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玲
【摘要】自2016年廣州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測試(中考)英語科考試實施改革以來,如何開展有效的聽說課教學長期困擾著一線初中英語教師。本文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精心整合教材,打破以往重聽不重說的Listening固有課型模式,把聽說訓練進行有機的結(jié)合,有效地提高八年級學生的聽說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核心素養(yǎng);聽的能力;說的能力;聽說能力
為了推進英語課程改革,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自2016年起廣州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測試(中考)英語科考試實施改革,把聽力考試和口語考試合二為一,變?yōu)槁犝f考試。實踐證明,聽說考試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初中英語教學中長期存在的“聽說分離”的不合理現(xiàn)象,對英語課堂教學產(chǎn)生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一、目前我校八年級學生中普遍存在的英語聽說問題
1.重聽輕說,聽說能力不成正比
我校八年級的學生自小學開始習慣了聽力測試與口語測試分離的操作方式,在平時的課堂訓練中,聽力訓練比較多,對聽力的答題技巧比較熟悉,往往能從所聽材料中提取正確答案。對比起來,因為說的訓練少,他們說的能力要弱很多,普遍存在讀音錯誤、語法錯誤、漏說關鍵詞,不能連詞成句等的問題。也就是說,學生在訓練和考試中即使聽到了正確答案,但是卻因為上述因素而缺乏把答案正確說出來的能力。因此,很多學生因為聽力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沒有達到和諧統(tǒng)一,大大影響了聽說考試的得分。久而久之,學生的自信心受挫,自我效能感降低。
2.教材的編寫沒有跟上考試形勢的變化,聽與說的訓練脫節(jié)
目前的牛津英語廣州版的教材,其聽力部分依然單純圍繞聽力理解而設計,沒有體現(xiàn)聽說結(jié)合的特點,不能滿足《英語課程標準》和廣州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考試中的聽說考試的要求
3.教師方面:因循守舊,對聽說考試不夠重視,對聽說課的把握不到位
面對廣州市中考的新要求,相當一部分教師沒有轉(zhuǎn)變觀念,仍然一成不變地按照教材的編排而授課,只把每個單元的Listening部分作為純粹的聽力訓練材料而用,照搬教材中現(xiàn)成的聽力練習,少取舍、不整合,沒有重新設計有效的聽說問題,沒有發(fā)揮說的功能,只聽不說,進一步造成了學生聽說脫節(jié)的困境。這樣的授課形式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的聽說技能沒有得到充分訓練,沒有掌握好的聽說考試技巧,導致聽說成績普遍低下,英語總體成績下滑。
二、合理整合聽力教材,促進學生聽說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1.《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
新課標明確指出,畢業(yè)學業(yè)考試等終結(jié)性評價應根據(jù)教學的階段性目標確定評價的內(nèi)容和形式,可以包括口語、聽力、閱讀、寫作和語言知識運用等部分。口試要重點考查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交際策略的運用。聽力部分應著重考查學生理解和獲取信息的能力,避免單純辨音題等脫離語境的題型,也就是提倡聽說合一。
2.廣州市初中畢業(yè)學業(yè)水平考試的要求
為了更好地踐行新課標的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自2016年開始,廣州市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水平測試(中考)英語科考試不再分聽力考試和口語考試兩部分,而是把本來獨立的兩部分結(jié)合為聽說考試,打破了以往聽和說獨立分離的狀況。聽說考試模式既有對聽的能力的要求,更有對說的能力的要求,兩者要有機結(jié)合。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與時俱進,要把聽說教學有機結(jié)合起來,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聽說水平和能力。
3.是“學伴用隨”原則的體現(xiàn)
王初明認為,“學伴用隨”就是在理解語言輸入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緊接著輸入之后的語言產(chǎn)出是對輸入的應用,學用結(jié)合,立竿見影。單純的語言輸入對語言習得是不夠的。學習者應該抓住機會使用語言,語言的輸出對語言習得也有積極意義。輸入是基礎,沒有輸入就沒有吸收和輸出。輸出是目的,沒有輸出,輸入也就沒有任何意義。教師要有語言輸出的意識,而不僅僅是傳授語言知識。因此,教師要將語言輸入和輸出活動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以輸入促進輸出,以輸出強化輸入。聽說結(jié)合就是“學伴用隨”原則在Listening課程中的具體運用:“聽”是輸入,“說”是輸出。
三、八年級英語聽說結(jié)合的策略與實踐
下面以8A下Unit 6 Listening為例加以說明。本課時是上海牛津版八年級下冊Unit 6的一節(jié)聽力課,話題依然圍繞本單元的主話題“My Favourite Animal”而展開,以Alice和Jason對話的形式呈現(xiàn),在對話的過程中介紹喜歡的寵物(貓或狗)、原因和飼養(yǎng)的方式。筆者決定把本文進行整合改編,旨在訓練學生提取觀點的聽力技能和轉(zhuǎn)述的技能,鞏固學生從聽力對話中提取和記錄關鍵信息,(下轉(zhuǎn)第25版)? ? ? ? (上接第24版)訓練學生詢問和轉(zhuǎn)述信息的聽說技能。具體操作如下:
(一)聽前:以說導聽,有效預測
該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和詢問:
1.What is your favourite animal?
