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在當下,紀錄片的境遇其實跟紙質書蠻像的?!薄兜沁€有書籍》總導演葉深和羅穎鸞對《綜藝報》說。
近年來,短視頻等新娛樂形式占據了越來越多的用戶時間,短視頻的用戶使用時長甚至超過了長視頻,紙質書更是被很多人束之高閣。因此,葉深和羅穎鸞團隊在做這部紀錄片時,更多是出于興趣和熱忱,想要記錄這個時代愛書人的故事,并不奢求它能多出圈,或者是成為爆款。
但是,觀眾的反饋遠超團隊預期。這部由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和北京小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人文類紀錄片口碑、流量雙豐收。截至記者發(fā)稿前,《但是還有書籍》第二季B站播放量1763萬,比第一季在播期間翻了三番;豆瓣評分9.4,不少網友成為“自來水”。
選人是關鍵
“好酷??!”在《但是還有書籍》系列的視頻里,經常有類似的彈幕飄過。讓觀眾覺得“酷”的,是紀錄片的主人公們。
譬如,98歲的沈燮元,他是南京圖書館的研究員,也是一名版本目錄學家。從20世紀40年代至今,沈燮元在南京圖書館就干兩件事:編目、采購。他形容自己和圖書館的關系是“魚和水”:他在圖書館里游了一輩子,無法離開水。
再譬如,國家圖書館管理員顧曉軍,有網友形容他是國家圖書館的“掃地僧”。在國家圖書館的12年間,他自學了法語、意大利語、希臘語、拉丁語、波斯語等十幾種語言。
四川甘孜的僧人久美,回到家鄉(xiāng)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用幾年時間建造了一座藏式圖書館“納朗瑪”,讓家鄉(xiāng)的孩子能夠通過書籍看到更大的世界。
《但是還有書籍2》中的這些人物,有的是第一次出現在觀眾面前,有的已經被媒體采訪拍攝過很多次。葉深告訴記者,對于紀錄片創(chuàng)作而言,找到拍攝對象很關鍵,挖掘到這些人物和他們背后的故事是《但是還有書籍》創(chuàng)作過程中最大的難點。
以久美為例,導演團隊首先確定了做鄉(xiāng)村圖書館的方向,搜羅了全國幾十個鄉(xiāng)村圖書館,從中篩選出了久美和“納朗瑪”的故事;找到顧曉軍,則是得益于豆瓣,七年前有人在豆瓣國家圖書館小組發(fā)了一個帖子,尋找每天在國家圖書館站乘坐地鐵,戴眼鏡,頭發(fā)微卷,看波斯語書籍的男子。通過這個帖子,導演團隊順藤摸瓜找到了顧曉軍。
“我們呈現了這么多人的故事,其實都是一個故事——就是你如何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事情,并為之堅持?!比~深認為,《但是還有書籍》能夠破圈,就在于紀錄片主人公的狀態(tài)觸動了網友。尤其在快節(jié)奏的現代社會,浮躁和焦慮是一種普遍的心態(tài)。紀錄片讓觀眾看到了,在這個時代還有這樣一批人,能夠如此沉靜、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正如片名《但是還有書籍》,書籍和閱讀帶來的心靈的熨帖和慰藉不會消失。
90后創(chuàng)作團隊
《但是還有書籍》主創(chuàng)團隊的辦公室位于北京朝陽區(qū)的一個文化園區(qū)內,在這里,書籍隨處可見。被問及主創(chuàng)團隊的閱讀量是否很大,羅穎鸞連忙否認,“在我們拍攝對象面前,可不敢說這種話,相比他們,我們感覺自己是文盲?!?/p>
葉深笑著對記者說道:“閱讀量大算不上,但愛買書是真的。做這部紀錄片讓我們有借口買更多的書?!焙芏鄷彩菆F隊成員家中實在擱不下了,才放到了辦公室。葉深喜歡看社科類、歷史類書籍,羅穎鸞則閱讀文學類的作品更多——團隊不同的導演都有各自的閱讀習慣。
包括導演、制片、合作攝影師及總撰稿在內,《但是還有書籍》團隊一共十來個人。除總導演葉深和羅穎鸞是80后,其余成員多是90后甚至是95后。年輕的創(chuàng)作團隊天然更接近年輕觀眾的審美,使《但是還有書籍》的選題、表達方式貼近年輕觀眾,令人耳目一新。
譬如,片中動畫的表現方式就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愛。葉深介紹,因為B站的用戶非常年輕,找到一種符合B站社區(qū)氛圍的講故事方式是團隊在創(chuàng)作中繞不開的問題。與此同時,書籍這一題材的拍攝難度也很大,主人公們大多伏案工作,沒有太多動作和場景的變化。因此,團隊想到了動畫這一表達方式。
B站紀錄片制作中心的高級顧問朱賢亮也建議主創(chuàng)團隊以此作為創(chuàng)新點,并加大動畫含量,形成獨有風格。在這一背景下,團隊找到了洪嘉寶。彼時,她剛剛從清華美院畢業(yè),要前往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研修紀錄片動畫。對于《但是還有書籍》來說,洪嘉寶的專業(yè)特別對口,她也給予了這部紀錄片很多不同的藝術形式。
讓觀眾有獲得感
《但是還有書籍》上線后,很多彈幕都讓主創(chuàng)感受到了網友之中臥虎藏龍。譬如,有網友將某集鏡頭中出現的每一本書都用西班牙語和中文做了標注。顧曉軍在片中說起波斯語、希臘語等小眾語言,還有網友分析其發(fā)音和語法。
創(chuàng)作團隊也在片中埋了很多“彩蛋”,如片頭設計的“游泳的魚”的動畫,靈感便來自沈燮元對于圖書館的比喻。每一集的片名,團隊還邀請了片中的主人公幫忙手寫……這些創(chuàng)作團隊用心設計的小細節(jié),網友基本上都發(fā)現了。來自網友、觀眾的互動與反饋,讓創(chuàng)作團隊感到喜悅和滿足。
豆瓣一則點贊量很高的評論讓主創(chuàng)團隊感同身受:如果每天有兩小時閱讀,你就會發(fā)現今天沒白過。在現代的傳播環(huán)境下,很多娛樂形式能夠幫助用戶消磨時間,譬如刷短視頻,一刷就是一小時、一下午,都不知道時間是怎么過去的,你也記不得自己看了什么。
“當很多人都覺得上網是在殺時間的時候,我通過看一個視頻能有獲得感,這對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來說都很重要?!痹谌~深看來,做好內容就是爭奪觀眾最重要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