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琴
摘要:目的:分析縮泉丸加減療法用于小兒遺尿的價值。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診遺尿患兒200名,隨機均分2組。試驗組采取縮泉丸加減療法,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對比遺尿次數(shù)等指標。結(jié)果:從總有效率上看,試驗組96.0%,和對照組81.0%相比更高(P<0.05)。從sf-36評分上看,治療后:試驗組(90.25±2.45)分,和對照組(82.07±3.18)分相比更高(P<0.05)。結(jié)論:小兒遺尿用縮泉丸加減療法,效果顯著,預(yù)后更好。
關(guān)鍵詞:小兒遺尿;觀察;縮泉丸;療效
【中圖分類號】 R256.54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4--01
醫(yī)院兒科中,小兒遺尿十分常見,多發(fā)生于5-10歲的兒童,以兒童睡眠期間無意識控制排尿使得睡眠中小便自遺為主要病理特征[1]。本病具有反復發(fā)作與病程長等特點,且其發(fā)生也和環(huán)境、衛(wèi)生、年紀、飲食與心理等因素都有著較為密切的關(guān)系,若不積極干預(yù),將會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本文旨在分析縮泉丸加減療法用于小兒遺尿的價值,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本科接診遺尿患兒200名,隨機均分2組。試驗組女孩48名,男孩52名,年紀在5-10歲之間,平均(7.46±1.23)歲;病程在0.5-7年之間,平均(3.92±0.48)年。對照組女孩47名,男性53名,年紀在5-10歲之間,平均(7.34±1.46)歲;病程在0.5-7年之間,平均(3.85±0.51)年。2組病程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標準
(1)自身免疫性疾病者。(2)泌尿系統(tǒng)先天發(fā)育異常者。(3)過敏體質(zhì)者。(4)代謝性疾病者。(5)意識不清者。(6)精神病者。(7)隱性脊柱裂者。(8)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
1.3 方法
試驗組用縮泉丸加減療法,詳細如下:(1)方劑。山藥,10g;蜜麻黃,6g;淡竹葉,10g;石菖蒲,6g;益智仁,10g;山茱萸,6g;烏藥,10g;黃芩,10g;桑螵鞘,10g;牛膝,5g;雞內(nèi)金,10g。上述藥物都是中藥飲片。同時根據(jù)患兒的實際情況進行加減,對于肺胃有熱者,加入麥冬、知母和玄參等。對于濕熱者,加入厚樸、茵陳、茯苓、滑石與薏苡仁等。對于大便干燥者,加入大黃、瓜蔞與檳榔等。對于寒濕者,加入柜子和干姜等。對于積食者,加入砂仁與焦三仙。(2)用法。醫(yī)院自煎,濃煎一劑煎2袋,50ml/袋,口服,1袋/次,2次/d,療程為14d。
對照組行常規(guī)治療:鹽酸甲氯芬酯膠囊,單次用藥量100mg,口服,3次/d,療程為14d。
1.3 評價指標[2]
1.3.1 參考下述標準評估療效:(1)無效,遺尿癥狀未改善。(2)好轉(zhuǎn),遺尿癥狀明顯緩解。(3)顯效,遺尿癥狀消失,且30d內(nèi)未復發(fā)。對總有效率的計算以(好轉(zhuǎn)+顯效)/n*100%的結(jié)果為準。
1.3.2 用sf-36量表評估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zhì)量:涉及總體健康、生理功能與活力等內(nèi)容,總分100。量表評分與生活質(zhì)量之間的關(guān)系是:正相關(guān)。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處理經(jīng)SPSS 20.0,t對計量資料(x±s)檢驗,χ2對計數(shù)資料[n(%)]檢驗。若P<0.05,差異顯著。
2 結(jié)果
2.1 療效分析
從總有效率上看,試驗組96.0%,和對照組81.0%相比更高(P<0.05)。如表1。
2.2 生活質(zhì)量分析
從sf-36這項評分上看,治療前:試驗組(59.41±4.27)分,對照組(59.87±4.03)分,組間對比無顯著差異(t=0.3146,P>0.05);治療后:試驗組(90.25±2.45)分,對照組(82.07±3.18)分,對比可知,試驗組得分更高(t=13.6584,P<0.05)。
3 討論
臨床上,小兒遺尿十分常見,通常是由排尿中樞神經(jīng)未發(fā)育完善所致,可使兒童在睡眠中出現(xiàn)遺尿的情況。目前,藥物治療乃小兒遺尿的一種重要干預(yù)方式,如:使用鹽酸甲氯芬酯膠囊和醋酸去氨加壓素等,但療效不佳,且在停藥后病情容易復發(fā)。
祖國醫(yī)學中,小兒遺尿被納入“遺溺”等范疇之中,其發(fā)病和膀胱、肺、腎與脾等臟器功能有關(guān),故,治療應(yīng)從健脾和胃、溫腎固澀、開竅健腦與疏肝理氣等方面入手[3]。縮泉丸加減方中含有烏藥、山藥、雞內(nèi)金、益智仁、牛膝、淡竹葉、石菖蒲、桑螵鞘、黃芩與山茱萸等中草藥成分,當中,烏藥具備溫陽散寒之功效,山藥具備補腎益氣之功效,益智仁具備固精縮尿與溫補脾腎之功效,牛膝具備滋補肝腎之功效,淡竹葉具備清熱之功效,石菖蒲具備醒神益智之功效[4]。諸藥合理配伍,可起到健脾和胃、溫腎固澀、開竅健腦與疏肝理氣等作用。對于此項研究,分析療效與sf-36評分改善情況,試驗組都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小兒遺尿用縮泉丸加減法,療效確切,預(yù)后較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洪標華. 縮泉丸加減聯(lián)合醒脾養(yǎng)兒顆粒治療小兒遺尿的臨床研究[J]. 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20,39(4):77-78.
[2] 杜偉. 縮泉丸加減治療小兒遺尿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20,20(69):152-153.
[3] 彭燕妮,刁娟娟. 桑螵蛸散合縮泉丸加減治療小兒遺尿的個案分析[J]. 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76).
[4] 郎榮燕. 縮泉丸和桑螵蛸散加減治療遺尿患兒的臨床療效[J]. 醫(yī)療裝備,2016,29(3):147-148.
391750058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