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方位身心發(fā)展,能夠適應社會需求,有助于學生終身健康成長,個人所具備的良好的素質品質和能力就是一個人的核心素養(yǎng)。在目前的教育大環(huán)境下,教育背景已經(jīng)發(fā)生變革,以往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跟不上現(xiàn)階段的教育發(fā)展步伐,必須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教學活動、教育環(huán)境融為一體,才能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娜瞬?。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要適應社會發(fā)展,緊跟時代腳步,將核心素養(yǎng)與英語教學進行融合,明確英語教育理念,制訂英語教學策略,使得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核心素養(yǎng)能夠共同提升。
關鍵詞: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實踐活動
作者簡介:徐小燕,新疆阿克蘇市第五小學。
引言
小學階段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英語實踐教學方面,因此開展好英語實踐教學,是小學生提升自身綜合素養(yǎng)、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自身文化儲備和英語思維能力最為有效的途徑。學生通過英語學習要學會自由順暢地使用英語語言,那么就需要對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英語學習方法策略、英語學習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對于英語這種語言文化的意識進行不斷訓練,這才是學生學習英語最為關鍵之處。對于英語語言的使用,需要學生對其有進一步的生活體驗,形成正確的學習方向以及英語思維;對于英語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方式,則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基礎,能夠將其進行熟練使用;對于英語語言的學習態(tài)度以及文化認知,需要學生具備多方面的文化感知能力,能夠理解外國文化,積極主動去學習英語知識,養(yǎng)成英語語言習慣。
一、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互動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進行英語課堂互動教學,能夠重塑學生的價值觀念,不斷提升學生的自身修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導向下的英語課堂,對于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再是簡單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傳輸,而是需要用愛去關注和尊重每一個學生,讓學生能在課堂上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愛、同學對自己的友善之情,這樣有助于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又能幫助學生用善良之心去對待同學朋友,讓學生能夠學會處理人際關系,提高社會生活的能力。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學習英語有助于學生學習外國文化、風俗習慣、價值行為體系等,這對于學生建立自己的世界觀是非常有意義的,是學生擴充知識面非常重要的途徑。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能夠豐盈自己的內心,在認識世界的同時,明白自己祖國的偉大,促進民族自豪感的形成,增加民族文化自信,這些對于學生價值觀念的形成意義重大。
(二)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進行英語課堂互動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
核心素養(yǎng)要求課堂教學形式要進行有效轉變。英語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按照學生的學習習慣,開展情景教學,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舒適的課堂教學氛圍。在情景教學中,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間積極地提出問題,主動進行思考,不斷實現(xiàn)創(chuàng)新。
課堂設問也是一種充實英語課堂的有效之舉。教師把握課堂流程設置,在適合的時機插入問題,既能調整課堂教學節(jié)奏,也能吸引學生注意力,還能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機會,讓學生養(yǎng)成在學習過程中及時提問和解答的能力。英語盡管是一門語言類學科,但是也可以進行改進創(chuàng)新,鍛煉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形成清晰的邏輯思考能力。
(三)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進行英語課堂互動教學,能夠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開口說英語的習慣
英語學習最為關鍵之處是開口說英語。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最重要的就是不斷地進行口語訓練,這樣才能既快又好地提升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水平。
英語朗誦就不失為一種訓練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好方法。英語朗誦能夠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單詞,能夠提升自己說英語的膽量,能夠規(guī)范學生說英語的習慣。聽力訓練也是學生提升口語能力的方式,只有聽懂才能會說,因此學生想要提高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就要多聽英語素材,提升個人英語聽力水平??谡Z訓練也是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一條途徑,既可以自己單獨進行口語練習,也可以進行雙人或者小組間的口語練習。
英語教師需要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開展朗讀訓練、聽力練習、口語訓練等,只要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英語教師都可以應用于教學實踐中,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二、小學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教學,教師要當好引導者,提升自我教學素養(yǎng),推進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心智發(fā)展還不夠完善,這時教師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一定要充當好引路人,引導學生進行英語學習,幫助學生快速走上學習英語的正確道路,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英語學習是建立在英語知識、語言能力和文化學習的綜合基礎上的,所以英語教師需要不斷進行進修學習,充實自己的知識體系,具備更強的教學能力,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對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水平。小學階段的教學實踐還是要以基礎知識教學為重點,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英語的交流實踐活動,逐漸地提升學生的英語語言使用能力和文化積累。
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對本節(jié)課程的內容進行整體設計,設計出適合的教學方案,這時就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了。教案的設計是否符合教材內容,是否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程度,是否能夠受到學生的喜愛等,這都是需要教師考量的內容。完美的教學方案應包含啟發(fā)性的課前預習、銜接性的新課導入、輕松式的正課教學、探索式的思維延伸、總結式的課后總結,這樣有規(guī)劃的教學安排能夠快速帶領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掌握新授知識,實現(xiàn)深度思維,實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二)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教學,要逐步改善課堂氛圍,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推進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
