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飛
重癥肺炎指的是存在肺部感染患者接受全面且通常有效治療以后仍未獲得理想臨床療效的一種疾病。重癥肺炎患兒通常存在感染征象持續(xù)時間長、合并其他臟器功能衰竭等特征,且患兒的病情較為兇險,通常有不同程度呼吸衰竭合并存在。臨床相關統(tǒng)計表明[1],重癥肺炎的臨床發(fā)病率約13%,且相關研究[2]認為該疾病的發(fā)生同致病力較強細菌和耐藥菌感染或者多種細菌混合感染等因素之間有密切關聯(lián),發(fā)病急、進展快,若患兒未獲得有效的治療,氣道當中可聚集大量的黏稠分泌物,提升氣道阻塞發(fā)生的風險,且隨著病情進一步發(fā)展,極可能誘發(fā)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提升死亡風險。糾正缺氧、積極控制疾病相關并發(fā)癥以及治療病因等為目前臨床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主要原則,常規(guī)抗生素治療在病灶中無法達到理想的藥物濃度,因此臨床療效欠佳。纖維支氣管鏡為隨著醫(yī)療水平提升、科學技術發(fā)展而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治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可以將氣道當中的炎性分泌物清除,應用于重癥肺炎臨床治療中可獲得理想的臨床療效[3]。文章主要分析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小兒重癥肺炎的臨床療效,其詳細研究內容整理如下。
在醫(yī)院接受治療的重癥肺炎患兒當中抽選50例作為文章的觀察對象,上述患兒的入院時間均在2019年3月—2021年2月。采用簡單隨機分組的方式將上述患兒分為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各占25例。本研究經(jīng)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對照組:根據(jù)患兒的性別,男患兒例數(shù)占16例,女患兒例數(shù)占9例;年齡范圍:年齡8個月~6歲,平均年齡(1.08±0.06)歲;危重癥評分(PCIS)范圍,PCIS評分76~92分,平均(85.93±0.69)分。
觀察組:依據(jù)性別,男、女患兒例數(shù)分別為18例、7例;年齡范圍:年齡6個月~5歲,平均年齡(1.01±0.03)歲;危重癥評分(pediatric critical illness score,PCIS)范圍,PCIS評分71~90分,平均(85.79±0.54)分。
入選標準:同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所制定《CAP診斷和治療指南》[4]當中疾病相關診斷標準相符的患兒;臨床資料完整的患兒;家屬對研究知情并且自愿納入。
排除標準:合并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合并腦發(fā)育不良的患兒;肝功能、腎功能異常的患兒。
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資料數(shù)據(jù)相比,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重癥肺炎患兒均給予常規(guī)對癥治療,即實施全身抗生素治療和化痰止咳治療。
對照組患兒接受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依據(jù)患兒的病情設定呼吸機的模式和參數(shù),取咪達唑侖充分鎮(zhèn)靜以后,開展氣管插管操作,連接呼吸機,并且持續(xù)滴注芬太尼 [國藥準字H20113508;江蘇恩華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2 mL:0.1 mg(以芬太尼計)]和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20113433;江蘇九旭藥業(yè)有限公司;規(guī)格:1 mL:5 mg)獲得鎮(zhèn)痛和鎮(zhèn)靜的目的。
觀察組患兒給予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將患兒的體位調整為仰臥位,治療之前取利多卡因為患兒實施局部麻醉,注射咪達唑侖和羅庫溴銨(國藥準字H20123188;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2.5 mL:25 mg)以獲得鎮(zhèn)靜、肌松作用,實施氣管插管以后,順氣管插管將纖維支氣管鏡插入,依據(jù)患兒的CT檢查結果,對支氣管黏膜變化的情況進行觀察,與此同時,取溫度為37℃左右的濃度為0.9%的氯化鈉注射液(國藥準字H20123141;宜昌三峽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100 mL:0.9 g)注入至患兒的支氣管當中實施灌洗治療,總共用藥5次,以獲得黏膜分泌物清洗的作用,為患兒實施灌洗治療時需要對其生命體征變化情況進行觀察,及時發(fā)現(xiàn)及處理異常情況。在結束灌洗治療操作以后,將有創(chuàng)呼吸機調整至原有的模式和參數(shù)。在2 h以后,對患兒的生命體征進行檢查,開展血氣分析工作。為患兒實施治療操作的過程中需要對心率、血氧飽和度變化情況展開密切觀察,在動脈血氧分壓(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在90%以下或心率加快20%的狀態(tài)下,需要拔出纖維支氣管鏡,于患兒的生命體征平穩(wěn)以后再次實施治療操作。
(1)觀察并統(tǒng)計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炎癥指標 [血小板比容(platelet hematocrit,PCT)和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變化情況。
(2)記錄并分析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血氣參數(shù) [PaO2、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和氧合指數(shù)(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PaO2/FiO2)] 改善情況。
(3)統(tǒng)計兩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咳嗽緩解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以及體溫恢復時間)。
(4)分析兩組患兒的呼吸機使用時間、總氧療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本次研究中的相關觀察指標分析時均使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采用χ2檢驗,數(shù)據(jù)間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采用P<0.05表示。
