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乾
(甘肅省廣河縣三甲集中學 甘肅 廣河 731300)
有效實施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應遵循三個基本原則:第一,以樹立正確的文言文教學觀為前提;第二,以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和閱讀習慣為目的;第三,以多種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為手段。以此為基礎,具體做法上要首先通過誦讀訓練來培養(yǎng)語感。古文的發(fā)音、用字、語法與現(xiàn)代文有許多區(qū)別,如果要掌握好原文的思想內(nèi)涵,只能在不斷背誦的情況下,經(jīng)過日積月累,可以訓練出文言語感,以便掌握文意。其次要強化字詞句的學習來夯實基礎。教師要明確教學重點,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并引導學生注重總結積累,這樣,學生就會逐漸從量的變化達到質(zhì)的提高,也就具備了閱讀淺顯文言的課程標準要求了。最后要合理利用課外來強化知識的拓展延伸。應該引導學生閱讀課外文言作品,做課本到課外的有效跨越,還應該展開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活動,進一步提升學生對古文的認知能力。
文言文因時代久遠,有其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現(xiàn)代文相比有著明顯的差異,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學習的困難。雖然當前高中文言文教學已經(jīng)越來越受到師生們的重視,這是好的現(xiàn)象,但是,目前的教學效果及學習效果仍然不能達到令人滿意的程度。在中考這個不可避免的重大背景下,中國現(xiàn)今的文言文教育處境更加艱難:教師當然在用心的教,循循善誘,旁征博引;學生也聽的很認真,學的很細致,在書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著聽課的痕跡,甚至拿著"文言全解"字斟句酌的翻譯,實可謂用心良苦。而教的成果與學的成果也常常是南轅北轍,甚至教師皆勞而無功。究其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僅存在于教師教的手段方式上,也存在于學生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方面。
之所以出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究其原因,我認為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教的角度去認知。教師在教的方面還缺乏著有效的教學方法,致使學的無興致,產(chǎn)生勞而無功的狀態(tài)。在高考的指揮棒下,不少老師在講授古文上可說是錙銖必較,"字字落實,句句清楚",從而忽視了文章自身的文化特征,其實是對一些或者聲情并茂的,或者質(zhì)樸無華的,或者至美的文字加以了人為分割,學生們所見到的、掌握的也只能是單一的文章文字、詞、句等知識點,有斷章無全篇,自然無從領會其中的美感,喪失興趣是必然的事情。在如此的環(huán)境中,如何談得上學有所獲呢。學生的主動性被湮沒了,在被動的學習中讓學生們失去了好奇心,失掉了原有的追求,結果可想而知。而另一種教學方式,也讓學生們無所適從。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盲目追求文學的人文性,忽視了高中課標中要求的對字詞的掌握,在課堂上無原則的大肆"改革"學習方法,甚至為追求課堂氣氛的活躍不惜嘩眾取寵,完全忽略了必要的語文知識的講解,把這些內(nèi)容全部交由學生自己在預習中完成,或者用所謂的"導學案"模式讓其自我認知。事實上,大部分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還沒有達到系統(tǒng)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只是在進行機械記憶,因而,這樣做不可能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體會文章的思想精髓固然是必要的,但這需要在系統(tǒng)掌握字詞句的基礎上才能構建。學生在這樣的學習狀態(tài)中,因為缺少文字的必要疏通和解讀,無法領悟文學作品的真正內(nèi)涵,也就無從去領會文本中所具有的思想光芒,更何談繼承和發(fā)展古典作品的傳統(tǒng)文化呢?
