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斷還是反復
    ——“顏色革命”中的路徑依賴*

    2022-03-17 02:03:30曾向紅尉錦菠
    俄羅斯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卡里莫夫顏色革命吉爾吉斯斯坦

    曾向紅 尉錦菠

    【內(nèi)容提要】21世紀以來,以“顏色革命”為代表的大規(guī)模社會運動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出現(xiàn)。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抗議、游行示威、騷亂也在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出現(xiàn)。社會運動不僅影響著各國國內(nèi)政治的發(fā)展,也深刻牽動著世界政治形勢的演變。社會運動對于不同國家造成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本文所要探究的問題是,為何一國會反復發(fā)生社會運動并導致政權更迭。本文嘗試運用路徑依賴機制及相關觀點,通過比較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應對“顏色革命”的不同方式及其影響,初步得出一國因社會運動反復導致政權更迭的原因。本文認為,不同國家應對“顏色革命”的不同策略,將形成存在明顯差異的社會運動動員類型,這種差異經(jīng)由路徑依賴機制而得到固化,最終在特定國家形成導致“顏色革命”或中斷或反復的不同互動模式。

    21世紀以來,大規(guī)??棺h、游行示威、騷亂等具有抗爭政治特征的社會運動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出現(xiàn)。無論是發(fā)達國家還是發(fā)展中國家,都遭遇了來自社會運動的挑戰(zhàn)。不過,社會運動對于不同國家造成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在社會運動帶來的眾多后果之中,影響最大,同時也最受研究者重視的,是社會運動所導致的政權更迭。如果某國因社會運動多次出現(xiàn)非正常的政權更迭,對于這種反?,F(xiàn)象的研究就具有重要價值。而吉爾吉斯斯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國家反復出現(xiàn)因社會運動而導致政權更迭的原因。本文選取吉爾吉斯斯坦這一在2005年、2010年、2020年三次出現(xiàn)大規(guī)模抗議并發(fā)生政權更迭的國家作為主要案例進行研究?;趯ο嚓P文獻的梳理,本文嘗試選擇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機制切入,并引入烏茲別克斯坦作為比較案例,探索一國為何反復因社會運動而導致政權更迭的原因。

    本文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顏色革命”以及吉爾吉斯斯坦所發(fā)生的三次非正常政權更迭;第二部分是對既有研究成果的評述及對案例選擇的解釋;第三部分是運用路徑依賴機制,嘗試提出分析政權與社會運動互動的框架;第四部分是分析吉、烏兩國應對社會運動時采取不同策略的原因;第五部分是不同應對策略所形成的“政權-社會運動”互動模式如何得以固化;最后是結論與反思。

    一、研究背景:“顏色革命”與吉爾吉斯斯坦的三次政權更迭

    “顏色革命”是指21世紀初發(fā)生在歐亞地區(qū)的以顏色或花朵命名、以“街頭政治”的方式導致政權變更的一系列社會運動。后來隨著中東變局(西方稱作“阿拉伯之春”)等運動的爆發(fā),“顏色革命”的內(nèi)涵發(fā)生了擴展,泛指西方國家通過操縱某國內(nèi)部抗議勢力,結合非軍事手段,建立符合西方所謂“自由民主”價值觀的親西方政權的行為。①Ieva Bērzi?a, “Weaponization of ‘Colour Revolutions’”, Journal of Political Marketing,2019, Vol.18, No.4, pp.330-343.

    從2003年開始,格魯吉亞、烏克蘭、吉爾吉斯斯坦先后出現(xiàn)了以“街頭政治”為代表的非正常政權更迭。2003年11月,格魯吉亞反對派領導人薩卡什維利發(fā)動一系列示威活動,促使時任總統(tǒng)謝瓦爾德納澤辭職,成功奪取政權。由于薩卡什維利在抗議示威活動中總是拿著一枝玫瑰花拋頭露面,該運動也被西方人稱為“玫瑰革命”。“玫瑰革命”成為掀起歐亞地區(qū)“顏色革命”浪潮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各國反對派望風而動,伺機奪取政權。在2004年的烏克蘭總統(tǒng)大選中,尤先科的支持者聚集在基輔市中心的獨立廣場進行示威,抗議亞努科維奇選舉舞弊。迫于壓力,烏克蘭最高法院宣布進行重新選舉。尤先科以52%的優(yōu)勢勝選。由于尤先科在大選中使用橙色作為其標志,這些抗議示威活動也被西方國家稱為“橙色革命”。

    2005年2月27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議會選舉。以巴基耶夫為首的反對派拒絕承認選舉結果,指責時任總統(tǒng)阿卡耶夫所屬的政黨在選舉過程中存在舞弊行為,并在吉南部地區(qū)動員大批抗議者游行示威。3月24日,抗議者在比什凱克市中心舉行大規(guī)模示威活動,要求總統(tǒng)下臺。傍晚,抗議者攻占了總統(tǒng)府,阿卡耶夫流亡海外。由于部分示威者手持黃色手帕或郁金香花束,此次事件也被稱為“郁金香革命”。阿卡耶夫政權的崩潰標志著“顏色革命”在歐亞地區(qū)的發(fā)展達到高潮。受“郁金香革命”影響,2005年5月12日,烏茲別克斯坦安集延市爆發(fā)騷亂,一群武裝分子襲擊了警察哨所和部隊營房,并釋放了500余名在押犯。①值得注意的是,學術界對“安集延事件”的定性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該事件不在選舉周期內(nèi)爆發(fā)且手段具有暴力性,因此不屬于“顏色革命”而是“恐怖主義”。但無論是俄美雙方,還是國際社會,均傾向于從“顏色革命”的角度對該事件進行解讀,認為“安集延事件”同樣是抗議者通過體制外方式挑戰(zhàn)政府權威,是“顏色革命”的延續(xù)。參見曾向紅:“歐亞秩序的套娃模式:地區(qū)分化及其影響”,《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19年第5期,第48頁。同時,幾千名示威者聚集在安集延的中心廣場,要求卡里莫夫下臺。此次騷亂很快便被烏政府鎮(zhèn)壓下去,武裝分子與部分抗議者被捕,其余抗議者或被驅(qū)散或外逃至吉爾吉斯斯坦。

    5年之后,吉爾吉斯斯坦爆發(fā)“二次革命”。通過“郁金香革命”上臺的巴基耶夫也由同樣的方式被趕下總統(tǒng)寶座。2010年4月7日,因“祖國黨”領導人被警方逮捕,反對派支持者在比什凱克舉行大規(guī)模示威,要求總統(tǒng)巴基耶夫辭職。數(shù)千名示威者與警方發(fā)生激烈沖突。4月15日,反對派成立的臨時政府稱巴基耶夫已經(jīng)簽署辭職聲明。25日,巴基耶夫流亡白俄羅斯。2020年10月4日,反對派指責議會選舉過程中存在賄選行為并于次日在比什凱克組織抗議示威。示威者攻占總統(tǒng)府和議會并與警方發(fā)生沖突。時任總統(tǒng)熱恩別科夫在10月9日宣布首都進入緊急狀態(tài)。迫于壓力,熱恩別科夫于15日辭職。

    本文選取吉爾吉斯斯坦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的理由如下:第一,所選擇案例應滿足出現(xiàn)兩次及以上因為社會運動而導致政權更迭的現(xiàn)象,否則不能被稱為“反復”。吉爾吉斯斯坦分別于2005年、2010年、2020年爆發(fā)“郁金香革命”“二次革命”和“三次革命”,①致使巴基耶夫和熱恩別科夫政權垮臺的兩次事件至今沒有形成廣泛認可的稱呼,例如,對2010年巴基耶夫政權垮臺就存在“二次革命”“血色革命”“無色革命”三種命名方式,參見周明、李嘉偉:“21世紀初兩次國際抗議浪潮的關聯(lián)與比較——兼論作為中介的吉爾吉斯斯坦‘革命’”,《俄羅斯研究》,2021年第1期,第94頁。本文按照政權更迭次序?qū)?010年與2020年發(fā)生在吉爾吉斯斯坦的兩次非正常政權更迭稱為“二次革命”與“三次革命”。似乎通過抗議示威來推翻政權已經(jīng)成了吉爾吉斯斯坦“固定”的權力交接模式。第二,該國所發(fā)生的社會運動是導致政權更迭的原因而非結果。因此,埃及與緬甸分別于2013年、2021年因軍事政變而引發(fā)的大規(guī)??棺h可以被認為不屬此列。委內(nèi)瑞拉、泰國等國家雖然反復爆發(fā)社會運動,但沒有因此而導致政權更迭,也不屬于本文研究的范疇。

    二、文獻回顧與案例選擇

    (一)現(xiàn)有解釋及其不足

    就筆者的視野所及,對于一國反復因為社會運動而導致政權更迭這一問題,學術界尚未出現(xiàn)專門的研究成果。以吉爾吉斯斯坦為例,當前學術界對吉爾吉斯斯坦爆發(fā)“革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吉歷次“革命”過程的描述以及對歷次“革命”爆發(fā)原因的探討;二是將在吉發(fā)生的“革命”作為案例,納入21世紀初波及歐亞大陸的“顏色革命”浪潮中進行研究,將“郁金香革命”②2003-2006年發(fā)生在歐亞地區(qū)包括“郁金香革命”在內(nèi)的受到境外西方勢力干預的非正常政權更迭,通常被納入“顏色革命”的范疇。而發(fā)生在2010年的“二次革命”則因受到俄羅斯而非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背后的干預,通常不被納入“顏色革命”的范疇。發(fā)生在2020年的“三次革命”至今沒有證據(jù)表明受到了境外勢力的干預,通常也不被納入“顏色革命”的范疇。與“玫瑰革命”“橙色革命”進行比較,以探討“顏色革命”爆發(fā)的一般性原因及其影響。國內(nèi)外學術界對吉爾吉斯斯坦爆發(fā)三次革命的分析大致相同,認為其爆發(fā)“革命”,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 經(jīng)濟問題。德隆·阿西莫格魯(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羅賓遜(James A. Robinson)認為,高度的不平等導致了大規(guī)模的抗議。①參見 Daron Acemoglu, James Robinson,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 ship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quoted from Steve Hess,“Sources of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in Regional Protest Waves: The Post-Communist Colour Revolutions and 2011 Arab Uprisings”,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2016, Vol.51, No.1,pp.1-29.自吉爾吉斯斯坦獨立以來,其處于貧困線及以下的民眾占全國人口的百分比始終在30%以上,南部人口密度較大而且絕對貧困人口數(shù)量比北部更多。巨大的貧富懸殊加劇了底層民眾的“相對被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進而導致了吉爾吉斯斯坦爆發(fā)“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但該解釋的缺陷在于:為什么不滿無處不在,但抗議不是無時不有?單一的經(jīng)濟因素并不能充分解釋為何吉爾吉斯斯坦反復爆發(fā)“革命”。

