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杭州是中華茶和茶文化的重要發(fā)源地。2005年,8家“國字號”茶業(yè)機構授予杭州“中國茶都”稱號。西湖龍井茶被譽為“綠茶皇后”,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是中國名優(yōu)綠茶中的翹楚。文章闡述西湖龍井茶在杭州城市發(fā)展中的地位,對西湖龍井茶產業(yè)新格局的發(fā)展提出對策和建議,為進一步鞏固杭州“中國茶都”的地位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西湖龍井茶;產業(yè)新格局;共同富裕;六茶共舞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Building
New Pattern of Xihu Longjing Tea Industry
HE Guanxin
Hangzhou Tea Culture Institution, Hangzhou 310013, China
Abstract: China is the hometown of tea, and Hangzhou is an important birthplace of Chinese tea and tea culture. In 2005, 8 national tea industry institutions awarded Hangzhou the title of 'China's Tea Capital'. Xihu Longjing tea is known as the 'Queen of green tea', one of China's top ten famous teas and the leader of China's famous green tea. This paper expounded the position of Xihu Longjing tea in the urban development of Hangzhou,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pattern of Xihu Longjing tea industry,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further consolidating the position of Hangzhou as the China's Tea Capital.
Keywords: Xihu Longjing tea, new pattern of industry, common prospenty, develop tea industry in six aspects
西湖龍井茶文化是杭州最具歷史底蘊的文化遺存之一。自唐宋至今,已有1 2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眾多名茶中出類拔萃?!褒埦庇扇降孛?,進而又有寺名,最后作為茶名。西湖龍井茶不僅僅是一款茶,也是一段厚重歷史和一種文化載體,更是一種城市生態(tài),它以翠綠婀娜的姿態(tài)張揚著這座城市的綠水青山。西湖龍井茶的“根”在文化、“魂”在文化、“芯”在文化。璀璨奪目的西湖龍井茶文化,不僅是杭州歷史文化中的精品,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瑰寶。
1? 西湖龍井茶在杭州城市發(fā)展中的地位
1.1? 西湖龍井茶是杭州歷史文化的重要一脈
杭州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八大古都之一。杭州文化璀璨,積淀深厚,先后出現過極具特色的良渚文化、運河文化、吳越文化、南宋文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發(fā)展系列,為中華文明史增添了亮麗的一筆[1]。1 400多年來,杭州與茶結下了不解之緣。靈秀的山水孕育出了西湖龍井茶,而眾多的文人墨客、名人顯貴又偏愛西湖龍井茶,創(chuàng)造了許多以西湖龍井茶為題材的藝術作品,為杭州增添了一個獨特的文化角度,也孕育出了獨樹一幟的西湖龍井茶文化,使人們多了一個了解杭州、認識杭州的窗口。
1.2? 西湖龍井茶是世界文化遺產“西湖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湖山水名揚天下,西湖龍井香飄四海。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杭州西湖文化景觀”中,“西湖龍井茶園”名列5種景觀類型之一。2011年,西湖成功申遺,西湖龍井茶的美譽度與日俱增,享譽海外,圍繞著西湖的茶景點、茶園、茶村、茶史跡也具有了世界文化遺產的屬性。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助理總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稱道:“將西湖龍井茶融入西湖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在世界文化遺產中尚屬首例,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2]?!?/p>
1.3? 西湖龍井茶是杭州綠色經濟的重要支撐
