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思涵
摘要:教師要想在“雙減”背景下提高教學效率,就要努力改變授課方法。減負增效的本質是讓教育者運用合理的授課方法,讓學生學得輕松。因此,為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教師要提前明確好教學目標,在課堂中注重營造課堂氛圍,并通過提問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這樣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效率。本文對以上幾個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展開具體探究。
關鍵詞:雙減;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2)-12-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小學數(shù)學教師制定的教學方案要符合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而小學數(shù)學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其要求學習者要有足夠的學習興趣。因此, 教師要了解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和學習習慣,在此基礎上結合課程內容設計相應的授課方案。目的是讓小學生能在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下完成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為此,教師要不斷更新授課方法。
一、提前明確教學目標
在教師的認知中,小學數(shù)學知識是十分簡單易學的,基于這個觀念,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往往會更關注教學的完成速度,因此對于學生的知識吸收情況有所忽視[1]。而在雙減背景下,教師要摒棄這種教學思想,要站在小學生的角度思考,進而設計出符合他們學習能力的授課方案。教師要提前做好教學準備,明確教學目標,為正式的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克與千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要吃透教材,明確本課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對克和千克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能通過學習建立其1克和1千克的觀念,掌握克與千克之間的單位換算的方法。由于本課的內容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在準備授課方案時,可以加入豐富的生活案例,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意識。在教學計劃中,教師可以搜集生活常見中的實物圖片,如一盒餅干、一摞書等。在課堂中展示這些圖片,并和同學們進行互動:一盒餅干和一摞書相比,哪個更重?這個問題能引發(fā)小學生的積極回應。因此,這樣能讓小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而在接下來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以直接引出本課的知識重點:大家既然都知道一摞書要重于一盒餅干,那么如何用數(shù)學知識表示他們的重量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部分內容。通過這樣的引導,學生能了解本課所學的知識內容與自己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能積極投入到學習中。
二、注重營造課堂氛圍
小學階段的學生沒有自主學習意識,他們的大多數(shù)學習活動都是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的。并且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價差,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壓力[2]。因此,在雙減政策下,教師要注意營造課堂氛圍,通過合理的布置,打造一個輕松和諧的氛圍,這樣讓學生的身心放松下來,從而積極學習數(shù)學知識,進而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平移、旋轉、軸對稱”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展示教學所需的圖像,在提前明確了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進行有目的性地教學。可以展示圖形平移的相關視頻或動圖,如正在行駛的火車、汽車的視頻,或者正在上升的國旗的視頻,營造課堂氛圍,讓學生感受到本課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產(chǎn)生強烈的探究欲。而在教授“軸對稱”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大自然中的對稱性的動物的圖片或視頻,如蝴蝶、蜻蜓等,讓小學生直觀地感受軸對稱圖形的美,從而產(chǎn)生學習興趣。通過這樣的方式營造課堂情境,能有效激發(fā)小學生的好奇心,促使他們增強對新知識的學習動力。在興趣的驅動下,小學生能產(chǎn)生更好的學習效果。
三、精心設計課堂問題
在雙減政策下,與減負相對應的是增效。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精心設計課堂問題,讓學生的思維一直保持活躍狀態(tài)[3]。而當學生思考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對問題進行逐層分析,最終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
例如,在教授人教版教材中“角的測量”這部門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互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如在課堂最初階段,可以用多媒體展示三個不同坡度的滑梯,并提問:大家看一下這三個滑梯思考一下,如果讓你選擇一個滑梯玩,你會選擇哪一個?為什么?這時,會有同學表示自己會選擇坡度最大的滑梯,因為玩這樣的滑梯很刺激。還有的同學會表示,自己會選擇坡度最緩的那一個,因為更安全。教師:同學們的選擇各有不同,那么,到底玩多大角度的滑梯才合適呢?我們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確定滑梯的角度呢?接著,教師引出量角器的話題,并展開具體講解。由此可見,通過問問題的方式,能讓小學生的思路一直與老師的講課步驟同步,從而在不知不覺中學到了新知識,真正體現(xiàn)了“增效”。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要想實現(xiàn)雙減目標需要教師摒棄以往的授課模式,更多的考慮學生的學習感受。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明確好教學目標,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合適的課堂環(huán)境,并有意識地與學生進行互動,具體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小學生一直保持專注力,這樣才能將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轉向主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夢潔. 雙減背景下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小學數(shù)學作業(yè)優(yōu)化設計[J]. 數(shù)據(jù),2021(12):113-114.
[2]方曉波. “雙減”政策背景下廣州市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基本思路與實施路徑[J]. 教育導刊,2022(01):12-22.
[3]藍藝明. “雙減”政策下小學數(shù)學精準教學案例分析——以“認識鐘表”教學為例[J]. 教育科學論壇,2021(05):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