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香
◆摘? 要:農(nóng)村學生普遍英語閱讀興趣不高,閱讀習慣差,閱讀能力低下,直接影響到農(nóng)村初中學生英語學習成績及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初中英語教學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農(nóng)村英語教師要積極通過英語課堂教學、課外閱讀指導等各種有效策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從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關鍵詞:提高;英語閱讀;策略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習和運用語言必備的語言技能之一,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擴大詞匯量的重要手段,閱讀能力的提高能為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受農(nóng)村人文、教育環(huán)境的制約,農(nóng)村初中學生缺乏英語讀物,閱讀能力普遍較差,英語教師要積極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一、在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要把英語課堂作為主陣地,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策略
“Reading is the core of language teaching.” 閱讀是語言教學的核心,在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教材選用的課文是農(nóng)村學生接觸英語最便捷的方法。教師一定要高效利用課堂,優(yōu)化閱讀教學設計、培養(yǎng)學生閱讀技巧。
1.在教學中重視課文內(nèi)容中出現(xiàn)的指代關系,特別是“it”,“that”,one等指示代詞在文中具體指的是什么,可以幫助學生明確人物、事物及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提高對語篇的準確理解。像“that”這個詞它在英文中是使用頻率很高,還具有不同句法及語法功能。如果學生不能厘清指代關系,會造成閱讀障礙,直接影響著閱讀積極性和閱讀效率。
2.利用課文整體閱讀教學設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能。
初中教材中有大量的語篇課文,教師在進行課文教學時注重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yǎng),分層次設計閱讀任務。讓學生先略讀、跳讀、然后細讀分步驟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從而掌握一些基本的閱讀技巧。
首先,設計與文章主題相關的問題導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再通過略讀讓學生了解文章大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預測技能。第三,瀏覽全文,設計核心問題。讓學生找關鍵詞,明確文章的主題句,培養(yǎng)學生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能力,切忌問題設計過于簡單,學生不需瀏覽全文便可回答。第四,設置Who,When, Where,What, How 等細節(jié)問題,要求學生回答,培養(yǎng)學生捕捉細節(jié)信息的能力。最后,幫助學生在提取信息、概括信息、整合信息的過程中明晰文本的意義主線。
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策略,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3.鼓勵學生大聲的朗讀課文
閱讀的另一種形式是朗讀,朗讀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發(fā)揮很大的作用。農(nóng)村學生大多羞怯、自信心不足,不善于表現(xiàn)自己,讀英語時不愿意出聲。所以要經(jīng)常鼓勵學生張開嘴,大聲讀英語。通過學生大聲朗讀,可以使學生自己聽得見自己的聲音,也能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忙,體驗成就感。流利,順暢、聲情并茂的朗讀能夠促進記憶,對于學生的語感的獲得是非常重要的。
二、以教材內(nèi)容為基礎,不斷增加學生的詞語積累,擴充詞匯量,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語言的基本構成元素之一就是詞匯,沒有相當?shù)挠⒄Z詞匯支撐,就談不上英語閱讀的進行,更別說閱讀能力了。在課文教學中,可以運用簡單釋義法來學習生詞,也要教會學生通過因果關系、根據(jù)上下文推斷、猜測詞義。
在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總結一些英語基本構詞法知識。如以-or,-er結尾的詞大多是名詞;“un”表示否定的前綴等等。學生知道“ful,ly,”分別是形容詞,副詞的后綴,在閱讀中也就能推測相關單詞的詞義了。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構詞知識和構詞規(guī)律,就可以在理解的基礎上快速擴大詞匯量,學生通過大量的輸入,經(jīng)過內(nèi)化從而達到“質(zhì)變”的過程。
三、改善學生的閱讀方法,分析英語句式結構,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速度
很多學生缺乏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他們習慣逐字逐句的閱讀,碰到不認識的單詞就要去查閱,這種閱讀方式直接影響閱讀速度及思維的流暢,造成閱讀效率低下。教師指導學生做好標注,后面統(tǒng)一查閱,在課堂上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利用限時閱讀訓練提高閱讀效率。
隨著英語學習的不斷深入,語篇內(nèi)容也越來越長,而文本中的長句就成了閱讀的攔路虎。由于中英文句式,特別是語序的差異,學生一看見英文語篇中的長句,特別是復合句就害怕,甚至放棄閱讀。教師要對課文中的長句,復合句進行分析,幫助學生掌握其句式特點,使學生克服畏難情緒,越過生詞、難句的障礙,準確理解文本內(nèi)容,順利完成閱讀。
四、在教學中注重文化差異,學習語言多種表達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
語言與文化是不能分開的,在初中教材中就涉及到很多具有文化特異性的內(nèi)容。在英語閱讀中,學生要準確理解語篇內(nèi)容,就要求了解一些英語文化知識。在英語中像“please、thanks、sorry”這一類詞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如果我們僅是按照中文對應詞的含義去理解,就不能準確理解相關句子了。教學中要對教材中出現(xiàn)的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進行介紹、也要適當補充異國的習俗和風土人情,擴展學生知識面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五、積極開展課外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通過課堂學習可以使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但僅靠課本內(nèi)容的文本內(nèi)容肯定是不夠的。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了從初中起每個年級的閱讀量,這就要求一定要注重學生課外閱讀。農(nóng)村學生的英語課外閱讀幾乎是空白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課外自覺閱讀的習慣。如:積累英語習語、俚語、諺語或英語繞口令等;組織閱讀競賽,使學生了解彼此的閱讀優(yōu)勢,認識自身的不足,互相取長補短,達到閱讀理解能力整體提高的效果。針對程度較好的學生,可推薦一些難易適中且趣味性強的英文閱讀材料,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文化素養(yǎng)。
總之,通過英語課堂閱讀教學和大量的課外閱讀,結合有效的閱讀策略,我們農(nóng)村初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
[2]初中英語新課程教學法[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