    2. 部族問題。事實上,吉爾吉斯斯坦自轉(zhuǎn)型以來始終處在“部族主義”陰影的籠罩之中。吉政權更迭體現(xiàn)出南北精英通過非正常手段實現(xiàn)權力交接的特征。在“郁金香革命”中,出身于北方部族的總統(tǒng)阿卡耶夫被來自南方部族的反對派推翻;而在“二次革命”過程中,出身于南方部族的總統(tǒng)巴基耶夫被來自北方的反對派推翻。但值得注意的是,部族因素無法有效解釋發(fā)生于2020年的“三次革命”。王林兵和雷琳指出,熱恩別科夫延續(xù)了“二次革命”后在政府人事任命中“去部族化”的做法,在既沒有謀求“家族專制”復辟,也沒有鼓動“南北對立”的前提下,熱恩別科夫政權卻被推翻了。“在過去的政權更迭中,要么是‘北方反對南方’,要么是‘南方反對北方’,但為何此次變局卻形成了‘南方反對南方’的格局?”②王林兵、雷琳:“從議會選舉到政治變局——吉爾吉斯斯坦西式民主的危機”,《俄羅斯研究》,2020年第6期,第168頁。

    3. 腐敗。在吉爾吉斯斯坦,無論是尋求商業(yè)機會還是政府機構中的領導職位,都需要金錢,并與有權勢的人建立關系。③Jaimie Bleck, Igor Logvinenko, “Weak States and Uneven Pluralism: Lessons from Mali and Kyrgyzstan”, Democratization, 2018, Vol.25, No.5, pp.804-823.在2021年透明國際發(fā)布的腐敗感知指數(shù)中,吉爾吉斯斯坦在180個國家中排第124名。①“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ugust 10, 2021, https://www.transparency.org/en/countries/kyrgyzstan2004-2011年間,吉腐敗感知指數(shù)從未超過2.3分(滿分為10分),2012-2021年間,吉腐敗感知指數(shù)從未超過31分(滿分為100分)。②“Corruption Perception Index”,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August 10, 2021,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貪污感知指數(shù)國外勢力與本國反對派揭露這些腐敗行為直接成了“革命”的導火索。在吉爾吉斯斯坦發(fā)生的三次“革命”過程中,反對派或者境外勢力所控制的媒體均通過“揭露”現(xiàn)任領導人的腐敗行為而煽動民眾進行抗議示威。

    4. 外部勢力干預。楊心宇指出,美國及其他一些國家和國際的非政府組織,在吉爾吉斯斯坦和這一地區(qū)其他國家實施的政府更迭計劃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③楊心宇:“吉爾吉斯‘郁金香革命’的若干問題”,《俄羅斯研究》,2006年第4期,第45-56頁。美國等西方國家通過非政府組織積極向吉反對派提供資金、技術、方法援助,并通過其所掌握的媒體機構對現(xiàn)政權進行“丑化”,煽動社會輿論,進而實現(xiàn)政權更迭。

    將吉爾吉斯斯坦發(fā)生的“革命”作為案例納入“顏色革命”浪潮進行研究的成果,在承認以上因素對于“革命”爆發(fā)作用的基礎上,提出了兩種替代性的解釋。第一種解釋關注政府與反對派的互動。大衛(wèi)·雷恩(David Lane)認為,“顏色革命”成敗的關鍵在于一個統(tǒng)一的和有組織的反對派,以及其他的意識形態(tài)和政治政策。④David Lane, “‘Coloured Revolution’ as a Political Phenomenon”, 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 2009, Vol.25, No.2, pp.113-135.而政府對反對派力量大小的估計與是否采取鎮(zhèn)壓措施,也極大地影響了“顏色革命”成功的概率。⑤Charles Sullivan, “Misruling the Masses: The Consequences of Cracking Down in Kyrgyzstan”, Nationalities Papers, 2019, Vol.47, No.4, pp.628-646.也有國內(nèi)學者進而認為,“顏色革命”的成敗“不是反對派或者政府一方的原因,而是受到兩者之間互動的影響”。⑥曾向紅、連小倩:“從反對派與政府互動差異看獨聯(lián)體國家‘顏色革命’”,《阿拉伯世界研究》,2020年第3期,第63-84頁。第二種解釋是“顏色革命”的示范效應。既有研究表明,地理鄰近性在推動政治轉(zhuǎn)型中發(fā)揮了強大的因果作用。⑦Steve Hess, “Sources of Authoritarian Resilience in Regional Protest Waves: The Post-Communist Colour Revolutions and 2011 Arab Uprisings”, pp.1-29.“顏色革命”具有明顯的擴散性。一旦一個國家的抗議活動獲得成功,抗議策略就會通過示范效應(Demonstration Effects)轉(zhuǎn)移到區(qū)域內(nèi)的相似國家,導致鄰近國家也突然出現(xiàn)類似的抗議模式。①釋啟鵬、韓冬臨:“當代社會運動中的政權崩潰——‘顏色革命’與‘阿拉伯之春’的定性比較分析”,《國際政治科學》,2017年第1期,第130-155頁。

    吉爾吉斯斯坦作為小國很少受到學界關注,以上研究成果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難能可貴。但以上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上述大部分研究成果具有高度結構化的特征,往往將政權更迭這種重大的結果歸于宏觀層面的原因,強調(diào)是特定的政治或者社會結構塑造出的特定結果,而忽視了類似的條件導致不同結果的可能性。上述因素在爆發(fā)或者沒有爆發(fā)“顏色革命”的其他歐亞國家或多或少也存在,但其他國家并沒有反復爆發(fā)“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從而導致政權更迭。以烏茲別克斯坦為例,烏、吉兩國在蘇聯(lián)解體之后經(jīng)濟上和政治上都處于重要的轉(zhuǎn)型時期,社會結構以及由此而產(chǎn)生的現(xiàn)實矛盾、潛在的政治風險類似,且兩國分別在2005年遭遇了“安集延事件”與“郁金香革命”的沖擊,但兩國日后的政治發(fā)展卻呈現(xiàn)出截然不同的面貌。與西方學者的預測相反,“顏色革命”浪潮衰退之后的烏茲別克斯坦政治局勢保持著穩(wěn)定,并于2016年卡里莫夫總統(tǒng)去世后實現(xiàn)了權力的和平過渡。大眾動員數(shù)據(jù)庫(Mass Mobilization Data)②大眾動員數(shù)據(jù)庫(Mass Mobilization Data)是由賓漢姆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教授大衛(wèi)·克拉克與圣母大學教授帕特里克·里根采集編制的抗爭政治數(shù)據(jù)庫。旨在了解全球范圍內(nèi)的政治抗爭事件(包括抗議者的訴求以及政府的回應方式)。該數(shù)據(jù)庫涵蓋超過1萬起發(fā)生在1990年至今的16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50人以上規(guī)模的抗議事件。所采集的數(shù)據(jù)顯示,2005年“安集延事件”至今,烏茲別克斯坦一直未爆發(fā)過大規(guī)??棺h示威。③包括爆發(fā)“郁金香革命”的2005年在內(nèi),吉爾吉斯斯坦共發(fā)生500人以上規(guī)模的社會運動46起,其中暴力抗議15起,抗議訴求則“五花八門”:抗議警察執(zhí)法不公或者暴力執(zhí)法2起,抗議物價上漲2起,土地權糾紛抗議1起,勞資糾紛抗議1起,抗議官員腐敗5起,抗議本國政府的內(nèi)政外交政策或者追求民主41起。烏茲別克斯坦包括2005年“安集延事件”在內(nèi)共發(fā)生500人以上抗議示威6起,其中暴力抗議2起,和平抗議4起??棺h警察暴力執(zhí)法2起,抗議物價上漲1起,抗議官員貪腐1起,抗議政治進程(本國政府的內(nèi)政外交政策或者追求民主轉(zhuǎn)型)2起。由此可見,吉爾吉斯斯坦的抗議示威活動更加“常態(tài)化”,并且充斥著明顯的“破壞性”。而烏茲別克斯坦發(fā)生大規(guī)??棺h示威活動的次數(shù)極少而且很少附帶有實現(xiàn)“民主化”等政治目的。但抗議示威反復爆發(fā)作為吉爾吉斯斯坦跨越15年之久的動態(tài)變化過程,僅僅用結構性的靜態(tài)因素而忽視時間因素加以解釋,常常會陷入“用常量解釋變量”的謬誤之中。因此,上述成果雖然指出了吉爾吉斯斯坦爆發(fā)“革命”的諸多背景因素,但卻難以對一國為何反復因社會運動而導致政權更迭這一問題給出準確解釋。

    圖1 吉、烏爆發(fā)500人以上規(guī)模社會運動頻次對比(2005-2020年)(次數(shù))

    (二)案例選擇

    本文選擇將烏、吉兩國進行比較研究的原因在于,兩國都位于中亞地區(qū)且長期處于一個主權國家的框架內(nèi)。在獨立初期,兩國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而且兩國之間有著緊密聯(lián)系,故具有較高的可比性。①曾向紅:“比較區(qū)域研究視域下的中亞研究”,《國際政治研究》,2020年第5期,第9-37頁。而同樣發(fā)生過“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并實現(xiàn)了政治穩(wěn)定的格魯吉亞,則在地緣位置、國家身份、道路選擇等方面均與吉爾吉斯斯坦存在巨大差異,不太具有可比性。其次,本文旨在回答,為什么一國會反復因為社會運動而導致政權更迭,故重點在于解釋“反復”這一長時段的行為,即在發(fā)生過“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的國家,為什么只有吉爾吉斯斯坦反復爆發(fā),而其他國家卻沒有類似的情形。同樣,在歷史上同屬于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且同為中亞國家、但沒有發(fā)生過“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的土庫曼斯坦等國也不在比較的范圍之內(nèi)。在西方學者看來,烏茲別克斯坦長期限制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并實行廣泛的政治與宗教“壓制”,這些在既有的理論解釋中可以促成政權更迭甚至是內(nèi)戰(zhàn)爆發(fā)的因素,在烏茲別克斯坦并沒有發(fā)生作用,①Jennifer Murtazashvili, “Coloured by Revolu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utocratic Stability in Uzbekistan”, Democratization, 2012, Vol.19, No.1, pp.78-97.因此烏茲別克斯坦也成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反?!卑咐?。探析烏、吉兩國之間存在的差異,有助于解釋這一問題,即為什么兩國都遭遇過“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的沖擊,但烏茲別克斯坦后續(xù)實現(xiàn)了政治穩(wěn)定,而吉爾吉斯斯坦卻掉入反復爆發(fā)“革命”的泥淖?

