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艷麗
(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第一中學 湖南 永州 425000)
逆向思維法是與人們常用思維方式相反的,站在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問題的一種思維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寫作教學一直是很多教師無比煩惱的問題,對很多學生來說,作文也是令他們感到害怕、感到厭煩的難題,是他們語文學習中的攔路虎。寫作教學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在語文試卷中分數(shù)占比很大,作文分數(shù)的高低對他們高考語文的成績影響很大,再加上寫作能力是學生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直接體現(xiàn),影響著學生三觀的形成。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法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教師先講解,學生再寫作,這種是正常的思維方式;還有一種則是學生先寫,之后教師指出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jù)這些問題講解如何寫,這種就是逆向思維法。這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可以讓學生轉換角度,站在對立的角度思考問題,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形成。在教學中合理運用逆向思維法可以增強學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的思維不至于千篇一律,使學生寫出的文章更具有可讀性,更為獨特。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新課改逐漸深入人心,各種新型教育理論進入了教育界中,作為一種原本用于科學研究中的逆向思維法,如今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運用。人們的思維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正向思維,另一個則是逆向思維,逆向思維法也稱求異思維法,是一種站在司空見慣的反面思考問題的方法,即反其道而行之,是一種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的有效方法。
第一,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運用逆向思維法,可以將學生的思維帶到不同的方面去思考問題,這樣學生就能提出不同于常規(guī)的想法,給自己的文章帶來不一祥的內(nèi)容,使人讀來煥然一新。第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逆向思維法可以從另一個角度開展教學,給學生帶來一種新鮮感,調(diào)動他們的寫作熱情,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第三,逆向思維法最重要的作用在于突破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使學生走出思維定勢,從對立的角度看問題,改變自己的傳統(tǒng)思維,運用逆向思維法積累寫作素材,從新的角度審題立意,從而提高寫作水平。
2.1.1 學生缺乏寫作興趣
俗話說的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不僅如此,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是最穩(wěn)定的也是最好的內(nèi)在動機,尤其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他們的學習質(zhì)量息息相關。然而,在實際的高中語文寫作課堂中,哪怕教師和學生都明白寫作的重要性,但由于課堂比較枯燥,高中作文又是以議論文為主,導致只是短短45分鐘的一節(jié)課,很多學生也不能完全參與進來,只有極少數(shù)學生才能完全跟著教師的思路去思索,回答教師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還是興致不高、昏昏欲睡,學習效率很低。
2.1.2 學生對自己的作文缺乏認知
面臨著高考的重壓,很多學生都迫切想要提高自己的作文成績,讓自己的語文能夠拿到一個高分,但事實卻不盡人意。造成學生寫作水平和作文成績不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立意不夠新穎、謀篇布局不合理、文章內(nèi)容過于平淡、邏輯結構不清晰、選擇的素材陳舊等等。只有學生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哪里,才能有針對性的去解決問題,但是,很多高中學生都不明白自己作文分數(shù)不高的原因,或者知道原因也不知道要怎樣去改正,這就導致他們的寫作水平遲遲無法得到提高,作文也拿不到高分的主要原因。
2.2.1 教師墨守成規(guī),寫作教學方法缺少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件事物維持生命力的關鍵。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要想讓自己的課堂充滿活力,維持生命力,就一定要及時轉變教育理念,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和變化,順應時代潮流,通過創(chuàng)新寫作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在以往的高中語文寫作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對作文教學“三部曲”十分青睞,這主要是因為在“三部曲”中,從分析材料,確定主題,再到分析結構,理清寫作思路,最后學習范文,練習寫作,整個過程都是由教師講解完成的,能讓大多數(shù)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學會怎樣寫一篇文章,但是這樣的課堂往往是最寂靜、最無趣的。在語文教學中,除了寫作教學以外,教師在新授課或復習課上通常都會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在寫作教學中,卻很少有教師會運用新型的教學方法,在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上往往沒有變化,像這樣單一的教學方式很容易磨滅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教學效率不高。
2.2.2 教師作文評語簡單,缺少針對性指導
