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智
其實,為寫《鐵路之家》,我已“熬”了六年。
六年前的初春,我進入鐵路系統(tǒng)工作,一次次走進鐵路運輸生產建設一線,零距離目睹并感受鐵路人作業(yè);一次次仍以記者的職業(yè)習慣關注、傾聽、記錄他們的故事。我驚奇地發(fā)現(xiàn)立足于國家大動脈的這支產業(yè)工人隊伍,其本質竟是一支不穿軍裝的“軍隊”,他們每天在神州大地鋼鐵骨架之上不是“準備打仗”就是“打勝仗”,流汗流血、掉皮掉肉,舍家為國、負重前行,不計得失、一心為民,是他們的“四季歌”與“主旋律”。
我慶幸我毫不猶豫選擇了鐵路行業(yè)。因為,在我看來這一行業(yè)的品性與浸入骨子的軍旅情懷有著天然的親近。鐵路人戰(zhàn)天斗地、縱橫馳騁的崗位,搖曳多姿、酸甜苦辣的情感,胸懷天下、樂善好施的品格,每天都上演著一幕幕令人熱血沸騰的情景劇。零距離接觸與細細品味那些鐵路榜樣、最美鐵路人,時常讓我思緒萬千,難捺為他們而創(chuàng)作的激情沖動。置身鐵路這座創(chuàng)作靈感富礦,我常真切地感到一種莫名的被驅馳感。在感觸、研讀與沉思中,我悄然“攢”著鐵路人一個個暖人心肺、洋溢煙火氣的故事,日夜構思著彰顯鐵路人家國情懷、敬業(yè)精業(yè)、懂得感恩、可愛且值得愛的篇章。
《鐵路之家》中的人物基本取材于現(xiàn)實,聚焦三代同堂的鐵路之家,展現(xiàn)三代鐵路人的工作和生活。在小說中我以一條主線、兩條副線為結構。主線是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家之長——退休的優(yōu)秀火車司機魏老頭,他耿直性子中略帶家長專斷作風和濃厚職業(yè)優(yōu)越感,鐵字當頭,是他一生的追求和信仰。兩條副線是兩個小家庭,大兒子魏剛是鐵路警察,一心守護旅客的平安,乘務員妻子溫婷婷在家庭與職業(yè)的堅守中默默奉獻;二兒子魏鐵作為科研所首席技術專家,科研成果豐碩,鐵桿朋友、自主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史超群多次邀請他加盟創(chuàng)業(yè),他不為所動,而且遭到妻子姚小芳尤其是魏老頭的強烈反對;還有熱愛慢火車客運乘務員崗位的小女兒魏勤,一直與同段貨車司機馬立志悄然演繹神仙愛情。最后孫子大鐵頭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交通大學,并立志研發(fā)更先進的高鐵技術。一大家子人堅守著“鐵路之家”這個牌匾,秉承著鐵路人不屈不撓的精神,美好地生活著。這些人物,不是我憑空捏造的,他們就在我身邊,每一個人物都有原型,每一個人物都是不同崗位鐵路人的縮影,他們都有喜怒哀樂、兒女情長,他們都有一顆愛崗敬業(yè)的心,都有著愛家愛路感恩社會的情懷。
“鐵路之家”是一個匯聚親友充盈煙火氣的微信小群,也是一個三代同堂之家的名號,更是中國鐵路大家庭的一個縮影,映照當下鐵路人工作與生活向上向善向美的狀態(tài)。寫出《鐵路之家》,我只不過采擷并編輯了一串鐵路故事。我愛筆下的人物,寫他們的過程,我和他們一起心跳,我和他們一起蒸騰,我被他們的一言一行而感動,謹以此篇,向堅守在一線的鐵路人致敬!當然,這是小說,有虛構的成分。不過,即便有虛構,作品依然是真實的——情感上的真實。感謝《中國鐵路文藝》讓魏老頭一家人,從我的記憶里走出來,走進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