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wù)院辦公廳印發(fā)《關(guān)于進一步減輕義務(wù)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xùn)負擔的意見》,要求“全面壓減作業(yè)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yè)負擔.”為達到這一目標,教師必須講究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效率,同時,研究有效作業(yè)、高效作業(yè),本文以2021年福建省物理中考試題解法為例,淺談物理課堂教學中對此類題目解法剖析.
關(guān)鍵詞:理想化模型;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2)05-0112-03
收稿日期:2021-11-15
作者簡介:徐學林,從事中學物理教學研究.
“模型建構(gòu)”在物理學中指的是根據(jù)人們的抽象思維和想象力,采用理想化和純碎化的辦法,所創(chuàng)造的能再現(xiàn)原型的本質(zhì)聯(lián)系和內(nèi)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是高中物理必須掌握的解題分析方法,在初中物理不做特別要求,但歷年中考試題中屢屢出現(xiàn)且難度較大,給初中生的解題造成一定的困難,2021年福建省中考物理試題體現(xiàn)尤甚.
1 題目呈現(xiàn)
例1 (2021·福建·T15)如圖1,向右勻速行駛的動車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變.動車減速時(? ).
A.入射角不變,折射角不變
B.入射角變小,折射角變小
C.入射角變大,折射角變大
D.入射角變大,折射角變小
答案:C
錯選“A”、“B”、“D”的人數(shù)較多,選“A”同學主要認為動車減速屬于動力學的知識,光的折射屬于光學知識兩者互不相干;選“B”同學認為動車減速時,水面由于慣性向右上方傾斜,或把入射角看作是光線與水面的夾角;選“D”同學明顯違背了光的折射規(guī)律.產(chǎn)生以上錯誤的根源,在于學生不能正確建立動車減速時水面所處狀態(tài)的正確模型.
例2 (2021·福建·T30)科學選種是提高糧食產(chǎn)量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小華想測量稻谷種子的密度,具體做法如下:
(1)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適量稻谷種子的總質(zhì)量m1,天平平衡時右盤砝碼質(zhì)量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2甲所示,m1=_________g;
(2)往量筒中加入適量的水,測得其體積V1為300 mL,將上述種子放入量筒中,種子全部沉入水中,如圖乙所示,此時水和種子的總體積V2=_________mL;
(3)種子的密度ρ=_________g/cm3,與真實值相比ρ偏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4)小華經(jīng)過反思后改進了實驗方案:將量筒中種子倒出,用紙巾吸干種子表面的水后,再次測得種子總質(zhì)量為m2,則種子密度ρ=_________.(用ρ水和測得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答案:153 400 1.53 大 種子浸沒水中,由于吸水,測得其體積偏小 m1ρ水m2-m1+V2-V1ρ水
大多數(shù)學生錯在第(3)問的誤差分析上,誤將種子吸水后其體積膨脹直接作為所測種子的體積,因此認為體積偏大,密度偏小;第(4)問小華改進實驗方案后計算種子密度的正確模型建構(gòu).
例3 (2021·福建·T33)為節(jié)約用水,小華為農(nóng)場的儲水箱設(shè)計了一個自動抽水控制裝置.如圖3,水箱高為1m,容積為0.8m3.在空水箱底部豎直放置一重5N的長方體,長方體高為1m、底面積為0.02m2,上端通過絕緣輕桿與控制電路的壓敏電阻R接觸,此時壓敏電阻受到的壓力為零.壓敏電阻R的阻值隨壓力F的增大而減小,部分數(shù)據(jù)如下表.控制電路電源電壓U=12V,定值電阻R0為保護電阻.當控制電路的電流I≥0.5A時,電磁鐵將銜鐵吸合,工作電路斷開,水泵停止給儲水箱抽水.
(1)若水泵的額定功率為440W,正常工作時通過的電流是多少?
(2)要使儲水箱裝滿水時水泵恰能自動停止工作,R0應(yīng)為多少?
(3)從水箱頂部給空水箱注滿水的過程中,水的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壓力F/N180185190
195200壓敏電阻R/Ω1817161412
答案:(1)2A;(2)10Ω;(3)3900J
解題存在主要問題:①時間不夠.因2021福建省物理中考卷中等難度題目偏多,思維量、計算量較大,此題為試卷的最后一題,留給學生的時間較少;②信心不足.作為中考壓軸題,比較陌生,題干長,插圖復(fù)雜;③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尤其是要先建立“重心“的模型,再進行分析解題.
