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墨
2022年2月17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高山滑雪女子全能比賽現(xiàn)場
北京冬奧會期間,“高山滑雪”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個焦點。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高山滑雪”是菲律賓、海地、厄瓜多爾、加納這些從沒下雪的“熱帶國家”參與此次奧運會的主要項目,甚至是唯一項目。
因此有網(wǎng)友笑稱,高山滑雪在冬奧會中,等于“國考”的三不限崗位。
這些熱帶國家大多只有兩三個運動員參與此次奧運會,所參加項目幾乎都是高山滑雪。貴為冬奧會“皇冠上明珠”的高山滑雪,為何成為這些不下雪國家的偏愛?
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其利用滑雪板和滑雪杖沿著規(guī)定的山路滑降、轉彎。其雛形最早來源于北極圈中生活的挪威人,他們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就以滑雪技術打獵,后來傳至北歐與俄羅斯等地。
“高山滑雪之父”茨達爾斯基
現(xiàn)代高山滑雪起源于阿爾卑斯山,高山滑雪也由此得名“阿爾卑斯山滑雪”。奧地利人茨達爾斯基,是早期滑雪運動先驅,被譽為現(xiàn)代高山滑雪技術的奠基人,更有“高山滑雪之父”之稱。而英國人阿諾德·倫恩和奧地利人漢納斯·施耐德,發(fā)明了高山滑雪比賽。
1907年一般被認為是高山滑雪誕生之年,當年世界上第一個高山滑雪運動組織“阿爾卑斯山滑雪俱樂部”在英國創(chuàng)立。1921年,倫恩在瑞士慕倫組織了歷史上第一次高山滑雪比賽;1922年,施耐德創(chuàng)辦高山滑雪學校;1936年,高山滑雪正式成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很多雪性不足的熱帶國家的運動員,憑借著“配額條款”,拿到了參加冬奧會的資格。
起初,在冬奧會上,高山滑雪只設男女全能,1948年增加男、女滑降和回轉,1952年又增加男、女大回轉;到1988年,男子、女子分別設滑降、超級大回轉、大回轉、回轉和全能各五個小項,再加混合團體項目,共11小項。
在滑雪大項里,與那些需要翻跟頭、需要用上障礙物的項目相比,高山滑雪和越野滑雪算是技術難度較低的。高山滑雪比賽中,只需要從山上滑下來,按要求完成相應轉彎動作,最先到達山下終點的選手為贏家。
高山滑雪是在越野滑雪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在刺激性和趣味性上,高山滑雪比越野滑雪略勝一籌,也更具有群眾基礎。因此難度沒有那么高的高山滑雪,對于那些“雪”性不足的熱帶國家來說,具有先天的誘惑性。
根據(jù)相關比賽規(guī)定,冬奧會高山滑雪每個小項目,只有國際雪聯(lián)積分排名前500名以內(nèi)的選手才有資格參與—但是,如果某些國家的所有高山滑雪選手積分都在500名之外,或者只有一人排在500名以內(nèi),國際奧委會出于讓多一些國家或者地區(qū)參與冬奧會的目的,還是會分配給這些國家一男一女兩位選手去參加冬奧會技巧賽的資格。
因此,很多雪性不足的熱帶國家的運動員,憑借著“配額條款”,拿到了參加冬奧會的資格。
雖然高山滑雪的難度較其他滑雪項目低,但并不意味著只要有參賽資格,就能參加11小項中的任意一項。11小項中的滑降和超級大回轉屬于速度項目,這些速度項目對選手的積分和經(jīng)驗有著嚴格的要求。
沙特首位冬奧會選手阿卜迪
男子滑降被稱為雪上“飛人大戰(zhàn)”,其賽道落差至少要達到800米,長度至少三公里。其運動員的最高時速,甚至能達到140公里以上。這對于缺乏足夠經(jīng)驗的運動員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
