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學源
(湖南工程學院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南 湘潭411104)
新時代高校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職責使命,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陣地,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不抓黨的政治建設或背離黨的政治建設指引的方向,黨的其他建設就難以取得預期成效?!保?]因此,新時代要堅持和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深入解答好“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的根本問題,就必須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高校黨的建設的突出位置,以政治建設統(tǒng)領和貫穿高校黨的建設的各方面、各環(huán)節(jié)和全過程。必須將突出“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根本要求、緊盯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壓緊管黨治黨的根本責任、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四個方面作為推進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目標。
政治屬性是政黨的根本屬性,政治功能是政黨的基本功能,“旗幟鮮明講政治是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要求”[2]。我們的高校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高校,是堅定不移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高校,這就決定了必須將“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要求和核心內容。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的黨組織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自覺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3]這就為新時代高?!捌鞄悯r明講政治”訂立了根本遵循。
高校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必須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作為最大的政治,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做到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核心、政治上忠誠維護核心、組織上堅決服從核心、行動上自覺緊跟核心。一是要始終把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作為最重要的政治規(guī)矩。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切實把黨的要求變?yōu)樗枷胱杂X、黨性修養(yǎng)、紀律遵從和實際行動,在各方面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決不允許在貫徹執(zhí)行中央決策部署上打折扣,切實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做講政治的知行合一者。二是必須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干部頭腦、教育廣大師生。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黨史學習教育”等各項學習教育全過程,作為黨校教育培訓的必修課程和黨支部學習的重點內容,繼續(xù)創(chuàng)新開展“領導干部到基層上黨課”“領導干部給學生上思政課”“微課堂”等教育活動,確保黨的教育方針和建設教育強國的戰(zhàn)略規(guī)劃在高校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實里走、往心里走,把學習成果切實轉化為旗幟鮮明講政治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中國共產(chǎn)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最鮮亮的底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我們的高校,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4]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擦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最鮮亮的底色,就必須將培養(yǎng)“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chǎn)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4]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重要職責和重大使命。一是要提升廣大高校師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必須通過各種教育培訓活動、內容、形式和載體,揭示馬克思主義產(chǎn)生的歷史必然性及其科學內涵,闡釋好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實踐中被證明了的科學真理性,教育引導高校師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必須闡釋清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和大眾化給當代中國社會帶來的巨大變化和偉大成就,使馬克思主義真理力量成為高校師生成長成才的科學思想基礎和強大精神動力。二是要大力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要充分做好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研究、宣傳和闡釋工作,推動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提高思政課的教學實效性,增進大學生對于中國共產(chǎn)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情感認同、理論認同和政治認同,堅定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三是要形成科學有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機制。通過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有機結合、制度機制的建立健全,引導高校師生爭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要加強對高校師生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yǎng)和塑造,將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和報國之行融入并貫穿于高校師生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實踐,引導高校師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我國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們的教育必須把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也是教育現(xiàn)代化的方向目標?!保?]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突出強調了高?!芭囵B(yǎng)什么人”的極端重要性,深刻揭示了“講政治”是最大的“德”,明確了必須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主旋律。
