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國學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我越來越喜歡、欣賞——不,應該是欽佩“回”字的結構品質了。你看它的外表,方方正正、有棱有角;你看它的內里,有角有棱、正正方方。它從不以矯飾、虛假來處世,而是唯以表里如一的襟懷示人。這種坦蕩、磊落的精神實在令人稱道。
“淼”,就造字法而言,語文老師說是會意字。它以其形體特點和含義似乎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滴水珠,不論它如何晶瑩清澈,但在太陽強光的照耀之下,瞬息間就會消逝得無影無蹤;而很多很多的水滴,卻能夠匯成煙波浩淼的汪洋大海。聚粒沙而為塔、集寸腋以成裘,無數(shù)個量的積累,就是質的飛躍。人生于世,重在交往、溝通、協(xié)作,團結就是力量。
“功”,在物理學上是個名詞,指力使物體沿著力的方向移動;在漢語語法里也是個名詞,指成就和表現(xiàn)成效的事情。就造字來說,它是個形聲字,但我覺得如果把它看作會意,倒更是充滿情趣而且不乏哲理的啟迪——你看,前邊是“工”,后邊是“力”,這不正是在告訴我們:要想成“功”,就必須“工”作、必須盡“力”,并且工作起來,還非得有后勁(力)不可。
“尖”,是一個自相矛盾的身軀,自己敢于和自己叫板的結合體。你看,“小”的高高在上,把“大”的實實在在地踩在腳底;那“大”的卻匍匐稱臣,心甘情愿地成為“小”的坐騎。說它矛盾,仔細想來也不矛盾,因為就是這樣特殊的結構揭示了人世間的一個真諦:小字們要想置身“尖”端、出人頭地,一定要有“大”的來做雄厚的根基。
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之所以能成為名言,就在于它號召人們不為外界干擾所束縛,要自立自強,贊揚了那種勇于向自己所憧憬的目標沖刺的頑強精神。無獨有偶,其實早于但丁幾千年,我們的老祖宗就有了這種“走自己路”的意識:你看“起”字,一邊是本義做“跑”講的“走”,一邊是自己的“己”,這似乎在告訴我們:自“己”的路,就要自己去“走”,而要迅速崛“起”、敢為天下先,還必須跑著去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