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敏
摘? 要? 我國田徑項目普遍在國際大賽中缺乏亮眼的成績,這跟我國田徑的訓練手段不足有著顯著關系。田徑傳統(tǒng)訓練方法總是圍繞著專項去設計,太過于著重專項技術的練習。通過科學研究,明確田徑訓練的綜合化水平較低,缺乏實戰(zhàn)性練習。國家體委在20世紀末時曾推崇“三從一大”的訓練原則,是指訓練過程中從難、從嚴、從實戰(zhàn)出發(fā),堅持大運動量訓練。“三從一大”原則落實貫徹到田徑運動中有著很好的意義和推進作用。“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無論是在以前還是現(xiàn)在對我國體育事業(yè)的實踐和理論都是卓有成效的,對其的科學應用可促進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無論是從體育事業(yè)的角度,還是在以后的田徑項目訓練中,展望未來三重一大的訓練原則對于我國競技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都具有不小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 “三從一大”? 訓練原則? 田徑項目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2)02-235-02
咸春東曾在《淺談“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在中國當代田徑運動訓練中的應用》[1]中提過(圖1):(1)在進行每一次訓練的時候,首先我們要認真研究每一個運動項目的本質(zhì)特征,訓練的時候一定要做到有科學性和針對性;(2)訓練要做到“以練習促進比賽”“以比賽去代替聯(lián)系”“比賽和練習相結(jié)合”,通過運動員參加各類大型比賽去鍛煉運動員的比賽經(jīng)驗和比賽時的心理素質(zhì);(3)在訓練的時候不但要關注各個項目之間的不同之處,而且也要關注到運動員的個體差異性,要知道每個運動員的身體發(fā)展規(guī)律都不同,都是有差異性的,所以為了保證運動員能夠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就必須根據(jù)運動員個人的規(guī)律去安排適合各年齡段、發(fā)展階段的訓練內(nèi)容和要求;(4)訓練時要強調(diào)采取多樣化的訓練原則,增強對外的學習交流,同時也要注意安全問題。
王健在《從劉翔的成功解析新時期田徑運動訓練的“三從一大”原則》論文中[2]說到(圖2),訓練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清晰了解田徑各個項目的性質(zhì)特征,把“從難、從嚴”兩點原則作為訓練主要落腳點,要求日常訓練的訓練量、強度都必須達到比賽的標準,這有利于更好地適應比賽和取得好成績;訓練的核心內(nèi)容就是“從實戰(zhàn)出發(fā)”,比賽時除了運動員的技術水平重要以外,自身的心理素質(zhì)也很關鍵,要鍛煉運動員的各方面能力;把科學的運動負荷量作為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能盲目增加負荷量,這樣只會使人疲勞,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始終堅信運用科學運動技術對于我們的田徑運動技術訓練還是有效的,可以大大提高田徑運動技術競賽的成績,推崇新時代田徑運動訓練,同時我們也相信,科學運動技術在該領域?qū)⒁欢〞l(fā)展成為田徑競賽的“制高點”。
劉大慶、王榮輝、胡曉麗在《田徑運動如何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3]中運用闞福林教練統(tǒng)計訓練中國鉛球隊的運動員時間并參考“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幾個例子(圖3),得出了“少吃多餐”訓練手段。意思就是:“少吃”,就是保障高強度和高質(zhì)量;通過“多餐”,就是增加每次訓練的次數(shù)、增加訓練時間的手段,積少成多,保障大負荷的訓練。例如,世界頂尖鉛球高水平女運動員在一年的投擲鉛球次數(shù)大約在8000~10000次。參照三從一大訓練原則的“少吃多餐”的訓練手段,平均每次訓練投擲40次,每年的投擲次數(shù)輕而易舉到10000次,達到15000次以上也不足為奇。提出這個原則在每個項目上應該具體化地去應用。在賽后,田徑教練員的賽后總結(jié)總是將運動員比賽經(jīng)驗不足、賽場適應力差、運動員本身實力不足、運動員肌肉疲勞損傷當作影響運動員成績高低的重要因素。本原則所提到的是,增加運動員訓練次數(shù)和時間、訓練時考慮比賽中可能遇見的問題、努力克服訓練時的麻木思想。但話又說回來,“三從一大”訓練原則中值得我們深思的是運動員的運動成績不理想是否與訓練方法和比賽經(jīng)歷有關;運動員的比賽場地適應能力差是否與個人接受能力和心理因素有關。
