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吉宇
◆摘? 要: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正所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但“育人”是“教書”的前提。作為教師,我們應(yīng)該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藝全面發(fā)展。“德”在這里的意思是“道德品質(zhì)”。在“德、智、體、勞”中,“德”字是第一位的,說明要教學生先學做人,后學知識。意思是教學生先學習人生,再學習知識。那么,怎樣“育人”呢?這便涉及到師德。
◆關(guān)鍵詞:民族信仰;師德教育;教風;經(jīng)營構(gòu)建
一、根植于愛,根植民族信仰
“根植民族信仰,為幸福人生奠基”是撫遠市第三中踐行的教育理念。作為曾是三中的學生到現(xiàn)在成為三中的教師一步步走來見證了學校翻天覆地的變化,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不斷充實的師資力量,得到了家長、學生和社會各界的認可。記得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育根植于愛”,這在我從教九年當中特別當了班主任有了深深地體會,也深刻領(lǐng)悟到“根植民族信仰,為幸福人生奠基”的真正含義。
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舵手,是學生成功的導(dǎo)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班主任的核心是道德教育。一個好的班主任自然會帶出一個好的班級。從當前教育的革命使命是“立德樹人”,就可以看出現(xiàn)如今我們要用明天的眼光思考今天的事情,用世界的視角謀劃中國的教育。
(一)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是師德的人格力量。
師德是人梯,給學習的攀登者以無限的幫助:師德是綠葉,襯托著千萬朵桃李之花盡情地開放;師德是渡船,搭送著求知者駛向成功的彼岸;師德是彩虹,是驛站,是理想之火,生命之光。沒有愛的道德教育是死亡了的道德教育,不能培養(yǎng)愛的道德教育,是失敗的道德教育。愛是德育的生命線,是德育的潤滑劑、催化劑和粘合劑。
(二)終身學習,不斷進取是師德的升華。
教師的愛心、品行之美無疑會促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但當你的“道”不夠“精”、不夠“深”的時候,這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應(yīng)努力提高自己的業(yè)務(wù)水平,注重“教與學”達到“學高為師”的水平。
(三)愛崗敬業(yè)、獻身教育是師德的基本要求。
教師不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在吸收,在更新,在鉛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是照亮別人,充實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yè)獻身。
二、愛護學生,教書育人
在我們班里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他是我們班的學習委員是個熱愛集體、工作負責的小女孩,曾經(jīng)家里條件優(yōu)越穿衣玩具等等生活用品都是高級的價格不菲的,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在她還是個十幾歲孩子時候,她的父親由于工作政治等原因,離開了他們,留下了不知道多少的債務(wù),從此她的生活走向了黑暗,心里也變得不那么陽光了,有時候看到這個孩子的笑都是帶著苦澀的。這是天與地的一個強烈反差,她的母親獨自一人養(yǎng)著她,每天打工而且還要償還債務(wù),使得本來外向性格開朗的她變得自卑了,變得敏感了,有時她可能因為班級孩子的無意話語提到“父親”而開口大罵,她變得別人說什么都像是說她自己,孩子的媽媽心里也難受,記得我在七年級接到這個孩子入學之后并了解到這些情況,我的心被深深的刺痛了,我心疼這個孩子,我決心一定讓這個孩子找回自己,過一個愉快輕松的初中生活。每次當她看到、聽到其他同學的父親下雨天或者冬天的傍晚接孩子放學時,她很傷心,有一種失落感,一個人悄悄地流淚。當我發(fā)現(xiàn)的時候,我和她進行了一次友好的談話,我問她在想什么。我開導(dǎo)她:大人的事情我們無法改變,父親和母親當時的選擇都有他們的難處,但是艱苦的環(huán)境更能鍛煉人,要有自強不息的精神,而且還有媽媽、同學和老師的愛呢,你不是孤單的一個人,老師會陪著你。
從那之后晚上如果天黑的早或者下雨我都會叫著她一起走還和她開玩笑,學校班級有什么活動都鼓勵她參加,慢慢地半學期過去了,我發(fā)現(xiàn)她在班級的表現(xiàn)大大出乎我意料,她會幫助其他學生講解習題;會每天參與班級衛(wèi)生的打掃即使她不是值日生;她會和班級同學下課玩的不亦樂乎;會和大家開玩笑......提到她的變化我由衷的欣慰,有說不完的話語,她的媽媽邊流淚邊和我說“王老師,謝謝你,是你讓孩子找到了這個年齡段她該有的方向,謝謝你對孩子的愛,孩子天天回來會和她講班級的事情,性格也開朗了,孩子她長大了,堅強了,懂事了,知道幫著媽媽做家務(wù)而且主動學習了” 這就是作為一個老師想要看到的一個孩子走向正能量的改變。在我的生活中,我盡力用情感感動孩子,把道德工作付諸實踐。
作為一名教師,首要即是具備奉獻精神與敬業(yè)精神。我們必須將自己的教育工作當作事業(yè)來對待,把自己的事業(yè)融入于自己的愛好中,每一次的工作都會當作是一次精神的娛樂。當我們的教育工作成為我們的精神娛樂時,我們會便會無怨無悔地投入。當我們每一次面對學生,每一次面對家長,每一次面對社會,才會心無掛礙。
三、崇尚師德,認真鉆研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要立教師之德,以德執(zhí)教,以德上崗,以德服人,古人云:德是才之帥,才是德之資。我們要明白“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加強自我道德修養(yǎng),注重自省自糾,不斷提高自己的內(nèi)涵,更好地為學生、為社會服務(wù)。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將靜下心來采他山之玉,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用愛心去經(jīng)營,用愛心去構(gòu)建。在工作實踐中我將繼續(xù)不斷探索和完善德育工作這項復(fù)雜的工程,同時也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工程。在教育的靈魂中走出自己的風格,實現(xiàn)師生的共同發(fā)展,實現(xiàn)教學質(zhì)量的穩(wěn)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中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德育工作探討.學術(shù)期刊庫. 莫如萍.
[2]淺談學生心理疏導(dǎo)中的技巧.學術(shù)期刊庫.于文文2011.
[3]衡水教育新豐碑 一石激起千層浪.報紙資源庫.衡水日報.2010.
[4]淺談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實施策略.學術(shù)期刊庫.孫雪峰.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