2.Which do you prefer to keep, a cat or a fish? Why?
3.Which do you not want to keep? Why? (Give at least 2 reasons)
Firs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econ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該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以說的方式,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引入本文,并在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有效的預測,從而初步訓練了說的能力,并引發(fā)了學生的想象,拓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了好奇心。
(二)聽中:“聽”為輸入,做好“說”的鋪墊
此環(huán)節(jié)是聽與記同步,即一邊聽一邊做筆記,為下一步的“說”作好準備。為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筆者在此環(huán)節(jié)對教材進行了整合,設計了如下步驟和練習:
1.聽第一遍:要求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快速記筆記,并按中考聽說考試的要求和模式回答以下兩個問題:
(1)What is Alice's favourite pe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at is Jason's favourite pe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聽第二遍:要求學生把握細節(jié),分別記下Alice和Jason各自喜歡寵物的原因。
Alice's reasons for keeping cats:
(1)cats are pleasant _____ and ______.
(2)Cats even ____________________.
(3)Cats don't need ________________.
(4)Why doesn't Jason like cats?
Because they just ______________ and don't do ______________.
Jason's reasons for keeping fish:
(1)They are easy _________________.
(2)It's nic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
聽懂材料,把握主題和大意,并能捕捉細節(jié)和關鍵信息是聽的基本技能,而記筆記則是提高聽力水平的重要策略。邊聽邊記的過程,既訓練了學生的聽力,也為下一步能說得更清晰做好了積累和準備。
(三)聽后:“說”為輸出,以輸出強化輸入
1.以文本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詢問能力
文章的聽力訓練結(jié)束后,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開展詢問信息訓練。這一環(huán)節(jié)設計如下:
Ask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article:
You can ask like this:What does a cat/ a fish eat every day? What else can you ask?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樣,通過問題來引領學生把所聽到的內(nèi)容口頭表述出來,并通過層層追問引導學生獲取信息,引發(fā)學生思考和深入挖掘文本,與此同時,更鍛煉了學生對聽過的內(nèi)容進行信息詢問的能力。
2.以文本為依托,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轉(zhuǎn)述能力
信息轉(zhuǎn)述題是最能體現(xiàn)“說”的輸出功能的一環(huán)。本環(huán)節(jié),筆者以思維導圖的模式設計了這樣的題目:(學生可以選擇Alice,也可選擇Jason)
你可以這樣開始:
Alice's/Jason's favourite animal is…
聽說合一考試模式實施以來,筆者和同僚們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最懼怕的題目是信息轉(zhuǎn)述這一大題。在答題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讀音錯誤、語法錯誤、漏說關鍵詞、不能連詞成句等的問題,導致這一答題在所有聽說題目中得分率是最低的。因此,教師在日常聽說教學中應加強該大題的訓練。
四、實踐結(jié)果與數(shù)據(jù)分析
經(jīng)過一個學年的課堂聽說教學實驗,筆者在以教材為依托的前提下,通過在聽前預測、聽為輸入和說為輸出三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各類聽說結(jié)合的訓練題,引領學生層層深入進行聽說訓練,調(diào)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有效培養(yǎng)八年級學生的聽說策略和聽說技巧,提高英語聽說課的效率,促進學生聽說能力的提升。
學業(yè)成績方面則根據(jù)筆者所任教的(1)(2)兩個班學生區(qū)期末測試題中聽說一題得分情況作對比分析(總分20分),結(jié)果如下表:
廣州市番禺區(qū)2019學年第二學期
八年級期末聽說測試成績統(tǒng)計表
以上數(shù)據(jù)分析所得,實施課堂聽說教學實踐一年以來,筆者任教的八年級(1)(2)兩個班的聽說水平有比較明顯的提高。在2016學年第二學期番禺區(qū)八年級英語期末聽說測試中,筆者所執(zhí)教的(1)班和(2)班,班級平均分超出了番禺區(qū)的平均水平。教學成效得到學校領導、科組教師、學生、學生家長的充分認可。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何峰.夯實英語基礎,優(yōu)化初中英語聽說教學[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2(12):42-46.
[3]王初明.“學伴用隨”教學模式的核心理念.[J].華文教學與研究,2016(1):56-62.
責任編輯? 胡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