馮樹勇在《科學認識和理解“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全面提高田徑項目訓練質(zhì)量》[4]這篇論文中也有說到,訓練原則應該充分結(jié)合以下方面:根據(jù)大賽要求去制定準備活動的強度,運動員要適應天氣、風向等,在比賽期間也要保持訓練,在比賽期間也要保持訓練,以此來提高持續(xù)比賽的能力。具體說來,要避免犯規(guī),提高比賽時第一跳或投擲出好成績的潛力,提高專項技術水平和成績的穩(wěn)定保證,按照比賽規(guī)則補給功能飲料和能量的補充,提高賽時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頑強拼搏的意志、增加比賽經(jīng)驗等。
綜上所述,在我看來,即使做到了科學正確地深入了解“三從一大”訓練原則,但想要在訓練中貫徹實施,就必須要在訓練的過程中注重高強度高質(zhì)量的訓練,還必須增加每次訓練的次數(shù)、增加訓練時間的手段,訓練時要求按照比賽要求去嚴格訓練。我們不僅要保證在平時的激烈緊張的訓練中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力,還要努力進取,以爭取戰(zhàn)勝更高水平的對手為訓練目的去進行訓練。除此之外,在訓練的時候要注意每一個細節(jié)問題、每一個技術動作要領、心理素質(zhì)和戰(zhàn)術等各個方面,都要制定嚴格的要求去實施和遵守。更為重要的是在訓練時無論是教練員還是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要求進行和互相監(jiān)督,必須所有的訓練都是以比賽的要求為目的執(zhí)行的,這才是能保證取得優(yōu)異成績和訓練成效。否則,說什么從實戰(zhàn)中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只是侃侃而談,想要科學提高,就必須按照科學來?。▓D4)
一、從難、從嚴
1.生理方面(提高心搏量:心率控制在120~140次/分,提高心輸出量:心率控制在150~180次/分)
2.生化方面(無論什么訓練,要把運動員訓練時的機體能量代謝控制在有效范圍內(nèi),而且要循序漸進的提高到運動員機體可承受的強度。如有氧訓練和無氧訓練結(jié)合,心率控制在170~190次/分之間,強度控制在80~90%之間,血乳酸控制在5~12毫摩爾/升之間。)
二、從實戰(zhàn)出發(fā)訓練
1.再具體來看對于訓練距離強度的具體要求,訓練距離強度更多的應該與每個訓練目的距離密切聯(lián)系,訓練距離強度也是要根據(jù)每個訓練目的距離大小來決定取決的。
2.從實戰(zhàn)出發(fā)訓練,依據(jù)以練促賽的原則,根據(jù)比賽去訓練,模擬比賽場地環(huán)境等。
三、從大負荷量出發(fā)訓練
(一)重復訓練法
1.訓練強度:90%。
2.訓練時間:2~3分。
3.間歇時間:2~3分。
4.訓練課量:30分以內(nèi)。
5.主要作用:是中長跑的主要能力。
(二)持續(xù)負荷訓練法
1.訓練強度:90%。
2.訓練時間:12~15分。
3.主要作用:是中長跑的主要能力。
參考文獻:
[1]咸春東.淺談“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在中國當代田徑運動訓練中的應用[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第六屆全國田徑運動發(fā)展研究成果交流會論文集[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分會,2013.
[2]包云,王健.從劉翔的成功解析新時期田徑運動訓練的“三從一大”原則[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03):106-107+115.
[3]劉大慶,王榮輝,胡曉麗.田徑運動如何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J].福建體育科技,2000(05):13-16+33.
[4]劉彤,馮樹勇.科學認識和理解“三從一大”訓練原則全面提高田徑項目訓練質(zhì)量[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07):985-987.
[5]劉大慶,王榮輝,胡曉麗.田徑運動如何貫徹“三從一大”訓練原則[J].福建體育科技,2000(05):13-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