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必須進一步增強立德樹人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立德樹人的核心地位不動搖,全面提升人才培養(yǎng)質量,著力培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具有熱愛并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和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政治素養(yǎng)、具有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擔當?shù)拇髮W生。首先,教育者要先受教育,高校教師特別是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擁護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自覺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充分發(fā)揮高校教師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引領示范作用。要堅定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他們樹立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立志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重任。要厚植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培育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教育引導他們熱愛和擁護中國共產(chǎn)黨、社會主義制度,培養(yǎng)他們的使命意識和擔當精神。要加強大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要讓大學生增長知識見識,教育引導他們珍惜學習時光,潛心求學問道,打牢專業(yè)知識基礎。要培養(yǎng)大學生的奮斗精神,引導他們鑄就不畏艱難、艱苦奮斗、敢于擔當?shù)木瘢纬蓜偨∮袨?、樂觀向上、自強不息的人生態(tài)度。要增強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引導他們培養(yǎng)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增強學生體質、健全學生人格、錘煉學生意志。要加強高校美學教育,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大學生的審美格調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要弘揚勞動精神,培養(yǎng)大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崇尚勞動的意識,明白勞動光榮、勞動崇高、勞動偉大、勞動美麗的道理,立志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
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素質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全過程,緊密結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設計教學體系和管理體系。教師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進行教育教學,大學生要圍繞立德樹人目標開展學習,管理隊伍要圍繞立德樹人目標進行科學管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用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5]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課的本質屬性,政治價值是高校思政課的首要價值,但同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又是一門具有嚴密的理論邏輯和實事求是精神的科學。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必須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tǒng)一,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屬性建立在“以理服人”的基礎上,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政治屬性、政治原則、政治價值以嚴密的科學邏輯詮釋出來、展現(xiàn)出來,不斷增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解釋力、滲透力、說服力和影響力。要充分發(fā)揮其他課程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其他課程必須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實現(xiàn)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的有機結合,形成協(xié)同效應。
從嚴管黨治黨是鞏固黨的執(zhí)政地位、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黨委對學校工作實行全面領導,承擔管黨治黨、辦學治校主體責任,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保落實?!保?]因此,必須將管黨治黨作為新時代高校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根本政治責任。一段時間以來,有的高校存在著重科研教學、輕黨建的思想,管黨治黨存在著“寬松軟”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影響到黨的教育方針在高校的全面貫徹,進而影響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目標的全面實現(xiàn)。新時代加強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必須通過建立健全各項制度機制,充分發(fā)揮黨員干部的表率作用,牢牢壓緊“管黨治黨”這個根本責任,強化高校黨員干部的政治擔當。
推進高校黨的政治建設不是階段性、暫時性的工作,而是高校黨委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強化和改進的工作,必須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機制才能確保實效。一是必須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強化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提升高校黨的領導體制機制的制度執(zhí)行力,形成具有強大治理功能的體制機制,推動高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xiàn)代化。二是要形成黨的政治建設的常態(tài)化學習制度。高校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和創(chuàng)新黨內學習制度,定期開展理論學習、實踐學習和典型學習。三是要建立健全黨的政治建設責任落實和績效考核制度。高校黨委要將黨的政治建設列入各級黨組織的年度重點考核內容,制定可量化、易操作、便于考核的考評指標體系,定期以自查、抽查等形式檢查各級黨組織對于黨的政治建設的落實、執(zhí)行情況,以述職匯報、資料審查等方式進行檢查考核,將考核結果作為各級各部門黨政負責人評優(yōu)晉級的重要指標,形成推動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取得實效的倒逼機制。四是要健全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情況反饋和責任追究機制。通過自上而下的通報制度和自下而上的工作反饋制度,對落實黨的政治建設不力的各級各部門負責人進行問責,對高效執(zhí)行和有力推進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各級各部門負責人進行嘉獎,形成上下聯(lián)動、上下結合、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黨的政治建設常抓不懈。五是要強化日常政治監(jiān)督機制。要健全完善集黨委全面監(jiān)督、紀委專責監(jiān)督、相關部門職能監(jiān)督、基層組織日常監(jiān)督、黨員民主監(jiān)督于一體的監(jiān)督網(wǎng)絡,實現(xiàn)政治監(jiān)督全覆蓋。要積極探索政治監(jiān)督的有效途徑,持續(xù)深化對慵政怠政、為政不為等現(xiàn)象的專項整治,對學校中層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開展政治建設考察。