在學生方面,也存在著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和學習方法失當?shù)膯栴}。對枯燥的學習模式學生們當然是抵觸的,而文言字詞學習是最為基礎的能力認知,字詞沒有弄懂,文本內(nèi)容便無從知曉。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摳字眼,學生往往既覺得乏味,又收效低微,興趣無從談起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們對文言極大的抵觸情緒,甚至"破罐破摔",索性放棄。
即便是堅持學習的學生,也往往會因為不科學的方法而導致事倍功半。有些學生只是就課文認知字詞,沒有拓展延伸的想法,因此,畫地為牢,在原地徘徊,無法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也有學生過分依賴手中資料,教師提問照資料宣讀即可,不去深入學習,造成自主學習能力的嚴重缺失。此外,學生們普遍忽視誦讀的作用。無論是現(xiàn)代文還是文言文,誦讀是學習文本的必要手段,讀中有領會,讀中有情趣。但學生由于理解上存在障礙,往往感覺文言文誦讀意義不大,也感受不到讀的趣味。誦讀的缺失帶來的惡果就是學生對文言語感不敏銳,喪失了文字與心靈交流的機會
縱觀語文教材,從初中到高中的知識層次相差太大,初中階段基本是處于熟讀背誦和了解大意這個層面上,對字詞的學習蜻蜒點水,可是在高中必修l教材上就有了質(zhì)的不同。高中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具體且細致,要掌握字詞的含義,明確它的用法,了解其語法功能,還要熟悉幾種特殊文言句式,這些內(nèi)容在高一階有效實施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段就全部涵蓋了。對于在初中階段甚至連現(xiàn)代漢語的語法規(guī)則也沒有系統(tǒng)學習過的學生而言,很容易進入迷茫狀態(tài),在不知所從的課堂上倍感無力。盡管高一的語文老師大多都會"一鼓作氣"地對文言知識做惡補,但終因時間有限,學生的認知往往也就是停留在"有印象"的層面上,識記方面明顯不足,這就給以后的深入學習、拓展閱讀造成了障礙。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課程中,老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字詞意義及其常見句型.古文中的名詞、動詞和形容詞都有實際意義,謂之虛詞,老師通過掌握虛詞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的了解,語文并掌握詞匯體系.而古文的虛詞運用得非常靈活,因為同樣虛詞在不同的場合或不同的語言中代表的意思都不大一樣.所以,老師還需要指導學生綜合總結句子中的虛詞,并研究實字在各種語言中所表示的多元含義。
古文中的精華以及使作者所抒發(fā)的思想與真摯情感也是古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不過古文的中心思想并沒有直接地體現(xiàn)出來,并不是只局限于哪一段落.所以在學習古文時,就必須立足文章整體內(nèi)容加以考察與研究,在掌握文章中心思想時,也一定要根據(jù)作家的生活經(jīng)歷和社會歷史背景,才可以理解作家所表達的思想情感.
古文中有許多固定的句式構成和語言表達,所以學習者一定要靈活地運用典型句子,同時學會語言表達方法,盡管句式在文字表述上會有改變,不過句式中仍具有共性特點,當學習者了解后可以進一步提高古文的學習理解能力。古文固然短小精悍,不過讀起來卻是朗朗上口且抑揚頓挫,所以古文教學中必須訓練學習者的語感,讓學習者合理地運用語感,從而增強文字理解,同時豐富誦讀經(jīng)驗,從而調(diào)動學習者的古文學習激情。
核心知識語境下開展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老師需要指導他們背誦知識點,也需要分析思考知識點。首先老師需要根據(jù)教材和他們當前的認知狀態(tài),科學的設置課題,指導他們思維和創(chuàng)新,訓練他們的邏輯思維,為他們的思維成長奠定扎實的基礎。然后老師給出的課題需要根據(jù)他們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問題,設計不得過難也不能過易,高中語文文言文課程老師可以有效根據(jù)教學大綱特點開展探究性指導,甚至可以進行接觸式提問,通過分類教育引導,使課堂教學活動密切圍繞問題展開,可以帶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多元化成長,進而提升他們的核心知識內(nèi)涵。[1]
比如:學習《師說》的教師,便可以結合教材具體內(nèi)容提出疑問:"同學們,你們考慮一下課文中表現(xiàn)了什么樣的思想情感,從師之道指的什么呢?"進而指導學員大聲誦讀感悟文言文表現(xiàn)的思想情感,針對課文中"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教學內(nèi)容可以進一步認識與反思,進而培養(yǎng)學員的語文學習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員的核心素質(zhì)內(nèi)涵。[2]
因為好奇心是他們在學習當中的基石也是他們的學習動力,老師要想提高他們對知識點的掌握度和知識質(zhì)量,必須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誘導他們的思維與探索。因為高中文言文課堂教學存在著相當?shù)睦щy,如果學生使用單純的學習方法學習古文很容易形成厭煩的心態(tài),所以老師們要想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就必須創(chuàng)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可以更好地加入文言文教學之中,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認知與探索能力。老師同時也要對學生的個性興趣及其特征做出深刻的剖析與認識,創(chuàng)造富有針對性的課堂情形,引領學生深入情境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更好地提升核心素質(zhì)。同時老師也要在課堂當中,充分運用口說講故事、猜字謎、多媒體教學和分角色扮演的課堂表現(xiàn)形式,不斷地革新課堂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的氛圍越來越富有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激情。比如:老師在指導他們閱讀《蘭亭集序》的一節(jié)課中,老師就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給他們觀看蘭亭集序當中描繪的情景。讓他們可以通過利用電視的畫面欣賞高山流水文人雅士聚于亭子之中,喝酒作詩,酣暢淋漓。他們利用多媒體技術掌握相應的書本內(nèi)容,提高他們的理解與記憶能力,讓他們在閱讀當中更進一步地了解課文當中的知識點,提高他們的語言核心素質(zhì)。[3]
