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強
(石家莊市第44中學,河北 石家莊 050000)
2021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份歷史性的教育文件站位高、輻射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給當下的學校教育帶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雙減”不單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更是在“加”“減”之間,讓學?;貧w本位,充分發(fā)揮教育主陣地的作用。石家莊市第44 中學致力于“雙減”之下“3×3 提升”,利用周末、寒假開展豐富多樣的課后服務,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提升學生勞動品質,提升學生藝術修養(yǎng),增強學生體質健康,展現出“雙減”之下的育人新樣態(tài)。
陶行知先生倡導“真教育”,強調教育以生活為中心,在生活中進行,并為生活服務。教育是孩子和自然、社會的連接。“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教育要努力打破傳統(tǒng)偏重理論教育、知識教育的桎梏,堅持知行合一,以勞動為載體,以生活為課堂,開展體驗式教育實踐活動,通過在做中學,讓教育回歸生活。
作為河北省首批勞動教育試點學校,石家莊市第44 中學建校至今,樓內外、樹林、甬路包括廁所、垃圾箱衛(wèi)生區(qū)域在內,都由各個班級承包,人人參與打掃?!半p減”之后,以勞動為主題的周末建校勞動實踐,隨之扎實開展。學校將閱讀、書法、通用技術課程等融入建校勞動中,設計“一日勞動綜合實踐清單”,開發(fā)項目式勞動體驗課,厚植勞動文化、工匠文化。
在通用技術社團,學生穿上車床技工工作服,戴上專業(yè)的勞動帽,學習《勞動教育教程》?;顒邮遗溆须娮鱼姶?4 臺,微型車床24 臺,學生在實踐操作中掌握切、削、銑等車床技術,還學習激光雕刻機、木工雕刻機、鑰匙機及微型車床等通用技術工具的使用,感受工匠精神。
我們的教育,怎樣才算成功?顯然,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半p減”下的勞動教育,通過出力流汗塑造健康身心,項目式勞動課程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以勞樹德,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chuàng)新。打破傳統(tǒng)“唯分數、唯升學率”的傾向,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雙減”之后,沒有了各種培訓班,學生的周末、寒假,還有怎樣的打開方式?學校拓展教育空間,開展我當一天家等主題實踐活動,構建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教育互動機制,打造實踐活動課程品牌。
在“當家”的一天,生活起居、買菜做飯、整理家務、修理簡單家電、養(yǎng)護綠植、為父母捶背等家庭事務均由學生個人計劃、實踐完成。
作為河北省文明校園,學校踐行文明使者責任,高中部開展的“規(guī)范乘騎電動車”研究性學習活動,培養(yǎng)了高中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引領文明出行新風尚,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
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學校教育的價值追求是培養(yǎng)人、成全人。通過主題實踐、研究性學習,全方位調動學生熱愛勞動、投身公益的價值體認。這樣培養(yǎng)出的學生,才能更熱愛學習,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本領的時代新人。
“雙減”以來,我們致力為提高學生藝術素養(yǎng)打造多彩舞臺,在平日美育課程的基礎上,引入具有地域特色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優(yōu)秀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
口風琴、河北梆子、井陘拉花是我們的“藝術三大件”。在學校里,每位學生都會吹一首口風琴曲,唱一段河北梆子,跳一段井陘拉花。學校將具有石家莊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井陘拉花融入到課間操中,千人共跳。舉辦河北梆子戲曲合唱節(jié),讓河北地域特色文化遺產在校園生根發(fā)芽。課后服務及周末,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對高雅藝術的體驗從興趣與娛樂的層面提升到認知與鑒賞的層面,獲得文化的滋養(yǎng)。
以“雙減”促進藝術教育“雙增”——增加藝術活動時間、藝術實踐形式。學校利用周末開設藝術實踐活動課,學生在墩繡、畫臉譜、剪紙等藝術活動中親身體驗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他們的墩繡作品雖稚拙古樸卻又靈動真切,中華傳統(tǒng)手工藝的精妙深入內心,既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又推動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和發(fā)展,提升學生生命品質。
冬奧會期間,“一墩難求”成為熱點話題,學生們利用墩繡、3D 打印、天花板畫等方式,制作出憨態(tài)可掬、寓意美好的吉祥物“冰墩墩”,用自己充滿智慧的大腦與雙手,實現了“冰墩墩自由”。豐富了校園精神文化生活,充分體現了藝術與心靈的碰撞。
“雙減”使體育鍛煉熱度攀升,校園體育氛圍更加濃厚,學?!盎睢逼饋?,學生“跑”起來。體育活動滲透著全面育人理念,致力于讓每位學生外強體質,內養(yǎng)正氣,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曾經的周末,學生趕場式奔走于各類補習班,無形的起跑線制造了大量的焦慮?!半p減”后的周末,學生的生活節(jié)奏慢了下來,“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操場上去,到陽光下去”成為了現實。
在保證每天開展“陽光體育一小時”的基礎上,學校將體育活動拓展項目安排到課后服務中。學生們在全員運動的氛圍中,形成了一股跳繩、踢毽子、踢足球的熱潮。
寒假期間,學校組織學生到石家莊滑冰館開展滑冰體驗活動?,F在周末、寒假沒有課外班,學生除了可以在學校體驗多元的運動項目,還有機會體驗冰雪運動。少年應有的樣子,就是在運動場上釋放能量,獲得對自然的親知,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靈魂。
在常規(guī)體育活動之上,學校打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體育節(jié)、運動會、競賽活動,周周活動,月月比賽,體育節(jié)的壓軸賽事——陸地冰壺比賽,已經成為學校體育文化的標簽。
體育,是用力量來抒寫、用韻律來表達、用速度來超越、用文化來傳承的運動形式,所傳授的不僅僅是體育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堅毅精神品質,豐富生命成長的過程。
在教育部“雙減”工作調研會上,夏強校長作為河北的基層教育工作者代表,向教育部主要負責同志匯報了學校“雙減”工作推進情況。教育部基礎教育司主要負責同志也來到學校,調研“雙減”工作。負責人表示,課后服務的實施,是彰顯學校辦學品質的重要方面。
“雙減”不僅是減輕學生負擔的需要,更是提質增效的重要舉措?;A教育學校要乘勢而上,致力于探索多元化的育人路徑,助力“雙減”政策落地生根,不斷探索課后服務新形式,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個性化發(fā)展追求,讓教育回歸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