西湖龍井茶在杭州城市綠色產業(yè)中占據著不可或缺的地位?!安挥挝骱凰愕竭^杭州,不喝龍井不算認識杭州”。鑲嵌于西湖山水間青蔥蒼翠的龍井茶園是杭州美景的添錦之花,錯落在桂樹竹林中古樸雅致的農家茶樓是市民游客的休閑天堂,圍繞著西湖龍井茶繁榮興旺的茶產業(yè)給杭州帶來了滾滾財源和“茶都”美名。近年來,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促進杭州茶文化旅游邁上新的臺階。通過對西湖龍井茶一級保護區(qū)核心區(qū)域內的龍井寺、龍井村、中國茶葉博物館和“龍井八景”等進行重點整治,展現龍井茶與名人、名建筑、書畫、文學、宗教相結合的高雅情趣和茶道、茶俗、茶禮以及飲茶所蘊藏的文化內涵。
1.4? 西湖龍井茶是市民美好生活的生動寫照
無論是遍布杭城的茶館,還是形式多樣的茶事活動,都是杭州城市休閑文化和市民美好生活的縮影。杭城茶館歷史悠久、數目繁多、市民飲茶風尚濃郁,成為全國公認的茶館業(yè)做得最好的城市[3]。杭州每年的茶事活動數以百計、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吸引了全國乃至海內外的茶人赴杭參加[4]。2012年,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的形式將每年的農歷“谷雨”確定為“全民飲茶日”,成為全國首個以茶為主題的法定節(jié)日,也策源了“國際茶日”的確立。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和中華茶奧會兩大盛會相繼永久落戶杭州,杭州利用節(jié)日、展會、賽會等弘揚茶文化的虹吸效應和溢出效果已經顯現,喝茶、飲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讓城市處處有茶香。
1.5? 西湖龍井茶是“重要窗口”的美麗倩影
杭州是第一批獲得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殊榮的城市,2005年又被授予“中國茶都”稱號,進入新時代,杭州還創(chuàng)造了不少具有時代特征和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一提起杭州,最直接的還是想到西湖和龍井茶,可以說西湖和龍井茶是這座文化名城含金量最高的兩塊招牌。西湖龍井茶非遺傳播成就了浙江龍井乃至中國綠茶大產業(yè),通過弘揚茶文化、發(fā)展茶旅游、培養(yǎng)新茶人,把茶都的良好基礎進一步轉化為現實優(yōu)勢,這對展示杭州城市特色和文化底蘊的精致品質,體現杭州休閑、文化、創(chuàng)業(yè)三位一體的價值取向,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重要窗口,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2]。
2? 構建西湖龍井茶產業(yè)新格局的建議
2006年,時任中共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撰文《世界茶鄉(xiāng)看浙江》,指出浙江“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綠茶之鄉(xiāng)”?!笆澜绮栲l(xiāng)”理應成為世界茶文化的高地。2021年8月,中共浙江省委召開文化工作會議,提出要構建起以文化力量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新格局,并確定了“在打造以宋韻文化為代表的浙江歷史文化金名片上不斷取得新突破”等十大目標,這對構建西湖龍井茶產業(yè)新格局是極大的鼓舞和激勵。當下,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融合發(fā)展已成為茶產業(yè)發(fā)展的新方向,中國綠茶高質量發(fā)展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2.1? 大牌引領,帶動綠茶產區(qū)的“共同富?!?/p>
在茶產業(yè)的發(fā)展格局中,品牌就是生產力,有影響就有市場。因此,實行“名茶戰(zhàn)略”極其重要。西湖龍井茶得天獨厚,更要倍加注重品牌建設。建議從“國家禮品茶”的品質保證入手,強化數智管理、依法保護,實現生產經營環(huán)節(jié)的全程可追溯,做精做優(yōu)西湖龍井茶[5]。從“杭州龍井”商標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注冊著眼,做大做強龍井品牌的延伸。在建設好美麗茶園的同時,繼續(xù)保護和提純復壯群體種種質資源,建立優(yōu)質豐產的產業(yè)鏈價值鏈基礎。近年來,杭州實施“名牌戰(zhàn)略”,培育了“徑山茶”“安頂云霧”“雪水云綠”“天目青頂”等名茶品牌,各地都有了自己的當家品牌。隨著市場知譽度的提高,“建德苞茶”“九曲紅梅”等還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在成為一個名牌產品的同時也成就了一個文化故事[6]。此外,還應采取開放態(tài)度,在東西部合作、對口幫扶中以茶為媒、產業(yè)跟進,既輸出龍井茶品種的培育,又擴大龍井茶制作工藝的普及,踐行總書記“一片葉子帶動一個產業(yè),富裕一方百姓”的要求。
2.2? 茶文旅融合,促進茶產業(yè)轉型升級
