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是日本文學巨匠,是近現代文壇中具有代表性的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我是貓》是其代表作、處女作。書中以貓的視角描述社會現實生活,批判知識分子的空虛生活、社會的黑暗及資本家的腐朽,諷刺崇洋思想和拜金思想,小說諷刺意味鮮明,為諷刺性文學創(chuàng)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我是貓》創(chuàng)作背景
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均是基于一定的社會發(fā)展背景,或是折射社會現象和事件的鏡子。不同時代背景下產生的文學作品,呈現出的歷史發(fā)展背景、政治變遷和社會事件有所差異,但體現出時代特定性。許多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過程中,由于作家個人身份,他們對許多社會現象和事件不能直言不諱,所以通過文字語言進行整體概括和寬泛表達。這一文學創(chuàng)作形式在《我是貓》這部作品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夏目漱石借助貓的視角觀察社會現象和事件。《我是貓》在日本文壇享有極高地位,受到廣泛關注和喜愛,不僅在于夏目漱石采用獨特的創(chuàng)作視角,更重要的是基于貓的視角,揭露了當時日本黑暗的社會現實,以及社會中彌漫的資本主義氛圍引發(fā)的社會矛盾,這些事件均發(fā)生在作者真實的生活中,結合自身體會,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又完全抽離自身,借助貓的視角進行直截了當的表達。該部作品立足于當時的歷史發(fā)展和時代背景,表達出作者對資本主義的感受和體會。
《我是貓》所描述的社會現狀是20世紀初的日本。19世紀6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工業(yè)革命對日本形成巨大沖擊和影響,資本主義不斷發(fā)展,日本逐漸走向西化的發(fā)展道路,開始了政治層面的明治維新。明治維新結束以后,日本全面接納西方思想文化政治與工業(yè)技術,完全秉持對外開放的態(tài)度,推動日本的經濟和文化發(fā)展,此時國民學習西方文化的熱情高漲。19世紀末20世紀初,為進一步實現資本主義發(fā)展獲得更多財物,日本開始了廣泛的侵略,其中具有典型性的侵略戰(zhàn)役包括甲午中日戰(zhàn)爭和日俄戰(zhàn)爭。通過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日本的武器相對先進,對中國和俄國瘋狂掠奪,占據了大量資源和物資。此時日本國內資產階級崛起并快速發(fā)展,底層農民長期飽受壓榨,工人階級同樣受到資產階級的壓迫,日本普通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矛盾。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同樣面臨失業(yè)、貧窮問題而供給不足。因此,作者通過《我是貓》這部作品,以貓的視角批判此時日本的資本主義社會和制度。
《我是貓》這部文學作品的產生,不僅與當時日本社會的發(fā)展具有密切關聯性,也離不開作者夏目漱石的個人經歷。1900年,夏目漱石前往英國留學,主要學習西方文學理論,因此對西方文明的發(fā)展有深度了解。完成學業(yè)后夏目漱石回到日本,然而此時的日本社會發(fā)展已經超乎他的想象和預期,社會中彌漫著拜金主義氛圍,人們崇尚利益至上,獲取金錢成為日本民眾的終極追求。在此背景下,社會道德水平呈現出下滑趨勢,影響了社會的安定和團結。日本當局秉持民主與自由的口號,卻難以契合日本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形成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夏目漱石無法宣泄心中的苦悶,便將消極情緒和悲憤轉化為文學創(chuàng)作動力,《我是貓》這部作品因此而誕生。
