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克旺 李愛堂 楊希文 祁效林 張金霞 康夏明 覃志江
(臨夏州農業(yè)科學院,甘肅臨夏 731100)
款冬(Tussilago farfara L.)為菊科款冬屬多年生雙子葉草本植物,常在冬季采收未開放的花蕾入藥[1],味辛,性溫,有止咳、潤肺、化痰之功效,可治療喘咳痰多、新久咳嗽、咳血[2]??疃俗髀兜卦耘?,也可盆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環(huán)境,適宜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中生長[3]。隨著野生款冬資源的日益減少,人工栽培面積逐漸增大,選擇科學合理的種植密度是保證人工栽培款冬高產優(yōu)質的重要措施之一??疃植驾^廣,目前主要種植區(qū)域為河北省、陜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qū)、青海省、西藏自治區(qū)等地,野生品種生長于海拔800~1 600 m的溝谷旁、稀疏林緣、巖石縫隙及林下,以其褐色根狀莖橫生地下[4-5]。
近年來,關于款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活性成分、藥材質量和臨床藥理方面。同時,款冬花提取物被廣泛用于化工業(yè)、食品工業(yè)等行業(yè),需求量不斷增加,野生款冬花的產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6]。如何提高款冬的產量和品質,確保藥材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是臨夏州款冬生產面臨的一大課題。款冬的規(guī)范化栽培技術是近年來提出的一種創(chuàng)新理念,通過這一技術可提高款冬花產量和品質,促進款冬資源的可持續(xù)利用,有利于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7]。為此,筆者于2020年研究了不同種植密度對款冬植株性狀及產量的影響,以期為款冬規(guī)范化栽培提供理論依據。
試驗于2020年3月18日在臨夏州和政縣拉里屲村進行,試驗地前茬作物為油菜,海拔2 440 m,位于北緯 35°25′12″、 東經 103°18′46″。 年均降雨量600~800 mm,年均日照時數 2 478 h,無霜期 132 d,年均氣溫5.2℃,屬于高寒陰濕氣候,土壤以黑壚土、黑土為主,種植款冬具有良好的自然條件優(yōu)勢[8]。
種植材料為款冬根狀莖,是和政縣藥農采挖的野生品種,采挖后及時運到試驗地移栽,選擇粗壯多花、顏色較白、花蕾肥大、個頭均勻、色澤鮮艷、無機械性損傷、無病變、無爛根的款冬種莖為試驗材料。
試驗根據移栽密度的不同共設5個處理,具體見表1。每個處理3次重復,隨機區(qū)組排列,小區(qū)面積 15 m2(5 m×3 m),小區(qū)間過道 40 cm。 條播行距40 cm,開溝溝深7~10 cm,不同密度處理下平放根莖并覆土蓋平。
表1 不同處理種植密度
5月下旬至9月下旬,每30 d取樣1次。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測產,并記錄款冬花蕾性狀,每個處理隨機挖取10株,測量其株高、花蕾數、蕾徑、單個花蕾長、單株鮮重等。采收后的花蕾在55℃左右的烘箱內烘烤12 h后稱干重。
由表2可知,不同處理款冬的株高差異明顯,隨著種植密度的減小,款冬株高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變化趨勢。到9月底,處理3款冬平均株高達到最高,為 64.53 cm;處理 5 款冬平均株高最低,為 60.17 cm,比處理3矮4.36 cm,說明處理3款冬地上部分生長最佳,能夠充分利用水、氣、光、熱,在此基礎上增加或降低種植密度,都會使款冬株高下降。
表2 不同處理對款冬株高的影響 單位:cm
由表3可知,不同處理對款冬單株花蕾數的影響差異明顯,處理3單株花蕾數最高,為156.83個;處理1單株花蕾數最少,為95.17個。不同處理對款冬蕾徑的影響差異不明顯,處理5款冬蕾徑最大,為0.94 cm;處理 2 款冬蕾徑最小,為 0.83 cm。 不同處理對款冬單個花蕾長的影響差異不明顯,處理3單個花蕾長最長,為2.49 cm;處理1單個花蕾長最小,為2.26 cm。
表3 不同處理對款冬花蕾的影響
由此說明,高密度種植不利于款冬單株花蕾數的積累,種植密度太大,植株間透氣性差,影響款冬生長;密度太小,雖然款冬蕾徑較大,但產量降低。因此,款冬栽培要保持適宜的栽培密度,密度過大存在生存競爭,必將導致部分款冬死亡;密度過小,款冬生長雖好,但不利于高產。
8月至9月下旬款冬地下部分進入生長旺季,10月下旬地下部分鮮重達到最大。9月至10月下旬,受氣溫降低等因素影響,款冬地下部分生長緩慢。由表4可知,不同處理對款冬鮮重的影響差異明顯,處理 3 鮮重最高,為 16 424.85 kg/hm2;處理 1 鮮重最低,為9 143.40 kg/hm2。不同處理對款冬干重的影響差異明顯,處理3干重最大,為5 502.75 kg/hm2??疃鄹陕首兓秶鸀?3.06~3.68∶1, 處理 4 折干率最高。
表4 不同處理對款冬產量的影響
試驗結果表明,在和政縣高寒陰濕地區(qū),不同種植密度對款冬植株性狀及花蕾產量有一定的影響,款冬種莖移栽行株距為40 cm×35 cm(70 500株/hm2)時,款冬株高、單株花蕾數、單個花蕾長及產量均達到最佳。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種植密度能夠使款冬更好的生長,最終達到款冬增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