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作香
摘 要:“雙減”政策落地后,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質量的保證需抓課堂教學提升:端正教學思想,重視培養(yǎng)學生能力,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精簡課堂語言,抓住課程重難點,學練有效結合;抓作業(yè)設計優(yōu)化:布置規(guī)范書寫作業(yè),分層布置課堂作業(yè),采取多樣化作業(yè)形式;抓教學評價引領:課堂常規(guī)養(yǎng)成,聽課狀態(tài)調整,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問題意識的激發(fā),評價方法多樣化;抓教研工作支撐:為新入職教師解讀教材,解讀課堂,指點課堂細節(jié)處理。
關鍵詞:“雙減” ;小學低年級;減負提質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2)11-0009-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1.003
“雙減”政策落地后,人們對教育的關注度更高了。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家庭作業(yè)取消了,書面考試取消了,但是學生的學習質量如何得以保證值得教師深思。
一、抓課堂教學提升
(一)教師要端正教學思想
課堂是落實教學改革的主陣地,教師必須改變與之不相適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教師應有大課程的觀念,要熟悉每一冊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握每個單元教材的特點,通過對教材的學習和開發(fā)利用,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加強學生自主實踐活動,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要注重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主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
(二)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學生獲得知識是必要的,但培養(yǎng)能力更重要。就低年級語文教學來說,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識字能力、理解詞句的能力,朗讀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和初步的自學能力。在教學中,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程度學生對語文學習的需求,不要一刀切,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較大發(fā)展。
(三)精心設計每一節(jié)課
要在“雙減”的背景下提高教學質量只能向課堂要效率,每一節(jié)課都應該被重視。教師應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位學生并且要尊重他們個體差異。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緊扣教學內容設一些相應的問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其中,共同思考,共同探討,共同提高。低年級的學生自制力較差,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我們的課堂一定要考慮到趣味性的問題,同時考慮到要保護學生的視力,如可以采用白板交互的小游戲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可以采用課堂現(xiàn)場的小游戲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四)精簡課堂語言
低年級是不允許有書面作業(yè)的,所以我們需要利用學生在校時間完成知識的強化。這就需要教師提前設計好每節(jié)課的上課內容,組織好自己的語言。要保障教師的語言說到點上,且不啰唆,將擠出來的時間用在對知識學習的強化上。但也要注意的是,不能為了趕時間而忽視學生對知識內化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
(五)抓住課程重難點
在進入教室之前,一定要明確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難點是什么,這是我們課程的指向標。課堂上,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一定要抓住重難點,反復進行強調。
(六)學練有效結合
課堂練習題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練習可以幫助學生深入地理解知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jù)每個小知識點的學習穿插進行相對應的課堂練習。這樣的設計既強化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也可以避免學生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收獲成就感。
二、抓作業(yè)設計優(yōu)化
(一)布置規(guī)范書寫作業(yè)