二、《我是貓》中的批判現實主義
(一)批判知識分子
《我是貓》這部文學作品在其創(chuàng)作之時,日本統治階級不斷對外侵略和掠奪,對內同樣采取十分殘酷的壓迫手段。面對統治階級的壓迫,許多知識分子并不安于現狀,而是與統治階級抗爭。與此同時,部分知識分子無力抗爭,不得已屈服于社會秩序,過著渾渾噩噩的生活。
《我是貓》的主人公是一個中學英語教師苦沙彌,他十分普通甚至有些愚鈍,生活中邋遢、不學無術,在教學結束回到家中后,總是趴在桌上睡覺,嘴里的口水流到了書本上。他想要學習西方藝術,卻缺少持之以恒的毅力,往往半途而廢,最終難以有所成就。面對人情世故他同樣呆板,寒月和他描述自己買琴時看到的場景,他突然冒出一句前言不搭后語的話。并且苦沙彌的性格十分倔強,他有胃病,妻子讓他吃藥來緩解疼痛,他從來不聽,且總是想出一些奇怪的治療方法,如不吃早飯與咸菜、外出找人推拿。不知從哪里聽說吃果子醬能夠緩解病痛,苦沙彌全然不顧家庭經濟條件是否允許,每天吃果子醬。久而久之,緩解胃病變成所有荒誕理由和借口的擋箭牌。作者對主人公苦沙彌的描寫運用了幽默調侃的語言形式,但讀者卻能看出其中的諷刺和批判。
《我是貓》中還有一個十分典型的知識分子代表——迷亭,對他的描寫,作者同樣運用批判現實主義手法。在描寫迷亭時,作者認為他雖然有一些知識,但品位十分低俗,從來沒有任何高雅的興趣,還時不時賣弄自己的知識。例如,迷亭在餐廳點餐,故意將“牛肉馬鈴薯”說成“薯鈴馬肉?!?,導致廚師不懂他要什么,惹出笑話。迷亭亦十分喜歡撒謊,曾對妻子說自己的伯父是男爵,在描述時故弄玄虛,使妻子相信他的話。直到后來知道他撒謊的人詢問他伯父是否為男爵,他并未因撒謊而感到慚愧,而是哈哈笑著說:“我說過那樣的話么?哈哈哈哈那是我撒的謊??!”遭到別人的嘲諷。
上述則是夏目漱石描寫的典型知識分子,他認為此時日本的知識分子十分低俗淺薄,更透過對知識分子的描寫,尖銳批判了知識分子普遍的劣根性。
(二)批判社會資本家
在明治維新時期,日本資本主義快速崛起和發(fā)展,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矛盾,且伴隨資本家數量的不斷增多,人本性的殘忍和貪婪逐漸暴露,夏目漱石為此時的日本民眾現狀感到悲哀和痛心,所以在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中,以尖銳的諷刺和批判形式描寫資本家。《我是貓》的主人公苦沙彌,向來看不起實業(yè)家,金田老爺知道此事后大發(fā)雷霆,并采取一系列手段打擊報復苦沙彌。一方面,金田老爺賄賂了苦沙彌家的廚師,伙同隔壁車夫共同站在苦沙彌家門口,直呼其名破口大罵,罵完則迅速逃跑。在家中聽到辱罵的苦沙彌迅速沖到大街上,然而辱罵他的人早已無影無蹤,苦沙彌十分氣憤又無可奈何,只能站在馬路上發(fā)呆、發(fā)愣。另一方面,金田老爺買通了落云館的學生,讓其用力將球踢進苦沙彌的院子中,一次又一次地打擾、激怒他,使他即便在家中也無法安心。通過這一段金田老爺打擊苦沙彌的做法能夠看出,此時社會資本家十分霸道,面對手無縛雞之力的知識分子,他們極盡打壓和報復,而知識分子無力還擊,只能忍氣吞聲。
在《我是貓》這部作品中,作者夏目漱石采用了全知全能視角,每一個人物角色描寫均十分全面。他對于金田老爺的行為十分痛惡,所以借助知識分子迷亭的角度,對其罵道:“像熊本長范那樣的大盜倒好辦,一刀兩斷叫他一命歸陰;但對金田這個強盜卻沒辦法了。他憑著驢打滾的高利貸起家,又貪又狠,窮兇極惡,就算千刀萬剮,他也不會咽氣哩!”像迷亭、苦沙彌這樣的知識分子,同樣在背后議論金田夫婦,但這是這些知識分子唯一能做的事,從另一個視角體現出此時日本知識分子面對資本家的壓迫,十分尷尬而又無奈的處境。