2 解法及反思
“模型建構(gòu)”題型的解法關(guān)鍵是:把“實際的物理問題”進行抽象,建立“理想化”模型,再與物理知識進行關(guān)聯(lián)、類比.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有扎實的基礎(chǔ)知識,其次要善于抓住題目的核心問題.比如2021福建省中考物理卷的15題,學生必需掌握的雙基知識有:光的折射定律、慣性;題目中核心問題是:動車減速時,水面由于慣性發(fā)生傾斜,引起的折射中法線的改變,從而導(dǎo)致入射角的變化,學生依此建立如圖4所示物理模型,就能得出正確的答案C.即:水面向右傾斜引起法線向左上方傾斜,導(dǎo)致法線逆時針旋轉(zhuǎn),入射角變大,折射角也隨之變大.
同理第30題種子體積測量中出現(xiàn)的的種子吸水導(dǎo)致測種子密度大小出現(xiàn)的誤差,“改進了的實驗方案”可以用如圖5所示進行建構(gòu)解答.
學生存在疑問:種子雖然吸水但水和種子的總質(zhì)量不變,水和種子的總體積也不變?對于這個微觀問題除了因為分子間有空隙外,可進一步進行演示:往一根裝有水的試管放入一些吸水的紙棉,觀察試管中水位的變化情況,便于幫助學生對模型的理解.
3 教學方法的改進及提升
怎樣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作為一線教師在教學中,首先研究初中物理課程標準,在根據(jù)課標以教材為基礎(chǔ)備好課,平時有意識讓學生進行空間思維能力的建構(gòu),比如在“光的反射”這一節(jié)課教學中,教材中只是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得到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反射光線、入射光線位于法線的兩側(cè),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教學中不能簡單讓學生記住規(guī)律,而沒有給學生一個立體的空間結(jié)構(gòu),導(dǎo)致學生在解題中思路不清晰、模棱兩可,易于出錯;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定律實驗中,操作時為什么要求光屏必須與平面鏡垂直呢?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確保入射光線與法線構(gòu)成的平面與光屏在同一平面上,才能讓反射光線才能在光屏上顯示出來,反之就反射光線就無法在光屏上顯示;因此在實驗探究教學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導(dǎo)學生思考“為什么在光的反射實驗中必須引入法線(現(xiàn)實中看不到的線)”,讓學生知道光的反射是一個空間二維平面模型:首先是入射光線與法線構(gòu)成一個平面(兩條直線形成一個面),然后反射光線反射后剛好落在這個平面上并與入射光線關(guān)于法線對稱;如果沒有引入法線,就無法進行空間平面的建構(gòu)(只有入射光線一條線,無法構(gòu)成面),這樣學生就能清晰建構(gòu)出 “三線”(反射光線,法線,入射光線)具體是如何共面的,解題時就不會出錯.
例 如圖6甲所示為研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中,平面鏡平放在水平板上,E、F是兩粘接起來的白色硬紙板,可繞垂直于鏡面的接縫ON轉(zhuǎn)動.
(1)此實驗中可折轉(zhuǎn)的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①顯示光的_________;②研究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是否在同一平面上.
(2)為驗證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是否在同一平面上應(yīng)該將半面紙板F_________,觀察紙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線.
(3)在實驗過程中,若將紙板傾斜,如圖乙所示,讓光線仍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此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_________(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此時反射光束_________.
A.仍在紙板上呈現(xiàn)? B.被紙板擋住
C.在紙板前方D.不存在
答案:(1)傳播路徑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2)向后彎 (3)在 C
(3)題第2空選C而不能錯選A,因紙板EF傾斜后,入射光線雖貼著紙板沿AO方向射向鏡面,但法線仍必須與鏡面垂直(接縫ON不再與法線重合),入射光線與法線構(gòu)成的平面就會偏離紙板EF,在EF紙板的前面并向前偏轉(zhuǎn)一定的角度,所以反射光線就會落在紙板的前方.
總之,2021年福建省中考物理卷中出現(xiàn)“理想化模型”的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還會常常出現(xiàn).比如,在物體受力分析中,把受力點集中到物體的“重心”上的理想化模型、液體對杯底(壁)的壓力等效為為“柱形液柱的重”、杠桿力臂的模型建構(gòu)等.因此,教師備課時要“吃透”教材,教學上在培養(yǎng)模型建構(gòu)的科學思維能力上下足功夫,才能在“兩減”和“五項管理”的大背景下,真正做到減負而不減質(zhì),做到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溢然.模型[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出版社,2015.
[2] 于東威.由高考題引起的教學思考[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8(12):43-44.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