比如,沙特首位冬奧會選手阿卜迪雖然憑借對滑雪的興趣愛好,在經(jīng)過7個月專業(yè)訓練、比賽后,拿到足夠積分獲得冬奧會高山滑雪的參賽資格,但是他沒能參加速度項目滑降和超級大回轉,只參加了技術項目大回轉。
今年北京冬奧會當中,那些僅有一名運動員、且該運動員參加高山滑雪項目的代表團共有15個,無一例外,他們參加的都是回轉和大回轉的比賽。
北京冬奧會男子滑降賽道設計者、2010年冬奧會男子滑降冠軍迪迪?!さ戏ǜ绫硎?,國際雪聯(lián)對冬奧會速度項目的達標積分要求比技術項目更高,就是為了安全。
代表那些熱帶國家出征的冬奧會選手,基本上要不曾在歐美留學,要不就是其在歐美的僑民。
雖然相對其他滑雪項目,高山滑雪技術難度不算高,但是美國最優(yōu)秀的高山滑雪運動員米凱拉·希夫林一直認為,高山滑雪項目由于誤差限度小、不確定因素多,很難預測結果。
在她看來,一陣風吹過,或者云層移動讓陽光軟化比賽中段積雪,這樣細微的變化,都會決出金牌和第11名之間的高下。
所以,就比賽場地來說,高山滑雪的要求就十分高了,要在無風、積雪量大、有森林的場地進行,同時要求雪面寬度不低于20米,厚度不僅要達到20厘米,還要踏實、壓平。
國際雪聯(lián)發(fā)布的高山滑雪規(guī)則中,列舉了一些不適宜比賽的情況,如“雪的厚度不足,雪面雪況不佳,有大霧、暴雪、大風或降雨”,但風、雪、雨等天氣惡劣到什么程度時,比賽才推遲或取消,沒有絕對標準。
海地唯一冬奧會高山滑雪選手Richardson Viano
高山滑雪比賽中,運動員以最高140km/h的速度,通過一個又一個“旗門”
再者,高山滑雪場地的賽道動輒有近千米的落差,而運動員需要以不低于100公里的時速才能贏得比賽,并且高海拔山區(qū)環(huán)境多變,可以說高山滑雪是要看天“吃飯”。
因此,濃霧促使2014年索契冬奧會女子超級大回轉等項目延遲開賽;2018年,七級大風更是使得平昌男子滑降項目推遲了4天。
場地要求的垂直高度差,讓高山滑雪比賽更加艱難。運動員們在滑行時的最高速度達到140km/h,同時,還要通過一個又一個“旗門”,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轉彎最后到達終點,速度最快者取勝。當錯過了一個旗門時,運動員要么重新穿越這個錯過的旗門,要么提前輸?shù)暨@場比賽。
在參加高山滑雪時,運動員必須身穿有正式鉛封標志的運動服,佩戴出發(fā)號碼布,頭戴護盔,腳穿滑雪板,手持滑雪杖,同時必須使用脫離式固定器,才會被允許入場。
“我在美國長大。從4歲起,母親就帶我去滑雪,我逐漸地愛上了這項運動。”沙特首位冬奧會選手阿卜迪在接受采訪時曾這樣介紹道,他喜歡在雪中快速滑行的感覺。
無獨有偶,海地首位以及唯一的冬奧會高山滑雪選手RichardsonViano有著和阿卜迪類似的經(jīng)歷。他3歲離開海地,被一個法國家庭收養(yǎng),一直生活在歐洲。Viano曾爭取過2018年平昌冬奧會法國代表隊的名額,可惜未能如愿。
其后,他收到了祖國伸出的橄欖枝,經(jīng)過努力之后,他代表海地出戰(zhàn)本屆北京冬奧會。
冬季項目運動員的培養(yǎng)經(jīng)費遠比夏季項目高。對于一些經(jīng)濟欠發(fā)達或者氣候偏熱的地區(qū),參加冬奧會短時間內(nèi)仍只能依靠歸化運動員實現(xiàn)。因此,代表那些熱帶國家出征的冬奧會選手,基本上要不曾在歐美留學,要不就是其在歐美的僑民。
他們早早便有機會接觸冰雪運動,其水平在祖國屬于出類拔萃、鶴立雞群。本屆冬奧會中,菲律賓選手阿薩·米勒、厄瓜多爾首位冬奧女選手莎拉·埃斯科巴爾,都是出生在美國。
“能代表沙特參加北京冬奧會是我莫大的榮譽,我特別自豪!希望我的冬奧會經(jīng)歷,能為沙特乃至整個海灣地區(qū)民眾打開一扇大門,激勵他們更多地參與冬季體育運動?!卑⒉返暇驮硎荆麥蕚湓谏程爻闪⒁患冶┻\動培訓中心,培養(yǎng)更多的滑雪運動員,讓沙特在國際冬季運動賽場上擁有一席之地。
雖然迄今為止,熱帶國家沒有在冬奧會上獲得過獎牌,但是只要多一些像阿卜迪這樣心系祖國冰雪運動事業(yè)的有心人,相信冰雪運動會更加大眾化、更加全球化。
責任編輯 吳陽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