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遵遠 周宇
(作者胡遵遠系安徽金寨干部學院副院長、中共金寨縣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金寨縣檔案館館長;作者周宇系安徽金寨干部學院教師。)
“三讓”將軍徐立清是安徽金寨人,說起他“讓職”“讓級”“讓銜”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因此,徐立清將軍也被毛澤東主席稱之為“我黨我軍的好同志、好干部”。實際上,還是古話說得最富有哲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逼椒苍杏齻ゴ?,偉大來自平凡。在徐立清將軍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就發(fā)生過許許多多感人至深、發(fā)人深省的動人故事。
“哥哥當紅軍,弟弟要同行。莫說我年紀小,當個通訊兵……”當年紅軍打下四川宣漢城時,一個小女孩一臉稚氣地擠在看熱鬧的人群里。她第一次看見穿著軍裝、腰上別著盒子槍的女兵,十分羨慕??吹脚鴤儙ьI群眾高唱這些革命歌謠的場面,這個小女孩十分激動:女兵好威武、好漂亮,我能成為其中的一員該多好。
這個小女孩就是王新蘭。1924 年6 月,她出生在四川省宣化縣王家壩的一個知識分子家里。
王新蘭的叔叔王維舟是中共秘密黨員,在家鄉(xiāng)創(chuàng)辦了一所新式學校---宏文小學。5 歲那年,父親送王新蘭到這里讀書。在這里,王新蘭不僅讀書習字,還接受了最初的革命啟蒙。
當時,王維舟秘密發(fā)動群眾,建立了川東游擊軍,領導了著名的川東起義。于是,軍閥劉存厚把王維舟視為眼中釘,懸賞捉拿他。王維舟和王新蘭的兩個哥哥躲在一個閣樓上,繼續(xù)策劃領導游擊軍斗爭。5歲的王新蘭已懂些事,慢慢有些覺察,先是發(fā)現(xiàn)她的哥哥姐姐時不時地往樓上鉆,后來又發(fā)現(xiàn)只要哥哥姐姐上樓,叔叔也準在樓上。王新蘭發(fā)現(xiàn)他們的行動有些神秘,神情都很莊重,她就知道他們一定在干什么大事情。
不久,劉存厚派一個連進駐王家壩,連長就住在王新蘭家。國民黨連長經常指揮他的手下四處活動,搜山、抓人,給秘密黨組織和游擊軍的聯(lián)絡造成很大困難。黨組織見王新蘭年紀小,不易被懷疑,就經常派她去送信。有人說王新蘭9 歲參加革命,其實王新蘭早在5歲那年就在從事革命活動。
徐立清將軍
后來,王維舟離開了那個閣樓,王新蘭的兩個哥哥也跟著他走了。他們奔波在宣漢、開江、梁山一帶的廣大農村,發(fā)動群眾。沉寂了幾個月的川東大地又沸騰起來了。他們走過的地方,紅紅火火地建立起了農民協(xié)會、婦女會和游擊隊。這時,王新蘭心里明白,這些都和小閣樓上那些秘密活動有關。
1932 年底,為配合從鄂豫皖根據地“西征”的紅四方面軍入川,川東游擊軍加緊了對敵斗爭,努力擴大游擊根據地。到1933年10 月,在紅四方面軍發(fā)動的宣(漢)達(縣)戰(zhàn)役中,王維舟率部配合紅軍主力前后夾擊軍閥劉存厚,打得敵人潰不成軍。
