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恩
幼兒園教學中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探析
任天恩
(甘肅省慶陽市科教苑幼兒園,甘肅慶陽745000)
基本的語言能力是幼兒與他人交流的基礎。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不僅能夠使幼兒清晰地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同時還能為其個人的成長與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重視與加強對幼兒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就當前的幼兒教育工作來看,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這樣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其成長造成影響。本文就幼兒教學中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策略作出了相關論述,旨在促進幼兒全面健康地成長,希望能為幼兒教師的工作提供一定參考。
幼兒教育;語言能力;提升;對策
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在人的一生中都至關重要,如果一個人的表達能力很強,那么他不但能夠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想說的話,還可以提升自己和他人的溝通效率,在日常交流溝通中更加具有優(yōu)勢。由此可見,語言能力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必須得到重視的能力。幼兒階段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對于培養(yǎng)幼兒多種能力,以及塑造個人性格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在幼兒教育中,科學合理地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能力已經成為幼兒教師的重要任務。目前,大部分幼兒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缺乏對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未能創(chuàng)建良好的語言鍛煉和溝通表達環(huán)境,僅僅要求幼兒安靜坐在教室內聽;另一方面在教學活動中也忽視了語言能力訓練的環(huán)節(jié),導致幼兒詞匯量匱乏,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技能有著一定的欠缺,倘若不及時加以改善,就會影響到幼兒未來的長遠發(fā)展。因此,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認識到語言能力是必須從小培養(yǎng)的理念,同時在實踐工作中需要積極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從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入手,激發(fā)幼兒情感、活躍幼兒思維,一方面為其學習與成長創(chuàng)設平等、融洽的氣氛,使幼兒有話可說、有話想說;另一方面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融入豐富的學習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造更多參與語言訓練的機會和平臺,從而真正做到重視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實現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斷促進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人類在交流當中,語言因素起著大部分的作用,無論是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傳遞信息,或者是交流感情,都需要用語言作為交流的工具才能完成。人類從出生開始就在接觸語言,并且借助語言和他人進行交流??梢哉f語言是伴隨人類一生的重要工具,人們通過它更好地完善了自己的生活,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變得更加順暢。但是,受到人們先天情況、生活環(huán)境以及接受教育情況等的影響,導致不同人之間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同。語言表達能力低的人,對于表達自己、傳遞信息等方面都不會太準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便。為此,從幼兒階段就進行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不但能夠幫助幼兒在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其在未來學習與生活中的競爭力打下基礎。就當前的幼兒成長情況來看,語言能力較差,會導致很難向身邊的人表達自己的訴求。例如,在人類還是嬰兒時,是不會說話的,那么他們要表達自己的不適、饑餓、疼痛等信息時,只能通過大哭。這種表達是非常不具體的,父母很難對其訴求進行判斷,即便是經驗豐富的父母或育嬰師,也會在判斷中出現偏差。由此可見,語言工具對于情感的表達和信息的傳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準確和快捷的。
就當前社會發(fā)展情況來看,具備優(yōu)秀的語言能力在生活當中非常重要,同時對于自己在社會上立足和發(fā)展也有著重要的意義。例如,在學生時期,需要通過語言表達和同學、教師進行交流,通過語言詢問教師學習上的問題;在學生踏入社會、進入工作崗位后,也需要通過語言與同事之間開展合作、向領導進行工作的匯報等等。從這些場景當中可以發(fā)現,語言表達能力是學習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大部分的生活場景都需要借助這一工具來完成。由此可見,語言能力對于一個人在工作和學習中的重要性。因此,盡早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幼兒在成長初期的學習和發(fā)展,同時也是對幼兒未來更好地進行學習以及踏上工作崗位、實現自我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其語言能力與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是同步的,同時也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幼兒從不會說話到牙牙學語,從斷斷續(xù)續(xù)地說話到吐詞清晰、邏輯正確地表達,每一個過程都依賴于幼兒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語言是人類心理的反映,人們在掌握語言之后,其注意力和記憶力便會呈現快速提升,并逐步形成自身獨有的思維,通過經驗的積累、知識的吸收以及與他人的溝通等多種渠道不斷擴展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最終達到個人認知能力不斷發(fā)展的效果。