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兒童的注意力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針對兒童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4種品質進行干預訓練,可以有效提升兒童的注意力水平。將禪繞畫運用在注意力訓練中,能有效改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這一問題行為。
【關鍵詞】禪繞畫;繪畫心理輔導;注意力訓練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2)72-0040-04
【作者簡介】李瑾,福建省廈門市華中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小學(福建廈門,361026)教師,一級教師。
一、禪繞畫應用于兒童注意力訓練的理論依據(jù)
注意力是個體對心理活動的集中和指向的能力,它是兒童學習活動的重要保證,也是影響兒童發(fā)展的重要素質。童年期是兒童注意力品質發(fā)展的關鍵時期。[1]筆者通過對福建省廈門市華中師范大學廈門海滄附屬小學的低年級學生進行心理測評、心理訪談、行為觀察,發(fā)現(xiàn)受測的580名低年級學生中,約有36%的學生存在注意力問題。因此,對兒童進行注意力干預訓練應成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禪繞畫是一種新興的繪畫心理輔導方式,它可以巧妙地將繪畫與心理輔導融合在一起用于兒童注意力訓練。[2]在訓練過程中,兒童只要不斷重復一些基本圖樣,專注于簡單的筆畫,就能創(chuàng)作出美麗的作品。禪繞畫對場地、工具和繪畫技巧幾乎沒有要求,具備很強的實用性。本文具體介紹禪繞畫在兒童注意力訓練中的應用。
二、禪繞畫應用于兒童注意力訓練的獨特優(yōu)勢
1.建立關系,減少抵觸
禪繞畫是一種“可解構”的繪畫形式,具有步驟簡單、重復、連續(xù)、容易學習等特點。[3]禪繞畫對兒童的繪畫技巧并無過多要求,不斷重復簡單的圖樣即可繪制精美的禪繞畫,這賦予兒童信心和勇氣,減少他們的抵觸情緒,化解緊張的課堂氛圍,提升他們的主動性和參與感。
2.便于溝通,加深了解
受年齡和身體發(fā)育的限制,兒童一般不善于清晰、完整地表達自己的心理狀態(tài)。禪繞畫圖案的大小、筆刷的重量、線條的曲直度、空間的安排、色彩的選擇等,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義。禪繞畫可以傳遞兒童想表達卻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信息,心理健康教師通過解讀兒童的禪繞畫作品可以加深對兒童心理狀態(tài)的了解。同時,繪制禪繞畫的過程也是一種療愈的過程,兒童可以輕松地參與其中,減少心理防御,從而有效地與心理健康教師建立聯(lián)系,促進相互溝通。
3.全程投入,提升專注度
繪制禪繞畫的過程中,兒童需要專注于每次的線條變化,通過簡單、重復的圖樣,每個兒童都能繪制滿意的禪繞畫作品。在此過程中,兒童發(fā)現(xiàn)同伴通過專注于繪畫即可收獲精美的禪繞畫作品,這是一種很好的行為示范,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禪繞畫訓練。在繪制禪繞畫的過程中,兒童能發(fā)現(xiàn)自身的潛能,這對兒童來說是一種即時反饋,有助于他們獲得成就感,增強提升注意力品質的信心。在潛移默化的自學與互學中,兒童的每次投入就是一次提升注意力品質的機會。
三、禪繞畫應用于兒童注意力訓練的具體實踐
注意力的品質分為4種: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研究者發(fā)現(xiàn),現(xiàn)有的注意力訓練主要是行為訓練,包括圍棋、游戲、音樂、器材訓練等。但是這些方法大多是一對一的個體訓練,受眾范圍較窄,并且只側重于對注意力的某一特定品質進行訓練。對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團體性、綜合性的注意力訓練方法更為重要。以社團課程的形式開展的禪繞畫訓練可以同時兼顧團體性和綜合性。下面將具體闡述如何將禪繞畫應用于兒童注意力訓練。
1.禪繞畫在提高兒童注意的穩(wěn)定性中的應用
注意的穩(wěn)定性指注意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在某個認識的客體或活動上。注意維持的時間越長,穩(wěn)定性越好。為了更好地提高注意的穩(wěn)定性,心理健康教師在禪繞畫訓練的第一階段主要借助基礎訓練幫助兒童提高注意維持的時間。禪繞畫的基礎訓練主要包括“控筆訓練”和“單一圖樣”。在“控筆訓練”的過程中,兒童需要繪制“直線和弧線”,這要求他們較長時間專注在線條和筆尖上。當兒童通過堅持和努力能夠比較流暢地繪制“直線和弧線”后,他們便可以正式學習禪繞畫的“單一圖樣”。相比于“控筆訓練”的單一、重復線條,“單一圖樣”的圖樣稍顯復雜,它由基礎的“直線和弧線”組合變化而成,需要兒童堅持重復、連續(xù)基礎筆畫訓練(見圖1)。