11 月2 日,紅軍在宣漢縣城西門操場隆重舉行了慶祝大會。慶祝大會上,川東游擊軍正式改編為紅四方面軍第三十三軍,王維舟被任命為軍長。大會盛況空前,大街小巷被擠得水泄不通。幾十年后王新蘭回憶起那天的情景還十分高興。她說:“那天,姐姐心國帶著我,半夜就起了床。我們一人舉著一面小旗,跟在隊伍里,向會場走去。離宣漢城還有好幾里路,就聽到了從那里傳來的鑼鼓聲和鞭炮聲。一進城,就被滿眼的標語、紅旗和此起彼落的口號聲包圍了?!?/p>
幾天后,王新蘭的姐姐王新國也參加了紅軍,分配到紅四方面軍宣傳委員會??吹浇憬愦魃狭司Y著紅五星的八角帽,王新蘭又高興又羨慕,整天蹦蹦跳跳地跟著姐姐她們后面,一會兒跟著學歌謠,一會兒幫著刷標語。
于是,王新蘭就找隊伍上的人要求當紅軍,隊伍上的人說她太小不行。王新蘭又到另一個征兵點去問,還是不行。于是,王新蘭悶悶不樂。姐姐看出了她的心思,答應她到了12 歲,一定能幫她當上兵,因為她知道紅四軍里有一個12 歲的宣傳員??赏跣绿m認真地對姐姐說,那我謊報年齡,就說是12 歲了。姐姐笑著說,你長得那么小,說12 歲哪個相信?王新蘭照了照鏡子,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此時,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宣、達一線的紅軍和地方機關撤至川陜蘇區(qū)的中心地域通(江)南(江)巴(中)一帶。姐姐擔心母親和妹妹,專門趕回家,將母親托付給村蘇維埃主席,讓她隨蘇維埃政權機關一起轉移。母親走后,家里只剩下王新蘭孤零零的一個人了。于是,王新蘭一頭扎進姐姐懷里哭了起來,說一定要跟著她去當紅軍。姐姐沒有辦法,只好帶著王新蘭一起來到了紅四軍軍部。
時任紅四軍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接待了她們。當他見到王新蘭扎著兩個羊角辮、個頭還沒有步槍高時,便微笑著問:“你這么小能干什么?”
王新蘭生怕紅軍首長把自己看小了,便大著嗓門說:“我什么都能干!”
徐主任見她率真的樣子,哈哈大笑:“哦?什么都能干?那就說說你能干些什么?!?/p>
“好!”聽首長的話有些松動,王新蘭的勁頭更足了:“我會寫字,會跳舞,會吹奏,還會唱歌!”說著她還用手在地下寫了幾個字讓徐立清看。
這時,姐姐王新國也在旁邊幫腔:“首長,您就收下我妹妹吧!您別看她年齡小,可她已經為黨工作好幾年了?!彼鐢导艺涞匕淹跣绿m幾年來為黨傳遞情報的事講給徐立清聽。徐立清一邊聽、一邊連連點頭:“嗯,不錯,不錯?!闭J真聽過王新國的介紹,徐立清對王新蘭說:“小妹妹,不是紅軍不要你,只是你的年齡太小了……”
一聽又沒希望了,王新蘭發(fā)起了小孩脾氣:“小?小怎么了?哪個天生會打仗,還不是一點點學起來的。我雖然年齡小,可學東西還快著呢!”
看著王新蘭參軍的決心很大,徐立清最終同意了:“好吧,那你明天就過來吧!”王新蘭當即興奮地跳了起來。隨著一聲“是”,王新蘭拉著姐姐就往外跑。徐立清突然想起了什么,對著她們喊:“你媽媽同意嗎?”“早就同意啦!”一句愉快的回答從門外飄了進來。就這樣,王新蘭成為了長征路上年齡最小的女紅軍!