一年級作為小學的起始階段,要關注學生的書寫規(guī)范和書寫姿勢。教師可以把中午到校后的課前時間利用起來,練習漢字、數(shù)字、拼音等的規(guī)范書寫,嚴格要求寫字姿勢和寫字質量,在書寫規(guī)范和正確的前提下限制書寫時間,并循序漸進地要求書寫流利,為學生打下寫好字的基礎。
(二)分層布置課堂作業(yè)
課本上的課后練習,部分可作為隨堂練習,讓學生工整地寫在課本上,以指名學生板演或口答形式解決,教師隨堂巡視,及時反饋;部分作為作業(yè),讓學生寫到作業(yè)本上。練習冊上的習題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水平分層布置:基礎性練習題作為全員必做作業(yè);有難度的習題以鼓勵為前提,由學生自由選擇是否做。
(三)采取多樣化的作業(yè)形式
自己“讀一讀”。讓學生多動口。讀生字、讀組詞、讀句子、讀課文,口頭回答課后題,促進學生的有意記憶。和大人一起讀。這里的大人既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家長”。在??梢岳谜n后延時時間,組織“師生共讀”;在家和家長一起進行“親子閱讀”。閱讀內容可以是整本書的閱讀,以每日打卡形式進行;也可以是古詩文閱讀,每天讀,每天記,直到每一篇古詩文都像一棵樹一樣扎根在學生心里。教師可以布置多種類型的作業(yè)形式,比如表演性作業(yè)、圖畫類作業(yè)、手工式作業(yè)、觀察類作業(yè)等等,潛移默化地激發(fā)學習興趣,在“活動”中學習。
例如,學習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一文后,教師可以布置以下類型的作業(yè),讓學生自主選擇其中一項完成:(1)畫一畫,把你最喜歡的一個季節(jié)畫出來。(2)演一演,跟同學或者家長合作,表演四季不同特色美景。(3)讀一讀,你還知道別的描寫四季景色的古詩文嗎?找來讀一讀,開一個交流會。設計這些靈活多樣的作業(yè)內容,讓學生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讓聽、說、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低年級學生好奇、愛動、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的特點,做到了把語文技能的培養(yǎng)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參與學習。
(四)增加綜合學科動手實踐性作業(yè)
閱讀和動手實踐的作業(yè)完全可以與其他綜合學科相融合,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yè);音、體、美、勞等學科布置一些培養(yǎng)習慣、提升素養(yǎng)的作業(yè),增強作業(yè)的拓展性、實踐性、趣味性。(1)科學作業(yè):閱讀科普書籍、科學調查、科學觀察、搜集資料、科學小實驗、科學小制作、種植植物、飼養(yǎng)動物等等。(2)勞動技術實踐作業(yè):它與日常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教師可以從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入手布置作業(yè)。如講衛(wèi)生:洗手、刷牙。生活自理:穿脫衣服、系鞋帶,削鉛筆、整理文具、整理書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刷碗、刷茶杯、擦桌子、凳子等。(3)美術作業(yè):繪畫、手工、泥塑,同一個作業(yè)內容可以讓學生自由發(fā)揮不同的審美視角,允許他們有五花八門、形式多樣的呈現(xiàn)形式。例如,教學冀教版二年級美術上冊《火車開啦》一課時,可以這樣留作業(yè):撕紙或剪紙成火車(隨意撕剪出任意型,嘗試在形狀中添畫裝飾,可用繪畫方式表現(xiàn)火車,又可用小碎紙密集重疊粘貼);借物做火車,利用各種收集到的廢舊材料(紙盒或紙卷筒等)制作火車等等。(4)體育作業(yè):讓學生在跳繩、仰臥起坐等運動中,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每天挑選不同的兩種項目進行鍛煉,養(yǎng)成常規(guī)習慣。(5)音樂作業(yè):把課上學的一首歌唱歌爸爸媽媽聽。
三、抓教學評價引領
教學評價應該是有指向性的。教師要改變用分數(shù)給學生貼標簽的做法,要按照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育人要求,將學生縱向學習全過程與橫向發(fā)展的要素整合起來,更加關注學生整體,科學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低年級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堂常規(guī)養(yǎng)成
低年級的學生自制力較差,所以我們從學生剛剛開始小學生活開始就要抓好學生的課堂常規(guī),比如坐姿、課前準備、課堂上不隨便下座位、不隨便說話等,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習慣。
(二)聽課狀態(tài)調整
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以無意注意為主。課堂上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不聽課的現(xiàn)象,那就要求上課的教師認真觀察學生的聽課狀態(tài),及時調整教學思路,并通過課堂評價來激發(fā)學生認真聽課。可以采用樹立榜樣的方法,比如老師最喜歡xxx的坐姿、xxx在認真聽、xxx積極地回答問題等。
(三)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問題意識的激發(fā)
教師要注重低年級學生在課堂上語言表述的完整性和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用激勵性的語言來引領學生的意識方向,給予肯定的同時,還要注意提出可以提高的方向,比如告訴學生“回答得很正確,但如果聲音再大一些就更好了”。
