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對自己很失望”
小Q(化名)今年上九年級,學習成績優(yōu)異,一直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好學生。父親因工作原因長期不在家,父女間溝通較少;母親工作之余在家負責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
最近一次考試后,小Q突然不愿意上學,請假在家休息了一個星期。據(jù)班主任了解,小Q稱是因為這次考試沒有考到第一名而讓母親感到失望,因而失去了學習的信心。
二、尋找失望的源頭
小Q的困擾一方面來自對考試焦慮的不堪重負,另一方面來自對母親“過高要求”的抱怨。小Q認為,母親每天和自己談論的話題都是學習,當自己考了第一名時,母親就會很開心,并督促自己更加努力;一旦考試成績不理想,母親就會不斷嘮叨,表現(xiàn)得很失望。于是,小Q更加努力,希望得到母親的認可??墒强荚嚂r越緊張,她就越無法發(fā)揮應有的水平。
三、調(diào)整自己的認知
1.第1次咨詢:確立咨詢目標
小Q由母親陪同進入咨詢室。小Q最初低頭不語,神情嚴肅,默默地看著母親說話,被動地回答著我的問題。隨后,我向小Q介紹心理咨詢的一般原則和目標,見小Q并不反感,我便讓母親在咨詢室外等候,與小Q單獨交流。
小Q說,她從上小學開始,在家里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和母親在一起,對于母親的印象是可敬不可親。母親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讓她無憂無慮地成長。但從上初中開始,小Q覺得母親越來越嘮叨,對她總是不滿意,唯一滿意的就是她的學習成績,但每次取得好成績得到的不是表揚,而是更多的督促。
青春期的孩子獨立意識增強,他們希望父母可以尊重自己,希望得到肯定和認可。父母如果延用以往的方式與孩子相處,就容易造成孩子的誤解和逆反心理。小Q的問題主要來自對于母親教育方式的不理解。經(jīng)過討論,我們將改善親子關(guān)系作為咨詢目標。
2.第2次咨詢:識別自動化思維
第2次咨詢時,小Q已經(jīng)回校上學,但仍不愿意與母親交流。小Q認為母親對她很好,但說教太多,總是以命令的語氣與她交流。小Q向我舉了幾個例子:母親告訴她樣樣事情都要力爭第一,要求她在做作業(yè)時不能聽音樂,埋怨她在上下學路上不吭聲,批評她草稿紙的書寫“凌亂”,要求她不該在洗澡時唱歌等。我和小Q一起繪制自動思維識別“三欄表”(見下頁表1),對這些事例進行分析。通過填表,小Q明白了與母親交流的障礙來源于她的自動思維:一定是我做得不好,讓母親不高興了。在結(jié)束咨詢前,我建議小Q和母親回去后運用“三欄表”分析生活中的其他事件。
3.第3次咨詢:檢驗假設與核心信念
此次咨詢,我先對比了小Q與母親的“三欄表”內(nèi)容。母親表中的內(nèi)容大致為:女兒很懂事,很聰明,很有能力,我要好好培養(yǎng)她,教給她更多的東西,讓她少走彎路,為女兒的沉默而擔憂等。當小Q念完母親的“三欄表”內(nèi)容后,她沉默了幾分鐘,隨后號啕大哭,似乎內(nèi)心的所有委屈一下都釋放了。小Q表示自己既激動又委屈,很久以來總在擔心不能讓母親高興,覺得自己活得好累,這次考試失利讓自己徹底失去了信心,認為實在沒有能力讓母親開心了。由此可以看出,“不能讓母親高興”是小Q的核心信念。此次,我為小Q布置的家庭作業(yè)為:運用“五欄表”(見表2)分析生活中的事件。
4.第4次咨詢:建立替代思維和反應
此次咨詢,小Q坦誠地表示,“五欄表”中“替代思維”的最初幾項是在母親的幫助下完成的,每次完成一欄,心情就輕松一些,所以喜歡上了這個作業(yè)?!疤娲季S”欄的大致內(nèi)容為:母親說過不會不喜歡我,可能母親有心事,不能要求母親一直對我笑,我要請教母親等。通過“五欄表”作業(yè),我能夠明顯感受到小Q的負性自動思維模式在不斷消退,積極樂觀的替代思維模式逐漸建立,母女間交流越來越暢通,小Q的情緒也越來越穩(wěn)定。
四、咨詢反思
小Q思維清晰,悟性較好,愿意改變自己,所以我采用認知行為療法對其進行咨詢。咨詢過程中,我以小Q關(guān)心的親子關(guān)系問題為突破口與她進行討論,提高了她進一步交流的意愿。認知行為療法步驟明確、操作性強,我在咨詢過程中主要通過方法的介紹,讓小Q自己發(fā)現(xiàn)錯誤認知,最后改變自我認知。
這次咨詢也給了我很大觸動。首先,咨詢方向上,從原先的如何引導學生擺正學習態(tài)度轉(zhuǎn)變?yōu)橐詫W生為主尋找以親子關(guān)系為突破口的咨詢方法,這種帶有人本主義色彩的咨詢更加有效。其次,在平時教學工作中,除了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還要關(guān)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兩者有機結(jié)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