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薇
“世界之王”沙·賈汗
如今距離莫臥兒帝國覆滅,已有約165年。莫臥兒王朝是印度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大王朝。自1526年起,幾代君王將王朝版圖不斷擴大,觸及今天的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等。
在莫臥兒王朝頂峰期,被統(tǒng)治的臣民有1.58億之多,GDP達到當時全世界的1/4,超過了整個歐洲,影響力超過了同時代的清朝。
“莫臥兒”和“蒙古”的英語發(fā)音極為相似?,F(xiàn)代學者傾向于將莫臥兒王朝稱為帖木兒王朝,因其突出了二者間的傳承關系。1526年,巴布爾成為王朝第一個帝王。而巴布爾的父親是帖木兒的后代,母親則有成吉思汗的血統(tǒng)。
由印度演員赫里尼克·羅斯?jié)h主演的《阿克巴大帝》中的阿克巴,便是巴布爾的孫子。
一、二:《阿克巴大帝》劇照
如同我們在電影中看到的,莫臥兒的王子們從小就受到嚴格的軍事訓“世界之王”沙·賈汗練。阿克巴從1556年開始執(zhí)政,一直到1605年,是王朝第三任皇帝。執(zhí)政期間,他對所有的宗教一視同仁,開明的政策使他成為印度歷史上最具名望的君主之一。
為妻子修建泰姬陵的沙·賈汗,則是阿克巴的孫子。
沙·賈汗在任內(1628—1658)大力發(fā)展文化,締造了莫臥兒王朝的黃金時代。他還是史上最富有的印度人,是柯西努爾鉆石—全世界最大鉆石之一的擁有者,可惜這顆寶石在殖民時代歸了英國王室。
“沙·賈汗”是他的封號,意為“世界之王”;登上王位之前,他叫王子胡拉姆。胡拉姆1592年出生在今天的巴基斯坦。為建立起強大帝國,培養(yǎng)出堅毅的王朝接班人,祖父阿克巴將出生6天的胡拉姆從其母親身邊帶走,交給祖母撫養(yǎng)。胡拉姆與祖父母的感情非常深厚。
1605年阿克巴死后,他的兒子賈漢吉爾繼位。胡拉姆是賈漢吉爾四個孩子中的老三。祖父去世后,14歲的胡拉姆才回到自己父母身邊。但賈漢吉爾沉迷于鴉片和美酒,無心處理朝政之事,將皇印也交給他的第20任妻子、波斯裔寵妃努爾·賈汗。
在將近15年中,努爾·賈汗獨攬大權,任人唯親,是王朝實際的掌權人。她的哥哥阿薩夫是宮中大臣。為了確保她在宮中的地位,她把從前一次婚姻中帶過來的女兒,許配給胡拉姆的同父異母弟弟沙赫亞爾,又將自己的侄女瑪穆塔茲,也就是后來泰姬陵的主人,許配給胡拉姆。
在胡拉姆與他父親抗爭的幾年里,瑪穆塔茲一直陪他出征轉戰(zhàn)。
賈漢吉爾第20任妻子努爾
沙·賈汗狩獵畫像
但她始終傾向于輔佐沙赫亞爾,因他易于操縱。1612年,20歲時,胡拉姆正式迎娶了他的第三任妻子瑪穆塔茲。瑪穆塔茲跟她的姑母努爾·賈汗不同,她沒有政治野心,只是一心輔佐丈夫。兩人在一起的21年間,瑪穆塔茲為胡拉姆生了8個兒子6個女兒,只有4個兒子3個女兒長大成人,其他的都早年夭折。胡拉姆對瑪穆塔茲寵愛至極,雖然后來又娶了幾任,但都是政治聯(lián)姻。