治療前,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PCT和CRP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PCT、CRP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所述。
表1 對比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炎癥指標變化情況(±s)
表1 對比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炎癥指標變化情況(±s)
組別 PCT(ng/mL) 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25) 2.26±0.17 0.91±0.08 55.64±7.43 17.15±3.46觀察組(n=25) 2.31±0.22 0.39±0.02 55.71±7.52 9.43±1.36 t值 0.90 31.53 0.03 10.38 P值 0.37 0.01 0.97 0.01
治療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的PaO2、PaO2/FiO2和PaCO2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的PaO2和PaO2/FiO2均高于對照組,PaCO2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所述。
表2 比較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血氣參數(shù)變化情況(mmHg,±s)
表2 比較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血氣參數(shù)變化情況(mmHg,±s)
組別 PaO2 PaO2/FiO2 PaCO2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n=25) 55.13±2.36 80.65±3.36 183.46±5.12 196.59±7.33 50.81±2.42 47.29±1.43觀察組(n=25) 55.07±2.28 90.96±4.17 183.39±5.07 219.90±8.64 50.93±2.38 38.23±1.01 t值 0.09 9.63 0.05 10.29 0.18 25.88 P值 0.93 0.01 0.96 0.01 0.86 0.01
觀察組患兒的咳嗽緩解、肺啰音消失和體溫恢復時間同對照組相比較,均明顯更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所述。
表3 比較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d,±s)
表3 比較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d,±s)
組別 咳嗽緩解時間 肺啰音消失時間 體溫恢復時間對照組(n=25) 11.07±0.93 7.68±0.52 4.62±0.92觀察組(n=25) 8.25±0.34 5.79±0.28 2.13±0.79 t值 14.24 16.00 10.27 P值 0.01 0.01 0.01
觀察組患兒的呼吸機使用時間、總氧療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4所述。
表4 比較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呼吸機使用時間、總氧療時間、住院時間(d,±s)
表4 比較兩組重癥肺炎患兒的呼吸機使用時間、總氧療時間、住院時間(d,±s)
組別 呼吸機使用時間 總氧療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n=25) 15.17±0.92 17.09±0.57 24.93±1.66觀察組(n=25) 10.14±0.77 12.62±0.28 20.69±1.08 t值 20.96 35.19 10.70 P值 0.01 0.01 0.01
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治療可以促進重癥肺炎患兒呼吸道阻塞癥狀的改善,是目前臨床治療該疾病的重要措施[5]。近年來,纖維支氣管鏡隨著醫(yī)療水平提升和科學進步而逐漸廣泛應用于臨床的疾病診治活動中,醫(yī)生借助該器械可以直觀地觀察病變部位,且可以直達病灶位置吸出分泌物[6-7];針對較為濃稠的分泌物,可通過注入灌洗液的方式將濃稠物稀釋,以促進其排出,提升氣道的暢通性[8-9];除此之外,灌洗液具有刺激和濕化的作用,可誘導咳嗽反射,對分泌物的排出有促進作用,且對藥物向各級支氣管分散有利[10-12];在實施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的同時應用纖維支氣管鏡可以直接采集病變位置的組織樣本開展實驗室檢查,提升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可以反復開展,在促進臨床療效提升方面有重要意義[13-14]。
炎癥反應在重癥肺炎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中均有參與,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治療的PCT和CRP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為重癥肺炎患兒實施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有利于改善機體炎癥狀態(tài)??赡苡捎诶w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可以對肺段和各級支氣管實施治療操作,且醫(yī)生在直視的狀態(tài)下開展系列工作,提升患兒呼吸氣道當中黏稠分泌物的清除效果,在治療過程中可重復沖洗感染反應較為嚴重的病灶,促進炎癥消除,提升臨床療效[15-17]。研究中觀察組患兒治療后的各項血氣指標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可以促進重癥肺炎患兒呼吸功能和機體狀態(tài)的改善,可能由于為患兒應用敏感抗生素藥物進行灌洗治療以后,可以將局部病灶當中的致病菌直接殺滅,進而促進肺部組織通氣功能以及換氣功能的改善[18-20]。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癥狀緩解時間和呼吸機使用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提示該項治療措施有利于促進患兒疾病癥狀的改善,縮短氧療的時間。從而發(fā)現(xiàn),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方法有效應用,可將患兒炎癥指標以及血氣參數(shù)進行顯著改善,使咳嗽緩解、肺啰音消失和體溫恢復時間有效縮短,將呼吸機使用時間、總氧療時間和住院時間有效縮短,顯著促進小兒重癥肺炎疾病患者整體治療水平提高以及預后提升。
綜上所述,為小兒重癥肺炎實施有創(chuàng)呼吸機輔助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灌洗治療可獲得理想的臨床療效,且有利于減少患兒接受氧療的時間,具有進一步推廣應用于今后臨床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