(四)評價方法多樣化
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注意選擇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獎勵辦法,慎用批評,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語言評價,還可以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比如獎勵小印章、小卡片等評價方式??梢允菍蝹€學生的鼓勵,也可以采用小組鼓勵的方式,更可以將這兩種進行有機結合。比如,把班級分組,每一大列是一組,整個班級四列學生即分成四大組,采用小組評比進行評價,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小印章或小卡片獎勵,如上課積極回答問題、遵守紀律、作業(yè)寫得又快又好、主動幫助同學等。教師每天放學進行小總結、每周周五進行大總結。根據(jù)學生所得小印章或小卡片數(shù)量進行評價。所得數(shù)量最高的組,成員可以進行抽獎,抽到獎的可以換實物獎勵,通過這種形式給學生制造一些小驚喜。小組活動不僅評價了學生,而且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善于傾聽是正確評價的保證
傾聽學生求知的聲音。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求知欲,善于傾聽他們的問題,逐一進行評價和解釋,有些問題需要師生共同給予解答,有些問題則可以鼓勵學生向書本、課下收集資料中去尋求答案。傾聽課堂中出現(xiàn)的“小插曲”。在課堂上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新奇的創(chuàng)意和意外的回答,教師需要花些時間耐心地傾聽和詢問,作出正確、適當、及時的肯定性評價。傾聽學生爭論的聲音。對于一些學習問題,學生都有各自的見解,應允許學生暢所欲言,鼓勵他們各抒己見,教師則要用心地傾聽,適時作出公平的評價,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六)運用好批評的方法
期待式批評:用巧妙的語言藝術提醒或糾正學生的缺點或錯誤,并寄予希望。關愛式批評:如在上課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不要采取當場點名批評的方式,可通過表揚好的學生促使該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還可以運用機智的語言調整學生的狀態(tài),使學生集中注意力。啟發(fā)式批評:要在他們面臨失敗時,給予他們適當?shù)膯l(fā),幫助他們取得成功。
四、抓教研工作支撐
高質量的教學,需要高質量的教研工作作為支撐,因此科學合理的教研工作尤為重要,教師應該積極進行教研工作的研究,并且投入實踐之中。
(一)以積極正確的態(tài)度參加教研
教師必須以積極正確的態(tài)度去參與教研活動,一定要虛心學習,不可驕傲自大,更不可居高臨下。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才能提高自身素質,才能在三尺講臺上游刃有余。
(二)要形成教研活動共同體
教研活動中,應充分發(fā)揮每個人的特長,凝聚集體的力量,形成教研活動共同體,在教中研,研中教,同教研,共進步,本著教研服務教學的原則,實事求是地展開研究。教研的形式也要豐富多樣,不拘一格,可以是案例研討,也可以是課堂觀摩;可以是行動研究,也可以是教學反思,不一而足。
(三)要有理念和思想的引領
教研必須是扎實的、有效的,要有一定的理念和思想的引領,要有明確的目的,期望所能達到的高度,不能為了教研而教研,不能走形式、走過場。要把教研中所能達到的效果放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通過參加各種類型的教研,自身的專業(yè)成長才能迅速,否則會步履蹣跚,舉步沉重。
(四)要有合理的計劃
規(guī)定時間,規(guī)定地點,規(guī)定內容,一步一個腳印去做。學習各學科課程標準,分析教材,觀課議課等等,都是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
(五)為新教師指點迷津
1.為新入職教師解讀教材。新入職教師沒有接觸過教學內容,對教材脈絡不清楚,這是最大的問題。幫助新教師更快地理解教材,是同年級學科組需要教研的重要內容。理解教材應該從研讀教參開始。教參上除了有每節(jié)課的上課過程和教學目標外,后面還清晰地寫出了每個單元的課時、目標、設計意圖等,教會新教師讀懂這些,才能更好地把握課堂。
2.為新入職教師解讀課堂。有專家說,不建議新教師在上課時刪改教材內容,建議從模仿優(yōu)秀課堂開始。所以,新教師一定要多看優(yōu)質課,感受名師在上課時的設計理念、思路和方法,學習名師的課堂語言,這樣可以幫助新教師更快地參透課堂。
3.為新入職教師指點課堂細節(jié)處理。新入職教師碰到新入學學生是一件非常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因為新教師必須要教新學生學習常規(guī),好的班級風氣才會逐漸形成,所以低年級的教研除了課堂教學,還要有課堂常規(guī)類的輔導甚至囑咐。比如要引導一年級的學生先學習課堂規(guī)范、要注重書寫、講話語言的完整、習慣的養(yǎng)成等等。教師要注意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要善于通過立榜樣來激發(fā)學生好好表現(xiàn)等??傊笇陆處熡龅絾栴}就要及時學習。
參考文獻:
[1] 吳非.課堂上究竟發(fā)生了什么[J].基礎教育課程,2015(23).
[2] 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 劉波.教師成長力修煉[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