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俊
摘要:閱讀教學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的表達和寫作能力得到提升,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因此,在本文中,筆者分析和研究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和寫作能力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guān)策略,以期能夠?qū)πW語文教學有所裨益。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表達與寫作能力
在小學這個時期,教師的一個重要教學任務(wù),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技能和方法,以此來讓學生對學習方法和技能進行掌握,真正學會學習。而對于語文學科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兩個教學部分就是閱讀與寫作,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對于這兩部分,通常都是各教各的,并沒有將它們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施,對教學要求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要對提升學生的表達和寫作能力,引起足夠的重視,將閱讀寫作教學整合起來,從而使學生的表達與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一、小學語文閱讀中提升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的重要性
何為閱讀?它指的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精讀文章,積累其中的好詞好句,然后在寫作時運用這些積累的寫作素材。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還能理解和感悟文章的內(nèi)涵和情感,使自身的感悟能力得到增強。同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還能使自身的語感得到培養(yǎng),積累和吸收語文知識,然后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使自身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因此,教師就要對閱讀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積累寫作知識和寫作素材,同時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寫作時間,在此基礎(chǔ)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才能得到提升,從而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全面進步。
二、小學語文閱讀中提升學生表達與寫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
興趣激發(fā)動力,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就要對學生的閱讀興趣,引起足夠的重視,然后在此基礎(chǔ)上,通過多種方法和策略,使學生閱讀興趣得到激發(fā),這樣學生在閱讀的時候才會更加積極主動,從而對寫作素材進行積累,并將其運用到寫作當中。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紙質(zhì)書籍的閱讀已經(jīng)不再是學生唯一的選擇,一些學生開始越來越多的利用網(wǎng)絡(luò)和平板電腦等工具進行閱讀,而這也為學生的閱讀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使學生的閱讀內(nèi)容更加豐富,另外因為學生獲取圖書資源越來越容易,所以可以隨時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滿足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緊跟時代潮流,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授《將相和》時,就可以對多媒體進行充分的運用,在正式上課之前,為學生播放有關(guān)于完璧歸趙與負荊請罪的動畫,這樣學生就會被動畫所吸引,將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在播放完動畫以后,教師就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并且思考廉頗和藺相如分別具備怎樣的優(yōu)秀品質(zhì)。接著在學生閱讀和理解了課文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和分享自己對于問題的思考,然后讓小組派代表回答問題,這樣在交流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就能夠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另外,在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寫作作業(yè),讓學生寫一些想要對廉頗和藺相如說的話,這樣,能夠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提升。此外,在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興趣,不強制學生閱讀指定書目,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進行廣泛的閱讀,這樣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地投入到閱讀當中,從而拓展閱讀的視野,積累寫作的素材,提升寫作的水平。
(二)通過閱讀活動培養(yǎng)表達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就是閱讀與寫作,其中讀和寫是核心,讀是寫的前提基礎(chǔ),而寫則是閱讀能力的外在體現(xiàn)。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通過開展高效的閱讀活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比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感情大聲進行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感知語言文字的美,使自身的感悟能力得到增強,同時還能豐富學生的感情,讓學生在表達時更具魅力。
例如,教師在教授《少年中國說》這節(jié)課時,就可以按照段落,讓學生分段進行朗讀,因為段落內(nèi)容各不相同,所以學生在閱讀時語氣也就會不同,而感受也就各不相同。在學生朗讀完畢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從而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從某些方面看,文字是沒有感情的,只有用文字構(gòu)成文章,才能表達出感情和內(nèi)涵。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要準確把握閱讀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閱讀內(nèi)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閱讀情景,讓學生在情境中陶醉于閱讀,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所要閱讀內(nèi)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情境中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從而有效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
再如,教師在教授《父愛之舟》這節(jié)課時,就可以先讓學生大聲進行朗讀,感受文章中表達出來的父愛,然后回憶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父親都為自己做過些什么,父親是如何表達對自己的愛的。在學生回憶完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在小組內(nèi)進行討論,這樣學生可以先體會到表達的樂趣,同時組織自己的表達語言,在小組討論結(jié)束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舉手回答,讓學生帶著感情,真摯的表達出父親對自己的愛,以及自己能夠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來報答父親,在這樣富有感情的表達之中,學生就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同時,在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可 以讓學生將想要讀父親說的話寫在紙上,然后回家后念給父親聽,這樣學生在粘的過程中,也能夠提升自己的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增進與附近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三)利用閱讀促進寫作
閱讀的形式是記憶,本質(zhì)是理解,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就要先從閱讀入手,結(jié)合閱讀的形式和本質(zhì),讓學生對寫作素材進行積累,并且學習寫作方法。同時,通過閱讀教學,還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增強學生的語言表現(xiàn)能力。比如,教師在對有關(guān)自然風光的文章進行講解時,就要重點講解其中運用的擬人、比喻等手法,然后讓學生學習,同時,還要讓學生理解和體會文章的感情,這樣學生既學會了寫作手法,又懂得了如何表達感情,那么在寫作使就會游刃有余,比較輕松的寫出好文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例如,教師在講授《鳥的天堂》這節(jié)課時,作者就運用了平鋪直敘,層層遞進以及欲揚先抑等寫作手法,對鳥的天堂進行了描繪,這樣學生在閱讀后,不僅可以清楚地了解鳥的天堂的樣子,還能夠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可以先讓學生閱讀文章,找出作者運用的表達方法,然后舉手告訴教師,并談一談運用這些表達手法的好處,這樣學生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就能學會運用這些表達手法,從而使自己的寫作水平得到提升。另外,教師在講解文章時,語言要有張力,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帶動和感染下,就能把握住文章的細節(jié),對作者寫作意圖進行揣測,從而體會其中表現(xiàn)感情的語言,進而在自己在寫作時也能運用這些方法,使自身的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結(jié)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通過閱讀,可以使學生的表達和寫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就要滲透進寫作與表達教學,將二者有效結(jié)合起來,這樣才能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和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湛清瑩.探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寫作、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J].考試周刊,2020(52):39-40.
[2]王洋. 學生理解視域下的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8.
[3]邱菊花.于經(jīng)典中品味表達的秘妙——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互促教學策略探討[J].作文成功之路,2020(09):47-48.
[4]王慧.基于文本表達形式應用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文理導航(上旬),2021(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