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超 貴州
學書應以古為尊,古人有云“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臨古很關鍵,對臨習書法而言,如果我們每天反復地去做同一件事情,也是很開心的,因為熟能生巧,久而久之,大腦會記住你平日里所臨習的每一個筆畫,只要在腦海中將它們有意識地進行比較、改造,然后合理地組織在一起,能形成一個完整的字并寫出來就很不錯了,當融入了自己的想法便算開始擁有了創(chuàng)作能力。
本次作品內容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書寫工具選用自己研磨的鋼筆尖配上英雄1060型號鋼筆,采用馬利牌白色國畫顏料,紙張用棕色卡紙作為底色紙與普通黑色卡紙搭配拼貼而成。此次作品風格大致取向魏晉小楷,因我日常主要臨習鐘繇、“二王”、王寵等書家。
此幅楷書作品主要取法王羲之小楷,筆畫柔中帶剛,落筆尖狀明顯,行筆直挺,收筆爽利,謂之剛,弧度大,圓潤的收筆,謂之柔,作者把兩者組合得比較協(xié)調。結構主要取法“二王”,也有鐘繇的趨扁造型。王羲之小楷是在鐘繇的帶隸意的基礎上,把字形變得更方、長一些,結字也更緊湊,去隸意更明顯。該作品的結體寬博舒朗,通篇雍容和雅,有自己的特點,如豎鉤的出鉤較短,角度略平,更擴張了包涵的勢態(tài),又與唐楷顏體的外拓意合。作品采用黑底白字的處理方式,視覺沖擊力強烈,中間紅色矩條貫穿,托底顏色古樸,整體層次感很強。美中不足的是印泥顏色稍顯深暗。
黃少波 江蘇
我從事硬筆教學多年,每年國內硬壇賽事如云,但能引起我關注的賽事沒幾個,自本屆“中鋼”大賽征稿啟事刊登出來,就在心里反復地構思怎樣創(chuàng)作出一幅優(yōu)秀的投稿作品,既要符合投稿要求,又要突出作品的品位,作品既要有高雅、簡約、和諧的外在形式,又要注重傳統(tǒng)功力和藝術內涵。平時臨寫“二王”、鐘繇的小楷甚多,所以筆法上還是以鐘、王為主調,糅合一些褚遂良的筆意,在形式章法上采用縱有列橫無行,作品內容正文部分字稍大而疏朗,附文部分字略小稍密,正文與附文有一定錯落,形成兩個塊面,這樣作品整體有了大小、疏密、錯落的對比,使作品整體的豐富性加強。中國鋼筆書法大賽一直是業(yè)界公認的權威賽事,已連續(xù)舉辦了十三屆,上一屆獲得三等獎,這一屆很慶幸獲得二等獎,感謝“中鋼”伴我一路成長!
此幅楷書作品用魏晉小楷風格書寫孫過庭《書譜》,作品紙主色淡雅加上兩側豎條黑邊再配上紅色印章,顯得既莊重又活潑。正文采用縱有列橫無行,筆畫質感較好,粗細變化自然,落筆快捷爽利,收筆含蓄,一剛一柔,行筆有提按,書寫性很強,這是基本技法嫻熟的表現(xiàn)。結字上大小、長短相間,富有節(jié)奏變化。偶以行草筆法間入,平實中見靈動,行間避讓穿插合理,整體字多而不亂,通篇書寫自然輕靈,給人以清風撲面之感。
黃 煒 江西
因參加鋼筆書法大賽,我想著一定要用鋼筆書寫,特意買了一支鋼筆打磨筆尖,用國畫顏料鈦白為主,加一點赫黃,以期與底色呼應,在黑卡紙上用鉛筆畫橫1.4cm、縱1.3cm的扁格,使行距略大于字距,便于橫向筆畫的舒展。寫好用膠膜貼在作品紙上。作品內容選自山谷題跋,字體的風格取法文徵明《草堂十志》。平時臨帖和創(chuàng)作都不夠,之后要多加練習,希望下一次“中鋼”大賽能再創(chuàng)佳績!
此件楷書作品,作者采用了縱有列橫有行的章法形式,這種形式的優(yōu)點是通篇布局整齊勻稱、端莊嚴謹。作者以文徵明《草堂十志》為主基調進行創(chuàng)作,其中也加入了文徵明《離騷經》《落花詩》的部分字法,例如“害”“笑”等,文徵明小楷的筆法講究尖起爽利、行筆果斷、收筆多變,作者較好地把握了這種筆法基本特征并用于創(chuàng)作,隨之相應的字法則以趨扁為主,左右舒展,上收下放,每字重心均以平穩(wěn)為主。裝飾底紋偏重偏復雜了一點,字比較小,不突出了。幸虧采用黑底與米黃色顏料對比強烈,正文部分還是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力。落款姓名章若能用朱、白文搭配,或改為只用一枚姓氏章,效果更佳。
黃銀華 廣東
我寫的是一張A3大小的楷書作品,此次比賽我用0.7mm中性筆進行書寫。內容摘抄繁體版《司馬季主論卜》,為了避免繁簡體轉換出現(xiàn)錯誤降級,遇到不會的繁體字一個一個查。字體的風格主要取法鐘繇《宣示表》多一些。點畫遒勁而顯樸茂,主筆突出,字形多數(shù)寬博而扁方。把這些特點融入,再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創(chuàng)作。
作品天高地窄,仿菱邊很復古,簽條居中質樸,底色仿宣紙肌理,暗紋古色,三方印把正文夾住,三角穩(wěn)定,落款文字雖少,還分兩行,倒也別致,朱白兩印大小合適,章法布局很用心。用筆干脆利落,線條的質感很好,足見作者控筆能力強,技法嫻熟,相同的字有各種變化,如“也”字。因字距、行距相近,橫向伸展筆畫較少,長捺舒展,出鉤有力,短小筆畫也很精致,撇喜向縱勢延伸,如“不、久、君、靡、教、金”等字。
結字沉穩(wěn)厚重,以下部開闊為主,感覺勢大力沉。外形大的字在結構上處理得較好,盡顯合理,足夠舒展。變短縮小的字要注意空間安排的合理性。部分上下結構的字,采取兩部位錯位與正斜的方法使字具有動態(tài)感,但不可過之,如“春……激”,重心偏右為主。在縱向線條取勢上,中間向右弓出呈“外拓”狀,但一個字中左右均有縱勢線條時,要呈“相向”,盡量不用相同取勢,如“骨、愿、燐”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