一方面,這種重復、連續(xù)的訓練能讓兒童在潛移默化中增加注意力維持的時間,有助于提高兒童注意的穩(wěn)定性。另一方面,“控筆訓練”和“單一圖樣”具有簡單、重復、易上手的特征,兒童在繪制禪繞畫的過程中可以獲得即時反饋,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成就感與自信心,使得他們更容易專注于繪制禪繞畫,從而提高注意的穩(wěn)定性。
2.禪繞畫在提高兒童注意的廣度中的應用
注意的廣度指注意的范圍,是同一時間內個體能清楚把握的對象數(shù)量[4],受刺激物的特點、活動任務難度的影響。此外,積極情緒“拓展—建構”理論認為積極情緒也會拓寬注意的廣度?;诖耍诘诙A段,心理健康教師主要借助進階練習幫助兒童拓寬注意的廣度。禪繞畫的進階練習主要以學習“綜合圖樣”的形式展開(見圖2)。在這一階段,心理健康教師會挑選規(guī)則、有序的“綜合圖樣”進行訓練,隨著學生水平的提高逐漸增加“綜合圖樣”的復雜程度。這樣規(guī)則、有序的“綜合圖樣”和逐級遞增的任務難度能夠拓寬兒童注意的廣度。此外,在訓練的第二階段,兒童的禪繞畫繪畫技巧越來越熟練,掌握的圖樣種類也越來越多,繪制的禪繞畫作品也更加精美,這增強了兒童的積極情緒體驗。在這種正性情緒的影響下,兒童的注意的廣度也隨之拓寬。
3.禪繞畫在提高兒童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中的應用
注意的轉移指個體主動地將注意力從一個對象轉移到另一個對象,這是注意的靈活性的表現(xiàn)。注意的轉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它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訓練兒童注意的靈活性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注意的轉移能力。注意的分配則是在同一時間內個體把注意力集中于2個或2個以上對象或活動上的能力,個體對活動的熟悉和熟練程度會影響注意的分配。[5]通過對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這2種注意力品質的影響因素分析,并結合禪繞畫的特點,在禪繞畫訓練的第三階段,心理健康教師主要采用綜合練習提高兒童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這2種注意力的品質。
禪繞畫綜合練習的主要形式是“自由創(chuàng)作”(見下頁圖3)。在訓練過程中,兒童綜合運用學過的禪繞畫圖樣,進行自由組合并裝飾畫面,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隨著多次組合、創(chuàng)造已掌握的圖樣,兒童的注意更加靈活,他們可以主動地將注意力從一個圖樣轉移到另一個圖樣,注意的轉移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隨著綜合練習次數(shù)的增加,兒童組合圖樣和裝飾畫面的方法也在增多,兒童也越來越熟悉“自由創(chuàng)作”,這對提升兒童注意的分配大有助益。
通過以上由簡到繁、由基礎到綜合的禪繞畫訓練,兒童由最開始的排斥、抗拒,到逐漸沉浸在禪繞畫的世界里,靜下心來探索禪繞畫的訓練方式,并看到自己的點滴變化,增強改變的信心。筆者經過后期調查得知,經過一段時間的禪繞畫訓練后,兒童注意的穩(wěn)定性、注意的廣度、注意的轉移和注意的分配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其中,注意的穩(wěn)定性這一品質的改善最為明顯。通過禪繞畫訓練,兒童可以在一個相對安全的環(huán)境中充分探索提升注意力品質的方式,增加改變注意力“不集中”這一問題行為的信心和勇氣。
【參考文獻】
[1]葉奕乾,何存道.普通心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60-80.
[2]陳蔓莉.六年級小學生注意力訓練課程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3]陸家浩,李娜莎.禪繞畫在高職學生心理教育中的運用研究[J].德育與成才研究,2020(31):34-35.
[4]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15.
[5]張煥庭.教育辭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