    與現(xiàn)有解釋不同,本文認為,一國會反復由社會運動導致政權更迭的原因在于:在一國的抗議歷史上,當政權采取妥協(xié)的方式應對抗議示威,將會擴大社會運動的政治機會,而這種政治機會會進一步增強社會運動的動員能力。這種影響經(jīng)過“正反饋”(Positive Feedback)的過程逐步得以固化,最終導致該國政權與社會運動之間形成了一種一旦民眾對政治現(xiàn)狀產(chǎn)生不滿,就訴諸社會運動推翻政權的互動模式。

    三、理解“反復”:路徑依賴機制中的關鍵節(jié)點與正反饋

    路徑依賴機制最早出現(xiàn)于經(jīng)濟學領域。保羅·大衛(wèi)(Paul A. David)和布萊恩·阿瑟(Brian Arthur)分別以QWERTY作為字母排序的通用式鍵盤與VHS制式錄像機取代BETA制式錄像機作為案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一個反常現(xiàn)象——一項并沒有顯示出更高效率的科技發(fā)明,在初始階段的比較優(yōu)勢會使該成果比其他效率可能更高的后期競爭產(chǎn)品獲得更多的收益,并且隨著收益遞增強化獲得重要的優(yōu)勢地位,最終占有整個市場。②參見Paul A. David,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 Vol.75, No.2, pp.332-337; Brian Arthur, “Competing Technologies, Increasing Returns,and Lock-In by Historical Events”, Economic Journal, 1989, Vol.99, No.394, pp.116-131.這種被理解為涉及“正向反饋”的自我強化過程,就是路徑依賴。

    將路徑依賴這一機制引入政治學領域的歷史制度主義(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者認為,行動者偏好、權力關系和資源配置模式并不是固定不變和外部給定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化而產(chǎn)生并得到強化。①奧菲歐·菲奧雷托斯、圖利亞·費勒提、亞當·謝因蓋特:“政治學中的歷史制度主義”,《國外理論動態(tài)》,2020年第2期,第112-126頁。當既有結構產(chǎn)生了收益遞增,并對嵌入其中的政治行為體產(chǎn)生正向反饋時,隨著時間的推移,離開或偏離既有路徑將變得越來越不可能?,敻覃愄亍ち芯S(Margaret Levi)認為,一旦某個國家或者地區(qū)開始步入某一條軌道,那么逆轉(zhuǎn)這種軌道的成本是相當高昂的。與此同時,盡管其他的選擇始終存在,但若干制度安排的確立阻礙了最初選擇的輕易逆轉(zhuǎn)。②Margaret Levi, “A Model, a Method, and a Map: Rational Choice in Comparative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in Mark L. Lichbach and Alan S. Zuckenman, eds., Comparative Politics:Rationality, Culture, and Struc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19-41.換言之,事態(tài)發(fā)展的時機和次序至關重要,早期事件產(chǎn)生的因果作用將明顯強于后續(xù)事件。

    路徑依賴分別涉及關鍵節(jié)點(Critical Junctures)與正反饋兩個階段,其中關鍵節(jié)點構成路徑依賴過程的起點。關鍵節(jié)點的概念界定是一個逐漸演進的過程:科利爾夫婦(Ruth Berins Collier and David Collier)認為,關鍵節(jié)點是“一個顯著變化的時期”,它通常會在不同的國家(或其他分析單元)中以不同的方式發(fā)生,它被假設為會產(chǎn)生獨特的制度遺產(chǎn)。③參見Ruth Berins Collier, David Collier, Shaping the Political Arena: Critical Junctures,The Labor Movement, and Regime Dynamics in Latin Am erica,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詹姆斯·馬洪尼(James Mahoney)則在有關中美洲政治發(fā)展的比較研究中,將關鍵節(jié)點定義為在兩個或更多選項中選擇某一特定選項時的選擇點(Choice Point),而這個選擇點是由先前的歷史條件決定的。馬洪尼強調(diào)了關鍵節(jié)點④需要指出的是,馬洪尼并不認為所有的選擇點都是關鍵節(jié)點,關鍵節(jié)點僅僅是指對未來能夠產(chǎn)生重要結果的選擇點。但如何衡量所謂“重要結果”的重要程度,馬洪尼則沒有做出相應的說明。參見James Mahoney, “Path-Dependent Explanations of Regime Change:Central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2001, Vol.36, No.1, pp.111-141.與路徑依賴過程之間的關聯(lián),“一旦特定的選項在關鍵節(jié)點處被選擇,即使還存在其他選擇,但要回到起始點就會變得越來越困難”。⑤James Mahoney, “Path-Dependent Explanations of Regime Change: Central Americ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p.111-141.喬瓦尼·卡波?。℅iovanni Capoccia)與丹尼爾·凱勒曼(Daniel Kelemen)在此基礎上將關鍵節(jié)點定義為:“核心行為體對結果影響的可能性發(fā)生實質(zhì)性提升的一個較短時間段”①Giovanni Capoccia, Daniel Kelemen, “The Study of Critical Junctures: Theory, Narrative,and Counterfactuals i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World Politics, 2007, Vol.59, No.3, pp.341-369.,強調(diào)“節(jié)點”是一個行為體面臨廣泛選擇的短暫時期,節(jié)點相比于所觸發(fā)的路徑依賴過程,其時間要短。而“關鍵”指的是行為體在節(jié)點處做出的選擇,可能會比節(jié)點前、后做出的選擇更能對后續(xù)結果產(chǎn)生顯著影響。

    吉爾吉斯斯坦在獨立后的30年內(nèi)經(jīng)歷了6位總統(tǒng)。其中,首任總統(tǒng)阿卡耶夫執(zhí)政15年,而在2005年阿卡耶夫政權垮臺以后,陸續(xù)更換了5位總統(tǒng),平均每位總統(tǒng)的執(zhí)政時間為3年,遠未達到憲法所規(guī)定的任期。而且,其中兩位領導人是因為大規(guī)模游行示威而被迫下臺。而烏茲別克斯坦獨立30年來只經(jīng)歷了兩任領導人的輪替,且實現(xiàn)了權力的和平交接。簡要回顧吉、烏兩國獨立后的政治發(fā)展歷程,可以發(fā)現(xiàn),2005年是極其關鍵的一年。在2005年,兩國自獨立以來長達15年的政治穩(wěn)定局面被打破,由此開啟了兩條截然相反的發(fā)展道路——烏茲別克斯坦實現(xiàn)了穩(wěn)定發(fā)展,而吉爾吉斯斯坦則陷入反復的國內(nèi)沖突當中并遭遇多次非正常政權更迭。

    本文選擇2005年作為關鍵節(jié)點有以下原因:首先,在持續(xù)時間長短方面,“郁金香革命”持續(xù)了不到一個月時間,“安集延事件”更是只持續(xù)了三天,兩者的持續(xù)時間相比于后續(xù)長達15年的政治動蕩或政治穩(wěn)定而言,可以被視為一個“節(jié)點”。其次,吉、烏兩國政權在應對“顏色革命”時,同時存在“鎮(zhèn)壓”與“妥協(xié)”兩種選擇,且兩種不同的選擇都是由先前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第三,在2005年之前或之后,吉、烏在任政府對于社會運動的不同應對,均未能逆轉(zhuǎn)兩國特定的政治發(fā)展“模式”,沒有對兩國政治發(fā)展道路選擇產(chǎn)生決定性影響。就此而言,2005年足夠“關鍵”。

    在關鍵節(jié)點上做出的選擇,將會通過正反饋鎖定于特定的發(fā)展軌道。因此,對于“為什么一國會反復因為社會運動而發(fā)生政權更迭”這一研究問題,可以拆分為兩個更為具體的問題:(1)面對社會運動的威脅,特定政權在關鍵節(jié)點上采取的應對策略是什么,以及為什么采取這種應對策略?(2)關鍵節(jié)點上不同政權采取不同應對策略形成了何種“政權-社會運動”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這種互動模式如何通過“正反饋”得以固化?

