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受到我國傳統(tǒng)教育體制和教育模式的影響,一些教師和家長的教學觀念都較為落后,往往是對學生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影響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使教育失去了其本來意義。教育不僅要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應該健全受教育者的人格,培養(yǎng)受教育者全方位的能力。作為社會教育的一個重要力量,教育戲劇應該而且能夠承擔起更大的責任,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戲劇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技能,健全人格。
[關鍵詞] 少兒教育;戲劇;教學方法
[課題項目] 2019年度浙江省省屬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項目資金資助項目,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校級課題成果“面向從事少兒戲劇教育的學生的教學方法研究”(YB201902006)
[作者簡介] 王皆慧(1993—),女,黑龍江牡丹江人,學士,浙江藝術職業(yè)學院戲劇系助教,主要從事戲劇影視表演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2)09-0137-04 [收稿日期] 2021-07-25
在我國傳統(tǒng)教學背景下,一些教師和家長往往將學生作為被動的受教育對象,將一些人生哲理和知識以說教的方式灌輸給學生,但是卻忽略了學生在成長過程當中心靈和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教師、家長與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可能會導致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難以解決。作為教育者,應當明確自身的職責,除了要幫助學生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之外,還應該挖掘和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教師應該借助戲劇的教學工作,幫助學生解決自己所面臨的問題。
一、少兒戲劇教育內容及面臨的問題
少兒戲劇是一種綜合藝術表演形式,所涵蓋的內容十分豐富,在國內教育政策改革推廣過程中,少兒戲劇有助于弘揚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熱情。
(一)少兒戲劇教育的內容
戲劇作為一種藝術表演形式,所包含的內容不僅包括舞臺表演和音樂舞蹈,還包括文學、美術等。教師要引導學生接受戲劇教育,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肢體協(xié)調能力,幫助他們在親身嘗試和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開展這種綜合教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滲透一些世界觀和人生觀的內容,幫助開發(fā)學生的心智;同時,還可以借助一些集中注意力的鍛煉,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利用戲劇這種手段和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興趣培養(yǎng)的平臺,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各種戲劇表演,從而得到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有效培養(yǎng)[1]。
(二)少兒戲劇教育面臨的問題
受到傳統(tǒng)教學體制的影響,“唯分數(shù)論”成為許多教師和家長衡量學生學習情況的唯一標準,同時,也以各種類型的考試作為選拔人才的主要途徑,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逐漸以提高分數(shù)為主要目標,卻忽略了其他學習的意義。一些學生自身的潛能沒有被教師充分地挖掘,在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中逐漸喪失了自身的個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無法在課堂當中得到展現(xiàn)。除此之外,一些家長對于學生寄予厚望,從小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也給學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將學生禁錮在升學考試這條路上,缺乏對學生真正需求的了解,導致師生之間、家長與學生之間缺乏良性溝通,關系淡漠。學生由此所產生的心理問題,會逐漸影響到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學習,這就提醒教育者,應當采取一種面向學生的教學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借助一些藝術表演的方式,讓學生在體驗和嘗試過程中感受到樂趣,逐漸拓展自己的興趣。
二、少兒戲劇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
少兒戲劇教育工作者應當明確現(xiàn)階段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特征,將教學重點逐漸向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方面轉移,除了要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育之外,更應該注重與學生的實際交流,了解學生的內心情感和現(xiàn)實訴求。
(一)創(chuàng)新能力
隨著現(xiàn)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幾乎每個家庭都為學生配備了手機等電子設備。學生能夠利用這些電子設備了解大千世界,但同時也容易深陷其中,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長期這樣可能會導致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越來越淡漠,也會導致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依賴網絡,不肯自己主動動腦思考。作為教育者,我們應當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先進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搭建親身體驗的平臺,通過師生之間的直接交流,有效加強戲劇教學的效率。
(二)專業(yè)教學方法
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采取專業(yè)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時刻圍繞教學中心,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首先,教師應該學會傾聽,對任何學生都采取一視同仁的態(tài)度,面對他們所提出的疑問和需求,應當耐心回應,可以借助一些“這樣啊”“是嗎”等語氣詞來表示自己對學生的重視和理解,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教師敞開心扉。教師還應該進一步鼓勵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合作關系,在培訓過程中,適當給予學生一些提示性的話語,讓學生自己回想,根據(jù)自己的記憶表演出來。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設立一定的獎懲機制,為學生建造一個良性競爭環(huán)境,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為他們設置一些虛擬的獎勵,在課堂結束之后可以兌換成某些獎品,由此來喚醒學生的競爭意識。
三、少兒戲劇教育的具體教學策略研究