由于大多數(shù)學生還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思辨能力和反思能力,所以,教師的評語就成為了學生了解自己文章水平和優(yōu)缺點最直接的渠道,對學生改正問題,提高寫作水平有重要作用。然而,隨便翻開一本學生的作文本,只能看到寥寥幾個字的評語;而考試作文更是只有一個分數(shù),沒有任何評價。教師沒有對學生的文章提出針對性的意見,也沒有指導學生,導致很多學生都不知道自己寫作中的優(yōu)點和存在的問題,根本不知道要通過什么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由此可見,教師評語過于簡單,缺少針對性指導是學生對自己的作文缺乏認知,寫作水平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高中階段,很多學生都知道作文的重要性,也了解提高自己寫作水平的緊迫性,但是在寫作課堂上,沉默似乎是課堂的常態(tài),學生在課堂上沒有激情,對寫作也只是興趣泛泛。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學生沒有足夠的寫作素材,寫作思路也沒有理清。第二,教師墨守成規(guī),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主體性被忽略,主觀能動性也得不到發(fā)揮,自然就對寫作失去了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可以將逆向思維法運用到寫作教學中,將師生的角色進行互換,實現(xiàn)課堂的翻轉,即學生自己分析材料,提出寫作要求,理清結構思路,形成寫作框架,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寫作的樂趣。舉個例子,在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的《芣苢》的教學中,在分析材料使,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圍繞這首古詩的主旨進行分析。這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分析材料:1.勞動的崇高與美麗;2.怎樣勞動才能帶來快樂;3.換個角度想想,生活的意義是什么,如何苦中作樂等。之后,再由教師發(fā)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組織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提前布置材料,讓學生在課后去搜索和積累勞動、生活等素材,并對其進行分類。搜集好素材之后再來確定文章主旨,這里學生需要將素材用自己的理解和語言表達出來,然后通過投票或交流來選出文章主旨;確定主旨之后就要羅列框架,學生自己根據(jù)主旨搭建文章的框架,確定文章的體裁中心思想,并且每個段落要表達什么意思,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和寫作手法都要羅列出來,最后,學生將自己收集到的寫作素材分享出來,互相交流選出最合適的素材用來寫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要維持好課堂秩序,讓每個學生都能抒發(fā)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捕捉靈感,這樣的教學比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質(zhì)量更好,效率更高。
高中階段的學習任務非常困難,學生面臨著高考的巨大壓力。當然不僅僅是學生,教師的壓力也很大,而且很多教師比學生還要更加緊張、疲憊。面對這種情況,讓教師對每一篇文章都進行詳細指導幾乎是不可能的,而通過逆向思維法來改變作文評價的主體,使評價主體由教師變?yōu)閷W生,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從他人的作文中收獲一些感悟和靈感,并從中學習他人觀點的獨到之處,而且可以減輕教師的壓力,一舉兩得。從分析具體的例子來看,逆向思維法會有意外的效果。例如,費爾·勞倫斯開了一家7歲的兒童商店,里面的商品全部是7歲的孩子用的。店里規(guī)定入店者必須是7歲的孩子,大人要想進店必須帶7歲的孩子。這家店的做法非但沒有減少生意,反而有效地吸引了客人。很多父母都有好奇心,說自己的孩子只有7歲,然后一個接一個地去店里買商品,店里的生意越來越好。
此外,教師可以用具體的例子來講解范文,分析學生寫作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提醒學生客觀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缺點。例如,在分析一篇作文時,教師可以從選題的角度進行解釋,截取一段作文材料,讓學生分析研究,找出作文的主題,然后拿出高分作文,與所選作文進行比較,找出差異。教師還可以鍛煉學生使用材料的能力。在論點陳述中,讓學生使用合適的材料,然后截取并比較高分作文中的材料,從而分析學生材料應用中存在的不足,引導學生學習優(yōu)秀作文中材料的應用方法。在使用修辭手段和寫作文的開頭和結尾時,教師也可以進行相關分析。以高考滿分作文為例,分析了不同類型的精彩作文的開頭和結尾。他們也可以借用一些典型的事件作為開始或結束進行一般性的分析,從而使文章的主題更加清晰,觀點更加新穎,論點更加有說服力。
在寫作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出現(xiàn)觀點沒有論據(jù)佐證的情況,究其原因,是學生積累的寫作素材不充足。這主要是因為很多學生不知道如何在學習和生活中積累優(yōu)秀的寫作素材,由于從小學開始,很多學生都已經(jīng)習慣了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哪怕到了高中,教學方式有所創(chuàng)新,但他們的思維已經(jīng)被限制,只會運用教師提供的素材,而不會主動積累身邊的優(yōu)秀素材。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通過逆向思維法的運用就可以教給學生積累素材的方法,從而幫助他們提高寫作水平。具體實施方法為:第一,教師要引導學生認真鉆研教材內(nèi)容,在日常的小練筆中,靈活運用教材中的事例素材進行寫作。這是因為高中教材都是反復挑選出的優(yōu)秀文章組合在一起編制成的,教師在教學中根據(jù)文章總結和歸納其中可以用于寫作的素材,并有意識的拓展,讓課堂成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陣地。這樣雖然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提高學生素材積累的能力,但能幫助學生豐富素材儲備量,并馬上布置小練筆,讓學生學以致用。在這樣的教學中,時間一長,學生也就能養(yǎng)成積累素材的好習慣,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例如在必修上冊第二單元《以工匠精神雕琢時代品質(zhì)》這篇文章的教學中,作為一篇新聞評論,教師可以找出類似的報道,再給學生拓展一些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或企業(yè),幫助學生積累論據(jù),并在課后布置小練筆:身處在快節(jié)奏時代的我們,如何傳承工匠精神?讓學生學以致用。第二,教師可以利用早自習或課前五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觀看今天的新聞、日報和社會熱點事件,讓學生每天都能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了解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積累到自己的素材中。
總結總之,高中生要想寫好一篇作文,逆向思維法的運用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逆向思維法可以引導學生適當?shù)卣{(diào)整自己的角度和方法,并使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來解決寫作問題。在鼓勵學生運用逆向思維進行寫作時,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探究問題,以便在寫作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使自己的文章更新穎獨特,產(chǎn)生一種讀完之后念念不忘的效果。在寫作教學中,高中語文教師應將逆向思維法作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和重點,鼓勵學生從相反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激發(fā)其創(chuàng)新思維,用新的教學方式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