出多少?說說為什么要設計這么多“三”呢?“三打白骨精”“三調芭蕉扇”“三探無底洞”。
5.學生導讀。
同伴的引導很多時候更能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讓哈利波特謎們,分享他們和哈利波特的故事,寫的感受,創(chuàng)編的結局等。
(二)真讀策略
沒有硬著頭皮通讀全書,并不斷通過筆記整理閱讀體會的經歷,學生很難形成閱讀整部書的能力。為學生量身定做任務單,設計有導向性的任務以達成閱讀目標。教師版,學生版,完成基礎閱讀。如《朝花夕拾》閱讀設計,第一版塊【日積月累】,主要積累詞語和精彩語句與描寫片段,引導賞析;第二版塊【讀·思·悟·評】,梳理主要事件,分析人物形象,引導學生關注細節(jié)和社會背景,對人物進行歸類對比,讀出自己的感悟。
再比如《西游記》,很多學生都看過《西游記》的電視劇,對《西游記》的文本并不重視,因此,設定詳細的任務單,有助于推進學生的真閱讀。以一個《西游記》的任務單為例:
任務單十四
第二十七回標題: 《 ?》
1.用幾個字概括本回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回中白骨精有哪些變化?孫悟空分別是怎么打的?為什么作者要安排他變化三次,分別考驗的是取經團隊的什么?
3.如果你的孫悟空,面對師傅唐僧的做法和隊友的做法,你會做何感想?你會怎么做?
通過細致的任務單設計,促使學生的真正地去走進文本,閱讀文本。
(三)深讀策略
深度: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對文章的人物、情節(jié)、寫法、主旨等有更深入的思考。
1.概括標題促深讀
外國小說一般都沒有很好的章節(jié)標題,在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時候,引導學生概括章節(jié)的標題,也是一種很好的促閱讀的方法。
2.圖文并茂促深讀
《海底兩萬里》鸚鵡螺號,《西游記》三借芭蕉扇書簽,《駱駝祥子》思維導圖,圖文并茂的活動,能促進學生的閱讀的持續(xù)深入。
3.設計活動促深讀
《紅巖》闖關游戲。親愛的同學們,話劇節(jié)即將來臨,你想用精湛的演技征服觀眾嗎?你想用動人的劇本打動觀眾嗎?你想成為臺前或者幕后的大明星大英雄嗎?來吧,我們一起玩轉《紅巖》,做最細致的閱讀者,最智慧的編劇,最精彩的演員。
第一關:讀透《紅巖》,做細致的閱讀者。
第二關:理清作品結構,構建劇本大綱,填充劇本內容,做最智慧的編劇。
第三關:吃透人物形象,做精彩的表演者。
通關證書
經過一個月的學習,你已經熟練的掌握了概括事件的能力;你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邏輯思維,可以在數(shù)十萬文字中找到行文思路分清主次情節(jié),主次人物;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駕馭整本書的能力,并且有了一定的編輯能力,你的劇本等級為___________;你還是個______(優(yōu)秀、合格)的演員,你的人物小傳等級為____________。期待在不遠的將來,可以更加優(yōu)秀。
4.開論壇引發(fā)群爭鳴。
《水滸傳》采用人物專題的形式開設論壇,鼓勵學生帶著問題細讀名著,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引發(fā)論壇爭鳴,提升了思辨能力。如設置問題爭鳴:武松景陽岡醉酒打虎是真英雄嗎?潘金蓮的原罪有合理性嗎?怎樣看待武松的“快意恩仇”?
5.讀寫結合促深讀
開展各類文章的讀后感分享,如吃人的社會——讀《駱駝祥子》有感。
6.多重解讀促深讀
《西游記》的意蘊非常豐富,成長,團隊建設等,也可以是呼喚著有個性、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性美,歌頌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不為強權,樂觀頑強的精神。還可以對個體自然人性的呼喚,要快樂生活,幽默人生。也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忠孝義,要謙遜為人,踏實做事。個人成長過程中,要有面對困難的毅力和勇氣,認準目標,堅持到底,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一個團隊中,只有各司其職,通力合作,才能達到目標。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生活中,約束力是促使事物發(fā)展的外因,自由也需要規(guī)矩的約束,從一個孩童到成年,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約束在身邊,它會幫助人健康地成長等等,不同維度的解讀,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活力。
7.比較閱讀促深讀
可以使文本內部的比較如,魯智深和李逵等。也可以是文本之間的比較,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導讀教學中,第一章體現(xiàn)保爾小時候具有反抗精神的情節(jié),可以鏈接八年級上冊的名著《紅星照耀中國》里毛澤東小時候具有反抗精神的情節(jié)內容。還可以是跨媒介的比較,比如西游記的文本和視頻比較。
深度學習,核心還是要走向學生的深度,引領學生在真實閱讀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思維的深度,廣度,把握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度。從深度學習的視角,反觀整本書的閱讀,有助于將整本書的閱讀不斷地推向深入。
參考文獻:
[1]龔建新.基于深度學習的語文閱讀教學:內涵、特征及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6.(7).
[2]吳欣歆. 培養(yǎng)真正的閱讀者——整本書閱讀之理論基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