胡拉姆自然痛恨眼見自己的父親成為傀儡,宮中事務全由一個外來的女人說了算。當努爾·賈汗派胡拉姆出征坎大哈時,他拒絕了,以致坎大哈落入波斯人手中。胡拉姆擔心努爾·賈汗要暗害賈漢吉爾,于是1622年,在大將軍和擁護者的支持下,他出兵討伐他的父親和繼母。
1623年3月,反叛以失敗告終,他被要求無條件投降。1626年,賈漢吉爾原諒了胡拉姆,但胡拉姆和瑪穆塔茲的大兒子達拉和三兒子奧朗則布,被留在賈漢吉爾宮中。在胡拉姆與他父親抗爭的幾年里,瑪穆塔茲一直陪他出征轉戰(zhàn)。
1627年,賈漢吉爾去世,爭奪王位之戰(zhàn)到了白熱化的程度。眼見努爾·賈汗和沙赫亞爾要取得勝利,胡拉姆的岳父(也是努爾·賈汗的哥哥)、大臣阿薩夫果斷出手。他首先將胡拉姆的兒子從努爾·賈汗手中奪回(當時三兒子奧朗則布10歲),并將努爾·賈汗囚禁起來。
胡拉姆掌權后,使努爾·賈汗在軟禁中度過了余生17年,他還處決了自己的若干近親。從此“沙·賈汗”胡拉姆大展宏圖,同他的祖父一樣,成為印度歷史上最著名的君主之一。
沙·賈汗將當時的印度打造成藝術、手工藝、建筑中心,吸引了全世界最優(yōu)秀的建筑師、工匠、技工、畫家、作家。他所有的事只找瑪穆塔茲出謀劃策,封她為“世界之女王”,將皇印交給她掌管,只有她的寢宮是用純金和寶石裝飾的,內帶玫瑰水噴泉。
阿格拉城堡
1631年,沙·賈汗最疼愛的長女賈哈納拉已滿17歲,而瑪穆塔茲在38歲分娩第14個孩子時死于難產。瑪穆塔茲去世后,沙·賈汗無心料理宮中事務,閉關了一年。大女兒代替母親的職責,照料父親還有弟弟、妹妹,于是掌管了皇印,還繼承了母親的一半財產,成為印度當時最有權勢的女性。
在女兒的照料下,沙·賈汗?jié)u漸恢復。按照立法,長子享有第一繼承權。大兒子達拉正是他心儀的接班人,大姐賈哈納拉也支持父親的決定。1633年,沙·賈汗指定達拉為王儲。
1638年沙·賈汗計劃遷都,在德里修建了新的皇宮紅堡。1644年,長女賈哈納拉過了30歲生日后,在阿格拉宮中被明火嚴重燒傷,幾乎丟掉性命。沙·賈汗焦急之下,將大量的錢財施舍給窮人、捐給清真寺,以求上天保佑愛女。
他召集在外的兒子回來看望受傷的姐姐,奧朗則布3周后才趕到。大怒之下,沙·賈汗撤銷了他的職位和一些王室特權,禁止他6個月內進入皇宮。一年后賈哈納拉康復,在她的勸說下,沙·賈汗才原諒了奧朗則布,并恢復他的職位。
1657年,沙·賈汗身受尿道炎困擾,覺得自己行將就木,又委任給達拉更多的官職,仿佛達拉黃袍加身在即。此舉立即在其他三個同父同母的兒子心中激起了仇恨、憤怒和嫉妒,他們視沙·賈汗和達拉為共同仇敵。
德里紅堡
三兒子奧朗則布與小兒子穆拉德結成同盟,二人協(xié)商勝利后共同執(zhí)掌江山。
4個兒子都是不同邦的總督,爭奪王位的戰(zhàn)爭在四人中激烈展開,延續(xù)了若干年。1658年,到處都是沙·賈汗已死的傳聞,其他3個兒子懷疑大哥為了自己順利登基,而不對外發(fā)喪。于是二兒子沙赫宣布自己的邦獨立,并向阿格拉進軍討伐達拉,但被打敗,與達拉達成協(xié)議。