在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教師應該設身處地地了解學生的內心,除了要加強傾聽之外,也應該以耐心的態(tài)度回應學生提出的疑問和需求。在正式開展戲劇教育工作之前,教師應該具備一定的溝通技巧和策略,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在具體專業(yè)的學習范圍中,所謂面向學生的興趣教育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普通話正音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戲劇專業(yè)的過程中,首先必修的一門課程就是普通話正音課程。其作為一門基礎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按照標準的發(fā)音來進行鍛煉。因此,教師不僅需要加強理論知識的引導,同時也要鼓勵學生大膽參與實踐鍛煉,讓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掌握普通話的基本功。作為教師,應當合理安排發(fā)聲技巧、發(fā)音、吐字等課程,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方法,糾正原有的方言和口音習慣,使其具有圓潤生動的聲音、純正流暢的節(jié)奏,符合國家規(guī)定的戲劇表演的基本要求。這是學生入門必須做的一門基礎鍛煉活動、達到的一種基本的語言狀態(tài)。作為教師,應該為學生建造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避免使用自己的口音和方言,而是為學生親身示范標準的普通話。教師應該了解每位學生在學習普通話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利用有效的教學對策,幫助他們克服學習普通話的困難。比如:在引導學生學習重音的過程中,應該讓學生理解重音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明確重音所達到的效果。人們在說話的過程當中,適當?shù)亟柚匾裟軌蚱鸬郊訌娬Z氣、加強感情的作用。拿具體的例子來說:語言是由許多個詞句所組成的,其中包含主要的詞句和次要的詞句,將重音放在不同的詞句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我愛你”這句話從字面上,可能只有一種理解,但是通過在不同的位置上加重音,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句子的意思也會隨著重音的位置而發(fā)生變遷,那么聽話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理解。將重音放在“我”上,所要表達的就是愛你的人是我而非他人;將重音放在“愛”上,所要表達的就是對你的感情是愛而非其他;將重音放在“你”上,所要表達的就是我愛的人是你而非他人。由此,說話的人根據(jù)不同的意圖和目的將重音放在不同的位置,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二)少兒藝術語言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戲劇表演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采用多種語言訓練的載體,讓學生能夠掌握少兒藝術的語言。目前,國內少兒語言作品內容豐富、類型繁多,都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戲劇、參與鍛煉的載體,其中比較常見的有相聲、快板、雙簧、少兒主持、寓言故事、詩歌、散文小說等,有助于幫助學生得到語言的啟蒙。在相聲學習過程中,學生主要通過“說學逗唱”的學習和鍛煉,掌握一些基本的語言技巧,在作品中傳達一些對現(xiàn)實的理解和感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看我國一些比較著名的相聲表演,進一步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豐富自己的見聞。同時也可以借鑒前輩的經驗,掌握一些基本的繞口令。在快板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嘗試按照節(jié)奏來擊打節(jié)拍,由此訓練自己的節(jié)奏感和音律??彀灞硌葑鳛橐婚T說唱藝術,有助于加強學生自身的節(jié)奏感。在雙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為學生展示相關表演片段,鼓勵學生自主組合,一前一后合作表演。前邊的演員主要根據(jù)故事和語言的變化,向觀眾呈現(xiàn)一些搞笑的神態(tài)和動作,后邊的演員主要負責說和唱。通過這種訓練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也有助于加強他們的舞蹈表現(xiàn)能力。在少兒主持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場景和主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鍛煉,一般來說,在不同的場合,學生需要運用不同的語言技巧和音調,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來進行主持,這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勇氣和表現(xiàn)力。在寓言故事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將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道理,借助看圖說話的方式,讓學生接觸簡單的訓練,得到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比如:在初期訓練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流水賬的方式講述自己一天之內所做的事情,鼓勵學生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中期訓練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一個主題,要求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jù)這個主題來創(chuàng)作一個故事。在高級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事物創(chuàng)造出一個作品。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少兒戲劇基礎
作為教師,應該利用戲劇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注重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為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體驗和嘗試的過程當中得到綜合能力的鍛煉。在學生觀察力和表現(xiàn)力的專項訓練中,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周邊事物的理解來模仿他們的神態(tài)和動作。以動物為主題的話,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愛的小動物,模仿這種動物的行走方式和神態(tài)。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對自己所喜歡的事物加深了解,挖掘模仿對象的特點,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方式盡可能地接近所模仿對象的特征。同時,教師應該鼓勵其他學生來嘗試猜這位學生所模仿的動物,增加同學之間的互動。在學生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專項訓練中,教師應該以肢體訓練為主,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專注能力。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能夠保持站立,以這種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控制力的培養(yǎng)。學生在完成每個階段的目標之后,會收獲這種小成功所帶來的滿足感,進而提高自己專注的時長和難度,加強對自身肢體的控制。在學生想象力的專項培養(yǎng)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的場景,讓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機會接觸自然,在大自然當中對周邊的事物產生無盡的想象,根據(jù)自己所看到的事物進行創(chuàng)作。鼓勵學生通過繪畫的方式將自己所理解的世界進行描繪,也可以將自己所觀察到的事物加入自己的藝術表演當中。學生對世界的觀察和理解就是學生藝術表演靈感的來源,現(xiàn)如今各種膾炙人口的作品也都是源于創(chuàng)作者對世界的理解和想象。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和訓練的過程中,應該明確戲劇表演的意義,運用身邊的場景和事物衍生出對大千世界的無盡想象。
