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英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重視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職高英語教學水平也有了很大進步。職高英語教學中,知識繁雜,內(nèi)容深度也比較大,很多學生學習起英語來都存在一定的困難,一方面是知識難度導致的,另一方面也是學習方法不正確導致的。在英語學習中,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是提高英語成績的一個有效的手段。筆者認為,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浸今天,采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運用正確的學習手段,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學生減輕負擔,提升興趣,提升能力,最終更加有效地落實教學目標。其中,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思維導圖的方法,讓英語學習變得輕松一些,形象一些,高效一些,也更能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
關鍵詞:職高;英語課堂;思維導圖;實驗研究
引言
職業(yè)院校課程設置是以專業(yè)課為主,文化課為輔。筆者所在學校大專的英語課程只開一年,一周三小節(jié),學生課后也不會花很多時間去學習英語,因此課堂時間就彌足珍貴。這就需要老師利用好有限的課堂時間達到效益最大化,讓學生在課堂上盡可能多的掌握所學知識。面對職業(yè)院校英語課弱化的狀況,加強英語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首先改變教師的教學思維方式,才能改變教學方法;其次要改變的是學生的學習思維方式,才有可能轉(zhuǎn)變其英語學習方式。經(jīng)過探討,我們選定運用思維導圖教學實驗來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幫助師生構建起知識思維邏輯的框架,從而提高公共英語教學的質(zhì)量。
1思維導圖概述
思維導圖即心智圖,前提為人腦發(fā)散性思維模式,即進入大腦的所有信息都可作為中心球體,以此散發(fā)無限想象,而想象自身與其他信息間又密切關聯(lián),所以所有信息間都息息相關。正是由于順應了人腦的自然思考模式,思維導圖才得以衍生。思維導圖主要通過全腦思維方式,整合左腦的詞匯、邏輯等與右腦的圖像、節(jié)奏、色彩等,共同參與思維與記憶,實現(xiàn)思維方式的彩色化、多維化。思維導圖可謂是具備直觀形象特性的圖形,屬于思維技術,思維導圖基于圖形化方式,詳細引導并記錄整個思維過程,同時加以回放,是可視化表達人腦發(fā)散思維的工具。思維導圖基本的特性為:注意的焦點集中于中央圖像;以主題為分支,由中央圖像向周圍放射;分支則由關鍵圖像或者關鍵詞構成;各個分支生成彼此銜接的節(jié)點結構。
2職高英語課堂思維導圖教學教學研究
2.1簡化思維導圖的形式
英國的東尼·博贊于20世紀60年代發(fā)明的思維導圖最初是一個記憶工具,為了方便人們記憶,它有一些必須具備的特征。嚴格意義上的思維導圖都會有一個中心,從中心往四周發(fā)散,并用不同的色彩、不規(guī)則的線條寫下、畫出自己大腦中想出的東西,字體、線條和圖案的大小盡量多一些變化,并且它是具有一定的藝術性的。不可否認,正是這些特征使思維導圖在幫助記憶方面有了更加強大的功能,但是若要將思維導圖應用在職高寫作教學中,就沒有必要過于注重思維導圖的這些外在的形式特征了。
在實際的職高語文寫作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身寫作的需要適當?shù)睾喕季S導圖的形式,將思維導圖的形式向提綱靠攏,減去圖案、字體大小和色彩等,只留下中心的骨架。例如,思維導圖的關鍵詞通常會使用形式多樣的不規(guī)則的彩色的邊框框起來,我們在寫作教學中可以省去這些邊框,只保留關鍵詞。因為其實想要理清思路、把握結構只需要這些關鍵詞就已經(jīng)足夠了,通過對這些關鍵詞位置的排布,我們可以大致整理出一個寫作的簡易框架。這樣簡化后的思維導圖不僅比原來幫助記憶的工具———嚴格意義上的思維導圖更加直觀,還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提綱更加簡潔明了。
2.2構建知識框架,呈現(xiàn)知識聯(lián)系
詞匯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基礎,教師只有加強詞匯教學,提高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才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聽力、閱讀和寫作能力。大部分職高階段學生累積詞匯的辦法是死記硬背,因而非常容易形成厭煩心理,傷害到學生記憶英語單詞的主動性。而且,職高英語課程內(nèi)容多且繁雜,一個詞匯常包括很多的知識要點,為了更好地加強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記憶和學習,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來對模塊知識進行梳理。在職高英語學習過程中,學生學習詞匯的難點問題便是如何把記憶與理解緊密結合,而思維導圖具備發(fā)展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功效,可以有效加強學生對英語詞匯的理解和記憶。
2.3基于學生角度的思維導圖的應用
在職高英語教學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角度而言,學生是思維導圖的受眾,同時教師在布置思維導圖的時候,學生又是思維導圖繪制的主體,因此,在職高英語課堂中,教師要充分設置一些給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機會,這樣才能真正讓思維導圖發(fā)揮作用,并激發(fā)學生看課堂主體地位的角色。
首先,教師要設置思維導圖的任務。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雖然受到重視,但常常發(fā)揮地不是特別的明顯。而思維導圖任務的布置,給了學生一個激發(fā)自我的機會,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其次,教師布置任務,還是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帶有一定的被動學習的特點。其實在學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學生都要自己進行復習,復習的過程本身就是知識整理的過程,而借助思維導圖方式的思維整理,在學生學習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實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會呈現(xiàn)出不同學生學習的不同特點,有的學生思維縝密,邏輯清晰,有的同學可能思維略差一些,但是字跡工整,而且設計的思維導圖也很合理,這其實都值得教師的肯定與表揚。在英語學習中,不可能每個學生做的思維導圖都臻于完美,但是只要學生有一顆上進的心,在思維導圖的繪制中不斷地提高與進步,其實就是很好的。而當學生的自信心被調(diào)動起來,學生的學習勁頭自然也就足了,在英語學習中,反而處于一種“亢奮”的狀態(tài)。
結語
綜上所述,無論是學習成績的提高,還是調(diào)查職高生對思維導圖的認可,這都說明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比起單純以往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效果更好,它加大了師生之間的互動,讓更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從“旁觀者”變?yōu)椤皡⑴c者”,從“被動接受”變?yōu)椤爸鲃铀伎肌?,提高了學生課堂知識的吸收效果,使學生的閱讀能力、表達能力提高得更快,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東尼·博贊,巴利·博贊.思維導圖[M].卜煜婷,譯.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5.
[2]賴瑞云.文本解讀與語文教學新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3]潘新和.潘新和談語文教育[M].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