三兒子奧朗則布與小兒子穆拉德結成同盟,二人協(xié)商勝利后共同執(zhí)掌江山。兄弟盟軍向阿格拉進軍,盡管有沙·賈汗的鼎力支持,怎奈達拉不敵,加上他的大將向奧朗則布投誠,他只能倉皇逃到了德里。奧朗則布宣布,達拉不再是穆斯林。
大姐受沙·賈汗囑托,寫信給奧朗則布,要求他不要違抗父親,遭拒;又給二弟、小弟寫信,讓他們不要把寶押在三弟身上,也未起到任何實質性的作用。當年6月初,奧朗則布包圍了阿格拉城堡,并切斷水源,要求父親沙·賈汗無條件投降。大姐又出面勸和,建議幾兄弟平分天下,奧朗則布拒絕,說達拉是個異教徒,然后攻陷了阿格拉城堡,稱王,并將沙·賈汗廢黜。
失敗的達拉去投靠了一個邦主,一直招兵買馬,試圖反撲,卻慘遭背叛:邦主于1659年6月10日,把達拉和他的二兒子交給了奧朗則布。達拉身戴手銬腳鏈,被放在滿身泥土的大象身上,于首都德里的大街上被游街示眾。8月30日,奧朗則布的4個手下在達拉兒子面前殺了達拉。
從阿格拉城堡眺望泰姬陵
奧朗則布要求,殺手將達拉的首級帶上前來,以防有詐,驗證無誤后,用刺刀照著首級又刺了三刀,命人將首級裝到盒子里,在晚飯時間送到沙·賈汗處。侍衛(wèi)送達時先按命令傳話,說是奧朗則布送給父親的禮物。打開盒子前,沙·賈汗還感慨父子終歸是父子,打開后立即昏厥過去。
1660年,二兒子沙赫帶著家眷、隨從,逃到今天的緬甸若開邦。怎奈邦主口蜜腹劍,一年之內殺了沙赫和他的兒子們,將他的女兒們強娶為妾,又擔心其后代復仇,也沒有放過其中懷孕的女兒們。
奧朗則布聽到消息后大怒,命人去圍剿若開邦,抓回幾千名俘虜當奴隸,邦主死于隨后的暴亂。得天下后的奧朗則布,顯然無意與小弟穆拉德平分秋色。1658年,他在帳中將小弟灌醉,然后將其囚禁在達瓦里爾城堡中。1661年穆拉德被處決,罪名是早些年殺了一個高官。1662年,奧朗則布毒死了被關押在獄中的達拉的兒子—他自己的侄子。
1658年時,沙·賈汗盡管身體已完全康復,但被奪權的兒子奧朗則布軟禁在阿格拉城堡,好在得到長女賈哈納拉的悉心照料,直到生命的終點。
阿格拉城堡距離泰姬陵2.5公里。在阿格拉城堡,沙·賈汗日夜眺望著他為瑪穆塔茲打造的陵墓長達8年。泰姬陵象牙白色的大理石被打磨得幾近透明,在不同時分顯現(xiàn)出不同色彩;精美的寶石勾勒出精巧細密的花朵,象征著極致的愛情。
曾經的幸福、美滿、恩愛,最終化為凄涼與凄美。1666年,他死后被埋葬在泰姬陵瑪穆塔茲身旁。
奧朗則布意為“王冠上的裝飾”。作為最具爭議性的國君之一,他15歲時就手持長矛,在來襲的戰(zhàn)象間無所畏懼,將自己視為“世界的征服者”。
奧朗則布同他的父親和姐姐一樣,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自掏腰包修建清真寺。他不喜歡奢華的生活,還能背誦整部《古蘭經》,認為皇室的財富都屬于人民。父親沙·賈汗死后,姐弟二人和解,弟弟恢復了姐姐“公主中的王后”稱號,姐姐則一生未婚。
悲傷也好,感嘆也罷,是與非,功與過,善與惡,都無法勾畫出人性的復雜。人類的歷史,就是由散落在每個角落中不計其數(shù)這樣的故事組成,從來也沒有過例外。
責任編輯 吳陽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