部分學生在了解古文時會存在著一定的障礙,于是老師一方面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一方面培養(yǎng)學生關于古文學習的技巧,讓他們良好地掌握關于古文的復習思路,同時老師還要通過引導學生關于古詩詞的讀書理解,進而提高對于關于從古文中來的重點字詞的掌握能力,同時老師在講課時候也要對于關于重點字詞的理解,讓他們在練習中多讀多寫多背誦,這樣可以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老師還能夠在課堂教學當中指導學生形成積累與記憶的習慣,讓他們可以通過整理一些積累了古文中重要知識點的小本子,在學古文時候針對他們自己所不了解的基本知識點有效地記下,同時積累了很好的古文字詞匯,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老師也要多引導學生以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力量,使用老師介紹課外古書和生動有趣的古文童話故事,增加學生的古文誦讀率。[4]
古文經(jīng)過時間的演變,又歷經(jīng)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創(chuàng)造,其中蘊含著大量的哲學與文化底蘊,所以教師在進行古文課堂教學工作時要不斷地革新課堂教學的策略,把古文的優(yōu)點運用科學的方式更加全面地表現(xiàn)出來,讓學習者也可以體會到古文教學的激情與美妙。同時因為文言文文體相對繁復,但語句卻相對精煉,所以教師要在課堂當中指導學生利用誦讀比賽來感受古文當中的復雜情感,學習者也可以在誦讀的過程當中更進一步地理解古文的精神結構,進而增強學習者的邏輯思維意識,讓學習者也可以在誦讀當中和作者形成思維上的共振,增強學生的古文學習積極度。同時教師也要在課堂當中,利用誦讀比賽的活動啟發(fā)中小學生的誦讀熱情,可以增強中小學生的課堂活動積極度,讓中小學生在誦讀當中更好地聲情并茂,掌握了文中的主題大意。[5]
將課堂教學內(nèi)容與實際教學情況相結合是一種非常實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特別注意創(chuàng)設與課堂內(nèi)容相一致的具體課堂情境,因為這種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兒童對課堂內(nèi)容的積極性,從而調(diào)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有重大的價值和意義。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于提高學生對文言文內(nèi)容及相關信息的理解是非常有效的。良好的教學情境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感知和理解。由于文言文大多是作者在幾千年前的古代社會中創(chuàng)作的,社會環(huán)境、思維方式、寫作表達方式都與現(xiàn)代社會有很大的不同。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有一定的困難和困難。但文言文是高中語文中一個非常重要和難點,它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有必要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6]
例如,這是一篇典型的古代軍事外交文本,不適合學生實際生活的實際情況。因此,教師應考慮創(chuàng)造相應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本文。學生也可以自愿扮演蠟燭的形象,然后模仿文字中的語言和一些動作,向其他學生展示。這樣,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將大大增強和提高,他們將了解相關背景知識和其他信息,減少學習本文的學習難度,從而更好地掌握本文。
在高校古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針對古文考查的各種問題進行訓練,提高學生對文學文本的記憶水平,引導學生背誦和記憶關鍵詞,提高分析水平和讀寫技能教師還應根據(jù)課文中調(diào)查的知識點做好課堂指導,編寫詳細的教學策略,使他們能夠有效地背誦和記憶教師還應通過有趣的課堂內(nèi)容向他們介紹相關的知識點,提高他們對重點詞匯的理解,提高他們對古代漢語的理解,提高他們對古代漢語的閱讀水平,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和環(huán)節(jié)。學生只有積極思考,才能對所學知識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提高和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比盲目灌輸古代漢語知識更有意義和有效。學生只有知道如何學習和掌握學習古代漢語的相關技能和手段,才能掌握古代漢語。教師不能在課堂上充分參與和教授知識界的知識和文章。這些內(nèi)容需要依靠學生的課外自學。因此,學習、訓練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在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以《感恩宣言》為例,這是人教版高二語文必修的五門課。這篇文言文是李寫給皇帝的,表達了他想照顧年邁的祖母,及時孝順的愿望。老師在講解這篇古文時,往往可以從課文的語境、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方面給學生出謀劃策,使學生能夠深入思考。然后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和研究,從而找到問題的答案。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思考的意識和素質(zhì),對學生素質(zhì)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jù)上文研究的內(nèi)容,我們可以看出在新課標的語境下,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必須把培育其核心素質(zhì)為重心,培養(yǎng)他們的綜合分析思路,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表達。在實踐課堂教學中,老師一定要通過多樣的方法及中學生的閱讀注意力,培養(yǎng)他們文言文閱讀興趣,引導他們深入閱讀文言文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綜合素質(zhì),在文言文閱讀活動中有效地掌握我國蘊藏的豐富傳統(tǒng)文化,進而潛移默化的進行文化繼承和發(fā)揚。此外,教師也應加強文言文教學工作的趣味性,通過多樣化且具有故事性的文言文內(nèi)容講解,促使學生在后續(xù)的文言文內(nèi)容學習中可以具有較好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