    在某些情況下,政權崩潰取決于關鍵行為體在關鍵節(jié)點上所做出的決策和所采取的行動,這些決策和行動會在未來一段時間里顯著增加或者減少該政權走入特殊發(fā)展軌道的可能性。在競爭性威權(Competitive Regime)體制中,以領導人為代表的政權所做出的選擇,往往是這些國家政治發(fā)展走向的關鍵。①這是西方學者對于中亞國家政治體制的貶損性稱謂,意思是,中亞國家表面追求民主,但實際上屬于威權國家。參見Vanessa Ruget, Burul Usmanalieva, “The Impact of State Weakness on Citizenship: A Case Study of Kyrgyzsta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2007, Vol.40, No.4, pp.441-458; Vitali Silitski,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Dimensions of the Authoritarian Reaction i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Following the Colored Revolutions”,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2010, Vol.43,No.4, pp.339-350; Thomas Ambrosio, “Constructing a Framework of Authoritarian Diffusion:Concepts, Dynamics, and Future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tudies Perspectives, 2010, Vol.11,No.4, pp.375-392.在面對“顏色革命”浪潮的沖擊時,以吉、烏兩國為代表的歐亞國家在多種應對方式中選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方式,繼而導致兩國在應對社會運動方面形成了兩種不同的“政權-社會運動”間的互動模式,進而對兩國政治發(fā)展軌跡產(chǎn)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

    根據(jù)路徑依賴機制的相關假定,可以發(fā)現(xiàn),當行為體在關鍵節(jié)點上做出選擇后,沿著所選擇的這條路徑而產(chǎn)生的結果一般會增加該路徑的吸引力。這種累積效應開始以后,就啟動了自我強化活動的強大周期,②[美]保羅·皮爾遜著:《時間中的政治:歷史、制度與社會分析》,黎漢基、黃佩璇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1頁。而自我強化的過程即為正反饋形成的過程。

    綜上所述,本文假設:在2005年面對“顏色革命”浪潮沖擊的關鍵節(jié)點,吉、烏兩國應對抗議的不同策略選擇對社會運動所造成的影響,經(jīng)過正反饋過程,被固定為兩國民眾與政權的互動模式,從而導致吉爾吉斯斯坦反復發(fā)生“革命”而烏茲別克斯坦實現(xiàn)了穩(wěn)定。本文的分析框架如下:

    圖2 本文的分析框架示意圖(筆者自制)

    四、關鍵節(jié)點:2005年吉、烏兩國對“顏色革命”的應對

    當社會運動發(fā)生后,政權必須考慮如何應對這種來自體制外部的挑戰(zhàn)。政權應對社會運動的方式不僅會影響運動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而且能夠影響運動的結果。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經(jīng)驗上,政權對于社會運動所做出的鎮(zhèn)壓與妥協(xié)兩種行為,都是此類研究所關注的焦點。查爾斯·蒂利(Charles Tilly)將國家應對社會運動的方式劃分為壓制和促進兩類,通過對兩類手段進行不同形式的組合,進而將抗議者的行為分為指令型活動、容忍型活動、禁止型活動三種類型。①[美]查爾斯·蒂利著:《政權與斗爭劇目》,胡位鈞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90頁。葉夫根尼·芬克爾(Evgeny Finkel)進一步將應對社會運動的方式細化為孤立、邊緣化、分配、鎮(zhèn)壓和說服五種類型。②Evgeny Finkel, Yitzhak M. Brudny, “No More Colour! Authoritarian Regimes and Colour Revolutions in Eurasia”, Democratization, 2012, Vol.19, No.1, pp.1-14.蒂娜·比沙拉(Dina Bishara)在鎮(zhèn)壓和妥協(xié)之外引入第三種政府應對社會運動的方式——漠視(Ignore),即政府面對抗議毫無反應或者對抗議者持嘲弄、輕蔑的態(tài)度。③Dina Bishara, “The Politics of Ignoring: Protest Dynamics in Late Mubarak Egypt”,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2015, Vol.13, No.4, pp.958-975.然而“鎮(zhèn)壓”這一概念的確切含義并沒有在學術界達成共識。在沖突研究中,“鎮(zhèn)壓”指的是政權對其領土范圍內(nèi)的人使用某種形式的強制性控制,而克里斯蒂安·達文波特(Christian Davenport)對鎮(zhèn)壓行為做了限制公民自由和暴力侵犯人身安全的劃分。④參見Christian Davenport, “State Repression and the Tyrannical Peace”,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007, Vol.44, No.4, pp.485-504.在本文看來,這兩種行為的動機是一致的,即使用暴力手段壓制甚至消滅反對勢力,并威懾其他潛在的可能被動員起來反對政權的行為體。

    在“郁金香革命”與“安集延事件”中,吉、烏兩國政權與抗議者之間的互動過程如表1、表2所示。從2005年3月18日吉南部城市爆發(fā)反政府抗議示威之后,在不到一周的時間內(nèi),阿卡耶夫政權不斷選擇對抗議者進行妥協(xié):承認反對派的地位、與抗議者談判、拒絕實施緊急狀態(tài)、將政權拱手“送給”反對派等。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在“安集延事件”爆發(fā)的2005年5月12日,烏政權即已完全放棄向抗議者做出妥協(xié),總統(tǒng)卡里莫夫直接選擇了鎮(zhèn)壓,至5月14日,烏政府已經(jīng)完全控制了安集延市中心并開始追捕逃散的武裝分子。

    表1 2005年“郁金香革命”過程中吉爾吉斯斯坦政府與抗議者的互動過程

    表2 2005年“安集延事件”過程中烏茲別克斯坦政府與抗議者的互動過程

    那么,政權在什么情況下會采取鎮(zhèn)壓的方式來應對社會運動呢?與早期社會運動理論相似,早期研究政治鎮(zhèn)壓的學者認為,領導人訴諸鎮(zhèn)壓的形式來應對社會運動,源于領導人個人的偏執(zhí)與不受約束,是一種“非理性”行為。①Mauricio Rivera, “Authoritarian Institutions and State Repression: The Divergent Effects of Legislatures and Opposition Parties on Personal Integrity Rights”, The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2017, Vol.61, No.10, pp.2183-2207.而如今大多數(shù)研究則認為,鎮(zhèn)壓絕非因為某些領導人的“殘暴”特質(zhì),而是基于成本與收益的理性計算。當鎮(zhèn)壓收益超出鎮(zhèn)壓成本,或沒有其他替代性選項且鎮(zhèn)壓成功率較高時,鎮(zhèn)壓行為出現(xiàn)的可能性就會增加。②Christian Davenport, “State Repression and the Tyrannical Peace”, pp.485-504.考慮到鎮(zhèn)壓的政治合法性、鎮(zhèn)壓所需要的物質(zhì)力量、可選擇的替代方案等因素,國家在采取妥協(xié)還是鎮(zhèn)壓方式來應對社會運動時,不僅取決于國家能力,還要考慮到政權的鎮(zhèn)壓意愿。

    當政權既沒有足夠的鎮(zhèn)壓能力也沒有足夠的鎮(zhèn)壓意愿,或者有足夠的鎮(zhèn)壓能力但是缺乏意愿,抑或有強烈的鎮(zhèn)壓意愿但缺乏足夠的鎮(zhèn)壓能力時,都會導致政權更傾向于采取妥協(xié)或者漠視的方式來應對社會運動;而當鎮(zhèn)壓意愿與鎮(zhèn)壓能力兩者兼具的情況下,政權更傾向于采取鎮(zhèn)壓的方式來應對社會運動。吉爾吉斯斯坦屬于第一種情況:政權既缺乏鎮(zhèn)壓能力又缺乏鎮(zhèn)壓意愿;而烏茲別克斯坦屬于最后一種情況:政權的鎮(zhèn)壓能力充足且鎮(zhèn)壓意愿強烈。

    (一)“郁金香革命”:為何阿卡耶夫政權選擇妥協(xié)?

    阿卡耶夫政權垮臺之迅速,超乎吉民眾甚至國際社會的預料。在“郁金香革命”發(fā)展過程中,阿卡耶夫政權瓦解的重要原因在于,吉強力部門的軟弱與阿卡耶夫?qū)Ψ磳ε闪α康牡凸?。事后,阿卡耶夫也將自己失敗的原因歸結為兩點:一是沒有重視鞏固權力體系,特別是加強護法機構;二是在政權旁落的重要關頭沒有實施緊急狀態(tài)。③孫壯志主編:《中亞五國政治社會發(fā)展30年:走勢與評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0年,第266頁。

    蘇聯(lián)解體后,中亞國家開啟了自身的民族國家構建,立國之初期待建立什么樣的國家,主要取決于領導人的個人稟賦、經(jīng)驗、意志及其世界觀。④焦一強:《從“民主島”到“郁金香革命”:吉爾吉斯斯坦政治轉(zhuǎn)型研究》,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66頁。吉爾吉斯斯坦獨立后的首任總統(tǒng)阿卡耶夫是一位物理學家而非政治精英,也是中亞地區(qū)唯一一個非蘇聯(lián)加盟共和國中央書記出身的領導人。故“他在蘇聯(lián)走向解體的民主化浪潮中卻不乏追求民主的積極熱情與主動性”。①焦一強:《從“民主島”到“郁金香革命”:吉爾吉斯斯坦政治轉(zhuǎn)型研究》,第45頁。阿卡耶夫政權在經(jīng)濟層面實行全面且徹底的“私有化”,并且積極吸納來自西方國家的援助,在政治層面將追求“民主”作為吉爾吉斯斯坦的國家目標。

    首先,武力鎮(zhèn)壓將威脅阿卡耶夫政權本就不甚穩(wěn)固的執(zhí)政合法性。政治心理、政治文化或者意識形態(tài)一經(jīng)確立之后,一般都具有持久性且易形成路徑依賴。阿卡耶夫致力于構建西式民主制度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沉淀為該國民眾的政治心理,令部分民眾認為本國具有相對于其他中亞國家更高的民主水平。相對于妥協(xié)而言,鎮(zhèn)壓無疑具有巨大的威懾作用,但鎮(zhèn)壓還可能刺激其他行動者走向街頭,使得反對者從涓涓細流演變成滾滾洪流。②黃冬婭:“國家如何塑造抗爭政治——關于社會抗爭中國家角色的研究評述”,《社會學研究》,2011年第2期,第230頁。2016年一項覆蓋吉爾吉斯斯坦7個地區(qū)2個城市1004名民眾的民意調(diào)查,衡量了吉民眾對推翻阿卡耶夫和巴基耶夫政權的態(tài)度。調(diào)查結果顯示,超過1/3的民眾認為“郁金香革命”與“二次革命”是合法的。同樣,超過1/3受訪民眾認為兩次運動都不應該受到政府的武力鎮(zhèn)壓。相比于阿卡耶夫政權,接近半數(shù)的受訪民眾對巴基耶夫政權的評價更負面,因為巴基耶夫在2010年4月試圖動用武力鎮(zhèn)壓抗議者。③Charles Sullivan, “Misruling the Masses: The Consequences of Cracking Down in Kyrgyzstan”, pp.628-646.在吉爾吉斯斯坦,政府采取武力手段鎮(zhèn)壓社會運動的合法性低且結果難料。

