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加亮
摘要:深究化學學科的內涵本質,我們可以發(fā)現化學本質上是一門實驗性的自然學科,它既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教學要素,又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知識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工具。因此,不聯系生活實際的化學實驗教學會降低教學質量,學生不能在學習中完全理解這些必須通過實驗獲得的化學知識,會逐漸喪失參與化學實驗的興趣,最終導致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不足?;诖?,本文以高中化學常見的實驗教學為例,著重分析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實驗教學新策略,讓學生在實驗課堂中能夠真正自己動手操作,避免出現實驗教學單純“看實驗”現象的出現。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
前言
高中化學實驗以教材知識為基礎,教學目的在于將實際生活和化學實驗聯系起來,以激發(fā)學生動手參與化學實驗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實驗過程中一步一步捋清思緒,從而在實驗中驗證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化學方程式,加深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促進學生化學認知的提升。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多地通過實驗向學生解釋化學知識,使學生能夠將化學反應、化學現象作為了解化學知識的載體,加強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接下來,筆者將結合自身教學經驗,談談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能夠給廣大的高中化學教師隊伍提供一些經驗。
一、傳統(tǒng)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出現的問題
新課改政策的實施使高中化學教師逐步轉變教育觀念,聚焦創(chuàng)新教學和素質教學的教育模式。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講述+板書”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單方面向學生講述化學理論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忽視了學生的課堂主人公身份,使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上課,缺乏參與課堂學習的活力,久而久之就會變得呆板麻木。還有一部分教師存在自身教學能力不足的問題,他們對生活化教學的意義理解不足,所以在教學中沒有注意化學實驗的生活性,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在實際教學中,有一些教師只注重教材知識和考點的傳授,未能有效開展化學實驗教學,造成學生學習問題比較突出,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學習化學的難度,加深了高中化學的晦澀難懂和枯燥乏味,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知識水平的提升,也阻礙了學生化學思維的發(fā)展。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新的積極意義
2.1提升動手實踐能力
傳統(tǒng)的高中實驗化學對化學的概念定義和原理的驗證過程,大多數都是由化學教師作為主導來進行演示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只是單純、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的東西,難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觀察、動手能力。但是,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進一步突出了學生主體性在整個實驗教學中的積極作用,讓學生親歷實驗的每一個過程,使學生感覺到一些化學實驗的生活性氣息,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和課堂積極性,然后在提升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實驗來驗證化學理論,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2激發(fā)學習興趣和學科創(chuàng)新思維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根據新課標和新教材的標準進行相關的教學設計和安排,旨在將抽象的化學知識轉變?yōu)橹庇^的化學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現象得到結論。通過實驗的驗證過程,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最終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即在學生參與化學實驗的基礎上,讓他們在觀察化學反應的過程中得出結論或者驗證理論;賦予化學實驗更多趣味性,吸引學生的參與,加深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驗思維和實踐操作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學科創(chuàng)造性思維。
2.3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根據高中新課程改革的教育標準,高中化學學科實驗教學更加重視團隊合作,很多時候,化學實驗都很難由一個人完成,因此團隊之間的合作尤為重要。所以,在實驗教學中,除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還應注重學生團隊思維的形成,以此推動實驗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基于對基本學情的了解,促進高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
