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霞
一、習作內容解讀
1.在內容選擇上,體現(xiàn)了學科特點
綜觀統(tǒng)編本教材六年級的習作內容,編者在用心引領學生展現(xiàn)真實的自我,不斷觸摸世間美好的一切,積極投入到社會實踐中,讓學生在自信、愉悅中昂首成長。
流露真我。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習作,給出了甜、樂、淚、暖、悔……12個字,要求學生選擇一個感受最深的完成習作。每一個字都蘊藏著一個個豐富動人的故事,撩撥著學生內心深處的情愫,激發(fā)著他們表達的欲望。不管選擇哪一個字,都將使學生觸摸內心,展現(xiàn)真我,促使幼小的心靈之花學會大方地吐露芬芳。
觸摸美好。在六年級的上下兩冊教材中,編者選擇的習作內容都是讓學生捕捉身邊的美好,體味美好的人、事、場景帶來的幸福感。如上冊第八單元習作內容“有你,真好”,要求將“你”的好付諸筆端,并與文中的“你”分享,讓“你”看得見,讓“我”更懂得珍惜。也許“你”讀了“我”的習作,也會為“我”寫一篇“有你,真好”。這種流動的幸福就是語文學習獨有的一道風景。
體現(xiàn)價值。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習作內容是“根據(jù)倡議的對象,將倡議書發(fā)布在合適的地方,如校園的公告欄、小區(qū)的布告欄、網(wǎng)絡論壇”。這樣安排的巧妙在于:一是讓習作和學生生活完全融合,使得寫作不再是單純的輸出,而是有意義的溝通。二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意識、主體意識,啟發(fā)學生主動參與到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中,體現(xiàn)自身的價值。
2.在策略指導上,符合兒童心理需求
明題:有角色感。榮維東教授認為,寫作時,作者要有一種“角色意識”。角色意識,“就是指你在文中以什么身份、口吻來說話。作者的不同身份,直接影響寫作內容和行文風格”。這說明角色意識決定著寫作內容的基調,會幫助作者在情感上找到渴望表達的語境。如上冊第一單元習作《變形記》,明確地告訴學生可以把自己變成任何一種東西,如螞蟻、石子、汽車……這樣,在動筆之前,學生已經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誰,用什么樣的語氣、身份、口吻來寫這篇習作。角色明晰了,動起筆來就會順暢多了。
選材:有方向感。上冊第七單元的習作內容“我的拿手好戲”從選材、確定詳略到列提綱,清晰地給學生指明了習作方向。再如下冊第四單元習作話題“心愿”,編者列出的“我的心愿圖解”就是一份精準的選材密碼;上冊第四單元的小說單元,給出的小說“兩要素”等,都貼心地給了學生“怎么寫”“怎么寫好”的良方。習作不再只是簡單的任務布置,而是給學生“順藤摸瓜”的方法和茅塞頓開的欣喜。
3.在訓練要求上,倡導創(chuàng)意表達
別致的題。一個新穎別致的題目,能讓讀者一開始就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如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內容中,列舉的幾個題目就很有趣,極富想象力:《飄在天上的日子》《夜晚,一棵大樹下的故事》《地球自述》……有時創(chuàng)意只需要一點點發(fā)酵劑,就會將學生帶到更加神奇的想象空間。
淵涵的形。兩冊教材中的寫作形式,除了單元習作,還有小練筆以及詞句段的運用,在形式上涵括廣泛,在訓練上聚沙成塔。特別是詞句段運用的編排,訓練巧,角度妙,內容廣。有運用多個俗語、成語寫一段話的,有圍繞一個意思用修辭手法寫句子的,有照樣子寫習俗寓意的,有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有寫乘車方案的,有仿照例文寫心理活動或寫人物神情片段的,有訓練有序、有理表達觀點的……這些內容用全新的視野為學生的習作打開了思路。
二、習作教學建議
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領會編者意圖,踐行課改理念,實施適切的教學呢?