    其次,鎮(zhèn)壓能力取決于強力部門的能力以及文官政府是否能夠掌控強力部門。中亞各國的軍警系統(tǒng)繼承自蘇聯(lián)。蘇聯(lián)時期,中亞各加盟共和國的軍警部門整體處于較低水平。吉軍事力量是中亞五國中最弱的,其規(guī)模也是最小的。在“郁金香革命”時期,吉爾吉斯斯坦軍隊僅有1萬人,國家經(jīng)濟的困難大大制約了對軍隊建設的投入,造成軍人薪餉很低,士氣低落,逃兵現(xiàn)象嚴重。④楊?。骸掇D(zhuǎn)型的中亞和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207頁。吉軍內(nèi)部腐敗嚴重。吉爾吉斯斯坦雖然對男性公民實行義務兵役制,但大多數(shù)人會使用各種手段逃避兵役。在2007年春季進行的一項實證研究中,所有受訪者都承認,在吉爾吉斯斯坦很少有人會真正履行其軍事義務。①Vanessa Ruget, Burul Usmanalieva, “The Impact of State Weakness on Citizenship: A Case Study of Kyrgyzsta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2007, Vol.40, No.4, pp.441-458.與軍隊相似,吉警察數(shù)量也嚴重不足,工資很低而且充斥腐敗行為。

    2002年,吉政府擔心議員阿奇姆貝克·貝克納扎羅夫(Azimbek Beknazarov)煽動反對政府的抗議示威,對其進行了逮捕并提起訴訟。此舉在其家鄉(xiāng)阿克西地區(qū)(Aksy)引發(fā)了支持者組織的大規(guī)??棺h。2002年3月17日,警察在阻止示威的過程中開槍擊斃了數(shù)名抗議者。阿卡耶夫政權起初對此次事件不聞不問,既沒有與受害者親屬進行會面也沒有出面道歉。政府的冷漠引發(fā)了抗議者的強烈不滿,抗議活動迅速失控,阿克西地區(qū)要求為遇難者伸張正義的示威活動持續(xù)了數(shù)月之久。②Donnacha ó Beacháin and Abel Polese, eds., The Colour Revolutions in the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2010, pp.47-48.阿克西事件對阿卡耶夫政權與警察的關系產(chǎn)生了致命的影響。阿卡耶夫任命自己的親信擔任內(nèi)務部長,并成立專門的委員會來調(diào)查此次事件的原因。該事件的調(diào)查結果將阿克西事件的責任完全推給強力部門,警察事實上被阿卡耶夫政權“出賣”了。一些警察發(fā)起了抗議并進行罷工,警察也在懷疑,如果繼續(xù)發(fā)生此類事件,當警察對示威者使用武力后,會不會被作為政權向示威者妥協(xié)的“替罪羊”而被送進監(jiān)獄。而此次事件的另一個后果則是時任總理巴基耶夫被迫辭職,并在日后的“郁金香革命”中成為反對派領袖。阿克西事件的前車之鑒,加上抗議者利用親友和部族的人際網(wǎng)絡來影響警察的行為,成功換取了強力部門的“中立”。③在2010年的“二次革命”過程中,強力部門則直接倒戈,向反對派效忠。據(jù)對政治人物卡西姆·伊薩耶夫(Kasym Isaev)的采訪,吉安全部隊將軍米羅斯拉夫·尼亞佐夫(Miroslav Niazov)曾建議反對派領導人,應該從納倫州和塔拉斯州開始動員。首先,當局需要時間將比什凱克的部隊轉(zhuǎn)移到這些地區(qū)。第二,在封鎖了道路之后,就有可能將遠離比什凱克的部隊鎖定在這兩個地區(qū)一段時間。之后,這個國家都會被卷入到反政府的洪流之中。參見Kasym Isaev: Tret’a Qshibka-Katastrofa Dlia Suverennogo Kyrgystana,Tolgonai Osmongazieva, May 21, 2010, http://24.kg/community/74579-kasym-isaev-tretyaos hibka-ndash-katastrofa-dlya.html, quoted from Azamat Temirkulov, “Kyrgyz ‘Revolutions’ in 2005 and 2010: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ss Mobilization”, Nationalities Papers: The Journal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2010, Vol.38, No.5, pp.589-600.吉強力部門力量弱小、腐敗不堪且強力部門與政權“分裂”,共同導致了政權沒有足夠的能力對社會運動進行鎮(zhèn)壓。既缺乏鎮(zhèn)壓能力又缺乏鎮(zhèn)壓意愿,導致阿卡耶夫政權選擇了對抗議者進行妥協(xié)。

    (二)“安集延事件”:為何卡里莫夫政權選擇鎮(zhèn)壓?

    反觀烏茲別克斯坦,卡里莫夫執(zhí)政伊始就把“政治穩(wěn)定優(yōu)先”作為烏茲別克斯坦發(fā)展的目標,并極力主張走“獨立自主”的發(fā)展道路,一切制度和政策的立足點都是為了維護政權穩(wěn)定。自獨立以來,卡里莫夫發(fā)表了數(shù)次演講,詳細闡述“穩(wěn)定”作為民主和發(fā)展之保障的重要性。

    烏茲別克斯坦沒有實施重大的經(jīng)濟或政治自由化。對卡里莫夫而言,如果沒有經(jīng)濟獨立,政治獨立是不可能的??ɡ锬蚓芙^了經(jīng)濟相互依賴的自由主義范式,而是優(yōu)先考慮自給自足,且認為經(jīng)濟現(xiàn)代化應優(yōu)先于民主轉(zhuǎn)型??ɡ锬蛘J為,“在建造新房子之前不要摧毀老房子”,“我們的人民應該吃飽肚子,穿戴整齊”。①參見Assylzat Karabayeva, “Leaders, Ideas, and Norm Diffusion in Central Asia and Beyond”, Asia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olitics , 2021, Vol.6, No.1, p.30.政府保留了對基本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管制,追求工資的自給自足,只將國有企業(yè)部分私有化。②Jennifer Murtazashvili, “Coloured by Revolu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utocratic Stability in Uzbekistan”, pp.78-97.烏茲別克斯坦的政治改革同樣穩(wěn)健??ɡ锬蚓芙^允許競爭性選舉或有意義的政治反對派。③Nick Megoran, “Framing Andijon, Narrating the Nation: Islam Karimov’s Account of the Events of 13 May 2005”, Central Asian Survey, 2008, Vol.27, No.1, pp.15-31.卡里莫夫認為,烏茲別克斯坦已經(jīng)走上了民主的道路,誰也無法阻止民主的客觀進程和民眾民主意識的增強。但民主的發(fā)展需要符合自身國情,反對派的民主理想與國家歷史、傳統(tǒng)文化與民族身份不匹配。

    在卡里莫夫政權看來,所謂的“民主運動”也是由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地緣政治經(jīng)濟利益所驅(qū)動的。2003年“玫瑰革命”掀起歐亞地區(qū)“顏色革命”浪潮之后,卡里莫夫政權將西方國家所謂“促進民主”的組織及其資助方定義為對烏茲別克斯坦的“威脅”。隨后發(fā)生的“橙色革命”和“郁金香革命”也成了外國勢力構成威脅的“證據(jù)”。④“Islam Karimov Excludes Possibility of ‘Colour’ Revolution”, op cit, Ref 38, quoted form Jone Heathershaw, “Worlds Apart: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Geopolitical Space in the US-Uzbekistani Strategic Partnership”, Central Asian Survey, 2007, Vol.26, No.1, pp.123-140.阿卡耶夫下臺后,烏茲別克斯坦的政治精英也加入了對西方進行批評的行列。例如,《烏茲別克民族新聞報》的一篇頭條文章指責美國煽動了中亞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⑤Jone Heathershaw, “Worlds Apart: The Making and Remaking of Geopolitical Space in the US-Uzbekistani Strategic Partnership”, pp.123-140.抗議示威被烏政府視為擾亂社會秩序和政治穩(wěn)定的威脅,政權具有強烈的鎮(zhèn)壓意愿??ɡ锬?qū)ⅰ鞍布邮录泵枥L為“恐怖主義暴行”——政府動用軍隊進行鎮(zhèn)壓是對恐怖分子“挑釁”行為的慎重反應,維護了法律和秩序,保護民眾的生命免受傷害。①Nick Megoran, “Framing Andijon, Narrating the Nation: Islam Karimov’s Account of the Events of 13 May 2005”, pp.15-31.此舉強化了鎮(zhèn)壓的合法性,同時也使得抗議者無法從中立的旁觀者中獲得支持。

    另外,烏茲別克斯坦始終重視軍隊建設,將軍隊視作維護國家獨立的重要力量,軍隊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均居中亞五國首位。②孫壯志主編:《獨聯(lián)體國家“顏色革命”研究》,第219頁??ɡ锬蛲瑫r建立了龐大的安全機構,以對潛在的“威脅”進行威懾和消除。烏茲別克斯坦被認為擁有中亞規(guī)模最大的警察和內(nèi)務部隊,烏茲別克斯坦國家安全局掌握著管理國民警衛(wèi)隊和特種部隊的烏茲別克斯坦內(nèi)務部。③Sarah Kendzior, “Recognize the Spies: Transparency and Political Power in Uzbek Cyberspace”, Social Analysis, 2015, Vol.59, No.4, pp.50-65.憑借強力部門的控制,烏一直保持著較為穩(wěn)定的政治局面。

    在應對“顏色革命”浪潮沖擊的過程中,烏強力部門始終被牢牢掌握在卡里莫夫手中。鎮(zhèn)壓“安集延事件”,幾乎沒有引起烏政治精英,尤其是強力部門的反對。烏強力部門直接參與到國家資源提取與尋租活動中,將尋租利益置于行政部門之下,實現(xiàn)了政治精英與政權的“綁定”??ɡ锬驁?zhí)政早期,向烏地方政治精英開放尋租渠道,通過允許尋租行為,來將地方政治精英與政權聯(lián)系起來。1997年,烏政府出臺法律,賦予了檢察官、安全部門、警察、稅務員監(jiān)督和執(zhí)行經(jīng)濟法律的權力。④Lawrence P. Markowitz, “Beyond Kompromat: Coercion, Corruption, and Deterred Defection in Uzbekistan”, Comparative Politics, 2017, Vol.50, No.1, pp.103-121.這些措施將國家的強制性權力與尋租結合起來,使得強力部門深深地嵌入到政權中。政權對于強力部門和地方精英尋租行為的默許,使得強力部門與地方精英“背叛”現(xiàn)政權不僅無利可圖,反而會帶來巨大的風險——某一政治精英的“背叛”行為會招致尋租利益鏈條上各方勢力的反對。因此,在面對社會運動對于政權的沖擊時,以強力部門為代表的政治精英展現(xiàn)出了高度的“團結”。既有鎮(zhèn)壓能力又有鎮(zhèn)壓意愿,這使得卡里莫夫政權能夠?qū)Α鞍布邮录边M行鎮(zhèn)壓。

