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摘要:以井岡山精神為契入點,反思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初心與使命。以便更好的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精神文脈,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
關(guān)鍵詞:井岡山精神? 初心使命? 大學生? 思政工作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當我推開井岡山那扇厚重的大門,一幅為民族求解放,為革命尋出路,為人民謀幸福的歷史長卷徐徐展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chǎn)黨武裝斗爭的序幕。而井岡山又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在這里中國革命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當我來到茅坪八角樓前,仿佛看到九十多年前,在那微弱的油燈下毛主席奮筆疾書,寫下了《中國的紅色政權(quán)為什么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光輝著作,為中國革命在茫茫黑夜里照亮了前進的方向。當我走過烈士陵園,走進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聆聽歷史,觸摸時代的烙印,流連于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照片、家書、傳單、衣服等革命文物時,仿佛穿越了時空,看到了革命先烈的勇敢、不屈、堅定、樂觀。在周金堂和肖小明教授的講座中,讓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了井岡山精神的精髓是:1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2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3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4血肉相連的干群關(guān)系。也許我們生在和平年代不需要拋頭顱撒熱血,但并不能代表我們可以倦怠對黨和對人民的忠誠,恰恰相反更需要我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在需要幫助的他人面前伸出援手,在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復興中不懈努力。當與曾志、王佐 紅軍后代座談交流中,使我對”社會主義接班人”這樣的身份有了全新的認識,深深地感受到當下的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重新理解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真實內(nèi)涵??梢姡诿褡宕嫱龅木o要關(guān)頭,井岡山精神讓中國大地在迷茫中尋找到希望,在希望中堅定了信念,守住了初心,為未來保存火種,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時光交錯,當歷史的車輪漸行漸遠,當全球化經(jīng)濟、民族主義、消費主義、泛娛樂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普世價值論等思潮席卷而來時,作為人民教師我從內(nèi)心深處開始深思著自己的初衷,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思考點已經(jīng)從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轉(zhuǎn)移到要教出怎樣出類拔萃的學生,關(guān)注點已經(jīng)從學生獲得了多少到我付出了多少。不知道是在哪個環(huán)節(jié)上出現(xiàn)了意識和心理上的偏差。但我慶幸,這次井岡之行有這樣的一個契機,讓我重新審視和反思教育的初心。正如習總書記所說:”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jié)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zhí)著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guān)、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边@番話,既是對井岡山精神對于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性做了闡釋,同時也是對我們繼承井岡山精神提出了要求。
我作為一名高校輔導員,深知自己是立德育人的戰(zhàn)線的一名戰(zhàn)士。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如何發(fā)揚井岡精神做好大學生思政工作是我的當務(wù)之急。
一、以愛為棋—--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尋找幸福
教育的本質(zhì)是培養(yǎng)人,熱愛學生,便是最大的師德,是一個輔導員的內(nèi)化力量源泉。我們是什么?是綠葉,襯托著千朵萬朵花兒盡情地開放;我們是什么?是渡船,搭送著求知者駛向成功的彼岸;我們是什么?是明燈,是驛站,老師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對學生們的愛 ,是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的全部生命。
二、砥礪技藝——立德樹人 為學生服務(wù),以生為本
我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做好立德樹人的前提是自身加強師德師風建設(shè)和專業(yè)知識水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而不從,做好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其次 作為高校輔導員要樹立全面為學生服務(wù)的意識,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全方位為學生服務(wù),為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保駕護航。輔導員不僅要教育管理更要為學生設(shè)身處地的服務(wù),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以生為本,做學生的知心人。隨著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隨著新知識、新技能的不斷出現(xiàn),我們的老師們也面臨著知識更新、教法更新、技術(shù)更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風物長宜放眼量,我們的技能水平和業(yè)務(wù)能力是提升的,而我們的教學嚴謹和筆耕不輟確實傳統(tǒng)的,讓我們,把學生也當成有思想的工藝品,在校園教育中,言行之道、口傳心授,助他們把自己雕琢塑造的更加完美。
三、甘為人梯——在生活中助攀登者尋路
“致極虛,守靜篤” ,內(nèi)心平和,才能真正開墾出一片豐沃醇厚的土地;淡定如水,才能培養(yǎng)出無可匹敵的能力;從容專致,才會激發(fā)起無限潛能。老師應(yīng)該用平和的心境,對待周圍的繁華浮躁;用波瀾不驚的心,去攻克學術(shù)難題。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 “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廣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yōu)秀的教師。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一種精神體現(xiàn),一種深厚的知識內(nèi)涵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yǎng)的提高才能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去影響受教育者,影響學生,教師不僅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shè)者和傳播者,更是莘莘學子們的道德基因的轉(zhuǎn)接者。
是的輔導員工作是忙碌繁瑣的,試問誰沒有陪學生看過急診,誰沒有半夜被鈴聲驚醒,誰沒有受過委屈,流過淚水。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要繼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堅定信念,薪火相傳,在這塊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追逐自己的教育夢想,共筑心中的中國夢!
參考文獻
1、井岡山精神的深刻內(nèi)涵、歷史地位及時代價值 中國教育新聞網(wǎng)
2、重上井岡山,再敘井岡情 華東師范大學:劉婷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傳承井岡山精神 華東師范大學 王文強
4、風雷動,旌旗奮,是人寰 華東師范大學 劉暢
5、堅守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國家治理》周刊 王彥東
6、論當代教師的社會使命感 華東師范大學? ?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