小學生喜歡情境教學模式,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能身臨其境,真實地進行感知,進而學習到知識,也能在情境中進行思維能力的拓展,培養(yǎng)其發(fā)散思維。思維的創(chuàng)新拓展是核心素養(yǎng)教育的核心之一,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思維模式,養(yǎng)成質疑的思維習慣,這都是學生形成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作為課堂教學引導者的教師,一定要更新自己的思想觀念,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建立豐富的教學情境模式,讓學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學習到英語知識,擁有發(fā)散思維,形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例如,在“My classroom”一節(jié)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因為學生就處于教室之中,很多單詞和句子就可以在教室中間實地演繹,“schoolbag”“desks”“chairs”這些都是教室里的常見物品。在進行課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行對話練習,讓學生真正參與到教學中。這樣輕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不再害怕開口說英語,能讓學生更快地學會新單詞,掌握新語法,學會新句型。情境式英語教學模式,能夠改善英語課堂氛圍,推進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
(三)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教學,要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內涵,提升文化品格,推進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課堂更是教書育人的重要載體,英語課堂也不例外。英語作為小學階段必須要學習的一門基礎語言課程,它的學習時間是相當充裕的,因此我們一定要在英語教學中融入道德素養(yǎng)內容。英語作為一門國際通用語言,是學生形成民族意識,具備國際視角,開展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門語言,所以在英語課堂上就不能只關注英語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些基礎的英語知識,傳授正確的道德素養(yǎng),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豐富學生的情感內涵,提高學生文化品格,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
例如,學習“What would you like?”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不要拘泥于課本中的知識,而是應該充實課堂內容,將與德育相關的知識融入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說出自己內心的真實喜好,并且進行知識延伸,告知學生從小就要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理想,不斷進步,這樣不但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還能將自己的喜好與理想進行充分結合,讓興趣變?yōu)樽约旱膶W習動力,這樣就有更多的力量支撐自己去進步,也能在人生前進的路上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使得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這樣才是當代小學生應該具有的精神面貌。只有將學生的內心情感與學習內容進行融合,才能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四)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教學,要不斷滲透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推進英語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展
核心素養(yǎng)的重點在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和發(fā)展,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能力。好的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只有會學習的人,才能將知識內化于心,領會知識的真諦,才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升個人的道德品質。教育是為了實現(xiàn)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改善,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傳遞方法,掌握學習方法才能一勞永逸。英語學習重在單詞的積累、語法的學習、閱讀的訓練以及寫作的練習,這些是英語學習最為基礎的知識內容,因此在這些方面教師一定要改進教學方法,注重知識內涵的傳遞,不再停留在表面上的教學,而是更深層次的挖掘,將學會學習作為關鍵,引領學生習得知識,并且領悟方法。小學英語教師一定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多關注學生是否掌握深層次知識,讓學生形成一套自己的學習方法,有計劃有目標地學習英語,讓學生形成英語思維模式,最終實現(xiàn)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升。
“There is a big bed”一節(jié)內容是講臥室中一些物品的擺放,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部分教學內容,讓學生描述自己臥室的物品是如何擺放的,臥室里面都有些什么,引導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句子進行輸出。第一步就是模仿,模仿的過程也是學生英語能力提升的過程,在模仿中學生可以掌握語法,也可以學習新的單詞。模仿的次數(shù)多了,自己就能掌握這些描述的關鍵之處,就能提高自己英語輸出的能力,學生在思考事情時會按照英語思維的模式,使得自己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逐步形成。
(五)核心素養(yǎng)下的英語教學,教師應改進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奠定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自主學習能力的形成是學生學習的關鍵所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制訂好教學計劃,將教學計劃落實落地,這樣既方便教師開展教學,也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yǎng)成。只有擁有了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才能自己摸索著去學,不斷提升自己,有利于終身學習能力的提高。英語教師需要利用好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自己去探索,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式。
好多學生在進行英語介詞學習時,存在不知如何有效應用介詞的情況,教師就應該利用一定教學方法讓學生充分理解這些介詞如何應用??蓪⑿∮螒?、小故事穿插到教學實踐中間,讓學生們能感受到這些介詞的應用方法,更好地去體會,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真正理解這些介詞的含義,從而在實際學習中能夠正確應用。
三、結語
總之,要不斷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形成與提升,培養(yǎng)習慣,探索方法,不斷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不斷發(fā)展革新的英語教學環(huán)境中提升英語素養(yǎng)。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實現(xiàn)育人的目的,從而讓學生受益終身。
參考文獻:
[1]陳霞.立足小學英語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江西教育,2021(18):83.
[2]劉云祥.小學英語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J].中學生英語,2021(28):149.
[3]陳小香.基于思維品質提升的小學英語課堂活動設計探究——以外研版英語(一年級起點)教材為例[J].英語教師,2020(16):29-31.
[4]楊曄.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J].江西教育,2021(27):65-66.
[5]張超霞.小學英語小組合作開展時機的調查與思考[J].當代家庭教育,2020(30):180-181.
[6]呂曉圓.積極性語言反饋在小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J].海外英語,2021(3):115-116.
3657500589257