    五、正反饋:“政權-社會運動”互動模式的形成與固化

    (一)吉、烏兩國應對“顏色革命”的不同方式所造成的影響

    在從事社會運動理論研究的政治過程與資源動員論者看來,如果社會運動的參與者是出于理性選擇而參與社會運動,那么可被動員的資源多寡與政治機會的大小被視為左右社會運動興衰的重要因素。與西德尼·塔羅(Sidney Tarrow)所定義的政治機會結構①參見[美]西德尼·塔羅著:《運動中的力量:社會運動與斗爭政治》,吳慶宏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5年。不同,本文認為,政治機會不一定是那些能夠影響政治參與、較為宏大的、穩(wěn)定且不易改變的結構性條件。因此,“政治機會”這一概念的結構化取向,可能會導致此概念的僵化。在以往的“顏色革命”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將“政治機會”這一概念的外延無限擴大,任何可能影響到“顏色革命”成敗的結構性條件均被列入其中,故削弱了這一理論框架的解釋力。事實上,許多政治機會既不是先于社會運動存在的,也不是較為穩(wěn)定的,而是在社會運動的過程中,通過運動與政治權威以及外部干預勢力的互動過程逐步產(chǎn)生的。

    一般而言,國家面對社會運動時所采取的不同方式會創(chuàng)造出不同的政治機會,也會在短期內(nèi)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國家對社會運動做出妥協(xié),一般會降低參與社會運動的成本,導致政治機會擴大,從而使得社會抗議者走上街頭,激發(fā)社會動員;而采取鎮(zhèn)壓政策則會極大地增加參與社會運動的成本。相比于妥協(xié)為社會運動帶來政治機會而言,鎮(zhèn)壓帶給社會運動的更多是政治威脅,而非機會。伯特·克蘭德曼斯(Bert Klandermans)進一步認為,“相對剝奪感”等情感性因素是社會運動發(fā)生的必要條件,但這種“不滿”需要轉(zhuǎn)化為行動。任何社會運動的參與者一般都需要兩個動員過程:一是共識動員(Consensus Mobiliation),二是行動動員(Action Mobiliation)。前者意在凝聚共識,讓外界接受和支持運動所持的觀點;后者意在形成行動,即推動人們實際參與。②Bert Klandermans, “Mobi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Social-Psychological Expansions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4, Vol.49, No.5, pp.583-600.

    吉、烏兩國均存在家族統(tǒng)治、腐敗、收入分配不均等長期積累的社會矛盾,且這些矛盾沒有得到執(zhí)政當局的妥善處理。當民眾認為自身訴求通過常規(guī)的政治途徑?jīng)]有辦法得以解決時,就有可能選擇發(fā)起或參與社會運動作為改善自身不利處境的一種方式。為了實現(xiàn)民眾的集體訴求以及動員民眾參與社會運動,運動的組織者及其支持者首先需要建構出一套針對現(xiàn)實不滿的替代性方案?;仡櫱拔牧_列的吉、烏兩國政府與抗議者互動的過程可以看出,在共識動員層面,吉、烏兩國的抗議者將國家存在的社會問題進行歸因,認為各自國家和社會中出現(xiàn)的問題分別源自阿卡耶夫與卡里莫夫的統(tǒng)治,這些問題只能通過兩位領導人的下臺得到解決。這種主要框架①框架視角最初于1974年由著名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提出,在20世紀80年代由戴維·斯諾和羅伯特·本福德等人引入社會運動研究領域??蚣芤暯菑娬{(diào)的是抗議組織者或支持者為了賦予抗議合法性而建構起來的話語框架,這些話語框架因為與抗議者所處的文化背景或者生活體驗產(chǎn)生共鳴,能夠極大地擴大社會運動的影響,甚至能夠左右社會運動的成敗。參見David A. Snow, E. Burke Rochford, Steven K. Worden and Robert D.Benford, “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and Movement Particip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6, Vol.51, No.4, pp.464-481.發(fā)揮作用的關鍵在于,社會運動的潛在參與者能否獲得“框架共鳴”(Frame Resonance),即社會運動的領導人或者支持者針對某個社會問題所做出的診斷以及解決方法,能否得到其他潛在參與者的認可與支持。②Robert D. Benford, David A. Snow, “Framing Processes and Social Movements: An Overview and Assess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0, Vol.26, No.1, pp.611-639.在動員的過程中,少數(shù)堅定的政權支持者被動員起來反對政權或堅定的反對派被動員起來支持政權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動員的關鍵,是沒有十分強烈政治動機的普通民眾。能否動員居于多數(shù)的普通民眾參與社會運動,往往會影響社會運動的成敗。吉民眾中“民主”觀念占據(jù)主導地位,認為采取抗議示威手段表達政治訴求是合理的。而在烏茲別克斯坦,用抗議示威手段表達政治訴求很可能被描繪為“恐怖主義”。就將普通民眾轉(zhuǎn)變?yōu)樯鐣\動的參與者而言,在烏茲別克斯坦面臨的政治風險要大得多,故其動員難度也要高得多。

    在“安集延事件”的性質(zhì)、政府進行武力鎮(zhèn)壓的理由、抗議者身份、死亡人數(shù)等問題上,烏官方的說法與西方媒體的說法大相徑庭。與西方媒體所宣傳的“安集延事件是一場大屠殺”相反,卡里莫夫?qū)τ谶@起事件經(jīng)過的描述是這樣的:2005年5月12日晚,武裝的宗教極端分子闖入了安集延的一所監(jiān)獄,并釋放了被看押的伊斯蘭恐怖組織成員。5月13日黎明,武裝分子開始劫持人質(zhì),卡里莫夫召集軍隊前往現(xiàn)場平叛。在隨后的對峙和沖突中,共有187人死亡。①Sarah Kendzior, “Poetry of Witness: Uzbek Identity and the Response to Andijon”, Central Asian Survey, 2007, Vol.26, No.3, pp.317-334.面對西方媒體的詰難,卡里莫夫進一步將抗議者的行為定義為對憲法的顛覆,并指責媒體故意將所謂“和平示威者被槍殺”的錯誤信息傳遞到西方世界??ɡ锬?qū)⒆约旱奈淞ζ脚研袆优c抗議者的行為進行對比,進一步凸顯出使用武力的合法性,同時也針鋒相對地構建出一套反框架,以對社會運動進行“反動員”(Demobilize)。

    首先,卡里莫夫強調(diào)抗議者是“恐怖分子”,故總統(tǒng)動用軍隊進行平叛是為了維護法律和秩序,是為了保護無辜民眾免受“恐怖分子”的傷害。其次,卡里莫夫指責抗議者的行為是不“民主”的——抗議者試圖獲取政權,但不是通過選舉這種符合憲法的形式,而是采用暴力手段攻占政府大樓等并不“民主”的行為。最后,卡里莫夫強調(diào)自己是通過合法選舉產(chǎn)生的總統(tǒng),抗議者的行為未經(jīng)人民的合法授權,也違背相應的國際慣例。②Nick Megoran, “Framing Andijon, Narrating the Nation: Islam Karimov’s Account of the Events of 13 May 2005”, pp.15-31.卡里莫夫在“安集延事件”中建構出一種“反恐”和“平叛”敘事,以反擊西方制造的抗議者行為的“民主”敘事,從而將抗議者的框架邊緣化。而在行動動員層面,特定人群的集體行動形式主要是習得的,在數(shù)量和范圍上也是有限的,是變化緩慢的,是適應了他們所處的特定環(huán)境的。

    抗議者傾向于從本國的抗議歷史中進行學習,③Alex Braithwaite, Jessica Maves Braithwaite and Jeffrey Kucik, “The Conditioning Effect of Protest History on the Emulation of Nonviolent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2012,Vol.52, No.6, pp.697-711.而當局最初應對抗議示威的對策將會極大地塑造抗議者的學習行為。面對鎮(zhèn)壓“殺一儆百”的效果,“集體行動的困境”使得抗議者更不愿意直接參與社會運動,轉(zhuǎn)而使用其他方式來表達政治訴求??ɡ锬蛘嗟母叨葔浩刃砸步忉屃嗽搰鐣\動的高度破碎化。④Jennifer Murtazashvili, “Coloured by Revolu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utocratic Stability in Uzbekistan”, pp.78-97.如果當局有過妥協(xié)的歷史,抗議者參加社會運動所付出的機會成本要更低,在不會招致鎮(zhèn)壓的情況下,抗議者往往會繼續(xù)參加社會運動,最終形成一旦對政治現(xiàn)狀不滿,動輒參與社會運動的“怪圈”。

    綜上所述,吉、烏兩國政權針對社會運動采取的不同應對策略,以及由此形成的“政權-社會運動”互動模式,可以用下圖來表示:

    圖3 吉爾吉斯斯坦抗議者與政權互動模式示意圖(筆者自制)

    (二)不同“政權-社會運動”互動模式的固化

    政權對社會運動進行妥協(xié)或者鎮(zhèn)壓所形成的互動模式,是如何得到固化并沉淀為一種政治心理的?在新的互動模式出現(xiàn)之后,既可能被固化也可能被消減。如果這種新的互動模式被越來越多的人主動或被動接受并且得到內(nèi)化,那么新的模式也將進入到“正反饋”的過程。在政治領域,集體行動的核心作用、制度的高密度性、運用政治權威增加權力不對稱的可能性等相互關聯(lián)的特征,將影響到行為體在關鍵節(jié)點上做出的選擇能否進入“正反饋”過程,進而形成路徑依賴。①[美]保羅·皮爾遜著:《時間中的政治:歷史、制度與社會分析》,第36-48頁。