因此,語言能力的提升對于認知能力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幫助。幼兒正處于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此階段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關系著其未來的學習和社會活動。由此可見,教師必須重視幼兒教學中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幼兒的實際成長需求不斷完善語言教學工作,從而為幼兒認知能力的不斷發(fā)展奠定基礎。
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心理活動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不斷豐富,而心理活動的變化發(fā)展與其心理健康的發(fā)展有著密切聯系。語言作為心理活動的重要表現方式之一,也與幼兒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不可分割。當幼兒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時,便能夠十分順利地與外界開展交流,無論是表達自己的需求,還是表達個人情感,都能夠將心理活動全面地反映出來,并在對應的反饋中獲得支持或情感共鳴,進而感受到外界的友好,從而習得尊重,促進其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在當今復雜多元的社會中,心理健康已經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就相關調查數據表明,部分人群心理健康的問題與幼兒時期的經歷有著密切關聯,由此可見,在幼兒成長時期重視其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為其營造和諧、愉快的童年環(huán)境十分關鍵。因此,幼兒教學中必須重視對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為幼兒心理健康的成長構建一片藍天。
環(huán)境對于幼兒成長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幼兒語言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教師和家長的有序引導以及寬松的語言表達環(huán)境,讓幼兒在輕松的氛圍當中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幼兒的成長中,教師和家長需要積極地與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引導幼兒積極使用語言表達訴求和情感。同時,對于首次入園的幼兒來說,由于是第一次離開父母身邊,因而周圍陌生的環(huán)境會導致幼兒內心充滿恐懼和不安,從而怯于表達。因此,在幼兒教育工作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這類幼兒,運用自身的親和力感染幼兒,以親切的方式與幼兒進行交流。這樣能夠拉近師幼之間的距離,逐步消除幼兒對陌生環(huán)境的距離感和畏懼感,為幼兒創(chuàng)造值得其信任和放松的環(huán)境,使幼兒能夠在輕松、溫馨的氛圍中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當幼兒能夠放下心中的戒備,在幼兒園中自然表達情感和需求時,其語言潛能可以得到有效地挖掘。這樣才能幫助幼兒更加有效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在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習、運用好語言這一工具。
幼兒時期的孩子對周圍的事物都充滿著新鮮感和好奇心,尤其是趣味性強的環(huán)境,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教師組織的活動中去。所以,在幫助幼兒提升語言能力時,教師要注重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科學、合適的語言情境,為其構建更多語言表達的機會,這樣才能夠不斷挖掘幼兒的語言潛能,引導幼兒在成長過程中暢所欲言。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幼兒播放動畫短片,這樣能夠迅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語言訓練的效率,同時還能夠拓展幼兒的詞匯量和視野,為其語言表達不斷積累素材。在觀看結束后,教師再對動畫短片中出現過的人物、地點、事件等相關內容進行提問,引導幼兒回憶故事情節(jié)。這樣既能夠鍛煉幼兒的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使其在復述過程中訓練語言表達能力。除此之外,認真聆聽是幼兒積極進行語言表達的重要動力。因此,幼兒教師在與幼兒的溝通中需要善于聆聽每個孩子的聲音,使他們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關注,從而不斷增強表達欲望,在豐富的交流中提升語言能力。
游戲是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的游戲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肢體能力和心理健康的成長,同時也能夠使其在游戲中潛移默化地接受語言能力的訓練,不斷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因此,幼兒教師需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以及語言發(fā)展需求組織多樣化的游戲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不同的小組,每個小組開展詩歌表演的游戲,讓幼兒在朗誦詩歌的過程中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能夠增強對文字的感知力,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再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讓每位幼兒選擇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進行扮演,如小狗、小鴨、小兔子等等,并對自己扮演的角色進行自我介紹。這樣一來,語言訓練的過程就會相對來說有趣得多,孩子們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物當中,就會不由自主地進行語言表達,從而引導其將思考與表達同時進行。這樣不僅促進了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鍛煉,同時也可以幫助其運用語言知識,不斷增加詞匯量。