(三)批判崇洋思想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秉持對外開放的態(tài)度,廣泛汲取西方文明,民眾學習西方文化有高漲的熱情,但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較強的盲目性。主要是對西方文化不加辨別地照搬照抄,無論好壞,缺少理智的判斷和選擇。例如,日本民眾十分注重養(yǎng)生,特別是對飲食和生活環(huán)境要求相對較高,洗海水浴是許多生長于海邊的日本人平常的活動。日本開始廣泛吸取西方思想與文化,由于西方人對洗海水浴十分推崇,日本人亦開始重視,并將其作為時髦的運動推廣。第七章的開頭,貓鄭重其事地宣布,咱家近來開始運動了。原本鍛煉身體本身是日本民眾平常事件,然而從貓的嘴中說出,特別是鄭重其事的語氣,讓人忍俊不禁,而貓的行為和思想不過是在模仿人類罷了。這看似嘲笑貓運動的同時,事實上是諷刺日本民眾崇洋媚外的思想。在第五章中,貓說:“據說天地萬物,無不上帝創(chuàng)造??梢?,人也是上帝創(chuàng)造的嘍!”而這一上帝論的觀點正是源于西方。長期以來,日本民眾始終與自然和諧共處,講求萬物平等,在他們的信仰中,萬物皆有神靈,此時借助貓的語氣講述上帝論,可見此時日本民眾已經缺少基本判斷力,過度崇拜西方思想。
(四)批判拜金思想
日俄戰(zhàn)爭結束以后,日本資本主義快速崛起和發(fā)展,對普通民眾和工人階級進行嚴重壓迫,社會逐漸開始階級分化,人們的價值觀也受到社會發(fā)展變化的影響,開始注重金錢和利益。在小說中,作者通過貓說:“咱家不清楚使地球旋轉的究竟是什么力量,但是知道使社會動轉的確實是金錢?!贝藭r貓是脫離人的旁觀者,但同樣了解日本民眾對金錢的欲望。基于貓的視角,逐漸產生了一個個拜金主義者,包括資本家金田、知識分子鈴木藤十郎。操辦金田小姐的婚事時,金田夫人請苦沙彌幫忙,然而并未得到重視,苦沙彌也因此事得罪了金田家。因此,金田雇傭鈴木藤十郎去監(jiān)視苦沙彌。在與苦沙彌的對話中,鈴木藤十郎明確表示,如果不下定人為財死的決心,是干不來這一行的,想要發(fā)財,必須實行三絕戰(zhàn)術,即絕義、絕情、絕廉恥。而鈴木藤十郎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對金錢同樣產生了如此的渴望,可見當時社會中的日本民眾受拜金思想影響,已然顛覆了傳統的道德觀。
三、《我是貓》中的諷刺批判手法
(一)主觀評論結合客觀敘述
《我是貓》透過貓的視角講述故事,將貓的所見所聞映射主人的生活狀態(tài)。通過了解貓主人苦沙彌的日常生活細節(jié),讀者可以感受到明治時期日本社會的病態(tài)現狀,資產階級過著奢靡頹廢的生活,日本民眾崇尚金錢至上,而知識分子卻受到資本家的壓迫。《我是貓》之所以是日本文壇的杰出作品,主要是因為作者在描寫故事和主人公的過程中運用了批判現實主義手法,通過主觀評論結合客觀敘述,不僅從貓的視角展開評論,也將貓作為故事的敘述者,基于客觀視角描述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兩者結合進一步強化批判意味,揭露了此時日本社會
現實。
(二)巧妙使用反語修辭手法
反語修辭是文學作品,運用較為普遍的是批判和諷刺手法,通過褒揚來暗示批判,正面話語具有諷刺意味。在日本文學作品的語言表述中,反語修辭手法運用十分獨特,是通過自謙語、敬語和禮貌語的顛倒來達到諷刺和批判效果。在《我是貓》這部小說中,作者所刻畫的貓的形象不僅有愛心、博學多才,且聰明睿智、神通廣大。而在貓的眼中,人們過著奢靡、頹廢的生活,通過貓的視角揭露明治時期日本人的丑惡嘴臉,甚至將日本人貶低到不如貓的境地。《我是貓》這部小說中的貓是故事的敘述者,同時扮演著批判者的角色,大量反語修辭手法的運用使小說透露出諷刺和批判意味,不僅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而且進一步深化了小說的中心思想和主題。
四、結語
《我是貓》有著獨特的風格和尖銳的批判現實主義意義,深受讀者的喜愛。作者在描寫和敘事過程中,透過貓的視角揭露明治維新后日本的社會現狀,語言辛辣幽默,批判了崇洋思想與拜金主義思想,引用諸多名言警句,嬉笑怒罵皆成文章。作為一部立足于日本社會底層講述故事、揭露社會現實的文學作品,其最大的價值是對世人有警醒作用。
(山東女子學院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曹永馨(1981—),女,山東德州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日語語言文學與日語教育。
236250051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