    圖4 烏茲別克斯坦抗議者與政權互動模式示意圖(筆者自制)

    首先,參與社會運動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一個理性選擇的過程。人們在決定是否參與以及如何參與社會運動的過程中會仔細權衡收益與成本,唯有經(jīng)過一番艱苦的動員,社會運動才能招攬到足夠多的參與者。同時,基于“理性人”假設,曼瑟爾·奧爾森(Mancur Olson)認為,每個集體行動的參與者在參與的過程中都會有搭便車的欲望,從而導致“集體行動困境”的出現(xiàn)。①參見Mancur Olson,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大多數(shù)試圖影響政治議程的社會運動均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其努力和結果之間沒有必然聯(lián)系。而且“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的參與者還要面臨遭到鎮(zhèn)壓的巨大壓力,這將導致參與者一旦做出錯誤選擇,將承擔高額風險,所以參與者往往傾向于根據(jù)對他人行動的預期來不斷調(diào)整自身的行動策略。

    回顧吉、烏兩國社會運動的動員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集體行動所發(fā)揮的作用。“郁金香革命”與“二次革命”的動員過程截然不同?!坝艚鹣愀锩钡膭訂T模式是各種政治力量和非政府組織的協(xié)調(diào)行動,在“庇護”網(wǎng)絡和部族的支持下,通過為潛在的參與者提供物質(zhì)和精神激勵,從而較好地克服了“集體行動的困境”。“郁金香革命”開始時,反對派集中精力動員政黨、非政府組織和新聞媒體。然而,這些資源不足以有效和全面地動員地方民眾。之后,反對派通過地方各級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和部族力量來推進動員。2005年的議會選舉產(chǎn)生了一些對選舉組織方式不滿的領導人和議會候選人。這些不滿的領導人開始積極動員他們的支持者,其中大多數(shù)是親戚、朋友和老鄉(xiāng)。然而,“二次革命”不是反對派精心動員的結果,而是民眾自發(fā)的集體行動。與持續(xù)一個多月的“郁金香革命”相比,“二次革命”短短兩天就結束了。反對派并沒有進行諸如架設揚聲器、公開發(fā)表演說、散發(fā)反政府傳單等傳統(tǒng)的動員手段,而新聞媒體對于警察槍殺抗議者的新聞激起了民眾的義憤。對巴基耶夫政權心懷不滿的人群自發(fā)手持棍棒、石頭,甚至是從警察手中奪取的槍支加入到抗議示威中來,要求巴基耶夫辭職。后續(xù)的過程和“郁金香革命”相似,抗議者再次攻占了總統(tǒng)府。巴基耶夫逃亡到南部的賈拉拉巴德州,后出逃至白俄羅斯尋求庇護。②Kathleen Collins, “Kyrgyzstan’s Latest Revolution”, Journal of Democracy, 2011, Vol.22,No.3, pp.150-164.

    回顧吉爾吉斯斯坦兩次“革命”的動員過程可以發(fā)現(xiàn),在“郁金香革命”的演變過程中,政權在面對反對派的壓力時毫無作為,參加抗議示威的成本較低,相反在一些地區(qū)不參加抗議示威反而會付出巨大的代價(例如遭到當?shù)厣鐣懦?、失去部族長老或者地方政治精英的庇護)。事后來看,當時的吉政府好比一座破爛的房子,只要輕輕踹上一腳,整個建筑就會轟然倒塌。以至于在5年后的“二次革命”過程中,不需要反對派精心動員民眾克服“集體行動的困境”,不少民眾也會自發(fā)加入到推翻現(xiàn)政權的抗議示威隊伍中來。與“郁金香革命”時期“追求民主”相比,“二次革命”與“三次革命”中抗議者的訴求更加碎片化——抗議物價上漲、反對腐敗、抗議執(zhí)法不公、反對特定的部族或者政治人物等等,而這些碎片化的要求最后都匯聚成一個訴求——政權更迭。相反,“安集延事件”很快就遭到鎮(zhèn)壓??ɡ锬蛘嗤ㄟ^鎮(zhèn)壓的方式傳遞了一個信號——政府無法容忍類似的行為,更不用說是一場“革命”了。在經(jīng)驗層面也是如此,“安集延事件”之后烏茲別克斯坦實施了一系列措施,極大增加了發(fā)起或參與反政府活動的成本,故烏茲別克斯坦到目前為止沒有發(fā)生過大規(guī)?!罢鄬蛐汀钡纳鐣\動。

    其次,廣泛的制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會運動參與者的策略選擇以及可能獲取的資源。既有的政治制度往往由國家的強制性權力進行支撐,且清晰地釋放了行動者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信號。這種影響所產(chǎn)生的規(guī)訓效應顯然是持久的。①Richard Rose, “Inheritance before Choice in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Theoretical Politics,1991, Vol.2, No.3, pp.263-291.“郁金香革命”中以反對派為首的抗議者,至少通過組織起來展現(xiàn)出似乎具有比被推翻的阿卡耶夫政權更大的“權力”。長期的體制薄弱伴隨著強大且充滿活力的“公民社會”,往往構成對政府權威的挑戰(zhàn)。吉爾吉斯斯坦獨立后,由外國資助者扶持的非政府組織在20世紀90年代蓬勃發(fā)展,形成了對中央政府權威的削弱。與包括烏茲別克斯坦在內(nèi)的其他歐亞國家相比,吉爾吉斯斯坦擁有歐亞地區(qū)最活躍的“民間社會”。當民間社會團體利用抗議和抵制來表明自身的政策偏好時,國家不但無力鎮(zhèn)壓,而且其維護“民主”形象的動機也使公民能夠?qū)ζ涮岢鲆蟆6?jīng)過“革命”成為執(zhí)政者的原反對派,由于執(zhí)政合法性不足,故會以鼓勵“民主”來增強執(zhí)政的合法性。例如,通過“郁金香革命”上臺的巴基耶夫曾表示,“革命”表達了人民的意志及其追求自由、真正的生活和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吉前臨時總統(tǒng)奧通巴耶娃在接受俄羅斯媒體采訪時也表示,2005年3月24日發(fā)生的“郁金香革命”是一場“人民革命”。①焦一強:《從“民主島”到“郁金香革命”:吉爾吉斯斯坦政治轉(zhuǎn)型研究》,第137頁。

    與吉爾吉斯斯坦“發(fā)達的公民社會”相比,烏茲別克斯坦政府實現(xiàn)了對基層社會的有效控制。20世紀90年代,隨著烏茲別克斯坦的獨立,來自西方的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開始進入烏茲別克斯坦。與此同時,烏本國非政府組織也迎來了發(fā)展的黃金時期。“安集延事件”結束后,烏政府于2005年6月成立了新的非政府組織協(xié)會,要求所有的非政府組織都必須隸屬于該協(xié)會。僅在2005年8月,大約有200個非政府組織因不被允許重新注冊而停止活動。②Donnacha ó Beacháin and Abel Polese, eds., The Colour Revolutions in the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pp.169-172.與非政府組織的萎縮相比,國家的滲透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ɡ锬蛘噙x擇與“瑪哈拉”(Mahallas)③“瑪哈拉”是烏茲別克斯坦地方自治管理的最小機構?!艾敼痹跒跗潉e克語中有單元、社區(qū)之意,指一個社區(qū)、街道、樓層群體的居民交互關系的整套系統(tǒng)?!艾敼钡闹行氖敲襁x產(chǎn)生的、由德高望重者領導的“瑪哈拉”委員會。參見孫壯志主編:《中亞五國政治社會發(fā)展30年:走勢與評估》,第223-226頁。等傳統(tǒng)的社會機構進行合作,逐步完善國家管理體制?!艾敼钡拇嬖冢沟脼跽軌?qū)嵤└訃栏竦纳鐣刂拼胧?,也使國家能夠?qū)γ癖姷脑V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回應。④Jennifer Murtazashvili, “Coloured by Revolu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utocratic Stability in Uzbekistan”, pp.78-97.烏茲別克斯坦獨立之后,無法負擔全民福利,“瑪哈拉”給政府提供了更多關于個人福利需求的信息,政府根據(jù)信息進行有針對性的再分配,合力化解了大部分民眾的不滿。與此同時,潛在的伊斯蘭極端分子或那些可能從事顛覆政權活動的人都會被“瑪哈拉”的工作人員及時通報給強力部門,凡此種種,極大增強了烏政府對社會的管控能力。

    第三,政治權力的不對等。當若干行為體處于可以對其他行為體施加壓力的位置時,權力的運行可能是自我強化的。政治權威往往會被用來強化和鞏固已有的政治優(yōu)勢。吉爾吉斯斯坦國家能力低下的主要表現(xiàn)是缺乏法治、無效的稅收制度和普遍的腐敗等。①Jaimie Bleck, Igor Logvinenko, “Weak States and Uneven Pluralism: Lessons from Mali and Kyrgyzstan”, pp.804-823.吉政府很難對政治精英、官僚和其他政府雇員進行有效監(jiān)管。盡管政府進行了各種改革,但治理能力沒有得到系統(tǒng)地提升。外部援助是吉爾吉斯斯坦政府重要的收入來源。由于創(chuàng)造其他類型收入的能力有限,對外部援助的依賴導致吉政策“更容易受到援助者對民主化要求的影響”。一旦使用武力鎮(zhèn)壓社會運動,顯而易見就會受到西方國家的譴責,進而面臨援助停止的風險。由于西方援助者往往只滿足于競爭性選舉的進行和所謂的“言論自由”原則,②Vanessa Ruget, Burul Usmanalieva, “The Impact of State Weakness on Citizenship: A Case Study of Kyrgyzstan”,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2007, Vol.40, No.4, pp.441-458.吉歷任領導人通常只需要營造社會多元化的假象即可,從而確保外部援助源源不斷從西方流入。