談話是幼兒在一定范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的一種語言活動,開展談話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還可以通過談話活動,讓幼兒感受到一個輕松、和諧的語言氛圍,使得幼兒在交談中無拘無束、暢所欲言。因此,幼兒教師需要適當增加幼兒自由交談的時間,讓他們在與同齡人的溝通交流中鍛煉語言能力,同時培養(yǎng)其人際交往的意識和技巧。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在園區(qū)內散步,引導他們對所見所聞開展自由交談,如幼兒園中的花草樹木、草叢中的小昆蟲以及天空中的云朵等等。身邊發(fā)生的一切都可以成為幼兒交談的話題,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引導幼兒對語言進行運用,讓其表達的欲望逐漸增強,引導幼兒主動“開口說、大膽說”。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為幼兒提供一些交談的主題,例如組織幼兒相互討論自己喜愛的動畫片、故事書等等,將自己感興趣的故事講給同伴聽,這樣能夠使幼兒在暢所欲言的過程中鍛煉語言能力,進而實現表達水平的不斷提高。
語言表達需要有基本的詞匯量積累。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想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心中就一定要有對應的詞匯,才能在表達情感時有正確的邏輯和完整的語句。因此,幼兒要想提升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增加自己的詞匯量,為其語言表達打下扎實的基礎。鑒于幼兒的語言表達大多用于日常生活,家長和教師就可以從日常生活入手,在平時指導幼兒多認識身邊的事物,同時運用正確的詞語、句子進行表達,幫助幼兒積累更多的詞匯。例如,幼兒在吃東西,那么家長可以告訴幼兒,自己正在吃的這些食物如何發(fā)音,以及不同食物的正確發(fā)音,如米飯、香蕉、青菜、牛奶等生詞,同時需要指導幼兒正確使用動詞,如吃米飯、喝牛奶、咬一口等等。長此以往,幼兒能夠迅速、高效地積累豐富的生活詞匯,不僅促進了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積累生活常識,在發(fā)展綜合能力的過程中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同時,在幼兒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時常為幼兒做出示范,如告訴幼兒“我乘坐了公交車”“我今天騎了自行車”等等,通過分享教師自身的日常生活,幫助幼兒積累和掌握生活詞匯,進而為開拓幼兒的表達領域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
激勵從本質上講,就是通過激發(fā)和鼓勵,進而調動人們積極性的過程。對幼兒教師而言,合理有效地運用各種激勵方式能夠強化幼兒的良好行為,不斷激發(fā)幼兒的主動性,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訁⑴c,從而不斷提升幼兒的各項綜合能力。另外,在進行幼兒語言能力培訓的時候,教師也需要重視對幼兒的激勵,讓幼兒主動表達,在豐富的表達中完善語言能力。例如,在幼兒完成朗讀等表達性任務時,教師需要及時給予贊美和肯定,同時還需要一定的肢體語言,如豎起大拇指、鼓掌、鼓勵的擁抱等等。這些激勵性的語言和動作能夠給予幼兒極大的動力,尤其是對于性格內向、不善表達的幼兒具有十分明顯的效果,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克服膽怯或沒有主見的弱點,同時還有助于激發(fā)幼兒的潛在能力,讓幼兒敢于在公共場合表達自我,并從中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除此之外,實物獎勵對于幼兒也非常有效,例如糖果、小橡皮、小紅花等等,這樣的獎勵能夠有效增強幼兒被肯定的感受。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活動類的獎勵作出激勵方式,如表現優(yōu)異的幼兒可以擔任一定時期的“小班長”,負責管理其他幼兒。這樣的方式也能夠有效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使幼兒踴躍參與到語言表達活動中去。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當前幼兒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育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具體情況,一方面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合適的語言學習氣氛和環(huán)境,引導幼兒不斷學習語言、運用語言;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促使幼兒能夠正確進行語言表達。因此,幼兒教師首先需要在思想上進行轉變,主動參與學習和探究,同時在實踐工作中積極進行優(yōu)化與完善,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為幼兒創(chuàng)設語言表達的機會,使幼兒能夠在愉快的氛圍中鍛煉語言能力。這樣才能在確保幼兒語言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保障其身心健康地成長與發(fā)展,切實提高幼兒教育的水平和質量。
[1] 陳麗華.幼兒園教學中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性及實踐探究[J].科學咨詢,2020(42):190.
[2] 原軍麗.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方法的分析[J].家長(上旬刊),2020(9):168-169.
[3] 王秀娟.在幼兒教育中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20(74):165-166.
[4] 張金蓮.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探析[J].學周刊,2020(26):175-176.
G619
A
1002-7661(2022)10-00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