(四)兒童劇創(chuàng)作
作為戲劇教育者,應當注重選擇合適的題材,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兒童劇劇本。比如可以選擇一些英雄歷史文化,為學生講述上下五千年歷史當中所涌現(xiàn)出來的英雄人物;在建黨100周年的時代主題下,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與李大釗、毛澤東等人有關的歷史故事。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拓展自己的見聞,補充學生對中華歷史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內心認同感,使其尊重歷史,體會當時各種英雄人物的內心情感。教師也可以選擇一些豐富的寓言故事,將通俗易懂的道理改編為兒童劇劇本,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和講述。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利用一些有趣的成語和歇后語,將其衍生為一個完整的故事。比如:“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就適合改編為兒童劇劇本,能夠加強學生的肢體表現(xiàn)力和想象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身邊豐富的素材,從現(xiàn)實生活當中挖掘靈感,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更容易打動人心。確定了題材之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體裁來進行表達,借助豐富的表演形式傳達重要的道理和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jù)作品的角色來設定不同的風格,適當?shù)卮┎逡恍┎煌诔R?guī)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戲劇創(chuàng)作過程中,能否打動人心的關鍵就在于故事情節(jié)是否豐富有趣,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制造矛盾,讓主人公在故事當中經歷多種變化,最終達成某種目的和愿望或者實現(xiàn)某種目標。這樣的故事情節(jié)會更加容易得到認可,學生應該注重避免流水賬式的敘述,而是應該根據(jù)觀眾的興趣,設置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讓故事的走向變得捉摸不透,這樣更容易激起觀眾對作品的認可和興趣。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打破常規(guī)故事情節(jié)設計方法,可以采取插敘或倒敘的方式,將故事最終的結果或者最重要的情節(jié)放在劇本開端,這樣可以產生一種吸引人觀看的效果。在劇本設置中,應該根據(jù)故事的走向適當做好鋪墊,讓劇本的創(chuàng)作能夠更加生動、有趣。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戲劇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語言的使用,讓學生能夠以貼近學生群體的語言來進行創(chuàng)作[2]。
(五)不斷創(chuàng)新少兒戲劇教育的方式
作為教育者,理應緊跟時代發(fā)展的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自身的觀念和思想,能夠借助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式,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和展示自我的機會。比如:在建黨100周年的主題下,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自主查閱資料,了解建黨歷史,選擇自己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個片段來進行詮釋,可以借助相聲、小品、藝術表演、詩朗誦等方式來展現(xiàn)自己對歷史的理解和認知。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難免會遇到思路不清、難以實現(xiàn)等問題,教師應該鼓勵學生直面困難,親身實踐和嘗試,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學生可以借鑒一些優(yōu)秀的戲劇作品,學習作者的創(chuàng)作熱情,體會其中重要人物的內心情感和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意志力,這也是學生接受戲劇教育的一個重要意義。學生能夠在對故事和人物理解的過程中,逐漸產生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共鳴,學習人物處理問題的角度和方法,培養(yǎng)自己堅強的意志[3]。
綜上所述,教師應該利用戲劇教育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與教師交流和互動的機會,通過專業(yè)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得到創(chuàng)新思維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明確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學生保持耐心,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為他們量身定做有效的教學策略;注重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進行觀察和思考,使其按照自己的想象進行延伸和創(chuàng)作,從而得到綜合素質的有效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金梅.戲劇能給少兒教育帶來什么:透視西方少兒戲劇教育[J].學前教育研究,2004(8):44-45.
[2]陳世明.圖像時代少兒戲劇的發(fā)展方向[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0(6):133-137.
[3]王志軍.戲劇文化在非物質遺產保護中的特殊地位[J].四川戲劇,2007(2):16-17.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Methods for Students Engaged in Children’s Drama Education
WANG Jie-hui
(Acting Department,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 Hangzhou, Zhejiang 310059,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na’s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educational model, many teachers and parents’ teaching concepts are relatively backward, and often adopt the cramming teaching method for their kids or students. This affects the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personality and makes the education lose its original meaning.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impart knowledge and skills, but also improve the the personality of the educated and cultivate their all-round ability. As an important force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drama should and can assume greater responsibility. Teachers should adopt effective means of drama teaching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personality.
Key words: children’s education; drama; teach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