第二天一大早,王新蘭就到紅四軍報到,被安排在委員會下屬的宣傳隊當宣傳員。一到宣傳隊,她就和姊妹們開始編演節(jié)目、書寫標語。長征路上,王新蘭和戰(zhàn)友們一起穿山越嶺、爬冰臥雪,無論吃多少苦、受多大罪,從不叫苦叫累,也從不掉隊。
不過,王新蘭確實太小了,爬雪山,她就是靠拉著馬尾巴才攀上去的;過草地,她有些時候也不得不趴在紅軍大哥哥的肩膀上。盡管這樣,王新蘭只要有機會,就會立在風口、站在路邊,為戰(zhàn)友們送歌獻舞、鼓勁加油。
小紅軍王新蘭愣是用稚嫩的雙腳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路,隨同大部隊勝利到達陜北。并且,后來成為了肖華將軍的夫人。
1936 年10 月10 日,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后,遵照中央軍委指示,由紅四方面軍總部率領紅五軍、紅九軍、紅三十軍共21800 余人組建成紅軍西路軍,西渡黃河、執(zhí)行“寧夏戰(zhàn)役計劃”。西路軍的對手是西北軍閥“二馬”的“馬家軍”和反動民團,總兵力超過90000人,且大部分是適應西北作戰(zhàn)的騎兵部隊?!榜R家軍”不僅占天時、地利,而且兵力優(yōu)勢、以逸待勞,而西路軍則勢單力薄、孤軍深入。
西路軍從西渡黃河開始就與敵人進行多次激戰(zhàn),損失慘重。其第九軍在古浪被圍,僅一次戰(zhàn)斗就損兵三分之一。西路軍且戰(zhàn)且走,到1937 年2 月的一天,在高臺倪家營子陷入敵兵重圍,激戰(zhàn)7 個晝夜之后,全軍僅剩下不足9000 人。
中央于2 月27 日組成由劉伯承指揮的援西軍前往救援。西路軍得知后又堅守了5 個晝夜,遭敵人騎兵“羊群式”戰(zhàn)術輪番沖擊后,西路軍寡不敵眾、力不能支,形勢十分嚴竣。危急關頭,西路軍軍政委員會為保存革命力量,決定剩余部隊分三路突圍、就地游擊。同時決定,由徐立清帶領衛(wèi)生部和醫(yī)院工勤人員、傷病員及隨軍家屬等1000 多人組成一支特別的部隊,向西線山區(qū)行動、吸引敵人,掩護西路軍戰(zhàn)斗部隊擺脫敵人。
徐立清臨危受命!讓其帶領傷員和家屬掩護主力轉移,結果誰都能夠想到。徐立清毅然決然地接受了任務。他連夜召開會議布置,告訴大家說:這是一項非常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為了西路軍的生存,我們要隨時做好戰(zhàn)斗和犧牲的準備。
這支特別的部隊,除了穿著軍裝的輕傷員抬著重傷員行動外,在隊伍中還有很多身穿五顏六色服裝的婦女和小孩,他們不但不隱蔽行軍,而且專走山坡和高地,有意暴露自己、吸引敵人,結果可想而知。
這支特別的部隊在被圍又突圍、突圍又被圍中頑強地堅持著。4 月上旬的一天,他們走到甘州(今張掖)的一個山上,已是深夜,徐立清安排一個戰(zhàn)士放哨,自己則很快地就睡著了。由于過渡疲勞,哨兵也坐著進入了夢鄉(xiāng)。這時,恰逢敵兵偷襲,徐立清和同志們均在酣睡中被敵人捉住了。
徐立清和秦基偉(后任國防部長)、方強(后任海軍副司令)等20 多名西路軍將領被關押在張掖縣。他們相互鼓勵,采取各種方式與敵人進行斗爭。5 月1 日,他們在獄中成立了黨支部,由徐立清牽頭負責。黨支部的工作重心就兩條:第一、一但敵人殺我們,要昂首挺胸喊“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不能裝孬!要讓群眾看見我們的良好形象。等將來紅軍打回來了,就會知道,某年某月某日,馬家軍在這里殺了紅軍的人!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這些人都是怎樣就義的。第二、如果敵人暫不殺我們,就要想方設法帶領大家逃跑。逃出之后,能找到部隊更好,找不到部隊的話則就地發(fā)動群眾、開展游擊戰(zhàn)爭,等隊伍擴大了,再去尋找紅軍主力。