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時指出,要把“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統(tǒng)籌起來”。茶文化引領、茶科技驅動、茶文旅融合是今后一個重大發(fā)展趨勢。茶區(qū)是景區(qū),茶園是公園,茶企是莊園,茶品是精品,品鑒是物質和精神的享受,即將成為杭州茶產業(yè)鏈、價值鏈、茶文化的美好愿景。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提出要打造“西湖龍井茶印象金三角”的概念,以中國茶葉博物館為核心,以龍井路為主軸的“龍井茶歷史文化薈萃區(qū)”;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周恩來總理紀念室為核心、以梅靈路為主線的“梅家塢茶香生活體驗區(qū)”;以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永久會址為核心,輻射周邊外桐塢、上城埭等10個村莊的“龍塢‘六茶共舞’綜合示范區(qū)”,極大地推動了西湖龍井茶文旅融合發(fā)展。此外,還提出建設打造中國徑山禪茶文化園,并爭取到了中日韓禪茶文化中心、中華抹茶之源等金字招牌。不久的將來,徑山這塊陸羽著經之地、日本茶道之源、中華抹茶之源將是茶文旅融合的樣板示范。與此同時,“杭州龍井三江行”的設想也正在積極推動,這條從錢塘江、富春江到新安江及至千島湖的黃金旅游線,涉及杭州的蕭山、富陽、桐廬、建德、淳安5個綠茶產區(qū),沿途風光秀麗、文化深厚、史跡眾多、茶園廣袤,充滿了詩情畫意,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好去處。
2.3? 賽會驅動,造就“六茶共舞”復合生態(tài)
賽會搭臺,產業(yè)唱戲,是實踐摸索出來的一個好做法。尤其是在倡導國際國內雙循環(huán)的當下,通過賽會和一系列活動來推動茶產業(yè)發(fā)展,提振綠色經濟,顯得尤為重要[7-9]。杭州作為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和中華茶奧會兩大盛事的永久舉辦地,有著天時地利人和之優(yōu)勢。近年來,杭州市始終把舉辦好兩大賽會作為茶文化、茶產業(yè)、茶科技統(tǒng)籌發(fā)展的良好契機,傾心服務,守正創(chuàng)新,以此促進“杭為茶都”建設。杭州還率全國之先,法定“全民飲茶日”,在每年谷雨前后全市聯動舉辦以“每天一杯茶,健康進萬家”為主題的各種品茶活動,普及茶文化,推廣茶科技,助力茶產業(yè)[10-11]。市轄各地也因地制宜開展有特色的茶事活動,經年累月塑造了茶文化活動的相關品牌,如徑山寺徑山茶宴、靈隱寺云林茶會、中國茶圣節(jié)、運河茶會、錢塘茶詩會、南宋斗茶大會、西湖龍井開茶節(jié)等,精彩紛呈,千姿百態(tài),民眾喜悅,茶友受益。
2.4? 文化“五進”、六茶共舞,培育茶消費的未來希望
茶文化的普及在民眾,茶產業(yè)的未來在消費。沒有民眾的認可,茶文化的復興就失去基礎;沒有消費的認可,茶產業(yè)就沒有未來。為此,杭州提出茶文化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yè)、進社區(qū)、進家庭的“五進”活動,是倡導“茶為國飲”、普及中華茶文化的有效途徑。近年來,杭州市茶文化研究會組建了學校茶文化與健康聯盟,創(chuàng)立有氧機關茶空間,組織茶文化志愿者隊伍,開設社區(qū)茶文化講座,開展家庭茶藝比賽,讓茶的香韻沁入每個人的心田。通過倡導“六茶共舞”,使茶成為可品、可賞、可玩、可用的全民共享,促進茶的跨界開發(fā)、全價利用。
參考文獻
[1] 徐家釧. 龍年杭城覓“龍”跡[J]. 浙江經濟, 2012(3): 34-35.
[2] 劉穎. 弘揚杭州西湖龍井茶文化的時代價值[J]. 茶博覽, 2016(3): 35-37.
[3] 徐祖榮. 倡導“茶為國飲”, 構建和諧社會打造“杭為茶都”,促進茶界繁榮[J].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05(4): 44-49.
[4] 王志嵐, 張治毅. “杭為茶都”建設的現狀及展望[J]. 中國茶葉,2021, 43(2): 65-69.
[5] 姜雯, 葉楚.茶葉產地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對茶產業(yè)的影響——以西湖龍井為例[J]. 鄉(xiāng)村科技, 2018(24): 40, 42.
[6] 杜超. “西湖龍井”品牌建設與管理研究[D]. 南京: 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7.
[7] 吳靜. 農業(yè)集群品牌價值共創(chuàng)關鍵維度研究[D]. 杭州: 浙江農林大學, 2017.
[8] 賈鳳菊. 互聯網時代西湖龍井B2C網絡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J]. 福建茶葉, 2016, 38(10): 58-59.
[9] 陳佳麗, 汪筱蘭. 茶產業(yè)的品牌營銷策略分析——以杭州西湖龍井茶為例[J]. 東方企業(yè)文化, 2012(19): 40-41.
[10] 許詠梅. 西湖龍井茶原產地保護實施10年后: 現狀與思考——基于龍井村、翁家山、滿覺隴的調查[J]. 茶葉, 2012, 38(3): 158-164.
[11] 何關新. 西湖龍井茶讓杭州更美好[J]. 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 2010(3):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