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
武威市涼州區(qū)會館巷小學 (甘肅省武威市 733000)
語言表達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體現(xiàn)方法之一,在日常教學工作中應該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們語言表達的能力?,F(xiàn)階段教師應該將眼界放得長遠,不能僅僅強調(diào)書本中的知識,應該結合學生們的實際情況,著重培養(yǎng)學生們對與文字的運用能力與表達能力。教師應該從更深的層次考慮如何提升學生們的語文水平,注重言傳身教,進一步引導學生們主動學習,從中體會到語文的魅力,通過實踐增強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升其思維邏輯能力,讓學生全面健康的發(fā)展。
語言表達能力是展現(xiàn)學生綜合能力的一種行為表達方式,以情、物、理、事為主要內(nèi)容,以傳播、交際為目的,以讀者、聽者為接收對象。通過對學生語言能力的鍛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智力,并且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各種學習能力。通常人們認為辯論、演講等是作為口頭表達存在的,而寫作則是進行書面表達,對兩者之間進行了區(qū)分,并將其看作是組成表達能力的重要內(nèi)容。這在認知上存在一定的錯誤,其實書面表達與口頭表達兩部分內(nèi)容均是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過程的重要組成,需要教師引起高度的重視。由于語言表達能力本身便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日常的學習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們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1]。
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可以通過多個方面的表現(xiàn)來進行衡量,首先語言表達質(zhì)量的高低取決于是否存在合理的邏輯思維。語言作為人類日常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將思維結果用語言的形式進行表述,語言要想保持準確性與流暢性,首先需要有一個合乎邏輯的思維[2]。其次,在進行語言表達的過程中,為了能夠讓對方清楚自己的意思,人們要根據(jù)不同的目的、場合以及對象來,選擇合適的語言方式與內(nèi)容進行表達。與此同時,語境在進行語言表達時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還要結合當下的語境來進行表達。除此之外,運用語言要生動形象,在得體且符合邏輯的基礎之上,可以適當?shù)倪\用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還可以引入多種句式以及表達方法來對言辭加以修飾,進而使得語言能夠更加生動形象,增加語言實際的表達效果。
然而這一系列的目標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實行起來比較困難,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可以將閱讀理解能力以及基本的字詞句知識的培養(yǎng)教學作為主要目標,為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F(xiàn)階段,小學語文課堂中開展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相關活動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需要對其進行不斷的探索優(yōu)化,對癥下藥,進一步解決問題。
對于小學這一年齡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正處于發(fā)育階段,心智尚未成熟,對于語言等部分的運用能力還不夠完善,因此,在實際的生活中常常會出現(xiàn)表達不清楚等情況的出現(xiàn),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們對新知識的獲取以及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是幫助學生們正確認識世界的一個重要工具之一,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習效率以及對外界的接受能力,教師需要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3]。根據(jù)學生的各方面特征,進一步將小學階段提升學生們語言表達能力的相關要求分為以下三個方面:第一,能夠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與實際的感受。第二,能夠將內(nèi)心情感與相關的事物進行創(chuàng)新性地表達。第三,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對事物進行描述,形象地展現(xiàn)出其特征及發(fā)展形態(tài)。在開展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jù)研究表明,對于小學的中高年段的學生們而言,孩子們正處于一個思維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該階段學生的思維方式會從原來的“具體運算階段”一步步向著“形式運算階段”這一階段過渡,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引導。語言作為思維的一種工具,鍛煉學生們“寫”、“說”等相關的實踐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們思維的發(fā)展擴散[4]。
在《語文課程標準》的相關內(nèi)容中“積累”一次頻繁出現(xiàn),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沒有一個語言量的積累,學生們的語文實力便不能實現(xiàn)質(zhì)的飛躍,為了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水平,因此,在開展語文教學的工作中教師應該將鍛煉、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積累作為一個重要的教學目標。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需要注重實踐鍛煉,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讓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到一些積累語言的技巧,有利于學生高效積累規(guī)范、生動的語言詞匯,更好地體會語文的魅力所在[5]。
對于小學這一階段的學生來講,在開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過程中,主要是為了奠定學生們的基礎能力,提升其“寫”以及“說”的能力,借此來進一步解決學生們能聽會讀,卻不愿意或者是不善于進行語言表達的相關問題[6]。
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們對于語言學習的興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語言的交流,激發(fā)學生們對創(chuàng)造、學習以及運用語言的興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升課堂的實際效率。
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主要目的,便是讓學生學會怎么說,怎么合理地去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與想法,因此,在激發(fā)學生們地表達欲望之后,教師還應該進一步約束學生們的行為,防止其亂說,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表達水平。
在進行語言表達訓練之前,引導學生們學會觀察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特別是讓學生學會如何有序的進行觀察。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課本中有“聽話活動”這一學習板塊,而這也給教師提供了相應的平臺,幫助學生們進行語言交流與表達的訓練。在該板塊中每一篇文章都設有相應的插圖,借此來幫助學生進行有序地閱讀,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弄清圖畫的意圖之后便可以按照一定順序來進行閱讀,并通過自己的想象將圖畫中的內(nèi)容表達出來,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們的語言組織以及表達能力。