1.喚回讀者意識
榮維東教授認為:“作者想寫什么和想怎樣寫,不僅受自己主觀愿望的制約,還受制于心目中的對象,這就是讀者意識?!笨梢?,作者心中的讀者是直接影響文章建構的。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有意識地喚回這種讀者意識,使學生明確心中所要傾吐的對象,從而產生一種交流、對話的語境,讓言語自然流淌。在一次語文期末考試時,我為全縣六年級學生命制的作文題是《呵,這事真新鮮》。有個平時成績一般、不愛寫作的男生卻寫出了行云流水、妙趣橫生的語言。原來,他寫的是自己默默仰慕已久的班花居然給他遞了一張小紙條,鼓勵他認真學習的事。正因為心中有了特定的讀者,他才會把諸多心理活動、細節(jié)描寫形象地訴諸筆端。如上冊第六單元寫倡議書,在習作之前就要幫助學生先找到他(她)心中的讀者。打算寫給誰看,是同學,還是小區(qū)的住戶,然后才能進行倡議書內容、格式等的教學指導。雖然“一千個讀者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每個作者心中可以只有一個“理想的讀者”,這會讓作者產生寫作期待,幫助他(她)更專注地表達。
2.用好助力支架
支架一:助力選題。
下冊第三單元的習作話題是“讓真情自然流露”。編者設計了兩組圖解,為學生的選題打開了思路。教師需要進行三點引導:一是哪些詞語是真正觸碰到你內心深處的?那里一定藏著一個最真切的故事。二是人的一生,都是在這兩類情緒中不斷轉換的,這樣才使得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你可以選擇幾種情緒進行轉換,寫出故事的曲折發(fā)展。無論你選擇哪一種或幾種情緒,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實感,能說出真話,道出真情,悟出真心,都是成長經歷中美麗的浪花。三是你的生活中如果還有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可以在小組內交流。
支架二:助力選材。
以下冊第五單元習作內容“插上科學的翅膀飛”為例。這類習作,因為內容寬泛,學生通常會表現(xiàn)出無法選材、無處下筆的實際困難。為了讓學生腦洞大開,憑“空”展現(xiàn)奇特體驗,教師在指導中可引導學生討論:一是在時間上,你是想重回遠古,還是停在現(xiàn)今,還是穿越未來?在空間上,你是來到了宇宙,還是在地球的生存環(huán)境?二是在不同的時間和空間點,你想通過哪些科學技術,將人類的衣食住行變得怎樣奇特?如果形成以下支架圖解(如圖1),學生的思路就會清晰得多。
支架三:助力行文。
以上冊第二單元“多彩的活動”為例,引導學生在小組內畫出以下支架導圖(如圖2),這樣,學生在行文中就會思路清晰,胸有成竹,一氣呵成。
3.發(fā)揮評改效應
診斷:小組批閱。小組合作互批習作能夠開闊視野,拓寬思維,豐富語言,取長補短。為了保證小組批閱的質量,教師要先示范,對字詞句的運用,對文段、選材的處理,對表達方式的認可以及對書寫的要求等,都要依據(jù)學段目標明確給出“范例”,作好賞析與建議,同時在語氣的委婉性、措辭的準確性、建議的合理性等方面作好示范。只要教師做足了示范,學生的診斷技術、賞析能力會日漸成熟。
重構:自我反饋??梢允窃谕樵\斷的基礎上,學生對合理的建議予以采納。也可以是賞析了同伴的習作后,自己受到了啟發(fā),產生了新的想法,再次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或者重構。還可以是學習組內同伴的批閱形式,幫助自己提升習作的品鑒能力。
甄別:教師鑒閱。當“望眼欲穿”的習作旅行一圈后,最后會來到教師手中。此時教師看到的一定是比較完善的習作。這時,需要我們智慧地從三個方面進行批閱:一是習作本身完成的情況,二是組內批閱的情況,三是自我修改的情況。
(作者單位:湖北荊州市公安縣教學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楊壯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