后來,隨著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國共對抗趨緩,徐立清等人在敵人將他們押往西安的途中成功逃脫、回歸部隊。
1947 年4 月羊馬河戰(zhàn)役后,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部隊秘密轉移至瓦窯堡附近休整。國民黨軍判斷中共中央機關及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部隊主力在綏德地區(qū)并正在東渡黃河,遂令其第一戰(zhàn)區(qū)部隊急速北上,并令駐守榆林的第二十二軍等部南下,企圖“南北夾擊”,將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部隊消滅于葭縣、吳堡地區(qū)。
國民黨軍第一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胡宗南以9 個旅的兵力,于4 月26 日由蟠龍、永坪地區(qū)分兩路向綏德地區(qū)疾進,僅留整編第一師第一六七旅(欠1 個團)及陜西保安第三總隊等部守備其補給基地蟠龍。
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和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勛決心趁胡宗南集團主力北上綏德回援不及之機,進攻孤立據點蟠龍。解放軍以部分兵力偽裝成主力,誘使胡宗南集團主力繼續(xù)北上,同時集中4 個旅的兵力攻取蟠龍。30 日,解放軍各攻擊部隊隱蔽進入蟠龍鎮(zhèn)附近。5 月2 日黃昏,解放軍對國民黨蟠龍守軍發(fā)起突然攻擊。敵人憑借外圍高地和工事拼命抵抗,企圖固守待援。
蟠龍的工事,都是在國民黨軍一六七旅旅長李昆崗“精心設計,親自監(jiān)督”下完成的,異常堅固。解放軍因缺少火炮,幾次攻擊都沒有獲得突破。時任解放軍西北野戰(zhàn)軍政治部主任的徐立清向彭德懷建議:“看來,靠土工作業(yè)摧毀敵人堅固工事很困難,這樣既消耗兵力,也難以制服敵人,建議停止攻擊,鞏固已得陣地?!迸淼聭旬敿床杉{了徐立清的建議,下令部隊暫停攻擊,一面繼續(xù)加強土工作業(yè)、一面召開戰(zhàn)地指揮員會議,總結經驗、改進戰(zhàn)術、研究打法。徐立清則下到第一線營連指導工作、聽取意見,號召各攻擊部隊抓緊時間發(fā)揚軍事民主,討論如何盡快打破敵人的堅固工事。
戰(zhàn)士們群策群力,開動腦筋,很快就總結出了不少破解敵人堅固工事的有效戰(zhàn)術。比如:針對敵人工事高大堅固且構筑在山坡上,大型炸藥包“很難送上去”的特點,有的戰(zhàn)士提出可以把戰(zhàn)壕挖到碉堡下面,然后把炸藥裝到干糧袋里,隨身攜帶到碉堡下,把干糧袋集中到碉堡外墻一處引爆;再如:針對敵人的陣地火力都集中在碉堡前面的特點,有人提出可以派幾個戰(zhàn)斗小組不間斷地進行佯攻,掩護戰(zhàn)友從后山爬上去等等。
5月3日下午,經過充分準備,解放軍再次發(fā)起進攻。各部隊按事前商量好的戰(zhàn)術迅速推進,很快攻克了東山、北山和磨盤山等主陣地。黃昏后,解放軍從四面八方、居高臨下地向蟠龍鎮(zhèn)發(fā)起總攻。徐立清又抓住時機,及時提出“打進蟠龍鎮(zhèn),活捉李昆崗”的口號。彭德懷對這一口號倍加贊賞,高興地對徐立清說:“這口號比炸彈厲害得多?。 ?/p>
不久,解放軍高喊“打進蟠龍鎮(zhèn),活捉李昆崗”的口號發(fā)起總攻,指戰(zhàn)員們士氣高昂,個個都如猛虎下山。戰(zhàn)至5 月4 日24 時,國民黨守軍全部被殲。此役俘虜國民黨軍第167 旅旅長李昆崗,共殲國民黨軍6700 余人,繳獲軍衣4 萬多套、面粉1.2 萬余袋、騾馬1000 余匹、山炮6門、子彈100 余萬發(fā)。