在學生進行人際交流的過程中,傾聽是很好的一種習慣,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專注力以及理解能力。在進行語言表達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們學會傾聽,了解對方想要表達的意思并對其做出相應的反應。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們的語言表達水平,教師需要盡量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實踐空間。如果學生在表達的過程中出現(xiàn)害羞、緊張等心理時,教師需要對其進行引導,可以讓學生學習打腹稿、深呼吸等一些克服緊張的小技巧,并通過一次次的鍛煉來讓學生從語言表達中獲得成就感。
語言表達是一個輸出的過程,在這期間為了讓學生有話可說,便需要提前積累大量的語言儲備以及信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相應的情境讓其進行適當?shù)木毩?,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注意搜集、整理與話題相關的信息。
例如,像《灰雀》這一類的文章主要是在介紹一些名人的故事,因此,在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留有一定的時間,用來收集自己喜歡的名人以及相關的故事,之后可以開展相應的演講活動,讓學生們來介紹自己喜歡的名人,進而達到語言表達鍛煉的目的。
教材是學生們擴展知識、語言學習以及積累語言的有效途徑,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進一步挖掘教材更深的價值,讓教材轉變?yōu)閷W生們地交談內(nèi)容。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注重課堂時間,利用該階段引入相應的方法鍛煉學生們地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對教材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难由臁?/p>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可以適當?shù)慕Y合教材內(nèi)容開展辯論活動。在辯論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讓學生們體會到語言的獨特魅力,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例如,在進行六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小抄寫員》這一課文的講解時,主要的重難點便是讓學生體會到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敘利奧體貼關心主動為父親分憂的美德,并進一步領會人物心理活動的意義。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囊胍粋€辯論話題:敘利奧是不是該不顧學習與身體,悄悄幫助父親工作?讓學生進行激烈的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要求學生以理服人,規(guī)范用語。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情況以及生活中的一些道理,來進行辯論,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學生們的注意力,也可以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語言表達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好奇探索的時期,生性活潑、天真爛漫是這個年齡段學生的特征,為了盡量滿足學生們的表達欲,教師可以結合教材設計一些妙趣橫生的表演活動,來豐富學生們的校園生活,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其對語文的學習興趣。以《送孟浩然之廣陵》為例,在古詩的講解時,面對枯燥的文字,為了讓學生們體會中華文化的魅力,感受古詩詞的優(yōu)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想象李白在送別好友時的心情與場景,之后可以讓學生們結合故事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一段離別的對白,并由學生親自表演。
在開展語文教學工作中促進學生們的思維能力激發(fā)其想象力,在教材中一些文章在結尾處留有空白,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部分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想象更好地訓練其的表達能力。例如,在進行《凡卡》這一部分的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囊胍粋€話題,讓學生自行想象。教師可以讓學生對課文進行續(xù)寫,凡卡睡醒之后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為此,教師可以給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可以進行小組的討論交流,之后由學生對課文進行續(xù)寫。
由此可見,教材內(nèi)容對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引起重視,對教材進行深挖探究,在課堂上引入合理的切入點,為學生創(chuàng)造語言鍛煉的機會。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有著多種語言表達的訓練形式,像看圖說話等。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活躍的互動環(huán)境,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其中。例如在進行《坐井觀天》這一寓言小故事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應的視頻,并且可以將青蛙與小鳥的對白部分去掉,讓學生們進行補充。通過無聲動畫這樣新穎的方式,可以進一步打開學生們的想象空間,讓學生進行思考交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起學生們的表達欲望。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課堂上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有限,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多種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更好的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學校需要為學生提供鍛煉的平臺,可以在學生的課外時間舉行各種各樣的語言類活動,例如,演講比賽、講故事、模擬新聞發(fā)布會以及競選演講等活動。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動中,教師需要制定一個合理、細致的活動計劃,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借此來鼓勵更多人通過該平臺來展示自己。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綜合實踐課、勞動課等課堂資源,鼓勵學生走出校園進入田間地頭、商店、廣場、景點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主動的與人們進行交流,借此來更好的鍛煉自身的隨機應變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學校可以在學校開展相應的“推普”互動,進而為學生們營造一個好的語言環(huán)境,與此同時,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用語,要求學生在課上、課下以及到了社會中都要使用普通話,日常堅持說普通話,并且學生還應該時刻牢記最基本的禮貌用語,并應用到日常交流中去。除此之外,利用電視臺、廣播等多媒體形式,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影響、熏陶,進而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之下,進行練、說、聽幾個方面的練習,從而提升其語言表達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學生來說語言表達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能力,面對這項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需要教師從實際出發(fā),探索合理的教學方法,并對教材進行充分的探索創(chuàng)新。通過實踐鍛煉的方式來,讓學生們從語言表達鍛煉中獲得自信心與成就感,使其從原來的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并更好地感受到語文的魅力,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綜合素質(zhì)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