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黨的政治建設主體責任,黨組織主要負責人必須認真履行黨的政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突出抓好,認真組織實施,帶動黨的其他各方面建設。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圍繞黨的政治建設抓什么、如何抓,加強謀劃部署,制定規(guī)劃,明確重點,細化措施。要將政治建設納入二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對不重視黨的政治建設、存在失職失責行為的,要視情節(jié)輕重進行約談提醒或嚴肅處理。高校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強化政治責任、堅守政治原則、把準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提升政治能力,堅決同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的行為作斗爭,提高抓落實的政治站位、行動自覺和能力水平,努力成為黨的政治建設的引領者、實踐者、推動者。要完善和落實各級領導干部思想政治建設聯(lián)系點制度,充分發(fā)揮各級領導干部在強化黨的政治建設中的表率作用。要加強高校黨政干部、思政課教師、共青團干部、輔導員隊伍建設,打造政治素質過硬、責任意識強烈、業(yè)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思想政治工作隊伍。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的引領和示范作用,將管黨治黨的精神、制度、責任貫徹落實到基層學生黨組織中去,確保黨的政治建設在基層學生黨組織中取得良好實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治紀律是最重要、最根本、最關鍵的紀律,“黨的各級組織要加強對黨員、干部遵守政治紀律的教育,黨的各級紀律檢查機關要把維護黨的政治紀律放在首位,確保全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7]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擔負著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重任,高校黨員干部和教師必須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辦學方向、教書育人、學術研究、教學管理、文化傳承等方面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營造風清氣正的高校政治生態(tài)。
高校黨員干部要尊崇《黨章》,強化政治紀律約束,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強化“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要深入開展黨風廉政教育,綜合運用黨性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道德教育等形式,教育黨員干部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引導黨員干部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要完善廉政舉報平臺,建立領導干部廉政檔案,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堅持無禁區(qū)、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精準運用監(jiān)督執(zhí)紀“四種形態(tài)”,特別是運用落實好“第一種形態(tài)”,把問題置于萌芽狀態(tài),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要探索建立分析預警機制,對輕微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行為,進行函詢、告誡,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要下大力氣整治師生身邊的腐敗問題,堅決杜絕選人用人、人事管理、財務管理、資產(chǎn)管理、基建管理、采購管理、學生資助、廉潔從教、學術不端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嚴格執(zhí)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引導黨員干部學習遵守黨章黨規(guī),全面落實黨支部工作條例,深化拓展“五化”黨支部建設,堅決做到“五個必須”、防止“七個有之”,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要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主題黨日等制度,嚴格執(zhí)行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三重一大”決策制度、黨委和校長辦公會議事規(guī)則和相關制度,將落實情況納入政治建設考察調研、黨總支部(直屬黨支部)書記述職考核評議、黨支部書記雙述雙評和年度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政治建設考察反饋、黨總支部(直屬黨支部)書記述職考核評議、黨支部書記雙述雙評點評意見、組織約談函詢、誡勉提醒談話等情況,領導干部必須在民主生活會上作出說明。要探索建立高校黨內政治生活專項檢查制度,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違反準則的行為。要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建設聯(lián)系點制度和組織生活會質量評價標準,督促用好批評和自我批評武器,推動黨內組織生活嚴起來、實起來。
要大力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共產(chǎn)黨人價值觀,把黨內政治文化建設融入黨組織的一切活動和黨員干部日常生活。要充分發(fā)揮地方獨特資源優(yōu)勢,傳承紅色文化基因,賡續(xù)紅色精神血脈,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加強黨性教育。要創(chuàng)新黨內政治文化發(fā)展的方式方法,積極建設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既體現(xiàn)中華民族傳統(tǒng)精神、反映中國共產(chǎn)黨人特質又融入當今時代精神的黨內政治文化,切實增強黨內政治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和影響力。要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集中開展政治攀附、造謠誣告等破壞黨內政治文化行為的專項整治,構建清清爽爽的同志關系、規(guī)規(guī)矩矩的上下級關系和親清新型師生關系。
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是高校黨的根本性建設,其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關系到社會主義高校的政治安全,關系到黨的教育方針的有效落實,關系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養(yǎng),必須始終擺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在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的“四個根本”中,“旗幟鮮明講政治”是前提與基礎,“立德樹人”是內容和目標,“管黨治黨”是路徑和手段,“政治紀律”是威懾和保障,四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新時代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必須牢牢把握并協(xié)調推進這“四個根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才能更好地為推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教育強國,努力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