    與過分依賴國際社會的吉爾吉斯斯坦相比,烏茲別克斯坦獨立實施內(nèi)政外交政策的基礎較好?!鞍布邮录卑l(fā)生后,烏茲別克斯坦拒絕了美國與歐盟關于對該事件進行“獨立”調(diào)查的要求。歐盟以烏當局血腥鎮(zhèn)壓平民為由,先后對烏茲別克斯坦實施了武器禁運與政府官員旅行禁令。美國則通過了一系列法案對烏進行制裁,包括逐步停止經(jīng)濟援助,在援助項目中附加保障人權、實現(xiàn)政治自由化等要求,凍結烏相關官員的海外資產(chǎn)等措施。面對來自西方國家的壓力,卡里莫夫政權采取終止合作的方式進行反抗。烏政府關閉了漢納巴德軍事基地,同時取締了索羅斯基金會等一批西方在烏活動的非政府組織,事實上終止了與美國的“準盟友”關系。

    卡里莫夫在采取雷霆手段平息“安集延事件”后,進一步加強了對國內(nèi)社會的管控。自“安集延事件”以來,相關的烏茲別克語網(wǎng)站的數(shù)量激增。事件本身“駭人聽聞”,加上相當多的所謂“持不同政見者”在事件發(fā)生后流亡海外,只能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手段發(fā)泄不滿并對當局進行抨擊。③Donnacha ó Beacháin and Abel Polese, eds., The Colour Revolutions in the Former Soviet Republics: Successes and Failures, pp.157-158.2007年1月,烏茲別克斯坦政府通過了一項新法律,要求所有網(wǎng)站和博客都必須向當局登記,以加強互聯(lián)網(wǎng)管制。與此同時,卡里莫夫政權也在全社會加強輿論宣傳,強調(diào)穩(wěn)定的重要性。烏茲別克斯坦官方對于“安集延事件”的界定凸顯了以下幾點:(1)就如在吉爾吉斯斯坦所發(fā)生的那樣,這些“宗教極端分子和武裝分子”主要是為了利用此次機會推翻政府;(2)年輕人的思想“中毒”了;(3)武裝分子受到其他國家的指使;(4)抗議者錯誤地認為安集延民眾會支持他們;(5)抗議者的總目標是推翻憲法秩序,試圖建立“哈里發(fā)國”。①Sarah Kendzior, “Poetry of Witness: Uzbek Identity and The Response to Andijon”, pp.317-334.相較于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的社會多元化程度較低,大多數(shù)民眾接受卡里莫夫所提倡的國家主義觀念??ɡ锬驗闉趺癖娞峁┝朔€(wěn)定與秩序,因此在歷次總統(tǒng)大選中,總能獲得極高的支持率。

    如下圖所示,吉、烏兩國在關鍵節(jié)點,即應對2005年“顏色革命”之類的事件時所采取的策略,對后續(xù)的社會運動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這種不同的影響經(jīng)由集體行動的核心作用、制度的高密度性、運用政治權威增加權力不對稱等路徑,導致兩國政權在關鍵節(jié)點上做出的選擇進入正反饋過程,從而形成路徑依賴,繼而使得“政權-社會運動”互動模式被鎖定在特定的軌道上,即吉爾吉斯斯坦反復爆發(fā)“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而烏茲別克斯坦不再爆發(fā)“政權導向型”社會運動。

    圖5 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不同路徑示意圖(筆者自制)

    六、總結與反思

    本文嘗試通過運用路徑依賴機制的相關觀點,對吉爾吉斯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在“顏色革命”及之后的政權與社會運動互動結果進行了考察。本文認為,在應對“顏色革命”的關鍵節(jié)點上,由于國家能力與鎮(zhèn)壓意愿的不同,兩個國家分別采取了妥協(xié)與鎮(zhèn)壓的不同策略。這兩種不同的策略擴大或縮小了社會運動的政治機會,使社會運動的動員過程產(chǎn)生了差異明顯的政治結果。隨著時間的流逝,兩種差異通過集體行動的核心作用、制度的高密度性、運用政治權威增加權力不對稱等路徑,產(chǎn)生了“正反饋”效應,最終導致路徑依賴。這或許可以解釋,2005年以來,為何吉爾吉斯斯坦發(fā)生了三次政權非正常更迭,而烏茲別克斯坦卻有效地保持了國家的穩(wěn)定。

    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依然可能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本文所進行的案例選擇有可改進之處。本文選擇了位于中亞地區(qū)的吉、烏兩國作為案例,沒有選擇位于其他地區(qū)的案例進行比較,也沒有選擇某一國家政權更迭頻繁與實現(xiàn)政治穩(wěn)定的不同時期進行比較。這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種選擇偏差。事實上,無論是在“顏色革命”還是其他抗議浪潮中,我們都很難找到這樣的案例。本文所得出的結論是否局限于分析吉、烏這兩個特定的國家,學界可以在本文的基礎上選取其他案例進行進一步驗證。其次,本文在界定政權對社會運動的應對策略時采取了簡單的“鎮(zhèn)壓”和“妥協(xié)”二分法,并沒有對其他策略進行分析,也沒有考慮這兩種策略的交叉組合運用。事實上,如果考察兩種方式的組合運用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同時,本文分析的是政權所采取的策略對社會運動動員過程的影響,不意味著本文認為來自政權的鎮(zhèn)壓或妥協(xié)就是決定社會運動發(fā)生與否及其帶來何種結果的唯一因素。結合其他影響因素進行研究,或許可以收獲更多的啟示。最后,由于烏茲別克斯坦研究資料相對匱乏,以及筆者沒有掌握吉、烏兩國的民族語言與通用語言,因而本文對兩國的研究僅限于盡可能多地參考業(yè)已公開發(fā)表的中、英文文獻,這顯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本文對相關問題的把握。期待未來的研究者在此基礎上針對本文的問題和觀點進行修訂或完善。

    猜你喜歡
    卡里莫夫顏色革命吉爾吉斯斯坦
    吉爾吉斯斯坦《福樂智慧》研究成果評述
    烏總統(tǒng)跳舞回擊生病傳言
    吉爾吉斯斯坦擴大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東向貿(mào)易的研究
    當前吉爾吉斯斯坦國內(nèi)形勢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av在线播放精品|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亚洲国产精品999|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视频女| 秋霞伦理黄片|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午夜免费鲁丝|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婷婷色综合www|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赤兔流量卡办理| 下体分泌物呈黄色|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直男gayav资源|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女|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免费av毛片视频|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观看美女的网站|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少妇的逼好多水|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大码成人一级视频|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大陆偷拍与自拍|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videossex国产|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亚洲综合色惰|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91狼人影院| 丝袜喷水一区|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男女内射视频|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色5月婷婷丁香|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九九爱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日韩伦理黄色片|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 tube8黄色片|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6|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国产综合精华液|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黄片wwwwww|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黄色日韩在线|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精品酒店卫生间|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精品酒店卫生间|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国产乱人视频|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看黄色毛片网站| 欧美97在线视频|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国产爽快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一级毛片我不卡|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舔av片在线|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及|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视频|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女婷五月综合色啪小说 | 男女边摸边吃奶| 纵有疾风起免费观看全集完整版| 亚洲电影在线观看av|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欧美人与善性xxx| 人妻一区二区av| 人妻一区二区av| 亚洲国产精品999| 在线播放无遮挡|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联通29元200g的流量卡|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高清| av专区在线播放|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一区二区av电影网| 日日撸夜夜添|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有码 亚洲区| 综合色av麻豆| 国产亚洲最大av| 在线观看国产h片| 少妇裸体淫交视频免费看高清| 色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av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成人无遮挡网站|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免费高清观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av在线亚洲专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99精国产麻豆久久婷婷|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亚洲av.av天堂|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精品精品|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在线 av 中文字幕|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av黄色大香蕉|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麻豆成人av视频|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色吧在线观看|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午夜免费鲁丝|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亚洲不卡免费看| 美女被艹到高潮喷水动态| 搞女人的毛片|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乱人视频| 少妇丰满av|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观看美女的网站|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成人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国产在线男女| 五月开心婷婷网| 交换朋友夫妻互换小说| av免费观看日本|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观看美女的网站|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三级国产精品片|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自拍欧美九色日韩亚洲蝌蚪91 | 赤兔流量卡办理|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99九九线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亚洲不卡免费看|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欧美少妇被猛烈插入视频|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性色av| 日韩伦理黄色片|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av在线app专区|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性久久影院|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97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亚洲内射少妇av|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国产乱来视频区| 精品久久久噜噜|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亚州av有码|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kizo精华|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亚洲av.av天堂| 久久6这里有精品| 国产乱来视频区|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成年版毛片免费区|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 | 男人舔奶头视频|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尾随美女入室|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一本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a三级三级三级| 亚洲最大成人中文|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婷婷色综合www|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久久影院123|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日本熟妇午夜| freevideosex欧美|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欧美zozozo另类|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欧美性感艳星|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eeuss影院久久| 久久人人爽av亚洲精品天堂 |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91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国产成人福利小说|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尤物成人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香蕉精品网在线|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亚洲不卡免费看|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大陆偷拍与自拍|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免费看不卡的av|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亚洲不卡免费看| 国产老妇女一区|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 av在线app专区|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6|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av在线老鸭窝|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3d第一页|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色片| 熟女av电影|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内射少妇av| 色视频www国产| h日本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少妇 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二区|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网色|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自拍偷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欧美97在线视频|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无遮挡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夜夜爽夜夜爽视频| 中文欧美无线码|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日本与韩国留学比较|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高清不卡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eeuss影院久久| 简卡轻食公司|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日韩av免费高清视频|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国产免费一级a男人的天堂|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激情|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在线看a的网站| 久久久精品94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av一本久久久久|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亚州av有码|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国产综合精华液|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欧美97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观看| 赤兔流量卡办理| 一本色道久久久久久精品综合|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高清欧美精品videossex|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av在线蜜桃|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99热全是精品|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免费大片18禁| 男人添女人高潮全过程视频|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 3wmmmm亚洲av在线观看|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三级国产精品欧美在线观看|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免费看光身美女| 亚洲最大成人av|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图片欧美 |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国产综合精华液| 在线播放无遮挡| 久久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高清视频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videos熟女内射| 日韩制服骚丝袜av| 亚洲不卡免费看|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香蕉精品网在线|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少妇|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樱花 |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久热久热在线精品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av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韦庄| 亚洲图色成人|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少妇的逼水好多| 在线观看国产h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