“文革”初期,徐立清擔任軍委文革小組副組長,因他堅持原則,受到了林彪集團地錯誤關押、批斗,后被開除黨籍、撤銷一切職務送到山西勞改。徐立清恢復工作后不久,中央作出了清查“三種人”的決定。
一天,有關部門向徐立清匯報清查工作時,說找到了那個曾經打過他的戰(zhàn)士,并提出將這個戰(zhàn)士定為“三種人”。徐立清不同意這樣做,他說:“這件事不能歸罪于這個戰(zhàn)士,他當時是奉命看管我,他并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只知道人家給我扣的帽子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反革命分子’,他懷著氣憤打了我?guī)紫率强梢岳斫獾摹薄?/p>
1977 年春節(jié),在總政機關會餐中,一位干部端著酒杯怯生生地來到徐立清的面前說:“徐副主任,我叫×××,我過去寫過您的材料,貼過您的大字報。實踐證明我錯了,我向您道歉?!毙炝⑶逵H切地讓他放下包袱、好好工作,并舉杯祝他全家春節(jié)快樂。
徐立清去世幾年后,在八寶山革命公墓他的骨灰盒前,不知是誰安放了一個用彩綢扎成的非常精制的小花圈,花圈下面白色的綢布上,上款寫的是:“獻給尊敬的徐立清同志”,下款寫的是:“一個曾反對過您后來被證明反對錯了的人敬獻。我對不起您?!?/p>
生前被人稱贊、被人敬畏的人很多,去世多年后、仍被人思念、甚至被“異己”追到骨灰盒前表示懺悔的能有幾人?徐立清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人!
其實,不光徐立清將軍本人,他的妻子黨秀玉同樣也是一位高風亮節(jié)的老革命。
黨秀玉,1920 年生于江蘇徐州,比徐立清正好小10歲,18 歲就參加了革命,當過護士,干過后勤,是一名資歷頗深的老紅軍。
建國后,組織考慮到黨秀玉為革命做出過不小的貢獻,當時的職位偏低,就準備上調她的職務。沒想到,徐立清堅決反對,說比黨秀玉貢獻大的人多的是,等那些人都安排完了,再來考慮她的職位吧。
黨秀玉對丈夫的決定毫無怨言,自己也好幾次主動地放棄升職的機會。
1955 年,很多軍人需要轉到地方工作,但當時在部隊里的待遇要比在地方上好很多,因此許多人都不愿意轉業(yè)。
當時徐立清時任干部部副部長,專門負責這件事,他回到家里跟妻子商量,說:很多人都不愿意離開部隊,你就帶個頭吧,這樣部隊的工作就好開展了。
黨秀玉二話沒說,第一個帶頭離開了部隊。有了她做榜樣,大家無話可說,轉業(yè)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
1956 年,徐立清的身體不太好,住了院,兒子徐秋京又剛出生不久,黨秀玉忙里忙外連軸轉。組織上關心黨秀玉,準備從別的單位調個保育員過來幫忙照顧一下,并且由國家開工資。黨秀玉知道后斷然拒絕,她說:我再辛苦,也不能花國家的工資請保姆,我也是窮苦人家的孩子,這點累算得了什么?
徐立清去世后不久,黨秀玉就找到組織,要將當初分配給他們的一套大房子還給國家。當時的領導驚訝地說:徐立清不在了,你們不還在嗎?黨秀玉回答說:這套房子是為了徐立清的工作需要而分配的?,F(xiàn)在,他走了,我們不能再占這個便宜。
這套房子退了后,黨秀玉就帶著孩子們住進一個破舊的四合院中,這個四合院連遮風避雨的基本功能都不具備,一下雨就掉墻皮,領導看了說:這哪行啊,萬一出了什么事,怎么對得起徐立清將軍。于是,他就安排幾名裝修工人來準備大修一番,誰知黨秀玉卻站在門口,對他們說:請回吧,這房子塌不了,國家搞經濟建設到處需要用錢,我們這點小事就不用麻煩組織了。
1998年,已經78歲高齡的黨秀玉,又收到了一份“厚禮”:一套好點的房子。領導“強硬”地表示:“您年齡大了,又為革命做過貢獻,住這樣的房子,沒有人有意見?!钡h秀玉仍然是一口回絕,說:“你們也知道我年齡大了,還能活幾年呢?住這樣的房子不是浪費嗎?我不住,兒女們也不能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