3.1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參與實驗的能力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大多數的化學實驗都是由教師完成的,通過教師在講臺上的展示,幫助學生通過實驗現象的分析來理解抽象的化學概念和原理等,這時化學實驗只是作為一種用于輔助教學的工具。這樣的教學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觀察和認知能力,但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相差甚遠。有的時候,教師操作速度過快,學生只能靠記憶來被動參與實驗的過程,這違背了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忽視了化學實驗探索對于學生的重要意義。因此,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應在課程教學設計中增加學生自主的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親自體驗實驗操作的每一個過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操作習慣和能力,使教學更具有靈活性,讓學生在其中能夠感到深厚的學習歸屬感,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
舉個例子: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設計的環(huán)節(jié)中,將一些操作難度低和材料常見的實驗作為學生的自主實驗,如“利用堿性制作書簽”、“鐵銹和酸的反應”等實驗,讓學生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材料進行自主實驗,幫助學生發(fā)現化學實驗的奧妙。如在學習“堿”的相關知識時,筆者就讓學生在課后收集一些不同形狀和不同種類的樹葉,在課上組織同學們一起制作葉脈書簽。課后,學生們積極完成我布置的任務,在上課的時候帶來了很多種類的樹葉。制作葉脈書簽的原理其實很簡單,第一步就是利用化學藥劑對樹葉進行化學處理,這樣一來,樹葉表面的葉肉細胞“慢慢褪去”,只剩下樹葉的脈紋;第二步就是通過染色的環(huán)節(jié)制成各種顏色的書簽。其中我們運用到的化學材料就是“堿”,“堿”本身具有腐蝕性,可以殺死葉子表面的葉肉細胞。這個實驗制作過程簡單,材料也很容易獲得,學生通過自行準備材料就可以進行實驗,然后通過獨立動手操作——觀察現象——思考——得出結論的過程,讓學生明白化學實驗離不開我們的認真觀察和思考,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化學。
3.2為學生提供實驗探究的平臺
新版教材選擇通過家庭的小實驗和實驗練習題等方式來開展化學實驗,將家庭作為實驗的場地,使得實驗更加便捷,趣味性也更強,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讓高中化學實驗以家庭體驗的形式進行,使化學實驗更加具有開放性,讓學生在家庭中就能利用一些常見的材料進行化學實驗,然后在實踐過程中逐步驗證知識理論,學生會覺得整個實驗的過程更加具有參與感和趣味性。實驗需要用到的東西也可以從普通生活物品中獲得,更加方便也更易獲得,讓學生覺得它們具有生活氣息,從而感覺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也就更愿意動手進行實驗。例如我們可以用易拉罐代替鋁;用火柴盒代替紅磷;用鉛筆芯代替石墨;用食鹽代替氯化鈉;用面堿來代替碳酸鈉等。比如在驗證碳酸鈉和碳酸氫鈉性質的實驗中,就用面堿代替碳酸鈉,用食用小蘇打代替碳酸氫鈉,這兩樣東西在每個家庭的廚房中很容易能夠找到。在實驗之后,又通過化學實驗練習題來鞏固化學知識點,從而大大提高化學實驗的有效性,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化學,提高教師的化學教學水平。
3.3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思維
化學思維培養(yǎng)是高中化學教學任務的重要工作,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源于生活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將生活現象與化學現象聯系起來,并從中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思維。
例如,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化學中“常見的酸和堿?”,給學生介紹酸、堿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比如檸檬酸,蘋果酸,醋酸,它們有令人愉快,可口的酸味;皮蛋、肥皂、洗衣粉是堿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講解之后,我還引導學生自行思考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常見的酸和堿,它們分別都具有怎樣的作用,有學生說,我知道“氯化鈉”,它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我們的飲食離不開它;還有學生表示,我知道“碳酸”,在生產生活中被用于制作碳酸飲料;食用堿碳酸鈉在烹飪中可以作為一種食品疏松劑和肉類嫩化劑。生活中常見的酸和堿還有很多,學生們的討論也很熱烈,接下來我就引導他們總結這些生活中常見酸和堿的差異與特點,有效地幫助他們提升化學思維能力,還幫助他們養(yǎng)成了嚴謹、科學的化學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
3.4具體的實驗操作過程
具體的實驗如下表格和圖:
結語
在高中化學課堂中,教師要盡可能使用化學實驗來豐富教學,讓學生能夠將學習抽象知識的積極性轉化為對實驗操作的追求,提高化學實驗的有效性,讓學生了解知識的同時明白化學和我們生活的關聯性;教師還應該了解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特點,讓學生真正獨立地投入到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確保了化學實驗學習的有效性。
化學實驗作為化學學科的重要教學工具,從化學學科被確立以來,就一直不斷展現著其魅力。在未來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xù)加強班級化學實驗教學,希望不斷提升學生們的化學學習興趣,最后增添化學教學的新活力!
參考文獻:
[1]張婷婷.新課程教學中高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77-78.
[2]范必紅.高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J].魅力中國,2020(27):285.
[3]張盛.高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教學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12):69-70.
[4]孫力.淺議高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6):156.
[5]聶光菊.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J].南北橋,2021(5):189.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186.
[6]張鳳菊.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技巧[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